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我家的石磨

    2023-04-29 00:00:00朱祖領
    時代報告·奔流 2023年12期

    20世紀60年代初,農村人吃面全靠人工推石磨。一個村子里百十戶人家并不是家家都有石磨,沒磨的人家要磨面,需向有磨的戶借磨并約好時間再帶糧食去。把糧食倒磨頂上開始推,糧食從磨頂下到磨盤上。先下的是磨膛里上一家磨面時存的磨底,這個磨底要交給磨主人,作為用磨報酬。用完了磨,把自家的糧食糝兒、皮兒也要放足磨底,讓下一家借磨的也這樣給磨主人。一次磨底要有一斤半左右。那時的農民吃糧拿購糧證,缺糧吃不飽,磨底也珍貴??!

    那時我家六口人,父母養(yǎng)我們姊妹四個,糠菜半年糧,磨底也珍貴,畢竟麩麩皮皮也是糧食啊!父親就盤算著置買一盤磨。過了兩年光景,莊稼收成漸好,生活稍有改善,全家人省吃儉用,父親又轉轉借借,終于去5里遠的辛集會上,花幾元錢買了盤石磨。這盤老石磨不知別人用了幾輩子了,表面已經磨得很光滑。

    買回磨后,沒磨屋,將就安在廚房里。廚房只一間草房,還支著帶風箱的鍋灶,羅面笸籮放在做飯鍋上,推磨時剛好轉下圈兒。有磨沒磨盤,父親有辦法,用土坯向上壘逐漸加大面積,到了該放磨的位置,就和木制磨盤一樣大,磨盤再抹層水泥,打理得平整光滑。

    有了磨就方便了。自己想推就推,該上工了沒推好,放下磨棍就走,下工接著推。這盤磨在我家使用了十年多。我家用它磨紅薯片面,磨紅薯片面省時省工不用羅,頭遍下來后,收起再倒磨頂上,再下來即可。捏窩窩拍餅子蒸熟就行。

    到了20世紀70年代前后,以紅薯片面為主,小麥、豆子、玉米等少之又少。豆子不好推,需要推五六遍,小麥一般五遍,玉米四遍,不想推了,直接把糝子倒面里做饃也好吃。那時候雖然小麥少,但為了老人,常在磨小麥面時,前三遍用細羅羅,面又白又細,讓老人吃,四遍以后,用粗羅羅,雖然同是小麥面,但叫“下面”,做的饃黑,由晚輩人吃,這也不多。

    冷天推磨出著力,人身暖和,夏天磨道里熱,有的人一推磨就困。我推著磨好看書,長篇小說《水向東流》《朝陽花》《烈火金剛》《紅旗譜》等都是推著磨看的。

    1974年,高壓電線扯到了我們村,生產隊牲口屋里和打麥場上有了雪亮的電燈。不久,生產隊置了打面機,但只能打紅薯片面。后來有人發(fā)明電帶石磨磨面,再后來有了遍子磨,打面速度非???。但打面是要付錢的,莊稼人沒工資,靠雞下蛋稱鹽買點燈油,一分錢恨不得掰兩半花,很少去打面。我父親曾算過打面花錢的賬,幾口人一年吃多少面,去隊里打一年需要好幾十元,不是小數(shù)目,于是還靠工余時間推磨。后來手推磨逐漸減少,人們禁不住受熱受累、熬夜的折磨,吃電磨磨面的人越來越多。

    改革開放以后,人們都吃上了小麥面。停電了,人們干脆帶著小麥去糧店換八五面,所謂八五面就是100斤小麥給85斤白面。隨著生活各方面的提高,再也沒誰推磨,我家的石磨和大家的石磨一樣早已退出歷史舞臺。

    責任編輯/石淑芳

    慈利县| 洪雅县| 藁城市| 思茅市| 江北区| 通州市| 平安县| 仪征市| 余干县| 清丰县| 中超| 西畴县| 靖安县| 凤城市| 呼和浩特市| 玉溪市| 南京市| 乌兰县| 兖州市| 临漳县| 建湖县| 马龙县| 时尚| 惠安县| 洛川县| 金寨县| 沙雅县| 明溪县| 新龙县| 如东县| 克拉玛依市| 临邑县| 阿鲁科尔沁旗| 贵港市| 涟源市| 新兴县| 万安县| 乐业县| 凤台县| 汉川市| 洛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