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穎 李翔
引言:在教師專業(yè)的體育知識講解以及體育精神的指引下,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念,樹立正確的體育競技精神。高中體育教學對學生的身心健康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有利于學生在日后的學習中保持正確的觀念。高中體育教育應該將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放在首位,教師要更正自己的教學觀念,給予體育訓練足夠的重視,從而創(chuàng)新體育課堂,激發(fā)學生對于體育項目的興趣,形成高中體育的有效教學。
1 在高中體育教學的困境分析
1.1 學生興趣不足的問題
在應試的影響下學生的體育課程更多側重需要考試的體育科目。高中生正處于建立思想邏輯階段,對體育課程有一定的興趣。但是體育課程的內容極大地背離了學生的期望,導致許多學生產(chǎn)生抵觸情緒,學習積極性不高。
1.2 教學手段單一的問題
高中生的接受能力強,又處在活潑好動的年紀,所以對新興起的體育運動感興趣?,F(xiàn)階段我國中學對學生的體育教育不是特別重視,學校的體育器材較為落后,教師的教學手段也十分單一。傳統(tǒng)體育教學觀念下,教師在高中階段對學生的體育理論教學缺乏應有的重視,體育課上教師對學生的體育理論講解也只是浮于表面。對此,教師可以結合現(xiàn)代信息技術,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
1.3 教學模式單一的問題
按照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教師示范,學生模仿,導致學生的積極性以及關注度不夠。在體育課上,教師在向學生講授體育動作時,單一地進行動作示范,讓學生一味地模仿,會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無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此教學模式中,教師將課堂的主體地位放在自己身上,使學生沒有足夠的課堂參與感,教師在與學生溝通的過程中也沒有進行良好的互動,使學生失去自主思考的機會。
1.4 實踐空間有限的問題
部分高中的體育教學更多在學校內進行,教師在課上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的講述,讓學生在學校的操場內進行體育理論知識的練習。但是,進行不同的體育項目,需要各種對應項目的場地,以保證學生的學習效果。校園內的體育項目實踐中,無法讓學生真正地感受到體育的魅力。固定的環(huán)境、有限的教育資源空間,會讓學生對體育項目的實踐無法有效地擴展,使得體育活動不能夠深入生活,學生也不能在鍛煉中實踐體育理論知識,無法真正地培養(yǎng)學習興趣。
2 在強化高中學生體育訓練的具體舉措
2.1 在高中學生體育訓練中增強學生的體育思想,樹立正確的體育運動觀念
體育鍛煉首先要保證學生的主動性,要讓學生從內心接受體育教師講授的內容,從而自發(fā)地進行訓練。學生自主進行體育訓練,不僅可以保證其訓練的成效,也可以保證學生的身體健康,同時要避免在訓練過程因為學生操作不當而產(chǎn)生身體的損傷。對此,教師要在思想上讓學生認同體育訓練,激發(fā)學生的體育訓練興趣。教師要讓學生的體育訓練思想實現(xiàn)從被動到主動的轉變,引導學生對體育課程從為了應付考試逐漸轉變?yōu)檎J可體育訓練的優(yōu)點——強身健體。教師在向學生講解體育理論知識時,可以引入體育冠軍的故事以及我國體育事業(yè)興起的歷史。如我國從不被重視到現(xiàn)階段各項體育項目都有國人的面孔,并且奪得了無數(shù)的冠軍,讓學生在內心深處認同體育訓練,激發(fā)學生對體育訓練的熱情。教師也可以通過故事,向學生傳遞體育運動的精神。體育項目大部分都是競技運動,需要參賽雙方互相比拼,但是學生更應學習的是頑強不息、不斷拼搏的體育精神。教師要讓學生正視體育訓練,強身健體的目的不是欺負弱小,而是在保護自身的情況下可以更大程度地幫助他人。體育運動的精神是面對任何困難都勇往直前,不畏艱難,在人生道路上奮勇向前。
2.2 在高中學生體育訓練中利用趣味游戲開展熱身活動
體育課程與其他課程不同,需要學生在訓練之前做好熱身活動,充分放松身體肌肉,這樣才能在鍛煉中有效調動肌肉和關節(jié)完成任務。當教師在高中體育訓練中運用體育游戲時,可以利用趣味游戲開展熱身活動,調動學生熱身興趣,確保全體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熱身中來,為后期體育訓練做好準備。例如,在做肩頸放松運動時,教師可以按照性別進行分組,讓男女生分別圍成一個圈,由后面的同學負責給前面同學按摩肩頸,這樣既能達到熱身效果,還能改善學生熱身體驗,激發(fā)學生熱身興趣。為了增強熱身活動的趣味性,教師可以在學生按摩中播放節(jié)奏歡快的音樂,要求全體學生按照音樂節(jié)奏進行按摩,如果某個學生在按摩肩頸中出現(xiàn)節(jié)奏錯誤的情況,前面同學可以舉手示意,并讓這些出現(xiàn)同學站到圈內模仿其他同學按摩方式相互進行按摩,提高熱身活動開展質量。另外,在做腿部拉伸運動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由組隊,每個隊伍四名學生,要求學生控制好距離,然后用腳相互勾住旁邊同學的腳踝,按照教師展示的拉伸肢體動作做出相關動作,從而達到拉伸效果。如果教師發(fā)現(xiàn)某位學生拉伸動作不規(guī)范時,可以讓該組學生在全體學生面前重新進行拉伸展示,由其他小組同學負責找出問題,促使學生在相互查找問題中明確規(guī)范拉伸動作要領,提高學生對腿部拉伸動作了解程度,從而今后在做相關熱身活動時,能夠不斷改進自身的熱身技巧,從而有效發(fā)揮出體育游戲在體育訓練中的價值。
2.3 借助校園足球訓練引導學生團隊合作
在高中體育教學工作中,教師要積極開展校園足球訓練,引導高中生進行團隊合作,這樣既能夠讓學生掌握更多的足球運動技能、運動方法,還能夠增強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競爭意識,豐富體育教學內容、教學形式,增強學生參與足球體育活動的自主性、積極性。教師要做好校園足球課程設計工作,把“足球要從娃娃抓起”作為體育教學理念,讓足球成為一項核心的體育運動項目,培養(yǎng)更多的足球后備人才。足球是一門競技性比較強的學科,學生在足球運動中需要相互合作、配合才能夠取得勝利,在具體的足球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講解運動規(guī)則、運動技巧,然后讓學生自主開展團隊合作,以此來激發(fā)高中生的團隊榮譽感、競爭意識、團隊合作意識,把足球體育運動作為一項愛好。在足球體育運動中,既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團隊意識,還能夠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生活壓力,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同時,在高中足球體育運動、校園足球活動中,教師要構建多元化的足球訓練模式,開展心理訓練、戰(zhàn)術訓練、體能訓練,并且在此過程中要融入一些團體活動,讓學生相互配合來開展各項訓練活動,通過教師的指導引導學生合作思考、訓練,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團隊合作能力。
2.4 在高中學生體育訓練中運用信息技術,提升課堂趣味性
受到我國現(xiàn)階段的教學理念的影響,體育教師對教學沒有足夠的重視。因此,體育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創(chuàng)新,在課堂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體育知識學習興趣。以往體育教師講述體育知識時,主要的教學模式是自身示范,讓學生進行觀察模仿。但是對學生而言,難免會出現(xiàn)注意力不集中或學生看不清楚教師的動作的情況。對此,體育教師可以在教學課堂上結合信息技術手段,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讓學生在直觀的動畫下理解體育教學理論。教師可以借助動畫向學生展示全方位的動作細節(jié),確保體育訓練動作的清晰講述,學生在生動形象的動畫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人物的動作。例如:在體育訓練之后,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給學生播放輕松舒緩的音樂,讓學生放松緊繃的肌肉。教師針對不同的體育訓練項目可以播放不同的音樂,讓學生在音樂節(jié)奏的帶動之下激發(fā)自身的運動潛能。并且,音樂也可以分散學生的注意力,減少學生勞累疲倦的感受,從而幫助學生強化體育訓練。
2.5 在高中學生體育訓練中通過師生互動,改變教學模式
為了強化高中生體育訓練的成效,教師在進行講授過程中,可以增加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嘗試將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上占據(jù)主體地位。教師要把控課堂上的節(jié)奏,在不影響教學進程下增加自己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使得學生有足夠的課堂參與感,對教師的理論教學也可以進行充分的思考。教師也可以在課堂上設置提問環(huán)節(jié),或者對學生的問題進行答疑,讓學生在接受教師教學理論輸出的同時,也能夠給予體育教師及時的反饋,使教師能夠明白學生對于體育訓練的疑問和需求,從而及時地解決問題,教師也可以及時地更正自己的教學模式。這樣做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對體育訓練的興趣,從而加強高中生體育訓練的成效。許多科目的教師在給學生布置學習任務之后,都會對完成任務較好的學生進行獎勵,體育教師也可以借鑒不同教師的獎勵方法,對于體育訓練過程中表現(xiàn)比較好的學生進行相應的獎勵,使學生在訓練時也可以更加有動力。例如:在球類訓練過程中,教師在講解排球的理論知識時可以讓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以及對排球知識的了解,可以不局限于專業(yè)知識,排球領域的著名人物以及排球運動的歷史、自己在玩排球時的感受等均可以。在學生發(fā)言后對學生的正確看法予以肯定,不足的想法加以補充,以此提升學生對體育項目的訓練信心。教師也可以在課堂上收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意向,了解學生最想要學習的球類運動是什么,統(tǒng)計喜歡不同球類的人數(shù)。教師可以先給學生教授喜歡的球類運動的理論知識,讓學生在理論知識的學習之后進行訓練。在訓練的過程中詢問學生的感受,并進行答疑解惑。如果讓學生進行單一的球類訓練,學生可能會感到枯燥乏味,從而降低對體育訓練的興趣。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喜歡球類的人數(shù)總結,進行獎勵,設置本講課程的訓練表現(xiàn)最好的前三名,第一名可以選擇之后學習的球類運動,第二名可以向教師詢問一個自己感興趣的運動,第三名也可以按照學生的意向進行獎勵。由此,教師設置獎賞制度,使學生獲得訓練的動力,調動學生訓練的自主性。
2.6 在高中學生體育訓練中拓寬學生的教學范疇
在提升高中生體育訓練成效時,學生的思想、教師的教學方法固然重要,但是對于體育運動來說,學生掌握理論知識后的練習也很重要。在實施多措并舉加強高中體育訓練的成效時,教師必須意識到現(xiàn)階段高中生教學內容較為單一,應該拓寬高中生的體育教育范疇。教師的教學不能只局限于教材或者課堂之上,教師要想加強學生的體育訓練成效,就要讓學生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體育教學內容的參與和映射。教師可以在課上拓寬體育教學的知識面,不局限是書本上的理論知識以及動作要點。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的教授時,可以針對具體的體育項目在課前查找相關的體育資料,清晰列舉體育項目的來源、發(fā)展歷程以及相關故事,讓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全面地了解體育項目,激發(fā)學生對于體育項目的興趣,從而提升學生體育訓練的成效。例如:教師在講授體育項目短跑的相關內容時,可以給學生講述現(xiàn)階段最常見的短跑運動。教師可以對不同運動項目的背景、歷史、著名人物進行講述,讓學生在了解體育運動項目的同時深入了解項目相關的故事,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會主動地參與體育項目訓練,從而提升體育訓練的成效。
在高中體育課程活動中,教師不要把教育內容局限在體育教材知識之中,而是要對現(xiàn)有體育教材知識進行延伸、拓展,借助于拓展訓練活動培養(yǎng)學生團隊意識,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首先,拓展訓練活動被稱之為戶外體驗培訓活動,能夠讓學生在體育訓練中掌握更多的社會技能、生活技能,展現(xiàn)出體育課程的教育功能、作用、優(yōu)勢,激發(fā)學生參與體育訓練活動的主觀能動性,形成良好的體育訓練習慣。其次,教師要不斷拓展體育訓練活動的內容、形式,讓學生在體育訓練中感知到趣味性,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教師可以布置晨間拓展訓練活動,讓學生釋放自己的情緒、壓力,能夠以最佳的狀態(tài)投入體育訓練活動中,提升學生的體育綜合素質。最后,教師要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假期時間展開拓展訓練活動,教師可以利用網(wǎng)絡平臺來上傳一些健康、完整的體育訓練視頻,讓學生認真鉆研、學習,掌握更多的體育訓練技巧、方法,并且鼓勵學生和家長共同訓練、成長,增強學生的團隊意識,在日常體育訓練、學習活動中,能夠相互幫助、相互促進,取得最佳的體育教育成果。除此之外,在高中體育課程活動中,教師要增強拓展訓練活動的趣味性、實踐性,給予學生更多合作的機會,激發(fā)學生的競技精神、合作精神,提高體育拓展訓練活動質量。
2.7 在高中學生體育訓練中擴大體育訓練場地、教學空間
有些高中考慮到學生學習目標以及身體素質,對學生的體育成績要求不高,讓學生可以進行體育訓練的場地大多數(shù)是學校內的操場。在不同班級一起上體育課時,由于場地空間有限、人數(shù)較多,學生可以利用的面積受到限制,這種環(huán)境不適合學生進行體育訓練。局限的空間里學生還要關注身邊的同學,以免在運動訓練時相互碰撞受傷,導致學生無法集中注意力。高中生常見的體育訓練有長跑、短跑、體操、球類、韻律活動和舞蹈等內容,雖然沒有特別劇烈的運動,但是較小的活動范圍也不利于學生的訓練。對此,教師可以合理地使用校內操場、分布空間安排各個不同的班級,讓學生在合理調控下盡量有較大的運動空間進行體育訓練。學校也可以加設不同的運動場所,比如籃球館、體操排練的空曠場地,使學生更加專心地參加體育訓練。另外,教師也可以在課上將學生按照不同的興趣分為活動小組,比如足球、籃球、排球運動小組,學生可以在固定的時間進行對應球類的運動。學生課后也可以和同學一起放松和訓練,提高自身的體育訓練能力。在日常教學中,教師也要注意對學生急救知識的普及和體育運動訓練時的健康理論的講述,以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高中體育教學的內容和具體目標,大部分教師并不明確。體育訓練不僅僅可以讓學生強健身體,也可以在訓練過程中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思維和觀念。高中生的體育教學主要根據(jù)符合學生生理特征、適應學生心理特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在訓練過程中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有利于學生的學習、生活、生產(chǎn)勞動以及終身體育鍛煉,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開辟精神和創(chuàng)新精神。對此,教師應該重視學生的體育訓練,在正確的思想觀念引導之下,加強高中生的體育教學訓練成效。本文對多措并舉,強化高中體育教學訓練成效進行了探討。
(作者單位:1.福州第八中學;2.福州教育學院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