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嘉慶
插敘,嚴格地講,它不僅是一種敘事方式,更是一種敘事技巧。什么是插敘呢?插敘就是在所寫的文章中,突然插入一個內(nèi)容,看似和原本敘述的情節(jié)、內(nèi)容沒有關(guān)系,但是又對整篇文章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這樣講起來,可能同學們會覺得一頭霧水,下面舉例來說明。
熟悉《按圖索驥》這個故事的同學應該都知道,它講的是伯樂的兒子為了學習相馬,整天抱著相馬類的書看,卻從來沒有見過真馬,最后,把一只青蛙當成了千里馬的故事。為了把故事講得更加豐富,讓聽者對故事背景了解得更多,通常在講到伯樂的時候,會進行解釋:“伯樂,是古時候一個非常有名的相馬高手。他最擅長尋找千里馬?!比缓螅侔巡畼废囫R的高超技術(shù)講一講。這種為了增加故事的豐富性,插入介紹伯樂的內(nèi)容,就叫作插敘。
一般來說,插敘有兩種作用,一種是為了讓文章的內(nèi)容更豐富,讓讀者更容易理解,《按圖索驥》中的用法就屬于這種;另一種是作為鋪墊,使故事的情節(jié)更加感人、深入人心。
比如,一位同學是這樣寫《記感人的一件事》的。
新學期到來,整夜加班的母親回到家后,不顧疲憊為小作者的課本包上新書皮。在講到母親加班的時候,小作者對母親的工作進行了插敘,講述自己有一次去母親的工廠,看到母親忙碌的身影的經(jīng)歷,寫得惟妙惟肖。這一段插敘看似與包書皮沒有關(guān)系,但是作文的結(jié)尾,小作者這樣寫道:“清晨醒來,看到書包里包上書皮的課本,母親在工廠忙碌的身影一下子浮現(xiàn)在了自己的腦海里?!碑斎唬哺‖F(xiàn)在了每一位讀者的眼前。這樣的插敘,就為整篇作文的感人情節(jié)做出了非常重要的鋪墊。
講到這里,有的同學可能會說插敘和倒敘不是一回事嗎?不就是把原本放在故事開頭的倒敘,放到了故事中間嗎?這種想法,有些道理,但稍微有些偏頗了。插敘和倒敘,雖然都打破了常規(guī)的敘述順序,但還是有很大區(qū)別的。
首先,兩者打破順序的位置不同,一個是在故事開頭,一個是在故事中間。這點不用多說。
其次,倒敘的主要作用是開篇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從而更好地用故事懸念引領大家進入故事情境,更清晰地點出故事主題和核心思想。但插敘卻沒有這個功能,它的主要作用是對故事情節(jié)中可能造成歧義的內(nèi)容加以解釋,抑或是作為鋪墊強化故事的核心思想。
最后,兩者容易產(chǎn)生的弊端不同。倒敘的弊端是,如果使用不當,容易在開頭就把文章的謎底暴露出來,喪失了高潮部分的精彩。而插敘的內(nèi)容如果選擇不當或者不夠精彩,容易使故事的整體結(jié)構(gòu)發(fā)生偏差或者跑題。
下面我們看一篇使用插敘技巧寫的作文。這篇作文題目叫《勝似親人》,作者是李宇然同學,他是根據(jù)一幅同名油畫來進行寫作的。這幅油畫上畫著一個苗族老奶奶和一個漢族小女孩相擁,那么其中又有怎樣的故事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勝似親人
在一個遙遠的小山村,全村都是苗族人,只有一個漢族家庭。這個家有三口人,爸爸、媽媽和八歲的女兒苗苗。爸爸媽媽來這里做支教老師。
苗苗家的隔壁住著一位老奶奶,這位老奶奶皮膚黝黑,皺紋堆壘,一雙干枯的手就像枯樹枝。老奶奶每天都穿著最樸實和傳統(tǒng)的苗族服裝,進進出出也只有她一個人。在搬來這里幾天后,苗苗和老奶奶熟識了。原來老奶奶的兩個兒子、兒媳,還有一個孫女都出外打工了,只有她留在村子里看家。
有一天放學,老奶奶隔著院子的籬笆朝苗苗招手。走過去才知道,原來老奶奶做了香噴噴的油茶,讓苗苗來喝。苗苗端起一碗,香味早就躥到了鼻子里,說了聲“謝謝”,苗苗就大口大口地喝了起來。
這油茶是苗族特有的一種美食,用油炸的爆米花摻水炒成茶,又甜又苦,專門用于招待貴賓。這里還流傳著一個說法,那就是喝過這家的油茶后,就和這家成了最親的親人。
苗苗邊喝著,邊看到老奶奶坐在門檻前,戴上大大的花鏡,在針線簍里捻出一根繡花針,又擇出了一根紅線,想把線穿進針眼。可是老奶奶的手抖得太厲害了,半天也穿不進去??吹竭@里,苗苗趕忙放下手中的油茶,走過去接過老奶奶手中的針線,很快便把針線穿好了。老奶奶笑著說:“哎呀,苗苗可真是個靈巧的孩子!”
老奶奶縫起了一個荷包,那荷包上繡著一只百靈鳥在唱歌,針線十分細密。奶奶說,這荷包是給自己的孫女縫的。孫女今年正好也是八歲,和苗苗一般大??p制荷包時,老奶奶的手顫抖個不停,每一針都很慢很慢??吹竭@里,苗苗說:“奶奶,您的手?”奶奶一邊繡著一邊嘆了口氣說:“唉,年輕時受了風濕,落下了毛病?!?/p>
老奶奶說著,苗苗正巧看到了門旁放著一個大盆,盆里盛滿了衣服。她立刻走上前去,拿起水桶就往盆里倒水。老奶奶看見了,急忙過來攔?。骸懊缑?,你這是干啥?”
苗苗說:“奶奶,您的手不好用,我來幫您洗衣服?!?/p>
老奶奶又攔著說:“使不得,你這么小一個女娃娃,怎么能做得了這個?”
苗苗站起身說:“奶奶我做得了!奶奶,喝過了您的油茶,我就是您的孫女。您的親孫女不在家,我就該替您干活啊?!闭f著,就繼續(xù)往盆里倒水。
老奶奶見攔不住苗苗,就只好又坐回了門檻前,繼續(xù)縫制荷包。
等苗苗洗完了衣服,都晾在了衣桿上,直起身對老奶奶說:“奶奶,家里還有什么要干的活兒嗎?我?guī)湍?。?/p>
這時,老奶奶對苗苗說:“孩子,奶奶想把這個送給你?!蹦棠填澏吨褎倓偪p好的百靈鳥荷包放到了苗苗的手里。
苗苗睜大了眼睛說:“奶奶,這不是您繡給您孫女的嗎?”
老奶奶笑著說:“你剛才不是說了嗎?喝過了我家的油茶,你就是我的親孫女。這荷包就是繡給你的?!?/p>
苗苗高興地叫了一聲“奶奶”,老奶奶將苗苗摟到了懷里。老奶奶的嘴角露出微笑,一滴淚水從她的眼角慢慢滑落。
這篇滿懷深情的《勝似親人》,給我們展示了一對沒有血緣關(guān)系的祖孫,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真情實感。從這篇作文中大家能看出哪里用到了插敘嗎?沒錯,就是油茶。在插敘中講述了與油茶有關(guān)的民俗習慣和它特殊的含義,不僅增加了文章內(nèi)容的豐富性,而且為后面苗苗和老奶奶的兩次感情升華做了很重要的鋪墊。也可以說是“勝似親人”這個主題的重要推手。最關(guān)鍵的一個點睛之筆就是“喝過這家的油茶后,就和這家成了最親的親人”。后面,不論是苗苗為老奶奶倒水干活兒,還是老奶奶將親手繡的荷包送給苗苗,兩個人都提到了相似的話。這兩次與插敘內(nèi)容的呼應,十分巧妙地將兩個人的感情升華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要用好“插敘”這種寫作方法,需要大家更多地攝取方方面面的知識,還要多思考,巧構(gòu)思。只有不斷練習,才能讓這種方法成為作文更上一層樓的有力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