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北京市軍休安置事務中心舉行第七屆“北京軍休榜樣”發(fā)布儀式,西城區(qū)軍休六所退休干部卜金寶榮獲“北京軍休榜樣”稱號。作為《雷鋒》雜志(強軍號)編輯部主任,這既是卜金寶個人的榮譽,也是雷鋒雜志社的光榮。
幾十年前,卜金寶就是北京軍區(qū)學雷鋒標兵,后調(diào)解放軍報社分管老干部宣傳后,采訪了上百位老將軍老前輩。退休后他繼續(xù)宣傳紅色光榮傳統(tǒng),被評為軍休榜樣當之無愧。
采訪老前輩,
只為挖掘搶救紅色資源
卜金寶1974年12月入伍,1976年立三等功,1978年立二等功,1979年經(jīng)北京軍區(qū)批準被授予“雷鋒式戰(zhàn)士”榮譽稱號,2009年被表彰為“全軍先進老干部工作者”,2012年作為全軍唯一英模代表出席“雷鋒精神論壇”并接受湖南衛(wèi)視專訪,2019年被評為“感動山西十大國防新聞人物”,2021年6月《中國老年》雜志以《卜金寶走在信仰的高地:搶救黨史軍史》為題,對他的事跡作了集中報道。
退休不褪色,再放夕陽紅。退休后的卜金寶依然心系革命前輩,采訪了鄒衍、黎光、王扶之等20位開國將軍和50余位老八路老前輩,連同在職期間,采訪親歷戰(zhàn)火硝煙的老前輩上千位,為黨和軍隊留下了一筆珍貴的史料。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卜金寶克服困難,想辦法完成對10位健在開國將軍的訪談,2020年8月1日《解放軍報》整版進行刊登。原南京軍區(qū)副政委蘭保景中將說:他做了一件前人沒有做、后人沒有機會再做的事。率部攻占總統(tǒng)府的戰(zhàn)斗英雄管玉泉、滿門忠烈的軍中奇才鐘華衛(wèi)將軍等臨終前叮囑后人,“不能忘了卜記者”。王杰生前戰(zhàn)友、年近九旬的老干部傅慶徐病后第一件事是給卜金寶打電話:“你為捍衛(wèi)英雄王杰的光輝形象立了大功,我們坦克二師的老同志忘不了你……”
奔走各地,
只為無名烈士尋找家人
2017年八一前夕,卜金寶應邀回家鄉(xiāng)作報告。報告會后,他聽聞家鄉(xiāng)一群志愿者義務為無名烈士尋找檔案和親人,立即加入到這個隊伍中。此后,他們的足跡遍及山西曲沃、翼城、沁水、長治等10余市縣,到民政部門翻閱檔案,走村入戶訪問,最終找到32位安葬在榮河烈士陵園的烈士檔案和部分烈士后代。
2018年5月6日,在革命老區(qū)高平市寺莊鎮(zhèn)伯方村,他們找到已經(jīng)72歲的常自明烈士的遺腹子常保國。常保國說,當年父親和村里12個年輕人參加八路軍,最后只回來3人。父親犧牲后,母親一直守寡,他和母親、奶奶相依為命,一直都不知道父親魂歸何方。當常保國帶著全家人驅(qū)車來到榮河烈士陵園,他長跪不起,哭著說:爸爸,我們來看你了,奶奶和媽媽在天之靈終于可以安息了……場面令人動容。
深挖史料,
只為重現(xiàn)一段傳奇革命故事
卜金寶的家鄉(xiāng)山西省萬榮縣廟前渡口,是一個頗具傳奇色彩的地方。
86年前,日寇鐵蹄肆意踐踏神州大地。危難之際,中國共產(chǎn)黨人以民族大義為重,率紅軍改編后的八路軍精銳之師東渡黃河,登岸于廟前渡,矢志北上抗日。多位開國元勛在這里留下了足跡,人民軍隊在這里留下軍民一家的動人故事。然而,戰(zhàn)爭無情,時光飛逝,許多耳熟能詳?shù)墓适卤坏?;許多功勛卓著的先輩被遺忘,令多少滿懷家國天下的有識之士唏噓不已。
卜金寶和家鄉(xiāng)的志愿者歷經(jīng)數(shù)年辛勤奔波,以時不我待的精神,追尋尚有價值之線索,打撈散落多處之碎片,終獲階段性成果。2022 年12月,萬榮縣政協(xié)《萬榮文史》第六期以??问娇橇瞬方饘毢椭驹刚咄诰驌尵劝寺奋姈|渡史料的事跡。
原中央軍委委員、總政治部主任于永波上將聞此消息,撰文稱贊:“銘史立傳,啟迪后人。利在當代,功在千秋。解放軍報社原高級編輯卜金寶同志和家鄉(xiāng)一群志愿者懷著對黨和人民軍隊的深厚感情,挖掘搶救八路軍東渡黃河北上抗戰(zhàn)史料。他們的辛勤奔波取得重要成果,當?shù)卣呀?jīng)開始籌建八路軍東渡紀念館。這是用行動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的‘弘揚光榮傳統(tǒng),傳承紅色血脈’,令人欣慰?!?/p>
宣講百場,
只為傳承黨史軍史紅色歷史
退休6年來,卜金寶為軍內(nèi)外單位作報告百余場,連同在職期間作報告共400余場。2021年11月,他為北京市西城區(qū)退役軍人事務局錄制黨課16課時,占全部課時三分之二,被譽為黨史軍史的活資料。2021年5月19日,卜金寶為江蘇省軍區(qū)南京第十干休所作報告,軍地7家共建單位一同參加。南京林業(yè)大學教研室主任荊世杰博士聽完報告說:“這是教科書上看不到的,是流動的黨史、鮮活的教材?!?/p>
《金陵晚報》兩次整版作了報道。一位領導同志發(fā)表感言《紅色記者的“五千萬精神”》,稱贊道:走遍千山萬水追尋紅色足跡,不辭千辛萬苦挖掘紅色歷史,道盡千言萬語傳播紅色文化,面向千家萬戶培養(yǎng)紅色傳人,守望千秋萬代鞏固紅色江山。
2022年9月28日,雷鋒雜志社雷鋒宣講團成立,集合40余位將軍學者擔任宣講特邀專家,卜金寶應邀擔任宣講團團長。半年多來,宣講團在北京、河北、內(nèi)蒙古、湖南、遼寧、上海、廣東、河南等地宣講近百場。2023年3月,在共青團中央學校部第二課堂成績單網(wǎng)絡管理系統(tǒng)——“到夢空間”技術支持下,宣講團線上講雷鋒,僅播放6期,觀看人數(shù)達200萬+,有1000多所高等院校組織觀看。他們的宣講在天津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軍事博物館、雷鋒生前所在部隊等單位都引起強烈反響。
宣講雷鋒,
只為永做雷鋒精神傳人
作為《雷鋒》雜志首席記者,卜金寶采訪了雷鋒生前所在連連長李超群、排長薛三元、戰(zhàn)友喬安山、工友李湘枚、“姐姐”馮健等雷鋒事跡的見證者,采寫300余篇報道和札記,為推動新時代學雷鋒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任《雷鋒》雜志(強軍號)編輯部主任后,卜金寶先后深入北京、湖南、內(nèi)蒙古、廣東、安徽、江蘇等地部隊,多方調(diào)研論證,精心籌辦一本受官兵歡迎的新時代學雷鋒刊物。第十三屆全國政協(xié)常委、原北京軍區(qū)副政委王健中將稱贊說:“強軍號”姓“軍”為“戰(zhàn)”,有特色、有亮點,有擔當、有情懷,不愧為“強軍號角、好兵先鋒”!“強軍號”可信、可學、可敬、可愛!“強軍號”前程似錦,大有可為!
(責任編輯:魏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