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程程,王文碩
評判性思維是一種批判性的認知過程,是指一種高級思維方式,使個體能夠謹慎地利用現(xiàn)有的知識和經驗,在復雜的情況下選擇最佳方案,在反思的基礎上提出假設、分析,確定解決問題的方法并作出正確的決策[1-2]。通過這種方式使在決策過程中最大積極化和最小錯誤化[3]。權明桃等[4]對124名重癥監(jiān)護室(ICU)護士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其總體評判性思維能力總體較弱,這與鄒顥宇[5]對長沙市7所三級甲等醫(yī)院ICU護士評判性思維調查結果大致相同,提示ICU護士評判性思維能力有待進一步加強。近年來對ICU護士評判性思維能力的研究較少,其現(xiàn)狀有待研究。本調查通過調查濟南市2所三級甲等醫(yī)院ICU護士運用評判性思維能力現(xiàn)狀,分析其影響因素,為進行護理人員評判性思維研究提供理論參考,同時也為提高臨床護理質量、提升全面的護理服務提供參考依據。
1.1 研究對象 采用便利抽樣法抽取濟南市2所三級醫(yī)院269名ICU護士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在職在崗的ICU科室護士;②知情同意,本人自愿參與此次調查。排除標準:轉科或進修ICU護士。剔除標準:①中途退出此次研究者;②未填寫題目數(shù)>20%和填寫不清者。本研究符合《赫爾辛基宣言》要求。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①一般資料問卷:包括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工作年限、職稱、是否外出進修學習、是否參與案例討論、是否了解評判性思維等。②評判性思維能力測量表中文版(Chinese Critical Thinking Dispositions Inventory,CTDI-CV)[6],其中包括尋求真相、開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統(tǒng)化能力、評判性思維的自信心、求知欲、認知成熟度7個維度,每個維度包括10個條目,共70個條目。本問卷采用Likert 6級評分法,分別是非常贊同、相當贊同、比較贊同、一般贊同、相當不贊同、非常不贊同6個等級,分別賦值1分、2分、3分、4分、5分、6分,總分70~420分。<210分為負性思維表現(xiàn),210~280分為傾向不明,281~<350分為正性思維表現(xiàn),≥350分為強正性評判性思維表現(xiàn)。據檢驗該問卷有較高的信效度,Cronbach′s α系數(shù)為0.89[7]。
1.2.2 調查方法 本次調查采用問卷星統(tǒng)一發(fā)放電子版問卷,調查對象匿名填寫。在調查前對調查的內容和目標進行解釋,介紹填寫問卷的方法和要求,以確保被調查者充分理解并完成問卷,問卷完成后立即收回。本次共發(fā)放問卷290份,回收問卷290份,剔除未填寫題目數(shù)>20%和填寫不清問卷21份,實際有效問卷269份,此次調查問卷有效回收率為92%。
2.1 一般資料 269名ICU護士中,男70人,女199人;18~24歲59人,25~30歲97人,31~40歲85人,>40歲28人;文化程度:???6人,本科130人,本科以上53人;工作年限:<5年75人,5~10年117人,>10年77人;職稱:護士91人,護師129人,主管護師49人;選擇外出學習90人;選擇參與過案例討論的158人;對評判性思維的認知情況:了解141人,一般70人,不了解58人。
2.2 ICU護士評判性思維能力得分情況 269名ICU護士評判性思維能力總分為(286.57±26.19)分,其總體評判性思維能力為正性。條目均分最高的維度為分析能力[(4.57±0.59)分],最低為開放思想[(3.32±0.56)分]。詳見表1。
表1 ICU護士評判性思維能力總分及各維度得分情況(n=269)
2.3 不同人口學特征的護士評判性思維能力狀況 在CTDI-CV量表中,得分<280分代表評判性思維能力較低(負性或傾向不明);得分≥280分代表評判性思維能力較強(正性或強正性)[8]。研究結果顯示,ICU護士評判性思維能力在文化程度、職稱、是否外出學習、是否參加病例討論、工作年限、是否了解評判性思維等方面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不同人口學特征的ICU護士評判性思維能力情況比較(n=269) 單位:人
2.4 ICU護士評判性思維能力的影響因素 將單因素分析中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因素作為自變量,將評判性思維能力得分作為因變量,進行Logistic回歸分析,自變量賦值情況見表3。結果顯示,文化程度、職稱、是否外出學習、是否參與病例討論、是否了解評判性思維為影響ICU護士評判性思維能力的主要因素。見表4。
表3 自變量賦值情況
表4 ICU護士評判性思維能力影響因素的Logistic回歸分析
3.1 ICU護士一般資料分析 本研究中ICU科室中男性比例為26.0%(70/269),表明現(xiàn)在護理團隊中男性比例開始上升,相比較女性而言,男性在體力、耐力方面要有優(yōu)勢,更加適合在ICU等重癥監(jiān)護室工作[9]。ICU科室年齡≤30歲護士比例占58.0%(156/269),且工作年限≤10年護士比例占71.4%(192/269),表明在ICU護理團隊的力量趨向年輕化,也表明護理管理者更加傾向于培養(yǎng)年輕護理人才。學歷為本科以上的ICU護士比例占19.7%(53/269),現(xiàn)在護理模式的改變,愈來愈希望更多的高層次護理人才加入護理隊伍。其中護師及以上的比例占66.2%(178/269),與科室性質有關,ICU科室面臨的病人病情嚴重復雜,需要有豐富工作經驗、職稱較高的護士。
3.2 ICU護士評判性思維能力現(xiàn)狀分析 269名ICU科室護士評判性思維能力總分為(286.57±26.19)分,說明其總體評判性思維能力正性,這與曹美嫦等[10]的調查結果一致。通過對護士評判性思維各維度得分情況進行分析,條目均分最高的維度為分析能力[(4.57±0.59)分],最低為開放思想[(3.32±0.56)分],各維度之間分數(shù)差異較大,與相關研究結果一致[11]。在評判性思維7個維度中分析能力、系統(tǒng)化能力、評判性思維的自信心、認知成熟度均顯示正性,表明ICU科室護士對解決科室病人問題有較好的自信心,且在急危重癥科室對護士自身分析、解決能力也有較好的提升。而尋求真相、開放思想、求知欲為中等水平,分析其原因可能與自身學習習慣和教育方式有關。習慣于被動接受知識,缺乏主動探索能力,無條件服從和崇拜權威,缺少自我能動性,“填鴨式”的教育方式嚴重阻礙了護士的個性發(fā)展,導致他們缺乏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新意識。
3.3 ICU護士評判性思維能力影響因素分析 本研究結果顯示,ICU護士文化程度、職稱、是否參與病例討論、是否了解評判性思維是影響其評判性思維能力的主要因素(P<0.05)。學歷高的人群,對護理專業(yè)的正確認識及自身準確定位普遍較高,能夠對自身學業(yè)、職業(yè)發(fā)展作出更好的規(guī)劃,能夠隨時根據自己進度調整學習目標,有計劃地逐步解決問題[12],這也逐步提升了自身的評判性思維能力。職稱高、年資長的護士有更多的臨床經驗,在面臨ICU科室病人病情變化時能及時作出合理分析判斷,解決問題也更加全面,能使理論和實踐更好地結合,促使其在工作中更加注重評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1]。研討學習和經常參與病例討論的護士,接觸到病人病情更加復雜,通過討論或學習對病人病情處理方面的經驗更加豐富,能夠學習到更加嚴謹科學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知識和技能,對護士評判性思維具有正向促進作用。本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了解評判性思維的ICU護士評判性思維能力普遍高,這與馬婷等[13]調查結果相一致,目前有研究發(fā)現(xiàn)評判性思維能影響到護士臨床決策能力,因此護理教育中逐漸加入了評判性思維能力的知識[14]。其余變量未呈現(xiàn)顯著影響,可能與本次研究樣本量局限有關。
醫(yī)院及各個科室可以完善相關理論知識體系,定期開展知識講座、業(yè)務學習、學術活動等措施提升了護士評判性思維能力,正確引導護士在解決問題過程中不斷反思、分析、推理,調動其積極性,提高臨床獨立判斷和決策能力[15-16]。通過開展講課、培訓對護士理論知識進行提高,并輔以個案查房、病例匯報等實踐培訓措施,使得護士的評判性思維能力雙向提高[17]。針對教學方式中,提倡雙向互動的教學方法,避免灌輸式教學方法,這樣極大調動了護士的主觀能動性,護士敢于對問題大膽假設、質疑,并持有審視的目光接受新知識[18-19]。
通過對濟南市2所三級醫(yī)院ICU科室護士調查發(fā)現(xiàn),其評判性思維能力傾向總分為正性,離強正性標準還有一定距離。建議ICU護士可通過案例分析、反思教學等方式對評判性思維進行進一步強化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