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喬
馬林和辛德胡兩位里約奧運會女單金銀牌得主,在近兩年的賽事中已經(jīng)和身前以陳雨菲、山口茜為主的BIG 4 逐漸拉開差距。年歲的增長和傷病的影響讓不再隸屬于頂級梯隊的她們在新一期奧運積分賽開啟之前,不約而同地選擇在低級別賽場尋找曾經(jīng)的自己。
盡管沒能在本土的馬德里大師賽奪冠,一周之后,馬林終于得償所愿,在法國奧爾良大師賽奪魁,同時一舉打破長達(dá)25個月的個人冠軍荒,上一次西班牙人能夠在世界羽聯(lián)世界巡回賽中奪冠,已經(jīng)是遙遠(yuǎn)的2021年3月。有趣的是,25個月前馬林正是在決賽中擊敗了辛德胡。
辛德胡在參加的瑞士和馬德里兩站賽事中表現(xiàn)出的狀態(tài)相比過往稍有起色,闖入馬德里大師賽的決賽讓外界一度看到印度人狀態(tài)回暖。遺憾的是,面對印尼的后起之秀瑪麗斯卡,辛德胡在決賽的兩局均只拿到可憐的8分,顯然距離大賽狀態(tài)的辛德胡依然差距明顯。
同樣在三站賽事閃光的老面孔還包括即將在今年8月年滿29歲的日本選手西本拳太。已經(jīng)把自己的世界排名上升到第12的“西本摩托”,在馬德里大師賽一路狂飆,決賽擊敗同胞兼直接競爭對手常山干太,贏得繼去年日本公開賽后的又一個巡回賽冠軍。
除了馬林打破冠軍荒之外,中國隊的何濟(jì)霆/周昊東同樣在這次歐洲之行中贏得搭檔以來的第一個冠軍。作為在2021蘇迪曼杯中發(fā)掘出的全新組合,在危難中撐起中國隊大旗的何周二人原本被期待在巴黎奧運周期可以做得更多、更好。然而,一系列陰差陽錯讓這對組合直到2023年4月才打破宿命,贏得搭檔以來的第一個冠軍。另一對中國男雙任翔宇/譚強雖然沒有冠軍入賬,卻也在參加的兩站賽事中拿下一個亞軍和一個四強的成績,為之后的比賽在積分方面奠定堅實基礎(chǔ)。
隨著巴黎奧運積分賽即將在5月開啟,屆時的世界羽聯(lián)賽事無論級別高低,勢必會充斥急需積分通往巴黎的各路豪強。然而,對于那些同樣渴求積分提升排名的年輕人來說,積分賽開啟,意味著競爭環(huán)境的進(jìn)一步惡劣,甚至在極端情況下無法獲得諸如300級別賽事的報名資格。因此,在積分賽來臨之前的三站歐洲賽事,成為這些年輕人為數(shù)不多能夠盡情釋放的平臺。
中國隊在三站比賽中派出了多對雙打組合競逐冠軍,除了何濟(jì)霆/周昊東奪冠之外,新人更是層出不窮,爭奇斗艷。
已經(jīng)開始在混雙賽場嶄露頭角的混雙新秀蔣振邦/魏雅欣歐洲之行收獲頗豐,打滿三站賽事的同時,他們在巴塞爾擊敗了馬來西亞名將吳塤閥/賴潔敏,奪得兩人的第一個超級300級別冠軍。
出生于2001年的蔣振邦和2000年的魏雅欣已經(jīng)把世界排名提升到接近20名。當(dāng)然,兩位小將的進(jìn)步不僅體現(xiàn)在排名上,迄今為止的2023賽季,被他們打倒的強敵包括了韓國頭號混雙徐承載/蔡侑玎、泰國的新人組合蘇柏克/蘇皮薩拉以及上文提到的吳塤閥/賴潔敏。
混雙賽場由蔣振邦/魏雅欣撐起,女雙賽場輪到此前已經(jīng)屢次制造驚喜的劉圣書/譚寧擔(dān)當(dāng)主角。進(jìn)攻力十足的二人在馬德里大師賽的決賽中擊敗了隊友陳芳卉/杜玥這對臨時組合,此后的奧爾良大師賽,背靠背闖入決賽的兩員小將在對陣日本組合宮浦玲奈/櫻本絢子時遺憾落敗。當(dāng)然,比賽場上不只有冠軍,在失利中尋找問題并解決才是彌足珍貴的。
國羽最大的驚喜莫過于男雙的陳柏陽/劉毅。第一次站上300級別的舞臺,這對從2022賽季開始征戰(zhàn)的年輕組合一路從資格賽突圍而出,決賽面對去年的全英冠軍、印尼組合菲克里/毛拉納,敢于和印尼人在對方擅長的平抽擋領(lǐng)域一較高低。最終,年輕人的勇敢占據(jù)上風(fēng),陳柏陽/劉毅成為2023賽季第三對在世界巡回賽中奪冠的中國男雙。
國羽三項雙打的年輕人在春天行將告別之際,經(jīng)歷歐洲三站賽事的洗禮,無疑收獲了更大的激勵。
男單:渡邊航貴(日本)
女單:李美妙(泰國)
男雙:蘭基雷迪/謝提(印度)
女雙:宮浦玲奈/櫻本絢子(日本)
混雙:蔣振邦/魏雅欣(中國)
男單:西本拳太(日本)
女單:瑪麗斯卡(印尼)
男雙:何濟(jì)霆/周昊東(中國)
女雙:劉圣書/譚寧(中國)
混雙:克里斯蒂安森/博爾(丹麥)
男單:拉賈瓦特(印度)
女單:馬林(西班牙)
男雙:陳柏陽/劉毅(中國)
女雙:宮浦玲奈/櫻本絢子(日本)
混雙:陳堂杰/杜依蔚(馬來西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