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 日晚,上海交響音樂廳數(shù)次被現(xiàn)場觀眾的熱情爆棚,“不老的歌者——魏松從藝50 周年暨‘傳承’音樂會”唱響于此。作為第22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jié)重磅演出,這場音樂會集結了當今樂壇多位重量級歌唱家,魏松攜手特邀嘉賓佟鐵鑫、方瓊、王莉,與愛徒石倚潔、韓蓬、劉濤、于浩磊等,共同演繹了多首著名歌劇經(jīng)典唱段及中外名曲。
回想十年前,2013 年年末,那年的魏松恰逢耳順之年,是很多男高音功成身退的年紀,但對魏松而言卻依然擁有演唱巔峰狀態(tài)。當年魏松的那場音樂會名為“不倦的歌者——魏松藝術生涯40 周年音樂會”?!安痪氲母枵摺?,是恩師周小燕先生送給魏松的定位:“不倦”,意為孜孜不倦、篤學不倦、誨人不倦也。對于老師的這份囑托,魏松一日不敢放松。而此次音樂會取名“不老的歌者”,則表明魏松對自己的要求與信心:心不老,藝術追求不止。雖已至古稀,藝術之路道阻且長,魏松依然在藝術的逐光之路上堅守。
音樂會甫一開場,由指揮家林友聲執(zhí)棒,上海歌劇院交響樂團與合唱團演繹的歌劇《納布科》選段“讓思想插上金色的翅膀”,迅速將現(xiàn)場觀眾帶入了亢奮的情緒之中,也為這場高潮迭起的聲樂盛宴譜下了濃墨重彩的基調。
魏松在熱烈的掌聲中登臺。70 歲的男高音歌唱家站上舞臺,依然儒雅帥氣、氣定神閑。正如本場音樂會節(jié)目冊中著名作曲家趙季平的寄語那般,“聲隨心行,樂隨意發(fā),松而不懈,緊而不僵,收放自如,有忘我之境界”。魏松動情地表示,這場音樂會雖然沒有主持人,但他與親朋和學生們,將以歌傳情達意,回顧與分享自己50 年聲樂藝術之路上的點點滴滴,展示周小燕先生囑托他培養(yǎng)下一代聲樂表演藝術家的成果,更通過歌聲表達自己“做不老的歌者、為人民而歌唱”的心愿?!八囆g工作者永遠是年輕!”魏松感慨道。
音樂會中,魏松的學生們首先逐一帶來多首西方經(jīng)典歌劇中的詠嘆調與中外名曲,完美地呼應了這場音樂會的另一個主題“傳承”。這意味深長的兩個字,也是魏松近年來多次在公開場合提到的。當年,男中音魏松被推送至上海音樂學院深造,是恩師周小燕慧眼識珠一錘定音,認定魏松是一個有潛質、有前途的“大號”男高音。多年來,魏松將這份恩情化作榜樣的力量,用心提攜和培養(yǎng)了眾多后輩新人。在他多年的從教生涯里,培育出一位又一位出類拔萃的青年歌唱家,為歌劇事業(yè)薪火相傳身體力行。
最年輕的五位學生張巖、熊暉、方遠、李鵬飛、秦天率先登臺,他們以小組唱形式演繹的威爾第《弄臣》選段“女人善變”,將曼圖亞大公放蕩不羈、風流倜儻形象描摹了出來;另一首意大利歌曲《重歸蘇蓮托》,曾經(jīng)是老師魏松多次演繹的作品,學生們此次的表現(xiàn)完美呈現(xiàn)“傳承”二字的意義。
劉濤的歌劇《丑角》選段“先生們,女士們,可以開始了嗎?”、沈佳瑜的歌劇《命運之力》選段“啊!你在天使的懷抱里”和于浩磊的歌劇《維特》選段“春風你為何喚醒我”,三位歌唱家的聲音處理成熟,在臺上的肢體語言自然,看得出他們都是頗有舞臺表演經(jīng)驗的青年藝術家。當他們唱到詠嘆調的高潮處,情緒的爆發(fā)讓現(xiàn)場觀眾為之動容。而劉濤與沈佳瑜共同演繹的《命運之力》選段“恐嚇吧!激烈的言辭”則引來現(xiàn)場觀眾尖叫連連。
《鄉(xiāng)村騎士》選段“媽媽,這酒太濃烈”可謂是韓蓬頗為拿手的唱段,他以優(yōu)秀的頭腔共鳴和完美的情緒處理,將這首曲目演繹得入情入味。韓蓬沒有一味地推高情緒,而是將力量控制在一個合適的程度,唱出了圖里杜準備赴死前夕的悲愴、愧疚和決絕。石倚潔帶來的《阿萊城的姑娘》中的“尋常的故事”凄美動人,尤其是男高音與小提琴首席如泣如訴的旋律對話,將主人公的悲涼心境完美表達,令人沉醉。一曲唱罷,全場觀眾為之歡呼。
上半場的高潮,自然是被譽為“中國第一奧賽羅”的男高音歌唱家魏松的登臺。只見魏松穩(wěn)穩(wěn)站至舞臺中央,稍稍整理情緒,隨后便深情演唱了《奧賽羅》中經(jīng)典選段“神啊,你為何羞辱我”。眾所周知,奧賽羅是威爾第歌劇中最困難的男高音角色之一,這個角色非常難,不僅戲劇性強,同時還有著強烈的傾訴性;而魏松正是在中國乃至亞洲唯一一位全本演出歌劇《奧賽羅》的男高音。20 年前,魏松第一次成功拿下這個角色之后,奧賽羅也成為魏松最鐘情的歌劇角色之一。他甚至說過:“正是2004年在上海大劇院成功扮演的奧賽羅這一最具挑戰(zhàn)性的男高音角色,使我對歌劇演唱事業(yè)信心倍增。”
如今,20 年過去了,古稀之年的魏松再次演繹“神啊,你為何羞辱我”這首高難度詠嘆調,現(xiàn)場聽來只能以“震撼”兩字形容。他的聲音依舊那么強勁有力,甚至還散發(fā)出金屬光澤,絲毫聽不出演唱者已是70 歲高齡。威爾第的歌劇總像時代的號角,透露著對當時社會的深刻認知與反省,鼓舞著人們的昂揚斗志。面對這英雄般的語境,魏松對這首詠嘆調的把握與刻畫是如此準確到位,甚至還在這樣的基礎上增添了許多自身的感悟。在這首詠嘆調的演繹中,我們能看到歌唱家魏松對于歌劇藝術始終保持著澎湃的熱情,讓我不由地對從心底生出一股景仰之情。
魏松一直記著周先生跟他說過的,“我們學美聲唱法,雖然開始學的都是意大利人,但學習是為了借鑒,最終,我們要唱好母語。歌劇雖然源于西方,但其在中國的發(fā)展必須要走自己的道路”。這些年來,從《仰天長嘯》中的岳飛、《蒼原》中的舍楞、《雷雨》中的周萍,到《楚霸王》中的項羽、《西施》中的勾踐、《紅河谷》中的格桑等,魏松成功在中國原創(chuàng)歌劇中飾演了一個又一個標志性角色。這可能也是音樂會的下半場聚焦中國藝術名曲的原因之一。
劉濤的《唐多令· 惜別》咬字講究、吐詞清晰,帶著濃濃的東方韻味。韓蓬的《青藏高原》,在最后歌曲高潮處的最高音有意識地延長了幾秒,顯示出他強勁的演唱實力。石倚潔的《我愛你中國》娓娓道來、意境綿長,將聲樂技巧與感情完美融合,引發(fā)全場觀眾的又一次沸騰。
王莉的《紅梅贊》婉約又不失通暢,透過她清亮的嗓音,觀眾重溫了歌劇《江姐》的經(jīng)典場景。方瓊的《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感情真摯,清楚飽滿的吐字、虛實相間的呼應,都帶給聽眾完美的聽覺享受。
“最美不過夕陽紅,溫柔又從容”,當魏松與表弟、著名男中音佟鐵鑫共唱的《夕陽紅》訴說著人生真諦,再一次引發(fā)了現(xiàn)場的小高潮。他倆既是兄弟又是摯友,默契度十足的演唱和深情的擁抱,一度讓觀眾淚目。魏松90 歲高齡的母親也來到現(xiàn)場為兒子和侄兒加油鼓勁。魏松告訴現(xiàn)場觀眾,他的母親曾經(jīng)也是活躍于舞臺的歌劇演員,這樣一個溫馨的“藝術之家”令人羨慕不已。
在上海歌劇院交響樂團的伴奏下,魏松與上海歌劇院合唱團共同演繹的《沁園春· 雪》氣勢如虹。作為上海歌劇院藝術總監(jiān),多年來他帶領著上海歌劇院,一步步成為中國歌劇發(fā)展進程中的中堅力量。通過這首大氣磅礴的中國藝術歌曲,魏松以恢宏的氣勢,總結著過去,憧憬了未來。
當魏松與學生們一同唱起觀眾們最喜愛的《跟你走》,與佟鐵鑫、方瓊、王莉一起唱起《不忘初心》,與朵爾童聲合唱團的孩子們一同唱響《在燦爛陽光下》,熱烈的掌聲與歡呼再次讓現(xiàn)場沸騰。此時,一個畫著樂譜、由琴鍵包圍的蛋糕被緩緩推出,全場觀眾高唱起《生日歌》,濃濃的生日祝福在音樂廳中回蕩。
音樂會的最后,魏松與全體藝術家用一首《告別時刻》為音樂會畫上句號,為自己的從藝50 周年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同時他也在大家的共同見證下,為自己的下一個十年藝術篇章奏響了序曲。魏松興奮地說道:“我姑且定個小目標——唱到80歲。只要活著,就要歌唱?!蔽覀兿嘈?,魏松的藝術腳步不會停歇。祝愿魏松這位不老的歌者:歌無止境,勁松長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