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親戚家的小孩到我所在的城市小住,我負(fù)責(zé)帶他們?nèi)コ欣镔I生活用品。
三個孩子年齡相仿,正處在嘴饞臉厚的階段,一進(jìn)超市便鉆到了零食區(qū),死活不肯挪步。無奈之下,我只得準(zhǔn)許他們每人挑三樣喜歡的零食。十分鐘后,其中兩人各抱著三樣零食回來,另一個小孩卻只拿了兩樣。
“你要不要再去挑一樣?”在結(jié)賬前,我特意問了她。
然而,她搖了搖頭,聲音小得仿佛蚊子叫:“我只要兩樣就夠了?!?/p>
時間已晚,我匆匆付過錢后,直接帶著他們回了家。家里,兩個小孩一邊吃零食,一邊玩鬧,唯有那個拿了兩樣零食的小女孩躲在角落里,默默流淚,并在大人發(fā)現(xiàn)并詢問原因時號啕大哭:“我只拿了兩樣零食……”
事件以我去便利店給她補買了一份零食而告終。之后,大人們一直笑話她“裝模作樣”,以及“死要面子活受罪”。而我沉默地聽著這一切,像是在聽一份寫給幼年的自己的判決書。
我之前在許多文章里提過,我家中兄弟姊妹眾多,為了讓父母更喜歡自己一點,我一直努力扮演懂事的孩子:考第一名,不要零花錢,主動做家務(wù)……樁樁件件,如同一只試圖違背天性、學(xué)會直立的笨犬,在“懂事”的項圈下踉蹌起舞。
印象深刻的一次,父母從外面帶回來了一個小蛋糕,說幫我慶祝生日。蛋糕不大,乳白色的奶油上臥著一顆草莓,飽滿紅潤,仿佛一個來自遙遠(yuǎn)云層上的美夢。那一整個下午,我都趴在桌子邊看它,同時在腦海中一遍又一遍想象它的味道。一切都輕飄飄的,風(fēng)、陽光、蟬鳴和不滿十歲的我。
終于等到了吃蛋糕的時候。然而,弟弟忽然鬧著要吃那顆草莓,母親苦勸不住,只能偷偷看我,說讓我做決定。
“那就讓給他吧,”我的聲音又低又快,仿佛在被壞人追趕,“讓給他?!?/p>
弟弟吃掉了那顆草莓,而我低著頭,用塑料叉子將蛋糕劃得七零八落,最后還是沒忍住這幾近滔天的委屈,當(dāng)著父母的面,號啕大哭。
“哎呀,你哭什么?不是你自己將草莓讓出去的嗎?”他們?nèi)绱速|(zhì)問道。而我辯無可辯,只能在潮熱的盛夏中,落淚如雨。
現(xiàn)在想想,大人們未必沒看穿我的小心思,只是比起回應(yīng),無視更加節(jié)省他們的精力。至于一個孩子的眼淚,那只是幾朵跌在臺階上的細(xì)碎落紅,可以毫不費力地被掃帚掃去。它擋不住歲月的腳步。
哪怕我從那之后再未吃過草莓蛋糕,僅僅是看一眼都會覺得膩煩。
后來,我讀《無聲告白》,書中的莉迪亞是全家人的宇宙中心,她擔(dān)負(fù)著團結(jié)全家的重任,承載著父母的夢想,“壓抑著心底不斷涌起的苦澀泡沫”,最后,不堪重負(fù)的她在一個深夜出逃……
她是一個“好孩子”,是世界上的另一個我。
我終于明白,對一個孩子來說,“懂事”并不是一個褒義詞,因為它意味著一種壓抑天性的討好??墒牵虏⒉荒軗Q來喜歡,或者說,它并不能換來我想要的那種喜歡——純粹的、篤定的、無條件的,僅僅因為我是我。
在那個夜晚,我出門給小女孩買第三樣零食。超市早已關(guān)門,我輾轉(zhuǎn)了許久,終于在一家24小時營業(yè)的便利店里找到了她想要的那種印著卡通圖案的彩虹糖果。當(dāng)我把東西給她時,她顯得十分窘迫,頭壓得低低的,囁嚅許久說不出話,還將指尖掐得泛白。
“沒事,”我安慰她,“我知道你那時想做個好孩子。”
而好孩子,應(yīng)該得到糖吃。
吳夢莉
非典型巨蟹女,喜歡動漫和電影,中度絨毛控,重度顏控和聲控,小寫手一枚。曾獲第十二屆“全國中小學(xué)生放膽作文大賽”大學(xué)組特等獎和第十三屆“全國中小學(xué)生放膽作文大賽”大學(xué)組一等獎,著有長篇小說《外星人同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