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肖梅
主題 闡釋
“順勢”指的是根據已有的形勢、趨勢或者環(huán)境變化來調整自己的策略和行動。在現實生活中,順勢意味著靈活適應、隨機應變;“逆勢”則相反,它指的是在不利的環(huán)境或趨勢中尋找機會,甚至主動挑戰(zhàn)現有的規(guī)則或模式。逆勢需要更高的勇氣和智慧,因為它意味著與眾不同、獨樹一幟。
“順勢與逆勢”這個主題在高考作文中,通常會要求學生探討在面對挑戰(zhàn)和機遇時,應該如何靈活應對,權衡順勢與逆勢的影響,從而在生活中做出明智的決策。這一主題旨在檢驗學生的論證能力、思維深度和文字表達能力。
這個主題要求學生能夠從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和看待問題,而不是單一的、片面的,并且該主題與社會現實密切相關,因為人們需要具備高度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才能在這個社會中生存和發(fā)展。同時還涉及到個人價值觀的選擇,不僅能夠考查學生的知識水平,還能了解他們的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高考作為選拔人才的重要途徑,必然會考查到這些重要的素質,“順勢與逆勢”成為高考關鍵詞也就理所當然了。
素材·熱點
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考察期間特別強調:“中國式現代化不能走脫實向虛的路子,必須加快建設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yè)體系?!敝灰覀兪冀K清醒認識自身發(fā)展的優(yōu)勢與劣勢,在占據先機時能順勢而為,面對困難時敢逆勢而上,統(tǒng)籌推動經濟運行持續(xù)好轉、內生動力持續(xù)增強、社會預期持續(xù)改善、風險隱患持續(xù)化解,就一定能夠為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yè)體系贏得優(yōu)勢、贏得主動、贏得未來。
素材速用
在浩渺的宇宙中,人類駕馭著地球這艘巨輪,不斷在時間的洪流中前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既要順勢而為,又要逆勢而上。順勢,是一種必然,是事物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在廣東考察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了中國式現代化不能走脫實向虛的路子,必須加快建設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yè)體系。這正是順勢而為的體現,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自身發(fā)展的優(yōu)勢與劣勢,準確把握時機,推動經濟運行持續(xù)好轉,增強內生動力,改善社會預期,化解風險隱患。
逆勢,是一種挑戰(zhàn),是事物發(fā)展的另一種動力。在順境中,我們能夠借助趨勢的力量,推動事業(yè)蓬勃發(fā)展。然而,逆境往往是檢驗實力的試金石。在困難面前,我們要敢于逆勢而上,展現出堅韌不拔的勇氣和智慧。只有逆勢而上,才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贏得主動權。
亮點借鑒
“素材速用”結合了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和中國在建設現代化產業(yè)體系過程中的實際情況,深入闡述了順勢而為和逆勢而上的重要性,將人類在宇宙中的探索和駕馭能力與順勢而為和逆勢而上相結合,形象生動地闡述了這兩個概念的重要性。這種比喻性的表達方式不僅增強了文章的可讀性和感染力,也使得這兩個概念更加易于理解和記憶,使文章的觀點更加明確、有力。
素材·名言警句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老 子
因天之時,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農作。
——《廣博物志》
不知勢,無以為人也。勢易而未覺,必敗焉。 ——《勢勝學》
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勢者昌,逆勢者亡。 ——孫中山
不先審天下之勢而欲應天下之務,難矣! ——孫中山
聰明的人使自己適應世界,而不明智的人只會堅持要世界適應自己。
——蕭伯納
素材·經典
通其變, 天下無弊法;執(zhí)其方,天下無善教。故曰:存乎其人。
本句出自隋·王通《中說·周公》,告訴我們要通曉事物變化,按照事情規(guī)律而靈活應對,天下就不存在有弊端的法制;拘泥于陳規(guī)舊制而死板教條,天下就不會有好的教化。
《周易》有言:“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具備應對形勢變化的適應能力,能夠根據時與勢的不同而靈活調整政策,是掌握“勢”的應有之義。主動順勢、乘勢是一種智慧,意味著尊重規(guī)律、順應人心。
西漢桓寬曾言:“欲粟者務時,欲治者因世?!?/p>
此句告訴我們要遵守自然規(guī)律,順應時代潮流。
明朝首輔張居正曾言:“審度時宜,慮定而動,天下無不可為之事。”
此句告訴我們要認清天下大勢,考慮行動后果,做到順勢而為、乘勢而上。
優(yōu)選 片段
歷史長河中,諸多智者都曾以親身經歷告誡我們:尊重規(guī)律,順應人心。無論是“欲粟者務時,欲治者因勢”的漢朝桓寬,還是“審度時宜,慮定而動,天下無不可為之事”的明朝首輔張居正,都強調了一個核心——順勢而為。
這“勢”,即大千世界的運轉規(guī)則,是我們要敏銳捕捉、用心感受的。它是自然規(guī)律,也是社會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只有順應這“勢”,我們才能如魚得水,在變化中找到生存之道。
逆勢而為,亦是一種勇者的選擇。但需有足夠勇氣與智慧,對市場和趨勢有深刻洞察。畢竟,“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在變幻莫測的世事中,只有擁有對趨勢的敏銳洞察,才能確保逆勢航行的穩(wěn)健。
在順勢與逆勢的抉擇中,我們需用智慧去權衡。順勢者如乘風破浪,逆勢者如鷹擊長空。無論順勢還是逆勢,都是一種獨特的智慧和勇氣。
亮點借鑒
所選段落語言流暢、有條理,讓人讀了之后對順勢與逆勢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強調了順勢和逆勢的重要性,并選擇兩個歷史典故來佐證這一觀點,增加了論述的可信度和深度,同時用比喻的方式形象地描述了順勢和逆勢的利弊,生動而具有說服力。文章鼓勵人們在面對挑戰(zhàn)和機遇時應該審時度勢,因勢利導,順勢而為;整體具有很強的啟發(fā)性和感染力,讓讀者在獲取知識的同時,也得到了美的享受。
致作者
根據《著作權法》的相關規(guī)定,作者向我報投稿的作品一經采用,如無特別聲明,即視為投稿者同意授權本報擁有其在報紙、網絡的刊載權、出版權,以及稿件的編輯、復制、發(fā)行等權利;同時,本報支付的稿酬包括上述所有使用方式的費用。本報刊發(fā)的作品與圖片,因未能聯(lián)絡到原作者,未能及時發(fā)放的,敬請作者與本報聯(lián)系。
本報編輯部
模擬 優(yōu)題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孫子兵法》中說:“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勢也?!彼芷梢姟皠荨钡牧α烤薮?。合乎“勢”,順勢而為,往往事半功倍;反之,則可能舉步維艱。因而,人們要正確地認識“勢”,靈活地把握“勢”。面對不同的局面,有的人蓄勢待發(fā),有的人謀勢而動,有的人乘勢而上。
請結合材料,聯(lián)系現實寫一篇文章,體現你的感悟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考場 范本一
因勢而動,順勢而為
一考生
萬事萬物都有其自身規(guī)律,順勢而為的智慧告訴我們,做事情的時候要認識并尊重規(guī)律,才能生存,方得成功。事實上,它也正是道家的核心思想所在,正如老子在《道德經》中有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p>
提到順勢而為,有人認為就是無所作為、碌碌無為,其實不然,順勢而為是尊重規(guī)律、順應潮流?!绊槃荨笔菫榱烁玫摹盀橹?,在利用規(guī)律的基礎上對我們的世界加以創(chuàng)造,不斷推動社會向前發(fā)展??v觀古今,不難發(fā)現,只有按自然規(guī)律辦事,才能更好地指導我們與自然的發(fā)展關系;只有按歷史規(guī)律辦事,才能幫助我們建立一個有序的社會;只有按人的成長規(guī)律發(fā)展,才能讓我們經受住困難的考驗,更全面、自由地成長??梢姡槃荻鵀榈闹腔蹮o處不在。那么,應該順哪些“勢”呢?這便是順自然之勢、社會發(fā)展之勢,以及順人的成長之勢而為。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大自然有其客觀法則,我們需充分尊重自然規(guī)律,順應自然規(guī)律而為,并主動去維護自然界運行的正常狀態(tài),發(fā)展要注重人與自然的和諧統(tǒng)一。發(fā)展要有界限,應對自然法則有敬畏之心。對自然界的干預和改造必須限定在一定范圍之內,使自然界保持自我修復的能力。我們今天強調的生態(tài)文明與科學發(fā)展,與這一思想是相通的。海洋污染、土地酸化,在發(fā)展過程中因為違背自然規(guī)律而受到懲罰的例子比比皆是。就如城市綠化的建設需要考慮到環(huán)境的承載力一樣,多少經驗教訓之后,我們逐漸懂得,尊重自然規(guī)律是社會發(fā)展的前提和保障。
另外,社會也有其自身發(fā)展規(guī)律,企業(yè)只有順應時代的發(fā)展潮流,才能取得成就,推動社會的進步。社會是一門科學,其發(fā)展是一個漫長的、新舊更迭的過程,如同馬克思的觀點,新事物總是會替代舊事物一樣,在社會發(fā)展大潮中,無數領域從落后走向先進,從單一走向多元?!熬右騽荻\,順勢而為”,如果不能做到這一點,必將被時代所淘汰。當制造業(yè)開始謀求轉型升級與產業(yè)轉移,當“汗水經濟”開始走向“智慧經濟”,從“電商時代”到“新零售”的開啟,無不是企業(yè)審時度勢、創(chuàng)新發(fā)展方式的體現。
然而,創(chuàng)新依靠人才,人才的培養(yǎng)更是要注意順應人才的成長規(guī)律,激發(fā)人才的創(chuàng)造活力,使他們更好地發(fā)揮自己的才能。從古至今,人才之于國家的發(fā)展,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們對于人才的渴求都是有增無減。但人才的培養(yǎng)、開發(fā)和使用是一門科學,遵循規(guī)律則事半功倍,若不得其法,往往會事與愿違。兒童文學的壯大除了要依照文學的發(fā)展趨勢,更要根據孩子的成長路徑而發(fā)展,教育應該根據受教育者的成長階段因材施教,這才是讓人按照自己本身的規(guī)律運行的重要體現。
“天不言而四時行,地不語而萬物生?!比缤厍虻淖赞D與太陽的東升西落一般,我們周圍的一切都在按照一定的規(guī)律科學地運轉著。規(guī)律不可更改,但我們可以遵循、順應規(guī)律,把握規(guī)律。如今,我們不僅要將“順勢而為”的智慧內化于個人的修養(yǎng)和生活中,還要傳承這一智慧,運用到社會發(fā)展規(guī)劃的方方面面,必將對未來的發(fā)展有著更加深遠的、積極的意義。
亮點借鑒
引用道家的核心思想以及老子《道德經》中的語句,讓文章從一開始就有一種文化底蘊和深度,很好地增強了文章的可讀性和說服力。邏輯結構完整,分段合理,將“順勢而為”這個主題展開討論,分別從自然、社會和人才培養(yǎng)三個方向去講述,清晰明了。結合具體實例,比如城市綠化、制造業(yè)轉型升級、新零售等,使得文章更加生動具體,讓讀者能夠更好地理解其觀點。語句優(yōu)美、簡潔明了,大量運用排比、對仗等修辭手法,使文章讀起來流暢自然,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結尾部分,總結全文,強調“順勢而為”的重要性,并呼吁人們要將這種智慧運用到個人修養(yǎng)和生活中,進一步提升了文章的說服力和感染力。
考場 范本二
大風起兮云飛揚
一考生
當嫵媚的青山綿延在你的瞳孔中,你是否會感慨于“哀吾生之須臾”“渺滄海之一粟”的雄渾壯闊之勢?當浸潤在興衰交替、滄海桑田的歷史中,你是否會發(fā)覺那“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循規(guī)蹈矩之勢?
水依勢而流,無形無物,但集涓滴而成磅礴之勢,蕩微波而掀狂瀾巨浪?!秾O子兵法》有云:“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勢也?!鄙仙迫羲评f物而不爭?!按箫L起兮云飛揚”,時勢造英雄,我們應依勢而為,蓄勢待發(fā),乘“勢”而上,青 之末乘風起,敢做時代弄潮兒。
倘若能力有限,便蓄勢待發(fā),所謂潛龍勿用也。
地壇旁絕望的孤勇者在21歲時便雙腿癱瘓,當他窮盡思念之切,利用透析后的時間寫下《病隙碎筆》時,當他在《命若琴弦》中塑造了千弦彈斷卻仍希望不滅的盲人琴師時,他積蓄已久的“勢”便吹拂開綻放在每位讀者心中的海棠花?!笆澜缫酝次俏?,我卻報之以歌?!币幻敦愔阅軐⑸车[包裹成璀璨華美的明珠,那是長期的用心哺育,經過了無數個黑夜的承受與沉默,那是一闋用心堅守的“英雄交響曲”,并非一朝一夕所能成。我們不僅要看到那顆光彩奪目的明珠,也要看到那經歷無數白晝與黑夜,只為一顆明珠而辛勤打磨的貝。
倘若條件不利,便謀勢而動,所謂謀事在人也。
1984年,在全球各國都視奧運會為避之不及的“燙手山芋”時,“奧運商業(yè)之父”彼得·尤伯羅斯卻把洛杉磯奧運會戲稱為“另一個具有發(fā)展?jié)摿Φ墓尽?。從以稀為貴的消費心理到饑餓營銷的手段,尤伯羅斯將奧運會扭虧為盈,留下了“尤伯羅斯模式”的商業(yè)神話?!跋肷罘揭孢h,謀定而后動。”勢不利己,身處被動時,便謀勢而動,不露圭角,施計用謀造勢,借來自己所需的“東風”。
倘若時機成熟,便乘勢而上,所謂成事在天也。
保持本色,乘勢而上,讓生命力蓬勃旺盛,活出獨一無二、個性鮮活的自我。安妮·埃爾諾順應時代大潮的激蕩,在個人記憶里繪制時代肖像,為人們詮釋真實才是藝術的最高命題。順“勢”而為者,山高不阻其志,澗深不斷其行,風霜不掩其意,流年不改其情,縱然前路荊棘遍野,亦將坦然無懼,在一往無前中堅持自我。每一朵花的盛放都有韜光養(yǎng)晦的“勢”的蓄積,如此,才能有梵高筆下永不枯萎的向日葵,曹雪芹書中一直鮮活的金陵十二釵。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少年們蓄“勢”待發(fā),依“勢”而為,乘“勢”而上,明日之我平丘壑!
亮點借鑒
主題明確,思路清晰。文章以“大風起兮云飛揚”為引子,探討了個人如何在不同情況下依勢而為,蓄勢待發(fā),乘勢而上,展現自己的才華和能力。
引經據典,文采斐然。文章在論證過程中引用了大量的經典名句和歷史故事,如《孫子兵法》、貝孕明珠、尤伯羅斯模式等,這些不僅豐富了文章的內容,更讓讀者感受到了作者的博學多才和深厚的文學功底。
結構嚴謹,層次分明。文章從“蓄勢待發(fā)”“謀勢而動”到“乘勢而上”,層層遞進,逐步深入,讓讀者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作者的觀點和思想。
表達生動,語言流暢。文章中的句子富有詩意,且語言表達非常流暢,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