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中德文學(xué)交流史研究的思路與方法探索*#

    2023-05-01 03:40:24譚淵華中科技大學(xué)
    國際比較文學(xué)(中英文) 2023年3期
    關(guān)鍵詞:研究

    譚淵 華中科技大學(xué)

    進(jìn)入新世紀(jì)以來,中國學(xué)者聚焦于“文化走出去”和“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的國家戰(zhàn)略,在中德文學(xué)交流史領(lǐng)域進(jìn)行了多視角、多層面的探索,研究覆蓋了從中國典籍外譯到中國文化對德影響,從中國故事西傳到中國形象在德語世界中變遷的廣闊領(lǐng)域,成果十分豐碩。此外,從“中外文明交流互鑒”的視角出發(fā),研究者們也對德語文學(xué)在中國的傳播進(jìn)行了深入研究。尤其是自2014年以來,德語學(xué)界同仁通力合作,在《歌德全集》翻譯、歌德作品漢譯史、接受史研究領(lǐng)域取得了多項成果。同時,國內(nèi)學(xué)術(shù)界也在中德文學(xué)交流互鑒方面產(chǎn)生了更多的理論思考,比較文學(xué)形象學(xué)、譯介學(xué)、變異學(xué)、僑易學(xué)等新理論紛紛走上學(xué)術(shù)舞臺,為研究者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理論支持。在這樣一個學(xué)術(shù)思想活躍、新理論不斷涌現(xiàn)的時代,筆者與眾多學(xué)界同仁有幸融入了這股學(xué)術(shù)研究熱潮,在前人的基礎(chǔ)上對中德文學(xué)交流史進(jìn)行了新的探索。本文擬就中德文學(xué)交流史的歷史、現(xiàn)狀進(jìn)行梳理,并結(jié)合自己的一些研究心得,對開展中德文學(xué)交流史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提出一些建議。

    一、繼往開來的中德文學(xué)交流史研究

    學(xué)術(shù)界對中德文學(xué)交流、特別是德語作家對中國文化接受的系統(tǒng)研究發(fā)端于1923年德國學(xué)者利奇溫(Adolf Reichwein)的專著《十八世紀(jì)中國與歐洲文化的接觸》1Adolf Reichwein, China und Europa.Geistige und künstlerische Beziehungen im 18 Jahrhundert (China and Europe:Intellectual and Artistic Relationships in the 18th Century)(Berlin: Oesterheld, 1923).和1933年中國學(xué)者陳銓在基爾大學(xué)的博士論文《德國文學(xué)中的中國純文學(xué)》2CHEN Chuan, Die chinesische sch?ne Literatur im deutschen Schrifttum (Chinese Pure Literature in German Scripturalism)(PhD Diss., Kiel University, 1933).,此后,德國學(xué)者奧里希(Ursula Aurich)3Ursula Aurich, China im Spiegel der deutschen Literatur des 18.Jahrhunderts (China as Reflected in German Literature of the 18th Century)(Berlin: Ebering, 1935).、瑞士漢學(xué)家常安爾(Horst von Tscharner)4Eduard Horst von Tscharner, China in der deutschen Dichtung bis zur Klassik (China in German Poetry Up to the Classical Period)(München: Reinhardt, 1939).等人都對德語文學(xué)中的中國元素有過專題論述,其研究重點(diǎn)均集中于18、19世紀(jì),特別是從啟蒙時期到古典主義文學(xué)階段的中德文學(xué)文化關(guān)系。

    “二戰(zhàn)”之后,在羅澤(Ernst Rose)、德博(Günther Debon)5Günther Debon, Schiller und der chinesische Geist: sechs Versuche (Schiller and the Chinese Spirit: Six Experiments)(Heidelberg: Haag u.Herchen,1983); Günther Debon, China zu Gast in Weimar (China as a guest in Weimar)(Heidelberg:Guderjahn, 1994).、顧彬(Wolfgang Kubin)6Wolfgang Kubin, ed., Mein Bild in deinem Auge.Exotismus und Moderne: Deutschland-China im 20.Jahrhundert (My Image in Your Eyes.Exoticism and Modernity: Germany-China in the 20th Century)(Darmstadt: Wiss.Buchges., 1995).等漢學(xué)家的推動下,中德文學(xué)關(guān)系研究不斷向縱深發(fā)展,出現(xiàn)了一系列重量級的研究專著,如羅澤的論文集《遙望東方——對歌德晚期著作及19世紀(jì)德語文學(xué)中的中國形象的研究》7Ernst Rose, Blick nach Osten.Studien zum Sp?twerk Goethes und zum Chinabild in der deutschen Literatur des neunzehnten Jahrhunderts (Look to the East: Studies on Goethe’s Late Works and the Image of China in German Literature of the 19th Century)(Frankfurt a.M.: Peter Lang, 1981).、舒施特(Ingrid Schuster)的專著《德語文學(xué)中的中國與日本(1890—1925)》和《榜樣與漫畫:德語文學(xué)中的中國與日本鏡像(1773—1890)》8Ingrid Schuster, Vorbilder und Zerrbilder: China und Japan im Spiegel der deutschen Literatur 1773-1890 (Role Models and Distorted Images: China and Japan as Demonstrated in German Literature 1773-1890)(Bern, Frankfurt a.M.: Peter Lang,1988); Ingrid Schuster, China und Japan in der deutschen Literatur: 1890-1925 (China and Japan in German Literature: 1890-1925)(Bern, München: Francke, 1977).就幾乎涵蓋了近代德語文學(xué)中所有涉及中國元素的的重要作品。

    中德文學(xué)關(guān)系研究的另一個重要動向是近年來研究主體的顯著變化。自70年代起,大批韓國、臺灣地區(qū)學(xué)者前往德國攻讀博士學(xué)位,使有關(guān)材料的梳理工作獲得了很大推動,如臺灣地區(qū)學(xué)者鐘英彥在美因茨大學(xué)的博士論文《歌德作品中的中國思想元素》9Erich Ying-yen Chung, Chinesisches Gedankengut in Goethes Werk (Chinese Ideas in Goethe’s Works)(PhD Diss, Mainz University, 1977).、韓國學(xué)者宋倫焠在哥廷根大學(xué)的博士論文《布萊希特與中國哲學(xué)》10Yun-Yeop Song, Bertolt Brecht und die chinesische Philosophie (Bertolt Brecht and Chinese Philosophy)(Bonn: Bouvier,1978); Han-Soon Yim, Bertolt Brecht und sein Verh?ltnis zur chinesischen Philosophie (Bertolt Brecht and His Relationship to Chinese Philosophy)(Bonn: Inst.für Korean Kultur, 1984).、韓國學(xué)者黃海英(音譯)在波恩大學(xué)的博士論文《二十世紀(jì)德語文學(xué)中的東亞觀——以德布林和卡薩克為重點(diǎn)》11Hae-in Hwang, Ostasiatische Anschauungen in der deutschen Literatur des 20.Jahrhunderts unter besonderer Berücksichtigung von Alfred D?blin und Hermann Kasack (Perspectives on East Asia in 20th Century German Literature with Particular Attention to Alfred D?blin und Hermann Kasack)(Bonn: Univ., Diss., 1979).都對中德文學(xué)關(guān)系研究做出了出色的貢獻(xiàn)。

    近30年來,通過系統(tǒng)借鑒比較文學(xué)、傳播學(xué)、跨文化交際學(xué)等學(xué)科的成果和理論,中德文學(xué)關(guān)系研究獲得了長足的進(jìn)展。其中尤為引人注目的是80年代后前往歐洲求學(xué)的一代中國大陸學(xué)者,他們經(jīng)過多年辛勤發(fā)掘,發(fā)表了一系列精彩的博士論文,如方維規(guī)的《德語文學(xué)中的中國形象1871—1933》12FANG Weigui, Das Chinabild in der deutschen Literatur 1871-1933: ein Beitrag zur komparatistischen Imagologie (The Image of China in German Literature 1871-1933: A Contribution to Comparative Imagology)(Frankfurt a.M.: Peter Lang 1992).、李昌珂的《德國文學(xué)中的中國小說1890—1930》13LI Changke, Der China-Roman in der deutschen Literatur 1890-1930: Tendenzen und Aspekte (The Chinese Novel in German Literature 1890-1930: Tendencies and Aspects)(Regensburg: Roderer, 1992).、張振環(huán)的《作為愿望和想象的中國:德語休閑文學(xué)中的中國和中國人形象1890—1945》14ZHANG Zhenhua, China als Wunsch und Vorstellung: eine Untersuchung der China- und Chinesenbilder in der deutschen Unterhaltungsliteratur 1890-1945 (China as a Dream and an Icon: Studies of Images of China and Chinese People in German Entertaining Literature 1890-1945) (Regensburg: Roderer, 1993).、陳壯鷹的《黑塞作品中的亞洲思想元素》15CHEN Zhuangying, Asiatisches Gedankengut im Werke Hermann Hesses (Asian Thought in the Works of Hermann Hesse)(Bern: Peter Lang, 1997).等等,他們的研究重點(diǎn)多集中于19世紀(jì)末至魏瑪共和國的一段時期。16參見莫光華:《中德比較文學(xué)研究二十年》,《外國文學(xué)研究》2004年第1期,第157~161頁。[MO Guanghua,“Zhongde bijiaowenxue yanjiu ershi nian” (Twenty Years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Studies in China and Germany), Waiguo wenxue yanjiu (Studies of Foreign Literature), 1 (2004): 157-61.]另見王向遠(yuǎn):《中國的中德文學(xué)關(guān)系研究概評》,《德國研究》2003年第2期,第54~59頁。[See also WANG Xiangyuan, “Zhongguo de zhongde wenxue guanxi yanjiu gaiping” (An Overview of the Study of Sino-German Literary Relations in China), Deguoyanjiu (German Studies) 2 (2003): 54-59.]而改革開放后當(dāng)代德語作家對中國的印象也逐步進(jìn)入研究者視野,相關(guān)博士論文有《八十年代德語文學(xué)中的中國形象》17Qixuan Heuser, Das China-Bild in der deutschsprachigen Literatur der achtziger Jahre: die neuen Rezeptionsformen und Rezeptionshaltungen (The Image of China in German Literature of the 1980s: New Forms and Attitudes of Reception)(PhD Diss., Freiburg University, 1996).、《八十年代德語小說中的中國與歐洲》18GAO Yunfei, China und Europa im deutschen Roman der 80er Jahre: das Fremde, das Eigene in der Interaktion; über den literarischen Begriff des Fremden am Beispiel des Chinabildes von Adolf Muschg, Michael Krüger, Gertrud Leutenegger und Hermann Kinder (China and Europe in the German Novel of the 1980s: The Other and the Self in Interaction; On the Literary Concept of the Foreign: The image of China as an Example by Adolf Muschg, Michael Krüger, Gertrud Leutenegger and Hermann Kinder)(Frankfurt a.M.: Peter Lang, 1997).、《異質(zhì)的詩學(xué):21世紀(jì)德語當(dāng)代文學(xué)對中國母題的加工》19LIU Jian, Eine Poetik der Fremdheit.Zur Bearbeitung von China-Motiven in der deutschsprachigen Gegenwartsliteratur im 21.Jahrhundert (A Poetics of Strangeness: On the Treatment of Chinese Motifs in Contemporary German Literature in the 21st Century)(G?ttingen: Cuvillier, 2020).、《1989年以來德語文學(xué)中的中國形象》20ZHU Liangliang, China im Bild der deutschsprachigen Literatur seit 1989 (Photographs of China in German Literature since 1989)(Frankfurt a.M.et al.: Peter Lang, 2018).等。

    當(dāng)代中德文學(xué)關(guān)系研究中的一個重要趨勢是80年代以來大量以《某某與中國》為題的博士論文、論文集的問世,如加拿大華裔學(xué)者夏瑞春編輯出版的《黑塞與中國——描寫、資料與解讀》21Adrian Hsia, Hermann Hesse und China.Darstellung, Materialien und Interpretation (Hermann Hesse and China:Representation, Materials and Interpretation)(Frankfurt a.M.: Suhrkamp, 1981).、論文集《歌德與中國-中國與歌德》22Günther Debon and Adrian Hsia, ed., Goethe und China-China und Goethe (Goethe and China-China and Goethe)(Bern,Frankfurt a.M., New York: Peter Lang 1985).、楊武能的專著《歌德與中國》23楊武能:《歌德與中國》,上海:三聯(lián)書店,1991年。[YANG Wuneng, Gede yu Zhongguo (Goethe and China),Shanghai: Sanlian Bookstore, 1991.]和他主編的論文集《席勒與中國》24楊武能主編:《席勒與中國》,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1989年。[YANG Wuneng, ed., Xile yu Zhongguo (Schiller and China), Chengdu: Sichuan Literature and Art Publishing House, 1989.](“席勒與中國·中國與席勒”國際學(xué)術(shù)討論會論文集)、衛(wèi)茂平的博士論文《艾希與中國》25WEI Maoping, Günter Eich und China-Studie über die Beziehungen des Werkes von Günter Eich zur chinesischen Geisteswelt (Günter Eich and Chin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ork of Günter Eich and the Chinese Intellectual World) (PhD diss., Heidelberg University, 1989).、貝格-潘(Renate Berg-Pan)的博士論文《布萊希特與中國》、馬佳(音譯)的博士論文《德布林與中國》26MA Jia, D?blin und China: Untersuchung zu D?blins Rezeption des chinesischen Denkens und seiner literarischen Darstellung Chinas in“Drei Sprünge des Wang-lun” (D?blin and China: Investigation into D?blin’s Reception of Chinese Thought and His Literary Representation of China in “The Three Leaps of Wang Lun”) (Frankfurt a.M.: Peter Lang 1993).、巫寧(音譯)的博士論文《卡內(nèi)蒂與中國》27WU Ning, Canetti und China: Quellen, Materialien, Darstellung und Interpretation (Canetti and China: Sources,Materials, Representation and Interpretation)(Stuttgart: Heinz, 2000).、孟偉嚴(yán)(音譯)的博士論文《卡夫卡與中國》28MENG Weiyan, Kafka und China (Kafka and China)(München: Iudicium, 1986).、馬劍的專著《黑塞與中國文化》29馬劍:《黑塞與中國文化》,北京:首都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10年。[MA Jian, Hesai he Zhongguo wenhua (Hesse and Chinese Culture), Beijing: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Press, 2010.] See also Jian Ma, Stufen des Ich-Seins:Untersuchungen zur "Ich"-Problematik bei Hermann Hesse im europ?isch-ostasiatischen Kontext (Stages of Becoming Oneself: Investigations on the “I” Problem in Hermann Hesse’s European-East Asian Context)(Berlin: Logos, 2007).、薛松的博士論文《詩學(xué)的哲學(xué)——哲學(xué)的詩學(xué):布萊希特對中國接受中的哲學(xué)與詩歌的一致性》30XUE Song, Poetische Philosophie-philosophische Poetik.Die Kontinuit?t von Philosophie und Poesie in Brechts China-Rezeption (Poetic Philosophy-Philosophical Poetics: The Continuity of Philosophy and Poetry in Brecht’s Reception of China)(Marburg: Iudicium, 2019).等等,至于單篇論文更不勝枚舉。不過,雖然當(dāng)代中國學(xué)者在中德文學(xué)關(guān)系領(lǐng)域已占據(jù)重要地位,但研究專著仍多以德語形式在德國、瑞士等國家發(fā)表,在國內(nèi)發(fā)表的屈指可數(shù)。

    在國內(nèi)研究群體中,上海外國語大學(xué)德語系團(tuán)隊的成果尤為突出。1996年,衛(wèi)茂平教授發(fā)表了《中國對德國文學(xué)影響史述》,該書集20世紀(jì)中德文學(xué)關(guān)系研究之大成,基本完成了對德語文學(xué)中的中國文化元素的梳理。31衛(wèi)茂平:《中國對德國文學(xué)影響史述》,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6年。[WEI Maoping, Zhongguo dui deguo wenxue yingxiang shishu (A Historical Account of Chinese Influence on German Literature),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6.]2002年,衛(wèi)茂平教授又與兩位弟子合作出版了《異域的召喚:德國作家與中國文化》,32衛(wèi)茂平等:《異域的召喚:德國作家與中國文化》,銀川:寧夏教育出版社,2002年。[WEI Maoping et al., Yiyu de zhaohuan: deguo zuojia yu Zhongguo wenhua (The Call of the Foreign: German Writers and Chinese Culture), Yinchuan:Ningxia Education Press, 2002.]該書雖在材料上又有所補(bǔ)充,但總體而言,其深度與廣度都未超越前著。此后,在前述專著和一系列博士論文的基礎(chǔ)上,衛(wèi)茂平教授團(tuán)隊又發(fā)表了《中外文學(xué)交流史·中國—德國卷》,該書既討論中國文化在德語世界的影響,也探討中國文學(xué)界、翻譯界對德語文學(xué)家(如茨威格、布萊希特等)的接受,在接受史個案研究方面尤見功力。33衛(wèi)茂平、陳紅嫣等:《中外文學(xué)交流史·中國—德國卷》,濟(jì)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15年。[WEI Maoping and CHEN Hongyan et al., Zhongwai wenxue jiaoliu shi.Zhongguo-deguo juan (A History of Chinese and Foreign Literary Exchange-China-Germany Volume), Jinan: Shandong Education Press, 2015.]近年,上海外國語大學(xué)的張帆教授主持出版了《德語上海小說翻譯與研究系列》共15部,其中包括一系列德語“上海小說”的漢譯本和研究專著《德語文學(xué)中的上海形象》。

    相比之下,中德文學(xué)關(guān)系研究中的另一重要領(lǐng)域——德國對中國文學(xué)影響的研究還有待加強(qiáng)。這一領(lǐng)域中近年較為突出的成果是衛(wèi)茂平課題組發(fā)表的《德語文學(xué)漢譯史考辨:晚清和民國時期》,該書史、傳、論相結(jié)合,環(huán)環(huán)相扣地介紹了德語作家、作品被介紹到中國的歷史,是迄今為止該領(lǐng)域中最為全面的一部工具書。34衛(wèi)茂平:《德語文學(xué)漢譯史考辨:晚清和民國時期》,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年。[WEI Maoping, Deyu wenxue hanyishi kaobian: wanqing he minguo shiqi (The History of Chinese Translation of German Literature: The Late Qing and Republican Periods),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而在個案研究方面較為突出的則是多部彼此缺少聯(lián)系的專著和博士論文,如《尼采在中國》35郜元寶:《尼采在中國》,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01年。[GAO Yuanbao, Nicai zai Zhongguo (Nietzsche in China),Shanghai: Sanlian Bookstore, 2001.]、《尼采與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36殷克琪:《尼采與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洪天富譯,南京: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00年。[YIN Keqi, Nicai he Zhongguo xiandai wenxue (Nietzsche and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trans.HONG Tianfu, Nanjing: Nanjing University Press, 2000.]、《席勒在中國1840—2008》37丁敏:《席勒在中國1840-2008》,上海外國語大學(xué)博士論文,2009年。[DING Min, Xile zai Zhongguo 1840-2008(Schiller in China 1840-2008), PhD diss,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2009.]、《布萊希特在中國》38殷瑜:《布萊希特在中國》,上海外國語大學(xué)博士論文,2008年。[YIN Yu, Bulaixite zai Zhongguo (Brecht in China),PhD diss,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2008.]、《卡夫卡在中國》39REN Weidong, Kafka in China.Rezeptionsgeschichte eines Klassikers der Moderne (Kafka in China: Reception History of Modernity’s Classics) (Frankfurt a.M.: Peter Lang, 2002).等盤點(diǎn)中國對德語文學(xué)、文化接受的博士論文。此外,吳曉樵教授發(fā)表的文集《中德文學(xué)因緣》、盧銘君教授主編的文集《青龍過眼:中德文學(xué)交流中的“讀”與“誤讀”》都匯集了多篇考證中德文學(xué)交流史的力作,也顯示了中青年學(xué)者在文獻(xiàn)發(fā)掘與研究方面的深厚功力。40盧銘君編:《青龍過眼:中德文學(xué)交流中的“讀”與“誤讀”》,北京:社會科學(xué)文獻(xiàn)出版社,2020年。[LU Mingjun,ed., Qinglong guoyan: zhongde wenxue jiaoliu zhong de du yu wudu (The Green Dragon Crosses the Eye: “Reading” and “Misreading” in the Sino-German Literary Exchange), Beijing: Social Science Literature Press, 2020.] 吳曉樵:《中德文學(xué)因緣》,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8年。[WU Xiaoqiao, Zhongde wenxue yinyuan (Chinese and German Literary Causes),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8.]

    與英、法、日等語種學(xué)者在同類課題方面的大舉開拓相比,國內(nèi)德語學(xué)界對中德文學(xué)關(guān)系、特別是德語文學(xué)中的中國元素研究仍有許多工作要做。其差距主要體現(xiàn)在:1.很多研究還建立在國外已發(fā)表的二手資料上,對第一手材料的獨(dú)立發(fā)掘不足,同時缺乏中國學(xué)者的研究特色;2.在特定文學(xué)形象、題材、經(jīng)典文本的接受史、再創(chuàng)作史研究方面還有大量空白,對文學(xué)形象的產(chǎn)生、傳播、接受研究缺乏歷史縱深;3.印象式、感悟式、評點(diǎn)式的論文較多,“佳話”、“賞析”層出不窮,而理論建構(gòu)普遍缺失。值得一提的是,葉雋教授近年創(chuàng)立了“僑易學(xué)”理論,提出了“互動核心”和“中德二元”等概念,他將中德文化關(guān)系視為東西文化的兩種核心文化的交流,為這一研究賦予了新的意義41相關(guān)論述最早見于葉雋2009年6月17日在中國駐德國大使館教育處所作的報告。葉雋:《中德二元與現(xiàn)代僑易——中德關(guān)系研究的文化史視角及學(xué)術(shù)史思考報告稿》,http://www.de-moe.org/app/upload/1246946549_file1.doc,訪問日期:2022年12月21日。近年,葉雋老師在《變創(chuàng)與漸常:僑易學(xué)的觀念》(2014)、《構(gòu)序與取象——僑易學(xué)的方法》(2021)等著作對僑易學(xué)進(jìn)行了更深入的探索。[YE Jun: "Zhongde eryuan yu xiandai qiaoyi-zhongde guanxi yanjiu de wenhuashi shijiao ji xueshushi sikao baogao gao" (Sino-German Dualism and Modern Diaspora Ease: Report on Cultural History Perspectives and Academic History Reflections on the Study of Sino-German Relations), http://www.de- moe.org/app/upload/1246946549_file1.doc, (21 December 2022); Bianchuang yu jiangchang: Qiaoyixue de guannian (Change and Creation and Gradual Standing: Concepts of Qiao Yi Studies, 2014); and Gouxu yu quxiang: qiaoyixue de fangfa (Constructing Sequences and Taking Images-Methods of Qiao Yi Studies, 2021).],也為學(xué)科發(fā)展指明了一條新路。

    因此,在“文化走出去”和“中外文明交流互鑒”研究相繼興起的新時代里,借鑒兄弟學(xué)科成果,特別是比較文學(xué)形象學(xué)、變異學(xué)、譯介學(xué)、僑易學(xué)等有當(dāng)代中國特色的研究理論,將中德文化交流史、文學(xué)關(guān)系史研究推向縱深,將是一件極有意義的工作。這將有助于從文化傳播研究的視角出發(fā),深化中德文學(xué)交流史研究,幫助我們深入了解文學(xué)家如何解讀、建構(gòu)他們眼中的“他者形象”,并歸納出在不同時代中不斷變化的“中國觀”、“德國觀”,由此獲得對中德文學(xué)交流史更深層次的思考。42本節(jié)部分內(nèi)容參見拙著:《歌德席勒筆下的“中國公主”與“中國女詩人”——1800年前后中國文化軟實力對德影響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2013年。[TAN Yuan, Gede xile bixia de “Zhongguo gongzhu” yu “Zhongguo nv shiren”-1800 nian qianhou Zhongguo wenhua ruanshili duide yingxiang yanjiu (“The Chinese Princess” and “Chinese Poetess” in the Writings of Goethe and Schiller-A Study of the Influence of Chinese Cultural Soft Power on Germany around 1800),Beijing: China Social Science Press, 2013.]

    二、對中德文學(xué)交流史的新思考

    要深化對中德文學(xué)交流史的研究,就首先要從浩如煙海的文化交流史資料入手,通過考證文本、形象、理念之間的承繼關(guān)系,將上下數(shù)百年的文史資料整合起來,在文化傳播的視域下盡力還原東西方文化對話的多層、動態(tài)結(jié)構(gòu)。在這一方面,許多學(xué)者的思路可謂不謀而合。在德國文學(xué)研究領(lǐng)域,葉雋在《德國文學(xué)研究與現(xiàn)代中國》中提出首先在歌德研究方面爭取突破,努力“還原歷史語境,在歌德接觸中國材料方面可能提供的深度和廣度上做文章”。43葉雋:《德國文學(xué)研究與現(xiàn)代中國》,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08年,第357頁。[YE Jun, Deguo wenxue yanjiu yu xiandai Zhongguo (German Literary Studies and Modern China),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8, 357.]在比較文學(xué)領(lǐng)域,北京大學(xué)孟華教授提出建立“氛圍影響、接受研究”的觀點(diǎn),主張采用年鑒史學(xué)派和新史學(xué)的研究方法,“最大程度地去逼近文本產(chǎn)生的時代,勾勒、還原文學(xué)、文化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文化氛圍”,從而揭示文本與傳統(tǒng)的承繼關(guān)系,文本與同時代文化氛圍的關(guān)系。44孟華:《注重研究生的實際能力培養(yǎng)》,見嚴(yán)紹璗、陳思和主編:《跨文化研究:什么是比較文學(xué)》,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07年,第30頁。[MENG Hua, “Zhuzhong yanjiusheng de shiji nengli peiyang” (Focusing on the Practical Cultivation of Graduate Students), in Kuawenhua yanjiu: shenme shi bijiaowenxue (Cross-Cultural Studies: What is Comparative Literature), ed.YAN Shaodang and CHEN Sihe,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7, 30.]這些研究思路給了中德文學(xué)關(guān)系研究者以很大啟示??偨Y(jié)以往研究經(jīng)驗,筆者也對新時期的中德文學(xué)交流史研究產(chǎn)生了一些新的思考。

    (一) 新突破離不開史料發(fā)掘

    中德文學(xué)交流史研究離不開史料的支撐,尤其是一手文獻(xiàn)的支撐。而要在一手文獻(xiàn)中有新的發(fā)現(xiàn),就必須對原始文獻(xiàn)進(jìn)行更深入的發(fā)掘,發(fā)掘的深度與突破所能達(dá)到的高度往往成正比關(guān)系。

    平心而論,進(jìn)行此類史料發(fā)掘并不輕松,部分研究對象如巴洛克時代德語作家的中國題材小說、中國文學(xué)的早期德文譯本都已有數(shù)百年歷史,必須到德國歷史最為悠久的一些圖書館中進(jìn)行“知識考古”,才能準(zhǔn)確把握傳播史的環(huán)節(jié),將研究一步一個腳印地推進(jìn)下去。有些獨(dú)具價值的文獻(xiàn)如歌德的《中國作品》手稿、席勒的《好逑傳》譯稿、德布林的《王倫三躍》手稿更是彌足珍貴,只有到魏瑪歌德席勒檔案館、馬爾巴赫文學(xué)檔案館等地才能一窺真容,而接下來的手稿辨析工作又是難上加難。相比于文獻(xiàn)收集與爬梳的枯燥艱辛,書桌前經(jīng)年累月的寫作倒只能算一項輕松愜意的工作。但每一份重要史料的認(rèn)真整理都往往能給研究者帶來新發(fā)現(xiàn)和新突破,隨之而來的喜悅則足以作為最好的回報,使多日的疲憊都一掃而光。這里需要強(qiáng)調(diào)的是,就傳播史研究而言,對一手文獻(xiàn)的“窮盡式”追蹤尤其會帶來意想不到的突破。以“布萊希特筆下的‘老子出關(guān)’”這一課題為例,只有當(dāng)研究者翻開1911年衛(wèi)禮賢版《道德經(jīng)》譯本時,才會看到布萊希特1920年曾經(jīng)看到過的《老子出關(guān)圖》,從而發(fā)現(xiàn)他所創(chuàng)作的長詩《老子流亡路上著〈道德經(jīng)〉的傳奇》并非只是出自詩人天馬行空的想象,而是認(rèn)真地參考了衛(wèi)禮賢譯本正文前的古老插圖。由于出版《道德經(jīng)》譯本的迪特里希斯出版社在二戰(zhàn)后推出修訂版時刪去了這幅插圖,如果研究者在對比研究時僅僅滿足于當(dāng)代再版的《道德經(jīng)》譯本,那么就永遠(yuǎn)都無法發(fā)現(xiàn)布萊希特創(chuàng)作靈感的準(zhǔn)確來源。因此,只有不斷深入發(fā)掘,進(jìn)行“上窮碧落下黃泉”的窮盡式史料研究,中德文學(xué)交流史——包括翻譯史、傳播史、文學(xué)再創(chuàng)作史中的一些關(guān)鍵節(jié)點(diǎn)、歷史細(xì)節(jié)和話語關(guān)聯(lián)才會在我們眼前越來越清晰地呈現(xiàn)出來,并逐步匯聚于筆端。

    (二) 經(jīng)典西傳研究離不開對多語種譯本的細(xì)心比對

    在中德文學(xué)交流史研究中,中國典籍的翻譯與西傳歷史研究是基礎(chǔ)。近年來,中國學(xué)者在這一領(lǐng)域中最有影響的理論成果當(dāng)屬謝天振教授提出的“譯介學(xué)”理論,它為評價翻譯史上的多元化譯本和“創(chuàng)造性叛逆”提供了重要思路。45謝天振:《譯介學(xué)》,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9年。[XIE Tianzhen, Yijie xue (Translation Studies),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9.]而德國的哥廷根學(xué)派也同樣提出了翻譯文化史視野下的文學(xué)翻譯理論,他們指出:翻譯實質(zhì)上是使用第二種語言對原作品進(jìn)行“基本完整的闡釋”,是一場異質(zhì)文化間的對話和相互闡釋。46Armin Paul Frank, “Einleitung” (Introduction), in Die literarische übersetzung.Fallstudien zu ihrer Kulturgeschichte.Band I.G?ttinger Beitr?ge zur Internationalen übersetzungsforschung (Literary Translations: Case Studies on Their Cultural History, vol.I, The G?ttingen Approach to International Translation Studies), ed.B.Schulze (Berlin: Schmidt, 1987), IX-XVII.

    而要重現(xiàn)翻譯史中所隱藏的跨文化對話就離不開對譯本的扎實研究,只有細(xì)心比對中文原本、中間譯本、最終譯本,才能發(fā)現(xiàn)中、英、法、德等多種語言文本之間的細(xì)微差別,從而體會到譯者通過翻譯活動所參與的社會話語實踐,同時也厘清“文化走出去”背后的脈絡(luò)。在這一研究領(lǐng)域中,早期的典籍譯本尤為重要,其中蘊(yùn)含了極為豐富的文化信息。例如,筆者在研究18世紀(jì)的《好逑傳》西文譯本時就發(fā)現(xiàn),英文譯本中加入了大量關(guān)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信息,而法文、德文譯者則在轉(zhuǎn)譯時又對此進(jìn)行了補(bǔ)充,使譯本成為一部傳播有關(guān)中國知識的百科全書,并最終引起歌德和席勒的關(guān)注。47譚淵:《〈好逑傳〉早期西文譯本初探》,《中國翻譯》2005年第3期,第47~51頁。[TAN Yuan, “‘Haoqiu zhuan’zaoqi xiwen yiben chutan” (A Preliminary Study of the Early Western Translation of ‘Haoqiuzhuan’), Zhongguo fanyi (Chinese Translation) 3 (2005): 47-51.]而研究者通過譯本對比研究發(fā)現(xiàn)的“誤譯”又往往能成為解讀譯者心理活動、探索譯本與社會話語關(guān)系的重要切入點(diǎn)。例如筆者對《中華帝國全志》中的中國典籍譯本進(jìn)行研究時就注意到了耶穌會譯者對儒家倫理道德觀念的偏好,并在探索“誤譯”緣由時發(fā)現(xiàn)了中西“禮儀之爭”在翻譯活動背后扮演的重要角色。48譚淵、張小燕:《禮儀之爭與〈中華帝國全志〉對中國典籍與文學(xué)的譯介》,《中國翻譯》2021年第4期,第49~56頁。[TAN Yuan and ZHANG Xiaoyan, “Liyizhizheng yu ‘zhonghua diguo quanzhi’ dui Zhongguo dianji yu wenxue de yijie” (The Liturgical Controversy and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Texts and Literature by “The General History of China”), Zhongguo fanyi(Chinese Translation) 4 (2021): 49-56.]同樣,在比對《百美新詠》原本、1824年英語譯本、1827年歌德轉(zhuǎn)譯本之后,筆者注意到了歌德譯文中對“中國女詩人”形象的偏好,進(jìn)而從同時代的“天才女性”之爭中找到了譯本與德國社會論爭乃至中國女性文學(xué)崛起之間的關(guān)聯(lián)。49譚淵:《歌德筆下的“中國女詩人”》,《中國翻譯》2009年第5期,第33~38頁。[TAN Yuan, “Gede bixia de‘Zhongguo nv shiren’” (“Chinese Women Poets” under Goethe’s Pen), Zhongguo fanyi (Chinese Translation) 5 (2009): 33-38.]以上研究的思路都是從最基本的譯本比對入手,以發(fā)現(xiàn)有心的“誤譯”為突破口,再結(jié)合譯者留下的其他線索,最終從時代話語中找出“創(chuàng)造性叛逆”的文化和社會根源,重現(xiàn)了翻譯史背后所隱藏的跨文化對話。

    (三) 形象變遷研究離不開對“知識場”的還原

    德語世界中的中國形象在歷史上經(jīng)歷了多次變遷,這種變遷離不開文化傳播的推動,可以說,每個時代中傳播著怎樣的“中國知識”,就決定著這個時代的德國人對中國有怎樣的認(rèn)知。因此,探究每個時代居于主流的“中國知識”特征,就可以厘清中國形象變遷的根源。在這一研究方向上,最值得借鑒的是法國社會學(xué)家??拢∕ichael Foucault)的“話語”理論和孟華教授的“知識場”概念,50孟華編:《比較文學(xué)形象學(xué)》,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01年。[MENG Hua, ed., Bijiao wenxue xingxiangxue(Comparative Literary Imagery),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1.]它們都指向了形象(表象)背后的“知識”的生成與傳播。因此,在研究中國形象在西方的變遷時,我們所要知道的不僅僅是歷史上流傳著怎樣的中國形象,更重要的是掌握在形象背后起到?jīng)Q定作用的社會文化網(wǎng)絡(luò),厘清“中國知識”的生成機(jī)制。而這又只有在深入研究歷史上的“中國學(xué)”及西方漢學(xué)體系之后才能完成。因此,研究者最好能深入漢學(xué)體系去了解德國漢學(xué)的發(fā)展史,并借助德國專業(yè)圖書館中的豐富資料(尤其是傳教士、外交官報告、文學(xué)文化譯著等)梳理出不同時代德國人認(rèn)知中國的“知識基礎(chǔ)”。在此基礎(chǔ)上,再對那些在傳播史的特定階段扮演關(guān)鍵性角色的核心文本進(jìn)行“沉浸式”研究,最終通過文本比對和話語分析還原出不同時代、不同作品背后的“知識場”——德語作家認(rèn)知中國的知識基礎(chǔ)和文化氛圍。

    沿著“重構(gòu)知識場”這一思路,研究者可以在宏觀分析的基礎(chǔ)上,將話語分析與曹順慶教授提出的“變異學(xué)”理論51曹順慶:《邁向比較文學(xué)第三階段》,上海:復(fù)旦大學(xué)出版社,2011年。[CAO Shunqing, Maixiang bijiaowenxue disan jieduan (Towards a Third Stage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Shanghai: Fudan University Press, 2011.]結(jié)合起來,進(jìn)一步通過個案分析努力探索“中國知識場”對特定德語文學(xué)家塑造中國形象的影響,以及中國形象在文學(xué)家筆下的新變化。只有通過宏觀的知識背景分析與微觀的話語分析的結(jié)合,“知識場”對德語文學(xué)中的中國形象變遷的影響才能得到闡明,一部跨越若干年歷史的德語文學(xué)中的中國形象變遷史才可能逐漸清晰地呈現(xiàn)出來。

    (四) 重視文學(xué)交流史背后的“精神資源”

    在傳統(tǒng)的中外文學(xué)關(guān)系研究中,研究者更關(guān)注的是鉤沉稽古,在翻譯史、影響史(接受史)、文學(xué)形象變遷史(文學(xué)再創(chuàng)作)這三個方面發(fā)現(xiàn)智慧的閃光點(diǎn),進(jìn)行以單個作家、作品、母題為核心的“知識考古”,然而在探尋中外文學(xué)交流的動力之源方面卻大多缺乏深入探索的興趣。當(dāng)中外文學(xué)關(guān)系研究進(jìn)入更為系統(tǒng)的中外文明交流互鑒研究階段后,如果不推陳出新,就此止步于“佳話”、“賞析”以及對西方學(xué)術(shù)成果的轉(zhuǎn)譯,顯然將難以適應(yīng)新時代的需求。因此,筆者認(rèn)為,在傳統(tǒng)的史料考證基礎(chǔ)之上,研究者有必要將研究視野向更深層次拓展,在傳統(tǒng)的中外文學(xué)關(guān)系研究中加入新的維度,多問一個為什么,特別是什么因素推動了中外文學(xué)家不斷從異國文學(xué)、文化中汲取養(yǎng)料,換言之,中外文學(xué)交流的動力何來?解答這一問題的思路是對中德文學(xué)交流史背后的“無形推手”進(jìn)行探索,進(jìn)而發(fā)微抉隱,找到作家接受異國文學(xué)元素的心理動機(jī),最終發(fā)現(xiàn)中外文學(xué)交流的原動力。在筆者看來,這也是將中外文明交流互鑒研究推向更高層次的必由之路,而僑易學(xué)理論中關(guān)于“中德二元”和“互動核心”的理念尤其適用于此。

    回顧中德之間長達(dá)數(shù)個世紀(jì)、幾乎毫不間斷的文化互動可以發(fā)現(xiàn),這種生機(jī)勃勃的互動交流為中德兩國都帶來了豐富的精神營養(yǎng),先后引起了萊布尼茨、歌德、魯迅、郭沫若等先賢的關(guān)注。而相關(guān)研究則表明,無論是“德國學(xué)”還是“中國學(xué)”,它們在中德兩國歷史上都意味著重要的“精神資源”。以晚清和民國時期中國學(xué)者“發(fā)現(xiàn)”歌德的歷程為例,辜鴻銘、王國維、郭沫若、張聞天、徐志摩、宗白華、陳銓等人雖然在教育背景、政治立場、文學(xué)主張方面千差萬別,但在國運(yùn)衰敗、民族危亡的背景下,他們都感受到了歌德這一精神資源寶庫的重要價值。他們中有的人希望以歌德為榜樣,通過文學(xué)革命來重塑中華民族的精神,有的人試圖通過歌德作品的譯介來推動中國新詩的革命,有的人則主張學(xué)習(xí)浮士德精神,不顧一切來挽救民族危亡。52譚淵、宣瑾:《作為精神資源的歌德學(xué)——文學(xué)革命和抗日救亡背景下的歌德研究》,《社會科學(xué)論壇》2022年第6期,第28~39頁。[TAN Yuan and XUAN Jin, “Zuowei jingshen ziyuan de gede xue-wenxue geming he kangri jiuwang beijing xia de gede yanjiu” (Goetheology as a Spiritual Resource: Goethe Studies in the Context of Literary Revolution and Anti-Japanese Salvation), Shehui kexue luntan (Social Science Forum) 6 (2022): 28-39.]但無論他們以怎樣的視角來審視歌德,其核心都是將歌德的人生、思想和作品視為重要的精神資源,將其與中國的時代需求結(jié)合起來,通過中德兩種異質(zhì)文明的交流互鑒為中華之崛起、民族之“自強(qiáng)不息”提供精神動力。

    而在中德文學(xué)交流的另一研究方向——中國文化在德國的傳播方面,多問一句為什么——追問一下歌德、布萊希特等德國作家為什么會在中國文化中找到共鳴——同樣可以幫助我們對中德文化關(guān)系產(chǎn)生更為深入的認(rèn)識。由此入手,我們不難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中國故事中所蘊(yùn)含的“文化軟實力”和價值觀念是其在德語世界中激起波瀾的根本原因,也是中學(xué)西傳的動力來源。正是通過文學(xué)、哲學(xué)經(jīng)典的西傳,中國的價值觀超越了國家界限,最終使中國文化在德語文學(xué)家中也贏得了認(rèn)可與尊重。

    三、開拓文學(xué)交流史研究新領(lǐng)域需要持之以恒

    開拓出新的研究領(lǐng)域是拓寬文學(xué)交流史研究的必由之路。在完成了一手資料積累、多種譯本比對、“中國知識場”還原等基礎(chǔ)性工作后,研究者必須持之以恒,以一種“上窮碧落下黃泉”的求索精神,對中德文學(xué)交流史進(jìn)行“知識考古”,就特定研究對象所經(jīng)歷的翻譯、傳播、接受、文學(xué)再現(xiàn)等各環(huán)節(jié)進(jìn)行細(xì)致的分析,還原出經(jīng)典西傳與文化傳播的完整鏈條,最終才能開辟出一個自成體系的新研究領(lǐng)域。如楊武能教授在上世紀(jì)80年代初作為改革開放后第一批走出國門的大陸德語文學(xué)研究者,1982年首次應(yīng)邀赴海德堡參加了紀(jì)念歌德逝世150周年國際學(xué)術(shù)研討會,才下定決心投身于歌德與中國關(guān)系研究。1983年,45歲“高齡”的楊老以“歌德與中國的相互關(guān)系”為研究課題獲得了洪堡博士后研究獎學(xué)金,在德國海德堡大學(xué)、波恩大學(xué)和西柏林自由大學(xué)進(jìn)行了兩年多的博士后研究,此后就一直以歌德譯介和研究為畢生事業(yè)。他在1991年發(fā)表專著《歌德與中國》,1999年發(fā)表專著《走近歌德》,2000年發(fā)表專著GoetheinChina:1889-1999,2017年又再次增訂出版《歌德與中國》。從2014年起,楊老還作為國家社科基金重大課題首席專家主持了“歌德作品漢譯及研究”項目,幾乎是以一人之力,通過三十多年的努力,將中國的歌德學(xué)推上了一個新臺階,這也正是他在2013年榮獲國際歌德研究領(lǐng)域最高成就獎——歌德金質(zhì)獎?wù)碌闹匾颉?/p>

    筆者雖然進(jìn)入中德文學(xué)交流史研究較晚,但在德語文學(xué)中的中國女性形象研究上同樣投入了差不多20年的精力。從2001年著手博士論文《德國文學(xué)中的中國人》開始,筆者就產(chǎn)生了對形象傳播史進(jìn)行深入研究的興趣,并決定選擇歌德、席勒筆下的中國形象作為突破口。2008年,筆者在德國魏瑪古典基金會的支持下,前往歌德席勒檔案館(GSA)進(jìn)行了歌德“中國手稿”的整理工作,并對17—18世紀(jì)來華傳教士報告、文學(xué)譯著中的中國女性故事進(jìn)行了盤點(diǎn),才逐漸從紛繁復(fù)雜的史料中梳理出了一條“中國女英雄”形象的西傳之路。而在整理和解讀歌德“中國作品”手稿時,筆者有幸發(fā)現(xiàn)了中國女性形象在歌德筆下的變遷過程,進(jìn)而從中國女性文學(xué)崛起、1800年前后德國“天才女性”(女詩人)之爭中找到了歌德關(guān)注中國女詩人的深層原因,最終對歌德在1827年改寫的四個中國才女故事也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但對整個新領(lǐng)域的開辟而言,這還僅僅只是一個開始。在那之后,筆者又應(yīng)德意志語言文學(xué)科學(xué)院院長戴特寧(Heinrich Detering)教授之邀,利用三次赴德國交流的機(jī)會,對歌德改譯的中國作品進(jìn)行了更為深入的細(xì)讀。在前后長達(dá)十余年的研究中,筆者逐漸將相關(guān)成果匯集為兩個研究課題:“席勒、歌德筆下的中國女性形象與1800前后中國文化軟實力對德影響”和“德國文學(xué)中的中國女性形象變遷史”,并在教育部社會科學(xué)基金和國家社會科學(xué)基金支持下,先后完成了相關(guān)論著,基本闡明了17世紀(jì)以來“中國女英雄”、“中國女詩人”等形象在德語文學(xué)中起起落落的歷程,奠定了以中國女性形象西傳與文學(xué)接受為核心的新研究領(lǐng)域。此外,為將相關(guān)研究成果推向國際學(xué)術(shù)界,2018—2020年,筆者又與戴特寧教授合作,用中德兩種語言完成了以歌德1827年“中國手稿”為核心的專著《GoetheunddiechinesischenFr?ulein》及《歌德與中國才女》,最終“使一部在歌德研究中被不公正地邊緣化了的詩作得以恢復(fù)其核心地位,并沐浴在了新的光彩中”。53Arne Klawitter, “Goethe und die chinesischen Fr?ulein” (Goethe and the Chinese Women of Talent), Weimarer Beitr?ge 67, no.1 (2021): 150-52.

    《警世賢文》中說:“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敝械挛膶W(xué)交流史研究要取得突破,往往需要多年的積累并從譯介學(xué)、傳播學(xué)、形象學(xué)、僑易學(xué)中不斷獲取新的養(yǎng)料,才能對中德文化交流互鑒產(chǎn)生較為完整的認(rèn)識。研究者應(yīng)當(dāng)看到,祖國的日益強(qiáng)大和“文化走出去”戰(zhàn)略的實施為中德文學(xué)交流研究注入了越來越多的活力,同時也成為了推動學(xué)者不斷向前努力探索的動力之源。本文作為筆者二十多年學(xué)術(shù)探索的心得,如果能對中德文學(xué)交流史研究的深化有所助益,也就實現(xiàn)了撰寫的初衷。在此也歡迎學(xué)界同行提出寶貴意見,以求共同進(jìn)步。

    猜你喜歡
    研究
    FMS與YBT相關(guān)性的實證研究
    2020年國內(nèi)翻譯研究述評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視錯覺在平面設(shè)計中的應(yīng)用與研究
    科技傳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
    關(guān)于遼朝“一國兩制”研究的回顧與思考
    EMA伺服控制系統(tǒng)研究
    基于聲、光、磁、觸摸多功能控制的研究
    電子制作(2018年11期)2018-08-04 03:26:04
    新版C-NCAP側(cè)面碰撞假人損傷研究
    關(guān)于反傾銷會計研究的思考
    焊接膜層脫落的攻關(guān)研究
    電子制作(2017年23期)2017-02-02 07:17:19
    国产片特级美女逼逼视频| 国产熟女欧美一区二区| 欧美高清性xxxxhd video| 中文欧美无线码| 亚洲色图av天堂| 亚洲av免费高清在线观看| videossex国产|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综合色|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com| 欧美色视频一区免费| 最近中文字幕高清免费大全6| 91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一级毛片电影观看 | 国产中年淑女户外野战色| 国内久久婷婷六月综合欲色啪| 欧美+日韩+精品| 毛片一级片免费看久久久久| 国产成人a区在线观看| 长腿黑丝高跟| 成人永久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两个人视频免费观看高清| 日韩欧美精品v在线| 别揉我奶头 嗯啊视频| 淫秽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欧美精品v在线| 成人高潮视频无遮挡免费网站|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 久久久精品欧美日韩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清高在天天线| 一边亲一边摸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电影| 色5月婷婷丁香|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影片| 久久综合国产亚洲精品| 99国产极品粉嫩在线观看| 亚洲在线观看片| 97在线视频观看| 成人av在线播放网站|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毛片|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免费版| 色噜噜av男人的天堂激情| 91狼人影院|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末码| 日本色播在线视频| 久久久久国产网址| 十八禁国产超污无遮挡网站|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一区| 成年女人永久免费观看视频| 国产色婷婷99| 天美传媒精品一区二区| www.av在线官网国产|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玫瑰| 麻豆av噜噜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av不卡免费在线播放| 啦啦啦观看免费观看视频高清| 一个人免费在线观看电影| 色综合色国产| 欧美不卡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波多野结衣高清无吗| 哪里可以看免费的av片| 久久韩国三级中文字幕| 99在线视频只有这里精品首页| 久久精品国产鲁丝片午夜精品| 国产在线精品亚洲第一网站| 国产白丝娇喘喷水9色精品| 欧美日本亚洲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三级大全| 高清毛片免费观看视频网站| 色视频www国产| 高清毛片免费看| 久久久久久久久大av| 1024手机看黄色片| 噜噜噜噜噜久久久久久91| 免费观看精品视频网站| 久久久久性生活片| 丝袜美腿在线中文| 男女边吃奶边做爰视频| 五月伊人婷婷丁香| 免费在线观看成人毛片| 日日干狠狠操夜夜爽|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精品人妻视频免费看| 最近手机中文字幕大全| 三级经典国产精品| 蜜桃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淫秽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99国产极品粉嫩在线观看| www日本黄色视频网|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唐韦庄 | 亚洲婷婷狠狠爱综合网| 日韩欧美国产在线观看| 中国美白少妇内射xxxbb| 99国产极品粉嫩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另类久久久 | 亚洲经典国产精华液单| 最近中文字幕高清免费大全6| 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三区的特点| 国产v大片淫在线免费观看| 日韩欧美精品免费久久| 久久久久久久午夜电影| 国产真实伦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东京热| 波野结衣二区三区在线| 久99久视频精品免费| 天美传媒精品一区二区| 九九在线视频观看精品| or卡值多少钱| 尤物成人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色激情综合| 亚洲国产精品合色在线| 人妻久久中文字幕网| 激情 狠狠 欧美| 久久亚洲精品不卡| 国产精品人妻久久久影院| 一级毛片久久久久久久久女| 精品人妻熟女av久视频| 麻豆精品久久久久久蜜桃| 国产日韩欧美在线精品| 此物有八面人人有两片| 国产精品日韩av在线免费观看| 久久午夜亚洲精品久久| 国产色婷婷99| 麻豆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 在线免费观看的www视频| 午夜亚洲福利在线播放| 三级毛片av免费|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一区| 国产成人91sexporn| 99热这里只有是精品50| 亚洲精品国产av成人精品| 亚洲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久久| 亚洲欧洲国产日韩| 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制服骚丝袜av| 超碰av人人做人人爽久久| 久久久久九九精品影院| 婷婷色av中文字幕| 久久午夜亚洲精品久久| 嘟嘟电影网在线观看| 欧美丝袜亚洲另类| 91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国产乱子免费精品| 日本黄色视频三级网站网址| 成人毛片a级毛片在线播放| 少妇丰满av| 亚洲自偷自拍三级| 免费大片18禁| 99国产精品一区二区蜜桃av| 少妇熟女欧美另类| 午夜免费男女啪啪视频观看| 人人妻人人澡欧美一区二区| 色播亚洲综合网| 国产精品伦人一区二区| 特级一级黄色大片| 亚洲熟妇中文字幕五十中出| 熟女人妻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不卡视频一区二区| 欧美bdsm另类| 日本黄色视频三级网站网址| 中文精品一卡2卡3卡4更新| 插阴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色爽女视频免费观看| 99热精品在线国产| 国产又黄又爽又无遮挡在线|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日韩二区| 嫩草影院新地址| av视频在线观看入口| av女优亚洲男人天堂| 天堂影院成人在线观看| 赤兔流量卡办理| 欧美不卡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合色在线|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在线 | 国产亚洲欧美98| 午夜老司机福利剧场| 久久精品夜色国产| 国产在视频线在精品| 国产伦一二天堂av在线观看| 午夜福利在线在线| 亚洲av.av天堂| 国产精品女同一区二区软件| 禁无遮挡网站| 国产av一区在线观看免费| 午夜视频国产福利| 九九在线视频观看精品| 久久婷婷人人爽人人干人人爱| 青春草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免费观看的影片在线观看| 免费看日本二区| 日本一本二区三区精品| 欧美高清成人免费视频www| 国产午夜福利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欧美在线| 日韩成人av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日本爱情动作片www.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国产蜜桃| 91麻豆精品激情在线观看国产| 国国产精品蜜臀av免费| 国产黄a三级三级三级人| 亚洲av第一区精品v没综合| 一级毛片我不卡| 99热这里只有是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电影一区二区三区| 伦理电影大哥的女人| 3wmmmm亚洲av在线观看| 高清毛片免费观看视频网站| 日日摸夜夜添夜夜添av毛片| 99热网站在线观看| 韩国av在线不卡| 日韩国内少妇激情av| av又黄又爽大尺度在线免费看 | 我要看日韩黄色一级片| 九九爱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爱豆传媒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欧美在线| 97热精品久久久久久| 六月丁香七月| 天天躁日日操中文字幕| 给我免费播放毛片高清在线观看| av女优亚洲男人天堂| 九九爱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一卡2卡三卡四卡精品乱码亚洲| 久久久精品大字幕| 一个人看的www免费观看视频| 免费一级毛片在线播放高清视频| 午夜视频国产福利| 成人亚洲欧美一区二区av| 91av网一区二区| 69av精品久久久久久| 99热这里只有是精品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久久专区| 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在线| 久久久久久久久大av|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玫瑰| 久久久久久国产a免费观看| 久久午夜福利片| 亚洲高清免费不卡视频| 亚洲成a人片在线一区二区| 男女那种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freesex在线| 国产熟女欧美一区二区| 在线a可以看的网站| 国产午夜福利久久久久久| 在线观看av片永久免费下载| 2021天堂中文幕一二区在线观|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臀色熟女| 能在线免费看毛片的网站| 女人被狂操c到高潮| 在线播放无遮挡| 3wmmmm亚洲av在线观看| 男人和女人高潮做爰伦理| 亚洲av成人精品一区久久| 亚洲精品成人久久久久久| 亚洲婷婷狠狠爱综合网| 欧美激情国产日韩精品一区| 深夜精品福利| 老司机福利观看| h日本视频在线播放| 婷婷六月久久综合丁香| 久久久色成人| 黄色一级大片看看| 亚洲熟妇中文字幕五十中出| 中文字幕人妻熟人妻熟丝袜美| 一进一出抽搐gif免费好疼| 日本av手机在线免费观看| 欧美潮喷喷水| av国产免费在线观看| 欧美xxxx性猛交bbbb| 欧美+日韩+精品| 麻豆国产97在线/欧美|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大全| 国产高清有码在线观看视频| a级一级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av免费在线看不卡| 午夜激情福利司机影院| 亚洲欧美日韩东京热| 欧美日韩在线观看h|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免费版| 欧美日本亚洲视频在线播放| 日韩欧美三级三区| 久久中文看片网| 日韩高清综合在线| 天堂影院成人在线观看| 欧美最新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99热网站在线观看| 青青草视频在线视频观看| 国产一级毛片在线| 亚洲第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欧美性猛交黑人性爽| 蜜桃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1精品国产九色| 日本熟妇午夜| 亚洲成人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久久久精品94久久精品| 少妇裸体淫交视频免费看高清| 天天躁日日操中文字幕| 简卡轻食公司| 国产高清三级在线| 三级男女做爰猛烈吃奶摸视频| av天堂在线播放| 久久久精品94久久精品| 国产亚洲av嫩草精品影院| 99久久成人亚洲精品观看| 99国产极品粉嫩在线观看| 99久久无色码亚洲精品果冻| 欧美人与善性xxx|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玫瑰|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com| .国产精品久久| 床上黄色一级片| 国产精品麻豆人妻色哟哟久久 | 亚洲在线观看片| 中文欧美无线码| 三级毛片av免费| 网址你懂的国产日韩在线| 欧美一区二区亚洲| 99热精品在线国产| 五月玫瑰六月丁香| 精品99又大又爽又粗少妇毛片| 亚洲欧美精品自产自拍| 日韩三级伦理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免费高清观看| 男人和女人高潮做爰伦理| 欧美另类亚洲清纯唯美| 亚洲三级黄色毛片| 一进一出抽搐gif免费好疼| 亚洲无线在线观看| 色视频www国产|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99 | 蜜桃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9在线视频只有这里精品首页| 一卡2卡三卡四卡精品乱码亚洲| 国产伦理片在线播放av一区 | 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一及| 给我免费播放毛片高清在线观看|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此物有八面人人有两片| 能在线免费观看的黄片| 成年女人看的毛片在线观看| 一级毛片久久久久久久久女| 日韩国内少妇激情av| 又粗又硬又长又爽又黄的视频 | 成人毛片a级毛片在线播放| 男插女下体视频免费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在线| 一级毛片电影观看 | 99精品在免费线老司机午夜| 看非洲黑人一级黄片| 99久国产av精品| 男的添女的下面高潮视频| 久久久久网色| kizo精华| 成人特级黄色片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欧美日韩无卡精品| 亚洲av男天堂| 噜噜噜噜噜久久久久久91| 少妇熟女欧美另类| 一级毛片aaaaaa免费看小| 大型黄色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久久av| 国内久久婷婷六月综合欲色啪| 中文亚洲av片在线观看爽| 久久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三级黄在线观看| 亚洲av中文av极速乱| 国模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 51国产日韩欧美| 久久久久免费精品人妻一区二区| av国产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视频播放| 亚洲欧美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哪个播放器可以免费观看大片| 亚洲五月天丁香| 亚洲成av人片在线播放无| 美女大奶头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视频播放| 国产又黄又爽又无遮挡在线| 国产探花极品一区二区| 国产高潮美女av| 免费av毛片视频| 午夜精品在线福利| 亚洲性久久影院| 亚洲自偷自拍三级| 嘟嘟电影网在线观看| 日韩中字成人| 99久国产av精品| 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国产成人精品二区| 精华霜和精华液先用哪个| 国产精品美女特级片免费视频播放器|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按摩| 久久午夜福利片| 久久亚洲精品不卡| 国产乱人偷精品视频| 村上凉子中文字幕在线| 嘟嘟电影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按摩| 韩国av在线不卡| 国产老妇女一区| 午夜免费激情av| 成人高潮视频无遮挡免费网站| av在线播放精品| 欧美日韩国产亚洲二区| 波多野结衣高清作品| 国产精品久久电影中文字幕| 深夜a级毛片| 久久久国产成人免费| 九草在线视频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自在天天线| 六月丁香七月| 欧美成人精品欧美一级黄|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夜夜 | 又粗又硬又长又爽又黄的视频 | 国产探花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久久亚洲精品不卡| 啦啦啦啦在线视频资源| 日日啪夜夜撸| 亚洲最大成人av| 国产精品久久电影中文字幕| 一进一出抽搐gif免费好疼| 一级毛片我不卡| 国产精品人妻久久久久久| av在线蜜桃| 免费电影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最近手机中文字幕大全| 啦啦啦观看免费观看视频高清| 你懂的网址亚洲精品在线观看 | 日韩欧美精品v在线|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 国产伦一二天堂av在线观看| 国产蜜桃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9在线视频只有这里精品首页| 亚洲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有码在线看| 性插视频无遮挡在线免费观看| 又黄又爽又刺激的免费视频.| 床上黄色一级片| 久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 亚洲最大成人av|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在线视频| 嫩草影院精品99| 99热精品在线国产| 偷拍熟女少妇极品色| 亚洲欧美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少妇猛男粗大的猛烈进出视频 | 久久亚洲精品不卡| 国产老妇伦熟女老妇高清| a级一级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热99在线观看视频| 欧美zozozo另类| 久久精品国产鲁丝片午夜精品| 永久网站在线| 夜夜爽天天搞| 波多野结衣巨乳人妻| 国产蜜桃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影院久久av| 欧美色视频一区免费| 亚洲在线观看片| 成年女人看的毛片在线观看| 成年女人永久免费观看视频| 可以在线观看毛片的网站|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免费版| 天天躁日日操中文字幕| a级一级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欧美性猛交╳xxx乱大交人| 国产精品人妻久久久久久| 久久久精品欧美日韩精品| 欧美高清成人免费视频www| 国产亚洲欧美98| 午夜福利在线在线| 午夜精品国产一区二区电影 | 亚洲欧洲国产日韩| 天天躁日日操中文字幕| 九草在线视频观看| 成人漫画全彩无遮挡| 搞女人的毛片| 亚洲av男天堂| 真实男女啪啪啪动态图|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黄片| 国产精品麻豆人妻色哟哟久久 | 久久午夜亚洲精品久久|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人人妻人人澡欧美一区二区| 国产亚洲91精品色在线| 99热全是精品| 成人毛片60女人毛片免费| 在线观看美女被高潮喷水网站| 欧洲精品卡2卡3卡4卡5卡区| 国产爱豆传媒在线观看| 91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成人| 国产 一区 欧美 日韩| 91久久精品电影网| 欧美性感艳星| 老女人水多毛片|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玫瑰| 国产在视频线在精品| 久久久久久伊人网av| 啦啦啦啦在线视频资源| 欧美激情国产日韩精品一区| 国产精品av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网色| 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在线| 18禁在线无遮挡免费观看视频|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夜夜 | 精品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 麻豆一二三区av精品| www日本黄色视频网| 日本一二三区视频观看|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视频色| 热99在线观看视频| av女优亚洲男人天堂| 伦理电影大哥的女人| 少妇的逼好多水|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亚洲精品日韩av片在线观看| 毛片女人毛片| 天天躁日日操中文字幕| 国产毛片a区久久久久| 99国产精品一区二区蜜桃av| 1000部很黄的大片| 国产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 麻豆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 一个人观看的视频www高清免费观看| 欧美不卡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一及| 国产 一区 欧美 日韩| 色噜噜av男人的天堂激情| 尤物成人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美女视频黄频| 国产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3wmmmm亚洲av在线观看| 99久久成人亚洲精品观看|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久久| 老师上课跳d突然被开到最大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在线 | 成人永久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最后的刺客免费高清国语| 亚洲av二区三区四区| 欧美xxxx性猛交bbbb| 男人舔奶头视频| 尤物成人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福利在线观看| 99热这里只有精品一区| 日韩人妻高清精品专区| 亚洲婷婷狠狠爱综合网| 三级经典国产精品| 精品久久国产蜜桃| 九九爱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自拍成人| 乱系列少妇在线播放| 99久久九九国产精品国产免费| a级毛片免费高清观看在线播放| 18+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熟妇中文字幕五十中出| 国产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人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久久99热6这里只有精品| 亚洲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一区高清亚洲精品| 午夜福利高清视频| 99久久人妻综合| 久久久久免费精品人妻一区二区| 精品午夜福利在线看| 国产又黄又爽又无遮挡在线| 久久久久久久久大av| 国产亚洲欧美98| 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一本一本综合久久| 久久鲁丝午夜福利片| 波多野结衣高清作品| 最近2019中文字幕mv第一页| 久久精品人妻少妇| 99riav亚洲国产免费| 色综合色国产| 精品无人区乱码1区二区| 日本五十路高清| 亚洲在线自拍视频| 亚洲自偷自拍三级| 国产激情偷乱视频一区二区| 九色成人免费人妻av|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电影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臀色熟女| 国产伦在线观看视频一区| 午夜精品在线福利|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免费完整高清在 | 嫩草影院精品99|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v| 亚洲欧美日韩卡通动漫|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高清不卡| 午夜激情欧美在线| 免费不卡的大黄色大毛片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免费版| 亚洲在线自拍视频| 久久综合国产亚洲精品| 99久久久亚洲精品蜜臀av| 免费在线观看成人毛片| 此物有八面人人有两片| 给我免费播放毛片高清在线观看| 伊人久久精品亚洲午夜| 国产精品精品国产色婷婷| 国产又黄又爽又无遮挡在线|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另类久久久 | 我要看日韩黄色一级片| 99热这里只有是精品50| 69人妻影院| 亚洲欧美精品自产自拍| 嘟嘟电影网在线观看| 免费不卡的大黄色大毛片视频在线观看 | 精品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 热99在线观看视频| 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99久视频精品免费| 亚洲一级一片aⅴ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