崔連紅
小學科學知識范圍廣泛,涉及生活中的各個領域。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不僅可以使學生之間有更多的互動,使其更快速理解科學知識,也可以降低教學難度,使學生合作能力和綜合學習能力得到培養(yǎng),突顯合作學習教學優(yōu)勢和價值。
一、借助奇妙現(xiàn)象,激發(fā)探究興趣
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容易在學習過程中分散注意力,此時,教師需要應用新鮮感強的事物有效吸引學生,才可以使其專注進行科學知識學習。為此,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將與課程知識相關的奇妙科學現(xiàn)象制作成有趣的多媒體課件,以此激發(fā)學生合作探究的興趣,使其主動動腦思考并積極探究或驗證。如此,在合作探究過程中,學生也會積極表達各自的觀點和想法,大膽進行實踐驗證,從而進一步理解和消化不同知識點,并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如,教學“浮和沉”一課時,教師可以在課前準備一個球狀橡皮泥及一個透明魚缸,通過趣味實驗的方式引入課程。教師可以先與學生進行互動:“同學們,請你們猜一猜,當把這一個球狀橡皮泥放到魚缸中時,球狀橡皮泥會沉入水底還是會漂浮在水面上呢?”提出問題后,引導學生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之后,教師再親自實踐,將球狀橡皮泥放入水中,使學生看到球狀橡皮泥沉入水底的現(xiàn)象。接著,教師再將球狀橡皮泥取出,將其捏成一個小碗的形狀,再次提問之前的那個問題,學生一般會回答教師“會沉入水底”。此時,教師將碗狀橡皮泥放入魚缸中,使學生觀看到碗狀橡皮泥不僅沒有沉入水底,而且還始終漂浮在水面的現(xiàn)象。最后,教師讓學生以小組的方式展開探究,將橡皮泥和魚缸發(fā)給每個小組,學生就會非常積極地融入到探究實踐中。
二、布置學習任務,引導積極合作
在開展科學實踐前,教師要讓學生對相關的理論知識進行充分學習。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對理論知識進行探索和學習,使其邏輯、分析、總結等思維能力得到進一步培養(yǎng)。同時,還可以使其奠定良好實踐基礎,促使其深度掌握科學知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開展探究式教學的方式,預設不同問題,促使學生帶著問題進行合作學習。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明確的學習、合作目標,還可以促使學生更高效地進行合作和探究。
教師要鼓勵學生之間對不同問題加以交流并總結,讓每個小組生成合作筆記,將問題的答案及合作學習中遇到的問題詳細加以記錄,再交給教師。這樣教師也能充分掌握學生的合作學習情況,對其知識水平有更深入的了解。
三、引導深入互動,完善評價機制
在合作學習中,教師不僅要指導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學習科學知識,還要注重學生間的高效合作,通過合作不斷提高學習能力。但學生的學習能力、判斷意識等還較弱,教師不僅要指導學生進行合作,還要促使學生在合作過程中更多發(fā)現(xiàn)自身的不足之處,并且勇于探索和糾正錯誤認知,從而使學生通過合作學習取得更大的進步。對此,教師可以通過評價來滲透對學生的指導。
在小學科學課堂上,教師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開展教學實踐,借助奇妙的實驗現(xiàn)象激發(fā)學生的合作探究興趣,促使其積極展開合作;也可以布置合作任務,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自主探究科學課程;或者在講解知識后,通過指導學生合作實踐加深其對科學知識的理解和認知。以上方式都可以有效促進學生的進步,提高其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