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草莓
1
母親的世界并不大,操勞半生不過我們這一家人,但她卻將這半畝方塘的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從我記事起,一年四季的繽紛多彩就是由母親的勤勞巧思串起來的。
立春時,母親在孩子們的棉襖袖上縫上打春的小公雞。小公雞有雞蛋大小,紅紅的雞冠是用碎布折成的,肥嘟嘟的身體塞了棉花,小公雞嘴巴里垂下一串玉米粒,寓意五谷豐登。我們戴著打春的小公雞在村子里飛奔,與春風一起傳遞春的消息;過端午,母親總要煮蒜瓣和粽子,還做一枚枚裝了香花香葉的香囊,助我們平安健康地度過漫漫長夏;中秋節(jié)到了,母親是一定要在院子里設(shè)下小桌,擺上月餅和水果的,待到天晴月圓時,把一個月餅一個蘋果切成五份,一家五口各吃一份,寓意合家團圓。多年以后每逢中秋,我都會記得家里中庭地白、冷露無聲的中秋夜。
走親訪友時,那也是母親一次次言傳身教的好課堂。每次出發(fā)前我們都要忙碌一番,母親自己梳洗打扮好,也會為我們打扮一番,就是男孩也要在腮上涂一點胭脂,顯出異于常日的隆重。路上,母親一字一句教我們行禮問好、席間規(guī)矩、別時道謝;回來的路上,幫我們思考應(yīng)對與酬答還有哪些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因此,我們很小時就懂得待人接物的禮儀,人前說話從不怯場,親友見到我們滿目喜悅。
2
母親樂學新知,總有一種朝旭升天、新荷出水般欣欣向榮的生命力。
她在北方農(nóng)村的老家生活了五十五年,為照看孫子孫女遷居到一座南方的城市。雖四顧茫然,母親卻并不畏懼。她從乘地鐵開始,一點一滴適應(yīng)新生活。她學會了用城里的廚具烹制佳肴,學會了網(wǎng)購,收發(fā)快遞,還會跟網(wǎng)絡(luò)教程學做各樣美食,閑時跟家里的智能音響“小愛同學”對話。
她像在老家農(nóng)村一樣跳廣場舞,常常把手工編織的背包和小菜籃送給舞友。舞友們從老家?guī)砀鳂油撂禺a(chǎn),也會贈一些給母親。借著新交的天南地北的朋友,母親的世界變得越發(fā)廣闊起來。關(guān)于她的新生活,父親曾詼諧賦詩一首《時尚老婆》,頗合她的狀況:
百度淘寶上網(wǎng)忙,微信朋友遍四方。巧手鉤織包和帽,親朋攜帶真時尚。
廣場起舞引潮流,周圍稱贊眼發(fā)光。慈母抬頭看世界,胖媽變成聰明娘。
而我,總被母親這種對生活的熱愛和鄭重所激勵,被她隨遇而安的生命力所感染。
3
母親不負當下,亦不懼未來。雖然她的過往也有勞苦辛酸、艱難困頓,但我溫良堅強的母親從不精神內(nèi)耗,而是與時光和解,與歲月雜糅,將它們釀成甘醇的智慧之酒,與溫暖的回憶一并窖藏。
去年,我感覺自己的人生跌入了低谷:工作遇到瓶頸,掏空了兩家積蓄買的期房卻傳來要爛尾的消息。我如一粒草芥在不確定的環(huán)境中浮沉,好像隨時都會被吞沒。我焦慮抑郁許久,撥通了母親的電話,討教她與我父親是如何度過人生低谷的。母親用平淡的語氣緩緩講起。
當年工廠倒閉,她與父親雙雙失業(yè),在艱難的六年里,他們靠沿街叫賣手工制作的竹梯子養(yǎng)活一家。冬日凜冽的清晨,開工前要先掃去竹子上的積雪和冰霜,被冰凍覆蓋過的竹子格外刺骨;炎炎夏日的午后,午睡的村莊多么寂靜,只有她和父親砍竹子的聲音篤篤回響。寒來暑往,她和父親腰彎了、背駝了,手上磨出了厚繭,門前堆積如山的竹子,在她和父親起早貪黑、披星戴月的勞作下,變成一個個清爽結(jié)實的竹梯,變成一家人的衣食開銷。多年來,他們不曾添置一絲一線的新衣,家里不曾有一磚一瓦的建設(shè)。直到我和弟弟陸續(xù)畢業(yè)參加工作,他們才輕松一些。母親說,那時總覺得日子很有盼頭,渾身都有力氣。母親安慰我,日子很長,你還年輕,困難的時候,更不要失了精氣神。
母親的生命如一條激流,從不停滯和封凍,時時浪花飛濺,濤聲如歌,在一路高歌中,為孩子們的一生保駕護航。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祝愿我的母親和天下的母親都幸福安康,越活越精彩。
編輯?喬可可?1525188915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