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菁菁 任麗麗 李欣蕊
周口市中醫(yī)院糖尿病腎病科,周口 466000
糖尿病腎臟?。╠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為非治愈性疾病,是糖尿病嚴重并發(fā)癥,其發(fā)病機制復雜,病程較長,延展為終末期腎病,會危及患者生命[1-2]。對于早期DKD患者,臨床主要以藥物治療聯(lián)合生活綜合指導以控制病情進展,但部分患者出院后長期得不到專業(yè)指導,易導致健康意識降低,影響遵醫(yī)行為,不利于病情穩(wěn)定[3]。中醫(yī)護理因其辨證施護、整體論治的護理理念受到臨床關注,目前已在慢性疾病領域占據(jù)重要地位[4-5]。中醫(yī)學認為DKD的主要病機為陰虛燥熱,而中醫(yī)特色護理方式多樣,可從多種途徑進行身體調理,與傳統(tǒng)護理相結合,有望提高干預效果[6]。本研究旨在分析中醫(yī)特色護理+延續(xù)性健康指導在早期DKD氣陰兩虛證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選取周口市中醫(yī)院收治的早期DKD氣陰兩虛證患者108例進行前瞻性研究,以入院順序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4例。對照組男29例,女25 例 ,年 齡 41~68(52.36±4.36)歲 ;糖 尿 病 病 程 6~20(13.12±2.36)年;糖尿病腎病病程3~10(6.11±0.58)個月;體質量指數(shù) 21.9~30.6(25.88±0.97)kg/m2;文化水平:大學及以上12例,中學26例,小學16例。觀察組男31例,女23 例 ,年 齡 42~68(52.44±4.17)歲 ;糖 尿 病 病 程 4~20(12.97±2.41)年;糖尿病腎病病程3~11(6.31±0.46)個月;體質量指數(shù) 21.9~30.6(26.12±1.03)kg/m2;文化水平:大學及以上10例,中學27例,小學17例。兩組一般資料均衡可比(均P>0.05)。
本研究已通過周口市中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202004123)。
(1)診斷標準。西醫(yī):《中國糖尿病腎臟疾病防治臨床指南》[7]中DKD相關診斷標準;中醫(yī):《中藥新藥臨床指導原則》[8]中氣陰兩虛證診斷標準,主證乏力,易自汗,五心煩熱,腰膝酸軟,少氣懶言,胃納少食,舌質淡胖,舌苔少且薄,脈細數(shù)。(2)納入標準:符合以上中西醫(yī)診斷標準;年齡>18歲;患者及家屬自愿參與本研究,已簽署同意書。(3)排除標準:合并高血壓腎炎、慢性腎小球腎炎等其他腎臟疾病;合并凝血、免疫功能異常;伴有神經(jīng)類疾病,不能配合研究;合并惡性腫瘤;合并重要器官功能異常。
兩組均給予調節(jié)血糖、血壓、血脂等基礎藥物干預,從入院開始干預3個月。
3.1.對照組 給予常規(guī)護理。(1)常規(guī)健康宣教:于患者入院時,向其發(fā)放健康手冊,并結合患者病情,口頭向患者講解DKD相關知識,重點強調安全用藥、健康生活習慣、良好心理狀態(tài)對病情進展的影響。(2)日常生活指導:住院期間,護理人員做好血壓、血糖、尿白蛋白監(jiān)測工作,并教授患者正確且熟練掌握血糖、血壓監(jiān)測方式,出院后需每日自我監(jiān)測血糖、血壓水平;指導患者嚴格控制糖類及蛋白質攝入,日常低鈉低鹽低糖飲食,多補充纖維素,適量補充禽蛋類、水產(chǎn)類優(yōu)質蛋白,禁食西瓜等升糖指數(shù)較高的食物,忌辛辣、刺激食物;每日增加慢跑、上下樓梯等有氧運動,以微微出汗為宜;保持心情舒暢。(3)隨訪:囑患者定期入院復查,出院不適情況及時就醫(yī);每2周電話隨訪1次,了解患者身體狀態(tài),給予日常生活自護建議。
3.2.觀察組 在以上基礎上,給予中醫(yī)特色護理+延續(xù)性健康指導。(1)延續(xù)性健康指導。①提前打印DKD護理交流群的微信二維碼,于患者離開前邀請其掃碼加入微信交流群,群內定期(每周3次)發(fā)布DKD健康小知識,涉及安全用藥宣教、健康生活方式、推薦飲食清單及禁忌食物種類、適宜活動鍛煉及禁忌活動項目、情緒調節(jié)與控制方式等內容。②群內不定期發(fā)布患者病情好轉的消息,引導成員相互鼓勵和學習。③每周固定時間開展線上交流會,針對一個主題,語音講解,如疾病診療重點、中醫(yī)護理優(yōu)勢、日常防護重點等,講解結束后,整理為文字版內容,@全員查閱,并引導患者積極發(fā)言、主動表達觀點。(2)中藥足浴。住院期間于每日下午實施,取恒溫洗腳盆,倒入1 L左右熱水,取提前準備的中藥足浴包放于熱水中,指導患者取舒適坐位,雙腳放于盆上熏蒸10 min;隨后倒入2 L左右溫水,保持水溫40~50 ℃,將雙腳浸泡于水中,水位控制在踝關節(jié)上10 cm左右,浸泡30 min,以微微出汗為宜,足浴后,取干凈毛巾擦干雙腳,靜坐或靜臥5 min,每日1次,連續(xù)7 d,休息1 d為1個療程。出院后,可由家屬協(xié)助患者每日晚睡前進行。足浴包方劑:生大黃20 g、丹參20 g、當歸20 g、龍骨20 g、生牡蠣20 g、白茅根20 g、荷葉20 g、蒲公英20 g,使用粉碎機將藥材打碎,分裝至棉布袋中。(3)穴位按摩。取脾俞、天樞、腎俞、足三里、關元、三陰交等穴位,依次采用按、壓、揉的方式按摩以上穴位,每穴按摩1~2 min,每次10~15 min,于足浴后進行1次,早起可增加1次,每日2次。(4)對癥施膳。日常可選擇黃芪、太子參、麥冬、五味子、茯苓等泡茶飲用,隔天1次;每周增加2~3次藥膳,可選擇黃芪薏仁粥(黃芪、薏仁、大米)、生地麥冬粥(生地黃、粳米、麥冬)、大米山藥粥(大米、山藥、南瓜、紅棗、枸杞)。(5)情志護理。①環(huán)境護理:保持就醫(yī)、居住環(huán)境安靜,可根據(jù)患者需求播放語調輕柔、節(jié)奏舒緩的輕音樂。②語言開導法:于患者住院期間及復查時,和患者面對面交流,需態(tài)度真誠、親切,與其建立良好護患關系,因人而異采用合理的語言對患者的遭遇表示理解和同情,引導患者表述自身感受,包括身體反應、心理顧慮等,解決患者疑慮,盡可能滿足患者的理性需求。③移情法:鼓勵患者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如看書、養(yǎng)花、下棋、聽音樂、畫畫、運動等;在遇見煩心事的時候,內心告知自己“這沒什么大不了的”,同時保持深呼吸,隨后與親友分享或記錄于筆記中,若仍不能緩解焦慮,可選擇自己喜歡的事情轉移不良情緒,抒發(fā)焦慮感。(6)運動指導。①于住院期間,指導患者放松身體,依次練習完成10個動作,重復4次為1組,每日1組,時間20~25 min,要求患者出院前需掌握八段錦每個動作要領,保證呼吸與動作協(xié)調。②出院時,向患者提供八段錦練習視頻與音頻,囑患者出院后每日練習1~2次,初期可跟隨視頻練習,完全掌握后可跟隨音頻練習。
(1)病情指標。干預前后于清晨,抽取患者空腹靜脈血,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貝克曼-庫爾特,AU5800型)測定患者空腹血糖(FPG)、24 h尿蛋白、肌酐(Scr)水平。(2)健康知識掌握情況。采用本研究自制健康知識問卷,內容包括臨床癥狀的識別、規(guī)范用藥的安全與重要性、飲食健康相關內容、適宜運動項目及日常注意事項5個方面,滿分100分,于干預后進行評估,≥95分為完全掌握、85~<95分掌握良好、75~<85分掌握一般,<75分為掌握較差,總掌握度為完全掌握例數(shù)與掌握良好例數(shù)占比之和。(3)心理狀態(tài)。以焦慮自評量表(SAS)[9]、抑郁自評量表(SDS)[10]評估干預前后患者心理狀態(tài),量表均為百分制,得分越高,患者心理狀態(tài)越差。(4)生活質量。干預前后以生活質量綜合評定問卷-74(GQOL-74)[11]從心理功能(20個項目)、軀體功能(20個條目)、社會功能(20個條目)、物質生活狀態(tài)(10個條目)4個方面及總體生活質量(4個條目)評估患者生活質量,總分100分,評分越高,患者生活質量越好。(5)滿意度。干預后采用紐卡斯護理滿意度量表評估患者滿意度,量表包括19個項目,總分95分,評分越高,滿意度越高,共分為5個等級,95分提示非常滿意,75~<95分提示滿意,57~<75分提示一般,38~<57分提示不滿意,19~<38分提示非常不滿意,總滿意度為滿意率、非常滿意率之和。
采用SPSS 22.0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干預后,兩組FPG、24 h尿蛋白、Scr水平均較干預前降低,且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早期糖尿病腎臟病氣陰兩虛證患者病情指標對比()
表1 兩組早期糖尿病腎臟病氣陰兩虛證患者病情指標對比()
注: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中醫(yī)特色護理+延續(xù)性健康指導;FPG為空腹血糖,Scr為肌酐;與同組干預前對比,aP<0.05
干預后1.64±0.13a 1.85±0.11a 9.06<0.001組別觀察組對照組t值P值例數(shù)54 54 FPG(mmol/L)干預前8.27±1.24 8.33±1.18 0.26 0.797干預后5.31±0.92a 5.87±0.83a 3.32 0.001 Scr(μmol/L)干預前144.15±9.82 143.97±8.89 0.10 0.921干預后83.59±6.77a 96.81±6.73a 10.18<0.001 24 h尿蛋白(g)干預前2.14±0.15 2.16±0.13 0.74 0.461
兩組健康知識掌握情況比較,觀察組總掌握度為94.44%(51/54),高于對照組[77.78%(42/54)],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6.27,P<0.05)。見表2。
表2 兩組早期糖尿病腎臟病氣陰兩虛證患者健康知識掌握情況對比[例(%)]
兩組心理狀態(tài)與生活質量比較,干預后兩組SDS、SAS評分均低于干預前,GQOL-74評分高于干預前(均P<0.05);與對照組干預后相比,觀察組SDS、SAS評分較低,GQOL-74評分較高(均P<0.05)。見表3。
表3 兩組早期糖尿病腎臟病氣陰兩虛證患者心理狀態(tài)與生活質量對比(分,)
表3 兩組早期糖尿病腎臟病氣陰兩虛證患者心理狀態(tài)與生活質量對比(分,)
注: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中醫(yī)特色護理+延續(xù)性健康指導;SAS為焦慮自評量表,SDS為抑郁自評量表,GQOL-74為生活質量綜合評定問卷-74;與同組干預前對比,aP<0.05
SAS SDS干預后82.67±4.98a 72.69±6.18a 9.24<0.001組別觀察組對照組t值P值例數(shù)54 54干預前64.11±5.72 64.32±5.68 0.19 0.849干預后36.81±4.55a 43.15±5.28a 6.68<0.001干預前62.78±5.93 63.01±5.81 0.20 0.839干預后33.85±4.28a 42.97±5.26a 9.88<0.001 GQOL-74干預前62.33±4.39 61.97±4.51 0.42 0.675
觀察組滿意度為98.15%(53/54),高于對照組[81.48%(44/54)],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8.20,P<0.05)。見表4。
表4 兩組早期糖尿病腎臟病氣陰兩虛證患者滿意度對比[例(%)]
DKD與患者用藥依從性、日常生活習慣、行為方式等多種因素相關,調查顯示,我國2型糖尿病患者有30%~50%會出現(xiàn)DKD,治療難度增加,影響患者生活質量[12-14]。
臨床對于DKD,講究早發(fā)現(xiàn)、早控制,早期DKD病癥表現(xiàn)不明顯,患者重視程度不足,易導致病情不良進展[15]。本研究聯(lián)合延續(xù)性健康指導與中醫(yī)特色護理,可從患者意識層面、軀體護理層面進行整體干預,以提升護理效果,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健康知識掌握度高于對照組,24 h尿蛋白、FPG、Scr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均P<0.05),提示中醫(yī)特色護理與延續(xù)性健康指導聯(lián)合干預可提高患者疾病認知水平,有助于病情穩(wěn)定。本研究給予延續(xù)性健康指導,通過持續(xù)性健康宣教、定期線上交流會等服務可幫助患者持續(xù)獲得護理指導,有助于增強患者知識掌握度,增強健康意識,從而幫助患者樹立正確疾病認知觀,提高遵醫(yī)行為,這對患者病情穩(wěn)定具有正向影響[16-17]。中醫(yī)認為DKD為損耗之病,以陰虛為本,燥熱為標,消渴日久而致脾腎陽虛、肝腎陰虛[18]。本研究對癥護理給予氣陰兩虛證DKD患者中藥足浴、穴位按摩、對癥施膳、情志護理等多樣化中醫(yī)特色護理,可整體調理患者體質,提高機體免疫力,有助于身體代謝平衡,從而抑制病情惡化[19-21]。王秋俠和李盼[22]關于糖尿病周圍神經(jīng)病變患者的研究數(shù)據(jù)證實,足浴與穴位敷貼相結合可增強治療效果,與本研究觀點相似。中藥足浴屬中醫(yī)經(jīng)皮給藥方式,有《理瀹駢文》中曰:“外治之藥既內治之藥......所異者法爾”,即外治與內治效果相當,外治更簡便、安全[23-24]。本次足浴選用當歸、生大黃、丹參等補血益氣藥物實施每日足浴護理,可在熱力與氣力作用下將藥效輸送至病灶,以達養(yǎng)血補氣、化瘀活血之效,同時配合穴位按摩,可疏通經(jīng)絡,調理氣機[25]。兩者聯(lián)合可進一步促進藥物滲透,加強組方藥物功效。本研究還對癥施膳給予內調,黃芪、薏仁可消腫利水、益氣固表;生地黃、麥冬有養(yǎng)陰補血、清心潤肺之效;大米、山藥可健脾開胃,調節(jié)脾胃功能;每周服用可補氣固本,利于肝腎[26]。
DKD氣陰兩虛證患者易煩熱、易怒,久則累及臟腑,如《黃帝內經(jīng)》中所云:“怒則傷肝,恐則傷腎、悲則傷肺、喜則傷心......”,情志不暢則氣機紊亂、升降失調,可見情志活動與臟腑運化息息相關[27]。本研究通過移情法、語言開導法進行情志護理,可幫助患者建立良好的情志狀態(tài),有助于其情緒穩(wěn)定。結果顯示,觀察組干預后不良情緒狀態(tài)低于對照組(P<0.05),與程波等[28]研究結果一致,這也與本研究聯(lián)合多種中醫(yī)干預方式有關。王秀鋒等[29]研究證實八段錦對患者情緒有一定的調節(jié)作用。八段錦是中國傳統(tǒng)養(yǎng)生方法,其強調調息、意守、動形相結合,以達形神一致、身心合一,可強健體魄,有益身心[30]。本研究聯(lián)合中醫(yī)特色護理是將現(xiàn)代護理理念與中醫(yī)護理觀點相融合,以整體觀、自然觀、護理觀出發(fā),以建立全面、先進、安全、有效的優(yōu)質護理,通過對患者飲食、活動、情志及生活起居進行全面干預,可改善患者身心狀態(tài),提升生活質量,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
綜上可知,中醫(yī)特色護理與延續(xù)性健康指導聯(lián)合干預可提高患者知識掌握水平,改善情緒狀態(tài),提高生活質量,還能促進病情好轉,增強患者滿意度。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