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林
文學大師茅盾說:“模仿可以說是創(chuàng)造的第一步?!焙芏嘧骷?,他們的創(chuàng)作也是從仿寫開始的。仿寫,是根據(jù)一篇文章的立意、選材、結(jié)構(gòu)、語言等,有目的地進行模仿的一種寫作方法。那么,我們又該怎樣進行仿寫呢?
一、仿其形,立自己的意
文章的“形”,就是文章的篇章結(jié)構(gòu)。仿其形,就是借用仿寫文章的形式,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寫作意圖。這種“形”既可以是文章的文體,也可以是文章的結(jié)構(gòu)形式。仿寫時,要先研究被仿寫文章的結(jié)構(gòu)特點,想一想作者為什么這樣寫,表達效果如何;然后在此基礎上確定自己寫作的篇章結(jié)構(gòu)。仿其形,可以仿寫整篇,也可以仿寫句子或段落,要仿寫精彩之處。
請看中考滿分作文《見證美好》片段:
我們先要去的地方是龍崗村。聽說這里以前是深圳最貧困的村子,不知道如今發(fā)展得怎么樣了。一路顛簸,終于到達目的地。這里和我想象中的完全不同,呈現(xiàn)在我眼前的是一片美好的景象。村子不大,卻能把整個世外桃源裝下:古榕,翠竹,鵝鴨;石路,小樓,花架;藤蔓,肥葉,黃花。主人身后搖尾的小狗,成群的雞仔嘰嘰喳喳,精致的院落,涼爽的庭廊……沒有牧歌,只有田園,居有竹,食有肉,鄉(xiāng)間的日子如詩如畫。
文章在描述龍崗村世外桃源般的美景時用了“古榕、翠竹、鵝鴨、石路、小樓、花架、藤蔓、肥葉、黃花”九個意象,從樹、路、花等角度來展現(xiàn)脫貧后鄉(xiāng)村環(huán)境的如詩如畫。
二、仿其技,敘自己的事
先來賞讀一位學生對屋內(nèi)陽光的描寫:
這幾天老天爺心情還不錯,天氣暖和了不少,許久不見的陽光一露面就開始肆無忌憚。
它掃蕩著我的房間,不顧嚴嚴實實的窗簾阻攔,先從窗簾底下探進一絲絲光,將窗簾邊都染成了金色。將窗簾微微拉開一條縫,亮亮的光射進屋子,可以看見外面的藍天,萬里無云。唰地拉開窗簾,陽光如潮水般鋪天蓋地地卷進來,瞬間侵占了整個房間,完全占領了地板,甚至還爬上我的床,四仰八叉地躺在那里。這位不速之客十分霸道地搶占了我的書架,沒有放過任何一本書,一一打上它的印記。
兩盆水仙被陽光包裹著,越發(fā)顯得生機,幾株奄奄一息的多肉也一直期待著這位訪客。陽光憐惜地愛撫著這些小生命,霸道的陽光也有溫柔的一面。
讀后,你是否也喜歡上了這個描寫片段?是否已經(jīng)默默做了如下點評:入題迅速,特征鮮明,擬人寫法??墒牵腋胝f的是現(xiàn)場感。這段景物描寫,處處有“我”,“我”始終在場,極具現(xiàn)場感。
縱觀整個語段,陽光一出場,“我”即出場。不只在場外,還進入場內(nèi);不只做目擊者,更是參與者、互動者。之所以喜歡這位學生的景物描寫,是因為初讀時就讓我想起了遲子建《燃燒的月亮》中的一段關于月光的描寫:
故鄉(xiāng)的夜晚,一本書,一杯自制的五味子果汁,就會帶給我踏實的睡眠。可是到了月圓的日子,情況就大不一樣。穿窗而過的月光,進了屋后,招呼也不打,仰面躺在我身旁空下來的那個位置。它躺得并不安分,跳動著,閃爍著,一會兒伸出手撫撫我的捷毛,將幾縷月光送入我的眼底;一會兒又揉揉我的鼻子,將月華的芳菲再送進來。被月光這樣撩撥著,我只能睡睡醒醒了。
范文的寫作技法,就是運用語言文字表達文章意思、內(nèi)容的帶有特殊藝術(shù)規(guī)律的技巧、方法的總稱。寫作時要先認真研究范文,細心揣摩,觀察作品在寫作技法上可供學習借鑒之處,想一想作者是怎么寫的,作者為什么這樣寫。然后再想想自己怎么去仿寫,“照葫蘆畫瓢”,便會仿寫出不錯的作品。同樣,仿寫既可仿寫整篇,也可以仿寫句子或段落,仿寫其技法運用的精彩之處。
三、悟仿道,仿中求創(chuàng)新
學習仿寫應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剛開始仿寫時可以先寫一組排比句、一系列動作,再逐漸寫一個場景、一處細節(jié),這是模仿的初級階段;模仿優(yōu)秀作品的立意、選材、結(jié)構(gòu),這是模仿的中級階段;迷上某位作家,行文風格不由得受其影響,自己的文章無意間也有了那個“味兒”,這才是模仿的高級階段。也就是說,仿寫的重點在“仿其神”,而非單單“仿其形”。仿寫的最終目的是通過學習名家的寫作手法,在變通和創(chuàng)新中形成自己的寫作風格,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所以,我們應在模仿中時時不忘培養(yǎng)獨創(chuàng)精神,把握仿寫之道。
如中考滿分作文《這三年,離我最近的那個人》中的片段:
母親個子不高,身體略微發(fā)福。她彎下腰來,往灶膛里添了一把麥秸,不停地用嘴吹著,那調(diào)皮的火焰在母親的呵護下快樂地舞動著,母親臉上帶著滿意而又陶醉的笑容。母親撩了一下頭發(fā),直起身,慢慢翻著油餅,一遍又一遍,左手端油碗,右手時不時地拿著油勺往鍋里添油,而后又一彎腰,往灶膛里添一把麥秸,生怕那調(diào)皮的火焰偷懶睡著了。直到油餅烙得兩面黃澄澄的,那滿意的笑容便在母親的臉上蕩漾開來,朦朧的水汽籠罩著母親佝僂的身體。我貪婪地嗅著那令人垂涎的香氣。
此片段是小作者仿寫朱自清《背影》中父親買橘子的場景,運用細節(jié)描寫,敘述母親為自己烙油餅的細節(jié)。作者仿其神,巧用動詞,分解動作,同時又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了擬人手法,讓語言既生動形象,又充滿趣味,很好地把握了仿寫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