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九寨溝,我們都不陌生,哪怕沒有去過,也一定有所耳聞。九寨溝位于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內,地處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過渡的地帶,因世代居住于此的九個藏族寨子而得名“九寨溝”?,F(xiàn)在,我們就一起來感受這童話仙境吧!
走進九寨溝
古時候,九寨溝一帶被稱為“翠海”。九寨溝地區(qū)分布著大大小小一百余個湖泊,當?shù)厝艘卜Q之為“海子”,其中最著名的當屬呈“Y”字形分布的三條主要谷溝——日則溝、則查洼溝和樹正溝。俗話說“九寨歸來不看水”,這話可不是浪得虛名的,因為九寨溝地區(qū)的湖泊美得讓人心醉。湖水清澈見底,水中幾乎沒有懸浮物,水底沉淀的鈣華和藻類對光進行了選擇性吸收和反射,蓊郁的林木、碧藍的天空也倒映其中,使得這里的湖泊無時無刻不在演繹著赤、橙、黃、綠、青、藍、紫的夢幻組合,美得仿佛童話。
九寨溝為什么能夠呈現(xiàn)這么奇妙的景色呢?這得益于九寨溝多種多樣的地形地貌。億萬年前,冰川融化的水將碳酸鹽巖中的鈣質溶解,不斷沉積所形成的沉積物被稱為鈣華。這些鈣華漸漸形成鈣華臺地,將河流切割得支離破碎,卻也創(chuàng)造出鬼斧神工的大自然奇觀。
記得哦,如果你到了九寨溝,要保護好這里的鈣華景觀哦!因為鈣華景觀的形成過程非常緩慢,需要經過上萬年才能形成。
世界級動植物基因寶庫
九寨溝是我國第一個以保護自然風景為主要目的的自然保護區(qū),這里地勢南高北低,山谷深切,高差懸殊。如此一來,夏季不會太炎熱,而冬季來自北方的寒冷氣流也無法抵達。豐富的水資源和適宜的溫度創(chuàng)造出了生物們喜愛的自然環(huán)境,自然而然成為了生物們繁衍生息的天堂。
九寨溝的森林覆蓋率超過了80%,有74種國家保護珍稀植物,18種國家保護動物,這里還盛產名貴中藥,如冬蟲夏草、雪蓮、雪茶、川貝母、天麻等。
作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這里棲息著大熊貓、金絲猴、白唇鹿、扭角羚、綠尾虹雉等稀有動物;這里還是候鳥們的天堂,紅嘴藍鵲、藍額紅尾鴝、棕背黑頭鶇等候鳥都棲息于此。不僅如此,新物種不斷地在九寨溝被發(fā)現(xiàn),紅胸田雞、軟葉筒距蘭、太白山蝦脊蘭……九寨溝不愧是“世界級動植物基因寶庫”。
美麗的傳說
九寨溝的形成,地質學家說它是冰川、地震、鈣華等地質作用結合的緣故。在民間,則流傳著一些有關于九寨溝的美麗傳說。
其中最動人的傳說,當屬山神達戈和女神沃諾色嫫的故事。相傳很久很久以前,聳立的扎依扎嘎山、沃諾色嫫山和達戈山被奉為三大神山,其中扎依扎嘎是萬山之祖,沃諾色嫫是一位美麗的女神,達戈是一位男神。達戈和沃諾色嫫相戀后,決定留在九寨溝生活。不料,潛入九寨溝的惡魔蛇魔扎既貪慕女神的美色,還想占據這里,于是就發(fā)動了一場戰(zhàn)爭。在慌亂中,沃諾色嫫把達戈送給她的定情之物——風云寶鏡摔落在地,寶鏡被摔成了一百多個碎片,散落人間,變成了九寨溝的一百多個湖泊。達戈雖然英勇,但雙方從溝內打到溝口,仍無法分出勝負。這時,扎依扎嘎伸出了援助之手,他將蛇魔扎埋進山崖,只露出一張丑惡的臉,這座山崖就是寶鏡巖,崖面上的鬼臉依稀可見。從此,達戈和沃諾色嫫如愿在這里長住下來,成了九寨溝的保護神。
在九寨溝,還有關于犀牛海、珍珠灘、獨臂老人柏等傳說故事,有興趣的同學也可以搜集資料,了解它們背后的美麗傳說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