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長笛演奏要求有一定的音樂基礎技能,音準、節(jié)奏甚至是情感的準確掌握是高質量完成長笛演奏的關鍵。但是當前長笛演奏中,仍然有部分演奏者缺乏扎實的演奏功底。如果充分挖掘視唱練耳,可以幫助長笛演奏者掌握音準、節(jié)奏等,打好長笛演奏的基礎,提升長笛演奏效果。本文立足于視唱練耳的特性,分析在長笛演奏中視唱練耳的重要性。
關鍵詞:視唱練耳;長笛演奏;重要性
中圖分類號:J6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905(2023)07-00-03
長笛演奏需要演奏者有一定的音樂素養(yǎng),不僅具有扎實的樂理知識,還要求對音準、節(jié)奏有科學的掌握,甚至在音樂演奏的過程當中,要注重通過自己的演奏傳遞出豐富的情感。但是在長笛專業(yè)教學過程當中,很多時候忽視了視唱練耳的作用。其實,視唱練耳能夠通過基礎性的訓練,有效提升演奏者的音準、節(jié)奏甚至是氣息的掌控能力,解決在長笛演奏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使演奏者具備更扎實的演奏功底,提升長笛演奏質量。
一、視唱練耳學科的內涵及特點
視唱練耳主要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視唱,第二部分為聽覺訓練。視唱也就是看譜即唱,主要分為節(jié)奏視唱、帶伴奏或者不帶伴奏的單聲部或者多聲部旋律視唱。練耳字面意思是“練習耳朵”,也就是訓練聽覺,一般是指對演奏出來的聲音進行分辨,聽音的過程分為很多種,可以是單音,也可以是連續(xù)單聲聽辨、單個和弦、和弦連接等多種形式。視唱和練耳之間有著緊密的關系,兩者相互交織,相輔相成,統(tǒng)一協(xié)調,促進演奏者具備扎實的演奏基礎。視唱是聽音的基礎,通過視唱能夠了解音樂當中的各類關系,把握節(jié)奏和旋律,熟悉音程和和弦,這樣能夠具備更高超的聽音能力,聽音能力越高,對于音樂的辨別也就更深刻。反之,也可以借助聽音反過來幫助熟悉音樂素材,提高視唱能力。
視唱與練耳相互合作,服務于更高質量的長笛演奏。借助視唱和聽覺訓練來提升演奏者的音樂感知能力、豐富演奏者的思維能力和音樂素養(yǎng),幫助演奏者在演奏過程當中將更豐富的情感傳達給聽眾,也可以幫助演奏者理性準確地分析音樂中的各類關系以及如何更好地處理好音樂演奏的技巧,進而更好地形成高質量的長笛演奏作品。通過視唱練耳基礎知識的學習,演奏者不僅有了扎實的樂理知識,而且有了豐富的實踐操作技能,對于曲式和音程的處理,以及對于氣息和音準的掌握都更加明確。如果將長笛演奏學習基于視唱練耳之上,則為長笛演奏打下了堅實的根基,視唱練耳學習的效果影響長笛演奏的質量,扎實的視唱練耳訓練能夠讓演奏者更全面地梳理音樂本身,從節(jié)奏、音準和氣息等各方面做出更精巧的處理[1]。
二、視唱練耳學科對于長笛演奏重要性的體現(xiàn)
視唱練耳作為長笛演奏的基礎性訓練,能夠有效提升演奏者的綜合技能,從多個層面給予長笛演奏者更精準的指導,幫助演奏者提高精湛的演奏技能并完成更高質量的演奏。
(一)視唱練耳中音準對長笛演奏的重要性
長笛演奏對于音準有很高的要求,長笛是由進入管中的氣流引起管內空氣柱振動而發(fā)出聲音的。笛子頭部貼在演奏者的下嘴唇上,穩(wěn)定性較差,演奏者的嘴唇壓住吹氣孔的多少、氣流角度的變化、演奏者氣流的流量和壓力等都直接影響長笛的音準。長笛本身節(jié)奏感較弱,弱奏易低、強奏易高是很明顯的缺陷,所以要想徹底提升長笛演奏的質量,就要從解決音準問題入手,視唱練耳不失為一個有效途徑。
首先,視唱練耳能夠充分提升長笛演奏者的音程感。長笛的譜面雖然是簡單的單行譜,但是在演奏中卻需要十分復雜的聲音控制,尤其是處理好音與音之間的關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音程感的建立能夠幫助長笛演奏者在最短的時間內正確處理好音與音之間的關系,因為長笛的笛譜都是單個音的連接,出現(xiàn)的音程都具備旋律性,旋律音程從二度到七度,從單音程到復音程,從音程的上行到下行,再或者上下行之間的大幅度跳躍,都需要演奏者有對音高的音準,要求演奏者必須正確處理好音程度數(shù),將其調整到合理的發(fā)音狀態(tài),才能吹奏出正確的音調。在視唱練耳訓練過程當中獲得的音程感能夠幫助演奏者更靈活地在長笛吹奏中,處理好音與音之間的關系,演奏者也能夠具備更嫻熟的演奏技巧。
其次,視唱練耳能充分提升長笛演奏者的調式感。調式感也就是演奏中樂曲的標準和和諧。在樂音體系中,按照一定關系連接在一起的七個音,它們共同組成一個體系,并以一個音為中心(主音),這個體系叫調式。調式感的建立需要吹奏者在音程上做出準確的處理。吹奏者預想聲音位置的絕對高度要掌握,在此基礎上還要把多個不同度數(shù)間的音程串聯(lián)起來,形成調式音階。調式音階包括自然、和聲、旋律大小調。掌握了調式感之后,吹奏者在笛子吹奏中就會更靈活自然。長笛吹奏者在完成了系統(tǒng)的音階練習之后,對音階、琶音、分解琶音、三度模進等都有了系統(tǒng)的掌握,便可以自由地發(fā)揮視唱的預想和內心聽覺的辨識功能,并調整自己的演奏,使得表演具有調式感[2]。
最后,視唱練耳能夠充分提升長笛演奏者的節(jié)奏感。無論什么樂器的表演,節(jié)奏感是相當重要的,節(jié)奏感掌握正確,才是圓滿完成吹奏任務的基礎。音樂吹奏中的節(jié)奏主要是由基本和特殊的節(jié)奏音型在節(jié)拍的規(guī)律中組合之后形成的,每個樂曲都有不同的速度節(jié)奏,并且樂曲之間的節(jié)奏都是不同的。長笛演奏者在視唱練耳課程中,可以養(yǎng)成以下幾方面的習慣。第一,因為視唱是需要用手打拍子的,一般右手打每一個單位,如果已經(jīng)能夠熟練地唱出樂譜,就用指揮圖示打拍子,這樣能夠讓吹奏者在每一個單位中掌握準確的時值,也就是指導吹奏者正確分辨吹奏過程當中每一個單位要花費的時間長短。打拍子的方,還能幫助吹奏者分辨出每一小節(jié)之間的強弱關系。第二,視唱練習時也可以幫助吹奏者從內心聽覺上增強節(jié)奏感,在大腦中對正確節(jié)奏音型的時值長短有準確的辨別,具備更縝密的音樂理性思維。當遇到困難的時候,應該放慢節(jié)奏分析節(jié)奏音型的特征,在分析之后進行視唱練習。
(二)視唱練耳中節(jié)奏對長笛演奏者的重要性
節(jié)奏訓練是視唱練耳學習當中的重要內容。在視唱練耳過程當中,各種節(jié)奏訓練的方法已經(jīng)幫助吹奏者掌握了扎實的節(jié)奏分辨能力,并且能夠將節(jié)奏融合到具體的樂曲作品當中進行練習,視唱練耳教學還會借助多樣化的形式,幫助吹奏者更深入地了解音樂作品的完整性。
節(jié)奏訓練主要是幫助吹奏者形成自己的節(jié)拍感和準確的節(jié)奏感,進而增強吹奏者的音樂感覺和音樂思維。在長笛演奏過程當中,對于各種節(jié)奏的準確把握能夠保證演奏者有完美的演奏體驗,也是確保整場長笛演奏成功的關鍵。所以,節(jié)拍感的強弱以及節(jié)奏感的強弱都直接影響吹奏者的表演效果。視唱練耳中的節(jié)奏訓練對于長笛演奏者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因為在長笛演奏的過程當中是不允許像視唱練耳一樣打拍子的,所以演奏節(jié)奏的節(jié)拍相對來說比較復雜,如果演奏者對節(jié)奏的掌握比較混亂的話,可以通過平時的聽、唱、寫、分析等多種手段,加強對節(jié)拍的記憶,平時的積累過程當形成對長笛表演樂曲的熟悉感覺,增強最終的表現(xiàn)能力。
(三)視唱練耳內心聽覺對長笛演奏者的重要性
內心聽覺是指在不依靠任何樂器的輔助,而僅憑日常的積累所形成的音樂記憶,從音樂記憶當中來歸納樂譜演奏的技巧。視唱練耳最重要的就是內心聽覺的培養(yǎng),它通過聽、寫、唱等多樣化的訓練方式,培養(yǎng)吹奏者具備牢固的音樂技能,讓吹奏者對音準、節(jié)奏、旋律等各個要素都形成深刻的記憶。吹奏者在掌握識譜讀譜的技能上,有充足的音樂學科知識,也會為樂曲的演奏以及其他音樂表演提供基礎。
在演奏過程當中,單純憑借演奏者個人的內心聽覺去自己主動地分析和辨別音樂作品對于演奏者來說是一項必備的技能。因為只有自己才能夠真正地了解自己所要演奏的作品中需要處理和科學調節(jié)的問題。注重內心聽覺能讓長笛演奏者及時地發(fā)現(xiàn)自己在演奏過程當中還存在什么樣的不足,以及如何去完善自己的長笛演奏。
(四)視唱練耳中綜合培養(yǎng)對長笛演奏者的重要性
視唱練耳中注重培養(yǎng)綜合能力,不僅幫助吹奏者掌握最基本的音樂理論知識,學會識譜唱譜以及分析音樂作品的個性特征,還要求將積累的知識靈活運用,與所接觸的音樂作品充分融合。所以,在視唱練耳當中培養(yǎng)的綜合技能能夠對長笛演奏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幫助吹奏者在理解長笛樂曲的音樂術語以及樂句的基礎上,正確選用合適的演奏技巧,為吹奏者的創(chuàng)作提供靈感和思維。視唱練耳其實是綜合性較強的學科,不僅培養(yǎng)吹奏者的感知能力和音樂思維,還注重對吹奏者音樂感性經(jīng)驗以及情感表達的培養(yǎng),在視唱練耳當中掌握的各類方法如果能夠巧妙地運用到長笛演奏過程當中,能夠幫助吹奏者更好地處理演奏技巧和手法。
三、在長笛演奏練習中充分發(fā)揮視唱練耳的作用
(一)通過視唱練耳提升吹奏者對音準的把握能力
音準是長笛演奏的重要基礎,對于演奏結果具有關鍵性的主導作用,所以要借助視唱練耳提升吹奏者對音準的把握能力。在演奏過程當中,要加強視唱訓練,在識譜教學的基礎上,按照視唱特有的理解,準確地唱出音樂形象,鼓勵演奏者多唱;培養(yǎng)演奏者良好的聽辨能力,以及對聲音的分析能力、記憶能力,綜合提升對音準以及節(jié)奏力度、樂感等的多樣化技能,尤其是對于提升音準方面要更加注重。視唱過程當中,要指導吹奏者用眼睛看樂譜、用手打節(jié)拍、用嘴巴唱出曲調、用耳朵辨別聲音。在唱的過程當中,要一邊唱一邊分析,確保吹奏者能夠擁有準確的心理音高。另外,音樂的感知、理解和表現(xiàn)都是通過音樂的聽覺來提升的,練耳訓練過程當中要幫助吹奏者反復練習,加強辨別,并不是簡單地機械反復,而是要在聽的過程當中加強思考,并且實現(xiàn)循序漸進的進階式訓練,難度不斷加大,訓練時間不斷延長[3]。
(二)通過視唱練耳提高吹奏者對節(jié)奏的把握能力
準確的節(jié)奏能夠確保長笛演奏有靈魂有生命力,所以節(jié)奏訓練是長笛吹奏者不可逃脫的訓練之一。良好的節(jié)奏感是在長期的訓練打磨中形成的,準確把握好節(jié)奏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借助視唱練耳訓練所得。
通過視唱練耳提升吹奏者的節(jié)拍感、速度感,并且?guī)椭底嗾哒_地分辨音質之間的各類關系。節(jié)奏訓練的過程要求速度、音質和節(jié)拍三個層面同時推進,吹奏者在視唱練耳過程當中要根據(jù)課程要求,按照節(jié)奏感培養(yǎng)的各類指標嚴格要求自己,將各種不同的節(jié)奏型歸納出來。吹奏者對長笛吹奏中的音值、節(jié)拍、速度三個指標形成正確的分辨之后,也就代表對于樂曲的節(jié)奏有了精準的掌握。吹奏者將音值、節(jié)拍、速度等不同的節(jié)奏按節(jié)拍組合成不同的短句,并視唱出來便于記憶。細致反復的訓練不僅培養(yǎng)了吹奏者的節(jié)奏感,而且能幫助吹奏者鞏固樂理知識,還增強了吹奏者對節(jié)奏的認識和判斷能力,幫助吹奏者更準確地把握音樂的內涵。
(三)通過視唱練耳提高吹奏者把握氣息的能力
長笛吹奏對于演奏者的氣息要求也很嚴格,氣息不穩(wěn)的話,不僅會影響吹奏的完整度,還影響吹奏的質量。長笛吹奏中主要要求吹奏者能夠正確地調氣與貫氣。所以,吹奏者在完成長笛演奏的過程當中,要注重轉換音調連接句子以及在每一個樂曲的收尾中都要正確地連接好氣息。只有協(xié)調的氣息才能確保吹奏者更加靈活從容地完成吹奏。作品氣息的變化,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其中對于演奏者情緒的要求非常嚴格,如果演奏者情緒非常跌宕,將會影響氣息的變化,氣息變化直接影響長笛吹奏作品的質量。演奏者在演奏的過程當中,要確保正確使用力度,氣息運用要合理恰當,對演奏者的情緒把握要求非常嚴格。
在長笛演奏過程當中,視唱時要學會正確呼吸,將氣息能夠自然地帶到吹奏過程當中,提高呼吸在吹奏當中的重要作用。吹奏者和長笛是兩個不同的個體,但通過氣息將兩者相連,所以視唱的氣息要正確掌握,并運用到長笛吹奏過程中,才能確保吹奏者在表演當中有穩(wěn)定的氣息長短和快慢,將氣息帶到吹奏過程中要學會適應和融合,根據(jù)曲調的節(jié)奏快慢和音準的高低,正確靈活的調整氣息。
(四)通過視唱練耳提高吹奏者的音樂記憶力
長笛演奏當中要求吹奏者準確地記憶樂譜,這就要求吹奏者在視唱練耳過程中,借助音樂識譜提高音樂記憶力。其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首先,加強視唱練耳中聽音識譜能力的訓練,主要通過視唱練耳中的聽音環(huán)節(jié)增強對音準、音質、調式以及節(jié)奏等多方面的綜合訓練。在長期的訓練過程當中能夠鞏固記憶能力,形成豐富的音樂知識,增強和鍛煉吹奏者的音樂記憶能力。另外,提升吹奏者對音樂的想象能力,聽音識譜是一個具有想象力的過程,在吹奏者體驗理解音樂作品的過程中,不斷提升想象能力。除此之外,還要加強鞏固練習。聽音識譜如記單詞一樣,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要在反復積累和提升的過程中加強對音樂記憶的運用,在長笛吹奏過程中,按照視唱練耳課程對聽音記譜環(huán)節(jié)的學習要求,教師可以通過為吹奏者合理安排鞏固練習訓練,增強吹奏者對樂曲的記憶和鞏固能力。
四、結束語
視唱練耳訓練能夠提升長笛吹奏者的音準、節(jié)奏、內心聽覺、綜合能力等,進而提升長笛吹奏的質量。所以,在對長笛吹奏者的訓練中,可以巧妙借助視唱練耳形式豐富訓練思維,將更多樣化的訓練形式滲透到長笛訓練中,從音準、節(jié)奏、氣息等多個方面提升吹奏者的技能,提升長笛吹奏質量。
參考文獻:
[1]陳萃萃,趙戈非.試論視唱練耳在長笛演奏中的重要性[J].音樂時空,2015(07):115-116.
[2]彭斌.視唱練耳對提高長笛音準水平的幫助[J].北方音樂,2017(10):69-70.
[3]劉米娜.視唱練耳教學中音準提高途徑問題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