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鑫梅
我國的教育教學長期受到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桎梏,部分老師仍然以學生的考試成績?yōu)橹饕虒W目標,教學的功利性比較強,沒有重視對學生的情感培養(yǎng)。為此,初中語文教師要利用情感思維進行寫作教學,以幫助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情感態(tài)度,做好情感教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本文從情感思維驅動的角度出發(fā),對初中寫作教學展開探究,以期提升寫作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在情感思維的驅動下開展初中寫作教學,能夠更好地完成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教學任務,利用情感因素來激發(fā)學生的思考,激活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在情感表達和情緒感知上的能力,提升學生寫作水平的同時,建立起更加和諧的師生關系,從而構建出全新的寫作課堂,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一、初中寫作教學的現(xiàn)狀
就目前初中寫作教學的現(xiàn)狀來看,部分老師并沒有樹立起全新的教學理念,仍然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知識灌輸,對于寫作教學的重視程度不足,教學缺乏計劃性,忽視了學生的學習需求,影響到學生情感的抒發(fā)。因此老師要重視學生的寫作情感,制定出更加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以更好地完成寫作教學中的情感教育,讓學生能夠在寫作當中表達真情實感。
此外,受到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在寫作教學中,部分老師只關注對學生進行寫作知識和技巧上的教學,甚至有的老師還會讓學生套用模板,導致學生養(yǎng)成了不良的寫作習慣,造成寫作思維的僵化。
由于語文教師的教學任務比較重,教學的壓力比較大,無法及時給予學生評價反饋,評價也比較籠統(tǒng),沒有針對性,這樣學生就無法通過評價明確地知道自己的問題所在。教師自身在教學經驗上的缺乏,無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完成對學生的情感激發(fā),忽略了和學生情感上的交流,造成老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比較遠,教學流于形式,無法真正地提高教學的質量,這些原因共同制約了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
二、情感思維驅動的初中寫作教學策略
1.借由素材積累培養(yǎng)情感
在寫作教學中,教師想要調動起學生的情感,讓學生產生情感共鳴,首先自己要能夠融入文本,和文章當中的角色一起經歷和體會,采用更為合適的教學語言和教學行為,將這種情感傳遞給學生。教師要認真研讀教材,發(fā)揮自己的教學智慧,采用不同的詮釋方法來向學生展現(xiàn)出文本當中的內容,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更好地調動學生的情感。
除了在課堂中,日常生活也是增加學生情感體驗的重要載體,在文章當中加入生活里的真情實感,能夠為作文增添一份真實度。因此語文教師要讓學生擁有一雙敏銳的眼睛,能夠及時地捕捉到生活里的情感,借由對生活的真實體會來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特別是在信息技術快速發(fā)展的當下,學生能夠從豐富的渠道中獲得海量的信息。教師要善于利用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打開學生的視野,讓學生既讀圣賢書也聞窗外事。寫作的本質是作者個人思想和情感的表達,它是一種向外界展示的方式,因此學生可以通過閱讀他人所寫的文章,增加自己的經驗,擴充自己的知識積累。所以教師要走出教材的局限,將任何能夠對學生產生正面影響的材料都納入寫作教學中,擴展學生的閱讀面,提高學生的審美品位。
優(yōu)秀名家的作品有著卓越的想象能力、精妙的表達方式,在作者的指引下,讀者進入神秘的世界當中,開啟一段奇妙的情感之旅。因此教師要發(fā)揮出優(yōu)秀文文學作品的作用,借由對作品的賞析,讓學生能夠形成深厚的情感積淀。
2.關注學生的情感變化
就目前初中寫作教學現(xiàn)狀來看,學生之所以面對作文存在畏難情緒,主要原因在于對于寫作熱情不高,沒有主動寫作的欲望,這其實就是情感因素沒有獲得重視。教師要重視對學生情感的培養(yǎng),時刻關注其在情感上的變化,以提高學生對于寫作的熱情。
首先在寫作的主題上,教師要盡可能選擇和學生日常生活比較接近的內容,讓學生能夠在自己所熟悉的事物當中激活已有的知識和經驗,這樣學生即便不去翻閱大量的資料,也能夠將自己親身經歷的事情和感受描述出來。因此寫作主題的制定至關重要,教師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考慮,讓學生能夠在看到寫作主題時產生傾訴的欲望,利用寫作來表達所思所想,這樣學生的寫作才是發(fā)自內心的,是真正從自身的情感表達需求出發(fā)進行的創(chuàng)作。
其次,良好的寫作情境也能夠更有效地激發(fā)出學生的寫作情感,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創(chuàng)設良好的寫作情境,讓學生融入其中,產生更加深刻真實的情感,這樣學生所寫下的文字才是帶有溫度的。
教師可以結合信息技術,利用多媒體的多樣展示方式為學生營造豐富的情境,比如在講母愛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播放有關母愛的視頻,配合感人的音樂。學生受到影片的影響,內心的情感早已翻涌,想到自己母親平時對自己的關心和照顧,以及自己的忽略,產生無法抑制的感激和內疚情緒,再配合教師動情的教學語言,將學生的這一情感激發(fā)到頂點,從而自然而然地完成寫作。在全新的教學背景下,教與學之間已然完成了轉變,學生擁有更多的學習空間,成為學習的主人,也提升了學習自信。
再次,每一個學生都有著巨大的潛力可挖。教師要充分相信學生,尊重學生,理解學生,讓學生能夠勇于展現(xiàn)自己,大膽表達自己的情緒,對于不同的聲音,教師要有足夠的包容性,讓整個寫作課堂呈現(xiàn)出百花齊放的狀態(tài),讓學生能夠在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當中,感受到學習的自由感,掙脫身上的枷鎖,自由翱翔于語文世界中,通過觀點上的碰撞產生新的想法,感受到學習帶來的快樂。教師要營造出開放的寫作課堂,讓學生能夠自由自在地表達出自己的看法,讓各種稀奇古怪趣味盎然的觀點迸發(fā),對于學生的錯誤,教師要用正確的方式去引導,幫助學生調整和改正。
3.在評改中完成情感教育
評價是教學中的重要模塊,通過評價教師能夠了解到學生的寫作水平,掌握學生的情感動態(tài),讓學生有針對性地對文章進行修改,找出自己學習中的漏洞,從而有意識地去優(yōu)化。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對學生作文的評改,絕不是單純地打分,而是通過閱讀學生的文章,完成和學生之間心靈上的交流。作文是師生溝通的平臺和橋梁,學生只有知道自己到底在哪一點出現(xiàn)問題,才能夠有意識地去改正,所以教師的評價要有明確的指向性。
對于不同的學生,教師要根據(jù)其學習能力、情感體驗和性格特點采取不同的評價方式,從而讓學生獲得個性化的點評。教師要從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出發(fā),給予學生更多的鼓勵和表揚,在充分肯定學生的前提下,指出學生的問題,用學生樂于接受的方式幫助學生反思。教師不要站在成人的角度對其進行評價,要學會從學生的視角思考,讓學生能夠感受到教師的用心,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愿意向教師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想法,而不必擔心會受到批評。
因此,教師要加強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將學生作為評價的主體,借由生生評價的方式更好地促進學生在情感上的發(fā)展。生生評價能夠改變傳統(tǒng)學生的固有認知,借由對他人文章的評價來反思自己的問題,同時打破學生的自我學習濾鏡,更加客觀理性地看待自己的作品,加深學生的認知。教師可以將優(yōu)秀的文章展示在班級當中,以增加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讓學生能夠主動地融入課堂互動當中,明確自身與他人之間的差距,利用學生的好勝心來促使其努力追趕、快速提高。
4.建立科學合理的反饋機制
語言是激發(fā)情感的利器,教師要發(fā)揮出語言的作用,利用合理的反饋機制來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幫助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學習態(tài)度,讓寫作融入學生的生活當中,成為學生的一種生活方式,成為承載情感的載體,以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
教師要引導學生將作文作為情感宣泄的渠道,當發(fā)現(xiàn)學生在文章當中表達出情感訴求時,教師要用合理的方式來給予學生關懷和安慰,用成年人的成熟和理智來幫助學生度過敏感的青春期。
任何一篇文章都是學生努力寫作的成果,因此無論學生文章質量如何,教師首先要肯定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找出文章當中的閃光點,給予學生及時的表揚,在表揚聲中激發(fā)出學生寫作的熱情,同時用合理的方式來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文章當中的問題,避免引起學生的反感情緒,用理解和包容來融化學生、溫暖學生,讓學生能夠勇于面對自己的問題,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質。教師要在評價反饋中表現(xiàn)出對學生的期待和信任,讓學生感受到他人給自己帶來的這份力量,從而自覺地提高自身的寫作水平。
此外,將學生納入評價的主體中,也表現(xiàn)出教師對于學生的信任,從而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自省能力、自學能力,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當然,教師也要充分地認識到對于學生的理解和包容并不意味著一味地容忍和退讓,它是對學生學習中出現(xiàn)問題的理解和包容,一旦發(fā)現(xiàn)學生出現(xiàn)問題,教師就要及時地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調整和改正。比如在寫作教學中,對于學生在寫作手法、文章結構等等方面的問題,教師可以循序漸進地幫助學生提高,但是對于文章中反映出的學生在道德品質和三觀上的問題,則要采取合適的方式及時糾正學生,教師要找準教學的切入點,確保學生能夠欣然接受,減少學生內心的抵抗。
此外,為了避免寫作水平較高的學生產生驕傲自滿的情緒,教師要為其制定更高的學習目標,在提升學生寫作水平的同時,也讓學生明白,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不要驕傲自滿。由于初中生的年齡較小,三觀尚未形成,所以其情感波動比較大,在作文當中出現(xiàn)消極情緒或者低級趣味都是非常正常的,教師要正視并且包容學生的多樣性,耐心地傾聽學生,真正走入學生內心當中,探索學生心里的秘密花園,幫助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
綜上所述,基于情感思維驅動下的初中寫作教學,教師要在素材積累中對學生進行情感培養(yǎng),關注學生的情感變化,加強評改中的情感教育,利用合理的回應反饋機制走入學生內心,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讓寫作成為學生情感抒發(fā)的渠道,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以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完成情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