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樓山
【真題示例】
(2021·湖北卷·16)1960年,尼日利亞作家阿契貝發(fā)表小說《動蕩》。小說主人公奧比在倫敦街頭遇到可以用本部族語言交流的尼日利亞人時感到高興,為與不同部族的尼日利亞人只能用宗主國語言英語交流而感到羞恥。作者通過該情節(jié)表達了對于(? )
A. 民族文化認同的憂慮 B. 殖民經(jīng)濟霸權的批判
C. 國家日漸開放的欣慰 D. 大國政治對抗的不滿
【解題指導】
解答歷史選擇題的過程中,“領域相同”是選項與題干搭配的一個重要的方向。任何一個歷史事件或歷史現(xiàn)象都可歸入政治、經(jīng)濟、軍事或文化領域。政治可細分為內政、外交等,經(jīng)濟可細分為農業(yè)、工業(yè)、服務業(yè)等,文化可細分為科技、教育、思想、文學、藝術等諸多更小的分支領域。一般說來,如果題干主要描述某一領域的歷史現(xiàn)象,那么,與題干描述的歷史現(xiàn)象屬于同一領域的選項就有很大可能是正確答案。
【解題步驟】
第一步,準確定位領域
依據(jù)材料中“用本部族語言交流”“用宗主國語言英語交流”等信息可知,題干主要描述的是文化領域的現(xiàn)象。通過分辨選項可知,A項可歸入文化領域,B項可歸入經(jīng)濟領域,C項屬于多領域的綜合,D項可歸入政治領域。
第二步,合理進行搭配
題干通過設置生動的故事情節(jié):小說主人公奧比因尼日利亞人“用本部族語言交流”“感到高興”,因尼日利亞人“用宗主國語言英語交流”“感到羞恥”,直觀地反映了在非洲本土文化與殖民文化的現(xiàn)實碰撞之下,尼日利亞作家阿契貝情感上產(chǎn)生的對民族文化認同的焦慮,A項在領域、內涵均與題干吻合,故選A項。作者借小說主人公批判的是文化領域的殖民現(xiàn)象,而非經(jīng)濟領域的殖民霸權,領域不匹配,排除B項。題干強調的是對民族語言、文化的堅守,而非對外開放,排除C項。題干反映的是文化沖突,而非政治對抗,領域不同,排除D項。
【參考答案】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