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建偉 唐靜
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將雷鋒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他指出,“學校是開展學雷鋒活動的重要依托,青少年是學雷鋒精神的重要群體。要把學雷鋒活動與加強未成年人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結合起來,讓學雷鋒活動在廣大青少年中蔚然成風,讓雷鋒精神代代相傳、發(fā)揚光大。”足見將雷鋒精神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型地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將雷鋒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
要把握其關鍵所在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政課直接影響廣大青年學生的理想信念和人生選擇,對于青年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具有十分重要的戰(zhàn)略意義。高校要從“為黨育人、為國育才”這個根本要求出發(fā),充分發(fā)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將雷鋒精神融入立德樹人全過程。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學雷鋒的一系列重要論述,按照中共中央《關于深入開展學雷鋒活動的意見》中概括凝練的主要內容融入教學:雷鋒精神表現為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的崇高理想和堅定信念;服務人民、助人為樂的奉獻精神;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的敬業(yè)精神;銳意進取、自強不息的創(chuàng)新精神;艱苦奮斗、勤儉節(jié)約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雷鋒精神是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幟,蘊含著極其豐富、不可多得的思政課教學資源,要自覺把雷鋒精神融入思政課教學,更好地發(fā)揚雷鋒精神在鑄魂育人、立德樹人方面的政治引領和價值引領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明確指出了“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的重大理論觀點,這對于新時代將雷鋒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和實踐意義。從歷史角度來看,偉大人格和崇高精神的培育都離不開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滋養(yǎng)和時代的召喚。雷鋒是偉大的共產主義戰(zhàn)士,雷鋒精神根植于社會主義社會,繼承和發(fā)揚了中華民族優(yōu)良傳統(tǒng),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紅色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有機結合。雷鋒是共和國培養(yǎng)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雷鋒精神符合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根本要求。把雷鋒精神深度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有利于解決好“為誰培養(yǎng)人、怎樣培養(yǎng)人、培養(yǎng)什么人”這一思想政治理論課必須回答的根本問題,有利于落實 《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的明確要求,引領青年學生積極投身學雷鋒志愿服務。
要善于用雷鋒精神砥礪奮斗青春
把雷鋒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要在砥礪青春奮斗上下功夫。新時代思政課教學目標就是培養(yǎng)青年大學生立志做堅定的共產主義戰(zhàn)士、堅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將青春奮斗融入黨和人民事業(yè),勇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先鋒力量,讓青春在為黨和人民、為國家、民族和人類的不懈奮斗中綻放出絢麗之花。
雷鋒精神集中表現為青春奮斗,青春奮斗成就雷鋒精神。雷鋒從普通群眾成長為優(yōu)秀的共產黨員、從舊社會孤兒成長為時代楷模,他用青春奮斗點亮人生。進入新時代,雷鋒被公認為是“最美奮斗者”,成為新中國成立以來100位感動中國人物之一。雷鋒精神被第一批納入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
時間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傳。雷鋒及其傳人用火熱的青春奮斗,60年來不斷引領一代又一代青年譜寫了社會主義建設的精彩華章。將雷鋒精神融入思政課教學,就是要教育青年學生傳承弘揚雷鋒精神,把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質追求融入日常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在自己崗位上做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雷鋒精神鼓舞青年像水滴融入大海那樣形成凝聚力,自信自強,團結奮斗,勇毅前行,讓無數的小我投入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之中,形成磅礴偉力。雷鋒精神生動詮釋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昭示出幸福源于奮斗、成功在于奉獻、平凡孕育偉大的理念,彰顯出愛國創(chuàng)新、助人為樂等崇高品質,集中體現了黨的性質宗旨、優(yōu)良作風,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偉大品格, 這些都是思政課教學彌足珍貴的素材。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學習和弘揚雷鋒精神做出重要論述,強調青少年“要做雷鋒精神的種子”,“把雷鋒精神代代傳承下去”,“讓學習雷鋒精神在祖國大地蔚然成風”。60年來雷鋒及其傳人始終踐行著共產黨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一切為了社會主義建設,要發(fā)出青年的光和熱。當代青年學生生逢其時,施展才干的舞臺無比廣闊,實現夢想的前景無比光榮。思政課教學一定要突出雷鋒榜樣,講好雷鋒故事,更好地利用課堂,發(fā)揮黨和國家功勛榮譽表彰在青年學生中的精神引領、典型示范作用,激發(fā)青年人見賢思齊、崇尚英雄、爭當先鋒。
思政課教學須抓牢用雷鋒精神立德
樹人的著力點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雷鋒是中華德圣,雷鋒精神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大德:它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體現,其核心表現為信念的能量、大愛的胸懷、忘我的精神、進取的銳氣,是我們民族精神的最好寫照,是我們“民族的脊梁”。 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的關鍵課程和主渠道,思政課教學要充分發(fā)揮雷鋒等各方面英模人物的榜樣作用,大力激發(fā)社會正能量,助力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這是題中應有之義。
思政課善用雷鋒精神立德樹人,首先就要補足青年學生的理想信念之“鈣”。雷鋒在長期的學習、工作實踐中逐步確立了對共產主義的堅定信仰,其言與行無不表現出他是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信仰之光照亮了雷鋒的人生之路。青年學生處于人生的拔節(jié)孕穗期,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尚未形成,精力充沛又思維活躍,但知識體系搭建尚未完成,是非善惡美丑的分辨能力尚未定型,最需要雷鋒精神的引領和栽培。雷鋒精神昭示,廣大青年要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懷抱夢想又腳踏實地,敢想敢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篤行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挺起共產黨人的精神脊梁,恰恰是雷鋒精神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核心所在。思政課教學要著力于挖掘雷鋒精神蘊含的理想信念這一精神之“鈣”,使之成為不斷激發(fā)青年學生在新時代建功立業(yè)的精神動力和精神支柱。
其次,思政課教學要著力講深講透雷鋒精神“求真、向善、唯美”的道德內核,引領青年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習近平總書記說,雷鋒精神最可貴的地方就在于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這與共產黨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是息息相通的。為人民服務是本分、是幸福,是雷鋒人格的自然流露,絲毫沒有作秀的嫌疑。無論從任何角度看,雷鋒都是很自然地生活在他那個時代,在他那個環(huán)境,他服從內心的召喚,信仰和踐行著他所知道的共產主義真理。雷鋒把節(jié)省下來的20元錢用于團山湖農場購買手持拖拉機;撫順成立人民公社,他又捐出200元錢支持集體事業(yè)。雷鋒的收入并不多,可是他克己奉公,為了集體和他人利益從不考慮個人得失,這體現了他“公而忘私的共產主義風格”。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雷鋒精神還是青年學生抵制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歷史虛無主義等錯誤思想干擾的一把利劍。
思政課教學善用雷鋒精神還急需在創(chuàng)新途徑與方法上著力,用青年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形式講好雷鋒故事。大國網民時代,酒香也怕巷子深,思政課教師在講解雷鋒精神的過程中,可以巧妙地運用視頻短片、演說演講、PPT展示等多種方式方法來增強學習效果;還要通過實地考察、微宣讀比賽、科研教學等形式不拘一格地激發(fā)青年學生在第一、二、三課堂學習雷鋒精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用雷鋒精神擦亮校園文化,把思政課和課程思政有機結合,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型地用雷鋒精神立德樹人,培養(yǎng)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本文作者系湖南工商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副教授, 責任編輯:仇學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