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江蘇省睢寧縣具有悠久的桃種植歷史,改革開放以來,由于果樹擴繁和推廣技術落后,導致許多優(yōu)質桃種質資源丟失,再加上農戶的栽培技術較為落后,當?shù)厣a的桃子產量一直不高,品質較差,市場中的競爭能力不足。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產業(yè)結構調整力度的不斷加大,以及栽培技術的不斷更新?lián)Q代,江蘇省睢寧縣依托當?shù)氐姆N植優(yōu)勢,加快桃綠色優(yōu)質高產栽培技術的有效推廣和應用,積極引導種植戶學習新技術、新手段、新理念,加強品種更新?lián)Q代,當?shù)氐膬?yōu)質桃樹的栽培面積呈現(xiàn)逐漸增加的態(tài)勢,單位面積內的產量逐步提高,已經成為增加種植戶經濟收益,帶動鄉(xiāng)村振興的有力支撐。本文結合實際工作經驗,探討了桃綠色優(yōu)質高產栽培技術,希望通過研究對廣大桃的種植戶有所幫助。
關鍵詞:桃;高產栽培;技術要點
當前市場對綠色優(yōu)質桃的需求有不斷增長的趨勢。綠色優(yōu)質桃指的是通過可持續(xù)農業(yè)和注重環(huán)境友好技術生產的高質量桃子。在過去幾年中,隨著人們對健康和環(huán)保的關注日益增加,綠色食品的需求也在不斷上升。一方面,消費者對于食品安全和質量的關注度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健康、無污染的食品。綠色優(yōu)質桃能夠通過避免使用農藥、化肥等農業(yè)化學品的方式生產,符合這種消費趨勢。此外,綠色優(yōu)質桃通常采用環(huán)保包裝,并注重產品的營養(yǎng)和口感,因此受到健康飲食追求者的青睞。另一方面,綠色優(yōu)質桃的出口市場也逐漸擴大。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qū)對進口桃子的質量和安全標準提出了更高要求。綠色優(yōu)質桃具有無公害、綠色可追溯等特點,能夠滿足這些要求,并在國際市場上打開更多機會。因此,可以預見,綠色優(yōu)質桃的市場需求將會持續(xù)增長。結合市場需求,就要求農業(yè)種植人員和當?shù)氐霓r業(yè)部門高度重視桃子的綠色生產方式推廣,實現(xiàn)桃種植產業(yè)結構的有效調整和種植技術的更新?lián)Q代,提升桃的市場競爭力。
1品種選擇
在桃綠色栽培模式下,選擇適合的品種對于果園的成功運營至關重要。應該選擇具有較高抗病蟲害性的品種,能夠減少對農藥的依賴和使用,降低病蟲害對果樹和果實的損害。品種能夠適應所在地區(qū)氣候、土壤和環(huán)境條件,以確保其能夠在當?shù)馗玫匕l(fā)展。產量穩(wěn)定、果實品質優(yōu)良,以滿足市場需求和提高經濟效益。同時還需要選擇具有良好的自然授粉能力的品種,以促進花粉傳播和果實的正常結實。最重要的是要根據(jù)市場需求和消費者口味的喜好,選擇果實外觀吸引力、口感和口味好的品種??梢栽诠麍@中選擇多個不同品種的桃樹,以延長采摘季節(jié)、提供多樣化的產品和降低風險。目前在江蘇省徐州市睢寧縣推廣應用較好的桃品種,主要包括了“霞脆”、“中蟠11號”、“中油蟠9號”、“金皇后”、“中桃10號”、“黃金蜜4號”、“中油4號”、“春雪”等品種。
2果園建立
2.1園地選擇
選擇富含有機質、排水良好且pH值適中的土壤,以確保桃樹能夠正常生長和充分吸收養(yǎng)分。果園原址應具備充足的陽光照射,以促進桃樹的光合作用和果實的充分發(fā)育。遠離大風區(qū)域,特別是寒冷的北風,以防止果樹受到風害和干擾開花和結實。種植地應具備便利的灌溉條件,包括水源充足和易于進行灌溉設施的建設。還要考慮到周邊環(huán)境的因素,如是否有工業(yè)廢氣、化學物質等對果樹生長和果實品質產生不良影響的因素。通常情況下桃綠色栽培模式下土壤應具備較高的有機質含量,通常要求在2%以上,以提供豐富的養(yǎng)分和保持土壤濕潤性。土壤的pH值一般應在6-7之間,適中的酸堿度有利于植物的生長和養(yǎng)分吸收[1]。土壤應具備良好的結構,包括適宜的團粒結構和通氣孔隙,以便植物根系的生長和水分、氧氣的順利流通。耕作層深度一般要求在30-40cm以上,以確保植株的根系能夠扎根并獲取足夠的養(yǎng)分和水分。種植地土壤應無重金屬、農藥殘留等污染物質,以保證農產品的安全和質量。
2.2整地規(guī)劃
桃綠色栽培模式是指在桃樹栽培過程中,采用環(huán)保、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理念,通過科學的管理和技術手段,實現(xiàn)桃樹的綠色、優(yōu)質、高效生產。在種植前應對土壤進行改良,以保證桃樹的生長。常用的土壤改良方法有:有機肥施用、綠肥種植、土壤翻耕、土壤調節(jié)劑施用等。翻耕整地是桃綠色栽培模式下種植地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翻耕整地的目的是松土、破碎土塊、改善土壤結構,有利于桃樹根系生長。一般要求翻耕深度在20-30cm左右,可根據(jù)土壤狀況和樹種進行適當調整。翻耕時間通常在在秋季采果后進行,此時土壤濕度適宜,翻耕后有利于土壤風化和有機物質的積累??刹捎萌娣?、局部翻耕、旋耕等方法,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桃樹對土壤濕度要求較高,應根據(jù)土壤濕度進行適時灌溉,避免干旱和過度濕潤。根據(jù)土壤養(yǎng)分狀況和桃樹生長需求,合理施用有機肥、化肥和微量元素肥料,保證桃樹的營養(yǎng)供應。,一般每畝施入完全腐熟的有機肥2000-3000kg,45%的復合肥50-100kg。桃樹適宜生長在pH值為6.0-7.0的土壤中,對于酸堿度不達標的可以采用石灰等方法調節(jié)土壤酸堿度。
2.3定植
2.3.1苗木選擇
桃樹定植的常見樹齡為1-2年。這意味著樹苗已經生長了一至兩個生長季節(jié),并具備較好的適應能力。定植苗高度通常在60-100cm之間。這種高度的苗木相對較小,便于移植和重新定植后的生長。地徑粗度要求為1-2cm。地徑是指苗木主干的直徑,這種粗度范圍適中,有利于苗木穩(wěn)定地生長并形成較好的枝干結構。定植苗應具有完整、健康的根系系統(tǒng)。根系應該發(fā)達、無病蟲害,并且沒有明顯的損傷或缺陷。苗木的根部應該有足夠的根毛和根系分布均勻。根據(jù)國際和國內植物檢疫法規(guī),桃樹定植苗的來源地應符合相關的檢疫要求。苗木必須來自沒有病蟲害或符合指定病蟲害檢疫要求的區(qū)域。進口苗木應配合檢疫部門的規(guī)定進行病蟲害檢疫和相關證明手續(xù)[2]。
2.3.2定植
桃樹定植的最佳時間一般在秋季,具體在果實采收后至土壤封凍前。此時氣溫適中,土壤濕度適宜,有利于桃樹根系生長和傷口愈合。定植密度要根據(jù)土壤條件、氣候條件、品種特性、管理水平等因素綜合考慮。一般來說,桃樹的定植密度以每畝80-90株為宜,行距和株距可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調整。根據(jù)定植密度,按行距和株距挖定植穴,一般穴深60-80cm,寬80-100cm。定植株、行距控制在2×4m。選擇健康、無病蟲害、根系發(fā)達的苗木,對苗木進行修剪,保留3-5個飽滿芽。將苗木放入定植穴中央,保持根系舒展,然后填土至距地面5-10cm處,踩實,最后澆透水。定植后立即澆透水,以保證根系與土壤充分接觸。之后根據(jù)土壤濕度適時澆水,避免干旱和過度濕潤。
3果園管理
3.1定干
一年生桃樹在定植后應進行短截修剪,定干高度可控制在40-60cm左右。該高度有助于促進新枝的分叉和分化,形成更穩(wěn)固的樹冠結構。將苗木主干修剪至40-60cm高度,同時注意保留一至兩個主側枝,這有助于新枝的發(fā)展。修剪過程中要保持修剪面平滑,避免殘留突出的斷面。修剪大枝時,要注意正確的鋸斬角度,以預防創(chuàng)口潰爛或感染疾病。修剪后,用麻繩或其他適合的材料將主干拴綁到支撐桿上,以確保苗木的穩(wěn)定生長。兩年生桃樹在定植后,通??梢员A糨^長的主干??蓪⒍ǜ筛叨瓤刂圃?0-100cm之間,以便保留更多正常的枝條并促進寬松的樹冠形成。修剪過長、糾纏和交叉的枝條,保持枝條分布均勻。適當修剪樹頂,以平衡樹冠的生長和發(fā)展,使其形成較為平整的樹冠結構。促進結果枝條的形成,以提高果實的產量和品質。為保持樹冠平衡和穩(wěn)定,要經常檢查并使用適當?shù)姆椒▽⒅鞲珊洼^大的枝條固定在支撐桿上。
3.2起壟覆膜
定植結束之后,按照壟寬50cm,壟頂部中央高20cm,壟邊緣高出地面10cm要求進行起壟覆膜,使用寬度為120cm的地膜進行覆蓋。通過進行起壟有利于6-7月份的人工整枝和定型操作,不會踐踏地膜,同時地膜覆蓋之后,也能夠起到增溫、保墑、保肥的效果,抑制雜草生長提高地表溫度。當土壤溫度達到30-35度時,最有利于桃樹根芽的分化和生長。
3.3科學施肥
3.3.1基肥施入
秋季果實采收之后按照樹冠投影開挖寬30cm,深30-40cm的施肥溝,也可以結合果園全園翻耕時進行施肥,越早施肥越好。一般幼齡階段的果樹采用環(huán)狀溝施肥,在樹冠的投影處開環(huán)狀溝,成年果園可以開挖三條放射狀的施肥溝,與上一年施肥溝位置錯開,一般每生產100kg鮮桃需要純氮1.1kg、五氧化二磷0.33kg、氧化鉀0.75kg。基肥主要以有機肥為主,占全年施肥總量的80%,每畝施用完全腐熟的廄肥1750-2500kg,或者使用45%的復合肥75kg。
3.3.2追肥
早春桃樹開花之后要及時施入促花肥,每株施用45%的復合肥1-2kg配合使用尿素100g,如若樹勢生長較強,沒有出現(xiàn)明顯的脫肥現(xiàn)象,促花肥不施或者少施。開花到果實硬核前要施入坐果肥,每株施用復合肥2-3kg,搭配使用尿素150g提高坐果率,改善樹體營養(yǎng),促進果實生長。在果實膨大期,可以每周使用復合肥1-2kg配合尿素200g促進果實生長和花芽分化。
3.4深翻改土
桃樹定植后的深翻改土是一種常用的農業(yè)操作,可以促進根系發(fā)育、改善土壤結構和增加土壤肥力。在桃樹定植后的前2-3年內,深翻改土的頻率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和具體需求進行調整。一般來說,每年進行1-2次深翻改土即可滿足需求。深翻改土的最佳時機通常是在春季或秋季,遠離樹木的生長期。在新栽植的桃樹首次發(fā)芽之前或開始休眠之后進行深翻改土是比較合適的。深翻改土的深度應根據(jù)根系分布情況和土壤性質來確定。一般情況下,深翻改土深度應控制在30-40cm范圍內,以確保達到根系發(fā)育所需的深度,并避免過度破壞土壤。先將種植區(qū)域周圍的雜草、殘留物等進行清理,確保操作區(qū)域整潔。使用適當?shù)霓r機設備,如旋耕機、深翻機等,對地表進行深度翻耕。根據(jù)實際情況和土壤性質,調整機械的深度和速度,以達到適合桃樹生長的效果。在深翻改土過程中,可以添加有機肥料或其他土壤改良劑,以提高土壤質量和肥力。注意選用符合當?shù)匾?guī)定和桃樹需求的肥料,避免施用過量。深翻改土后,將土壤平整整地,避免大塊土壤殘留[3]。
3.5整形修剪
3.5.1幼樹整形修剪
桃樹幼樹三主枝開心形修剪是為了培養(yǎng)樹冠良好的結構,形成內外透光、通風良好、負載均勻的樹形。桃樹幼樹三主枝開心形修剪要遵循“疏、輕、平”的原則,即疏除過密枝、病蟲害枝、交叉枝等,輕剪生長過旺的枝條,保持枝條平衡生長。選擇生長強壯、分布均勻的枝條作為主枝。一般情況下,選留3個主枝,分別位于樹冠的東南、西南和西北方向。主枝與地面夾角應在45°-60°之間,以利于樹冠的擴展和光合作用的進行。將主枝上的過密枝、病蟲害枝、交叉枝等疏除,保持主枝上的枝條分布均勻。對于生長過旺的枝條,要進行輕剪,以保持樹冠的平衡生長。在主枝上選留一定數(shù)量的側枝,以增加樹冠的豐滿度。側枝的角度應大于主枝角度,以保持良好的光照條件。對于生長多年的老枝,要進行定期更新,以保持樹體的活力。一般情況下,每隔3-5年進行一次枝條更新。桃樹幼樹三主枝開心形修剪一般在春季發(fā)芽前進行,此時樹體尚未萌發(fā)新芽,修剪對樹體生長影響較小。另外,秋季果實采收后也可以進行修剪,但要注意避免剪傷秋芽。
3.5.2成年樹整形修剪
扭梢主要用于調整枝條生長方向,使其更符合樹形要求。針對生長旺盛、方向不當?shù)闹l進行扭梢。將枝條握在手心,輕輕扭轉,使枝條改變生長方向。注意不要用力過猛,以免扭傷枝條。摘心主要用于調整樹冠結構,促進側芽萌發(fā),增加分枝數(shù),針對生長旺盛的枝條進行摘心。用手指捏住枝條頂端的嫩芽,輕輕捏碎或剪除。注意不要傷及周圍嫩葉。拉枝主要用于調整樹冠結構,改變枝條生長方向,使其更符合樹形要求。將繩子或鐵絲繞過枝條,然后將枝條向下或向側方拉彎。注意拉枝力度要適中,以免拉傷枝條。疏剪主要用于調整樹冠結構,改善光照條件,減少病蟲害發(fā)生,針對過密、交叉、病蟲害等不良枝條進行疏剪。用剪子將不良枝條從基部疏除。注意剪口要平滑,以免撕裂枝條。
4病蟲害防治
桃樹在栽培管理過程中,要堅持農業(yè)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原則,修剪之后要及時清除殘枝落葉,刮除樹干上的病斑,帶出果園之后,集中燒毀深埋,然后使用涂白劑進行傷口涂白和樹體刷白處理。對于桃樹縮葉病在桃芽膨大而尚未開花時,可以選擇使用5度的石硫合劑進行噴灑,病情嚴重時應該在展葉后噴灑0.3度的石硫合劑。細菌性穿孔病應該在桃樹早春萌芽時噴灑1∶1∶100的波爾多液,噴灑時注意與石硫合劑噴藥之間的間隔控制在7-10天,在展葉之后選擇使用65%的代森鋅500倍液噴灑。桃樹瘡痂病在幼果期可以噴灑0.3-0.4度的石硫合劑,或者選擇使用25%的多菌靈500倍液或75%的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噴霧防治。梨小食心蟲可以在產卵旺盛期噴灑50%的殺螟松乳油1000倍液誘殺幼蟲或者使用20%的殺滅菊脂乳油3000倍液,每間隔10-15天噴灑一次。桃樹蚜蟲應該在春季產卵旺盛期使用10%的吡蟲啉可濕性粉劑5000倍液或者10%的抗蚜威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噴霧防治。桃樹桑白蚧在桃樹發(fā)芽前可以噴灑5波美度的石硫合劑,在若蟲集中危害尚未分泌蠟質前,可以噴灑0.3-0.4度的石硫合劑,或者選擇使用25%的撲虱靈1500倍液噴灑。
5結束語
桃子是我們日常餐桌上重要的果品,具有適應能力強和回報率高的特征,對推動經濟發(fā)展帶動產業(yè)結構調整和助力鄉(xiāng)村振興以及增加農戶經濟收益有著很大的幫助。近年來,隨著市場對優(yōu)質桃子的需求量逐漸增加,在桃樹栽培管理過程中,就需要種植戶轉變傳統(tǒng)的種植習慣和種植模式改善桃園的生態(tài)條件,確保桃樹能夠健康生長發(fā)育,降低病蟲害對桃樹生長造成的不良影響,并且在病蟲害防控過程中要堅持綠色防治理念,嚴格控制化學農藥的使用,規(guī)范藥物的使用行為,盡量降低化學農藥的使用頻率,大大提升病蟲害的防治成效,避免病蟲害產生耐藥性,提升栽培效益和栽培質量。
參考文獻:
[1]王佐俊.早露蟠桃引種栽培初報[J].山西果樹,2000(4):21.
[2]宋岐山,于長水,張傳明,等.早露蟠桃日光溫室栽培技術研究初報[J].煙臺果樹,1998(4):38-39.
[3]高慶菊,郝大玉,陳永銀.早露蟠桃豐產栽培技術[J].中國果樹,2002(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