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彬彬
手機裝裱的意義,在于它承載了一些看不見摸不著的情感。
她是一位26 歲的北京女孩,通過拆解裱框設計,把廢舊電子產品打造成藝術品,從而獨創(chuàng)了一個新職業(yè)——手機裝裱師,既保護了環(huán)境,又傳遞了情感,為國內現存的18 億部廢舊手機找到了好歸宿。很多手機生產廠商爭相與她合作,將手機拆解裝裱列入標配。她,是如何成功的呢?
林西于1996 年出生在北京,開明的父母從小就很尊重林西的意愿,這也讓她養(yǎng)成了爽朗直率、敢想敢做的性格。在北京外國語大學讀書時,林西課余兼職做唱跳博主,為了不影響宿舍同學,她在校外租了一間房子。當時自媒體行業(yè)發(fā)展迅速,但大學生唱跳博主很少,父母開明的教育方式讓林西多了同齡人少有的試錯機會。最終,做唱跳博主讓林西賺到了人生的第一個30 萬元。
大學畢業(yè)后,林西就為了心中的藝術夢,遠赴英國倫敦留學,學習藝術設計。其間,林西逛了無數博物館,各種主題的時裝周、倫敦娃娃博物館、電燈展等,都成了她的靈感來源。拆解、排版的藝術形式,內化為林西的設計風格。
在參觀一家科學博物館時,林西偶然接觸到了國外裝裱藝術。當時,許許多多的蝴蝶標本被掛在一整面墻上,各種顏色、不同種類的蝴蝶標本鑲嵌在相框內,強烈的視覺色彩沖擊著林西的觀感。后來看到電燈結構展覽,更是令林西印象深刻,大小各異的零件被裝裱在相框內,發(fā)著熒黃色的光。林西第一次意識到:“原來數碼零件,也可以變成發(fā)光的藝術畫?!?/p>
在林西眼中,這種“廢物利用”非常有趣。從此,解構的藝術形式在她腦海里生根發(fā)芽,讓林西對拆解裱框設計有了興趣。2019 年回國后,林西總想做一件酷一點的事。一天,她忽然想到:“如果電燈泡都能做成精妙的藝術品,那么廢舊手機呢?既然我有那么多舍不得扔的電子設備,是否都可以做成藝術品?”
林西從小就喜歡折騰,動手能力特別強,她拿出自己報廢的舊手機,試著做拆解和裱框設計。但這并不容易,因為電子產品裝裱實在太小眾,幾乎沒有可以用來借鑒的材料。而國外電子裝裱服務,也大多圍繞手表等傳統機械制品上。林西迎難而上,買來一些專用工具,津津有味地鼓搗起來。由于對手機內部結構不熟悉,她一邊看視頻學習研究,一邊動手做。
3 天后,林西拍了一條視頻,發(fā)到社交平臺上。沒想到,這個1 分鐘的視頻居然引起很大反響。網友們覺得整個創(chuàng)作過程非常有趣,林西用舊手機零件裝裱出的作品,像個性十足的藝術品。這些看起來冷冰冰的電子器件,裝裱后不僅很美,還充滿時尚氣息。這一條視頻,就讓林西收獲了2 萬粉絲。
隨后,不斷有人加林西的微信要做手機裝裱?!拔矣浀媚菚r手機都爆了,很快就加滿了一個微信號,很多人直接轉賬?!逼渲幸粏?,有人做了6 個不同型號的手機。
一條視頻,引來200 個訂單。大多是一些老款手機,諾基亞、黑莓、iPhone4 等。直到半年后,林西才陸續(xù)將這批訂單交付完成,雖然很辛苦,但林西賺了一筆可觀的酬金。
第一批訂單完成后,林西把自己創(chuàng)作的作品拍攝成短視頻,發(fā)到快手、抖音等平臺上,有的視頻播放量高達百萬。林西發(fā)現,很多人都有對老物件有懷念之情。當時,國內還沒有拆解裱框師,這讓林西產生了以此創(chuàng)業(yè)的想法。
起初,爸媽以為林西會成為一名藝術設計師,沒想到她自己發(fā)明了一個新職業(yè)——手機裝裱師。林西解釋道,就是將廢棄的舊手機拆解,并將零部件以獨特的美學形式展現出來,進行重新陳列和布局,最終將手機以二維平面形式封塑進相框。雖然不知道前景如何,但爸媽聽后感覺耳目一新。爸爸開玩笑說:“自己創(chuàng)業(yè)的好處是自由,可以天馬行空,但是一切后果也要自負哦!”林西胸有成竹地說:“我研究過了,每個人都有幾部舊手機,僅僅北京市,數量都大得驚人。我壓根就不愁接不到單,而是擔心活太多忙不過來!哈哈!”
見女兒如此自信,爸媽沒有干預,而是鼓勵她放手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有家人的支持,林西的底氣更足了。2020 年,林西租了一間店面,成為國內裝裱手機業(yè)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林西至今還記得第一位登門的客戶是個年輕男士,他從網上看到林西的作品后,非常喜歡,就帶著自己的一部舊手機找到了她。這是他在2014 年購入的錘子T1 ,雖然已經報廢,但T1 設計者羅永浩帶給他的回憶卻令他念念不忘。他請求林西將T1 精心裝裱,作為紀念。了解他的想法后,林西花7天時間完成了這件作品。林西特意在裝裱底板上增加了彈幕設計,客戶看到成品后反復欣賞,愛不釋手,還發(fā)朋友圈讓大家品鑒,收到一片點贊。
令林西沒想到的是,這名男子的朋友——潤米咨詢創(chuàng)始人劉潤看到這條朋友圈后,也慕名找來,請林西拆解小米手機1-4 系列。劉潤將林西制作好的作品郵寄給小米掌門人雷軍,雷軍看后非常感動,大加贊賞,還發(fā)了一條微博詢問網友:我的小米1,是不是也可以像這樣拆掉,留作紀念?雷軍對自己作品的認可,鼓勵著林西在拆解裝裱的路上越走越遠。林西說,曾經有人將“過氣”手機形容為“時代的眼淚”,這很有趣。許多電子產品,雖然在生活中歷經迭代和淘汰,但人們對舊物的厚重情感并不會消失。拆解裝裱行業(yè),便是在這樣的情感中應運而生,成了記錄人生痕跡的存在。
林西的辦公桌上堆滿了工具——拆解手機用的螺絲刀和小鑷子、收納小零件的盒子、清洗機器的超聲波酒精,粘底板的結膠液……小小方桌,是她自由創(chuàng)作的天地?!盎蛟S大家認為拆解師門檻很低,但需要足夠的耐心和審美?!绷治髡J為,裝裱是一項技術活兒,拿到一個電子產品后,需要和客戶確認能夠拆解的部分,然后對零件進行清洗和收納。裝裱前,林西還會仔細了解每款機型背后的歷史,哪一年上市、芯片類型、研發(fā)歷程等信息,都會以簡介的方式備注在零件旁邊。
遇到超出大眾認知范疇的電子產品,或者很久以前的相機等產品,林西需要花費幾天時間做調研。手機裝裱的工作流程,在她的摸索中越來越明晰。
林西收到了各種稀奇古怪的電子產品,有人郵寄來20 世紀70 年代初的“大哥大”,有人要求將諾基亞3650 手機裝裱為紀念品,還有人郵來世界上第一代量產的安卓手機HTC G1、初代iPhone,以及價值20 萬元的Vertu,甚至是索尼CMD -Z1——早已停產的初代“掌中寶”。
林西喜歡問客戶有沒有特別的故事,因為這些故事,將成為她設計作品的靈感來源。有人將十幾年前的合照發(fā)給她,也有人希望將最喜歡的游戲Logo 或游戲《寶可夢》的人物放到相框內……林西發(fā)現,那些寄來的產品背后,幾乎都有一段獨特的人生經歷。
一位男士曾告訴林西,在一個布滿星辰的夜晚,媽媽離世前,他用這部手機完成了和媽媽的最后一次通話,所以這部20 世紀70 年代生產的手機,他一直小心收藏著,生怕搬家時弄丟了。林西還接到過一個手表拆解的訂單,主人公同時寄來一枚鉆戒。交流后,林西得知,這塊手表是主人公的妻子在結婚時送給他的。7 年后,妻子病重離開人世。這塊手表,丈夫舍不得戴,舍不得磕碰,害怕丟失。于是他找到林西,想讓她把這塊手表和自己送給妻子的鉆戒放在一起。得知這個故事后,林西設計了一棵“愛情樹”,將手表的零件路線層層疊加,最終匯合在終點,而終點則是象征著兩人美好愛情的戒指。
1 年后,林西大膽創(chuàng)建了自己的獨立工作室,并招聘了員工。林西確信,手機裝裱的意義在于,舊物能以另一種方式延續(xù)生命。
拆解裝裱一只手機的價格并不便宜,根據復雜程度收取價格不等的手工費和設計費。裱框一部手機花費近千元,但林西的工作室仍接單不停。用林西的話說,這些舊物件承載了一種情感,所以人們愿意將這份情感拆解留念。
漸漸地,單純手機拆解,已無法滿足人們多樣化的需求,林西的裝裱業(yè)務逐漸擴大,拆解對象變得五花八門。從手機到電腦、手表、游戲機,甚至是挖比特幣的礦機,高達戰(zhàn)士、大疆無人機等電子產品,都成了拆解對象。林西接到的訂單中,除了個人用戶,企業(yè)訂單也在逐漸增多。不少廠商認為,拆解裝裱能幫助自己的產品達到別具一格的宣傳效果。甚至有廠商請林西拆解奶粉罐,展示其中的安全成分。
2021 年初,小米商城上線了售價為199 元的“機”藝重塑服務,消費者可將舊款小米手機進行拆解裝裱。同一時間,魅族推出了免費的“時光機裝裱”服務,用戶只需在魅族社區(qū)寫下與手機互相陪伴的故事,獲得官方評優(yōu)的故事就有可能被選中。
2021 年9 月,真我GT Neo2 發(fā)布會的邀請函,便是一張手機散熱系統的拆解裝裱圖。這張看起來質感十足的邀請函,成為發(fā)布會的一大亮點,也讓林西的拆解裝裱工作走入了大眾視野。
如今,隨著訂單量增多,林西每個月會進行20天左右的直播帶貨。同時,林西還開設了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拆解設計課,帶新手們入行。截至目前,林西的線下學生已經有30 多個,也有學生直接留在了工作室里。
僅2021 年一年,林西工作室的營收就達到300 萬元,2022 年又增長50%。對于手機裝裱師的前景,林西非??春?,現在電子產品更新速度太快了,特別是手機,目前我國手機保有量已達18.56億部。這些載滿記憶的電子產品,歷經迭代逐漸被淘汰,但人對于舊物的情感卻很難抹去。把舊手機裝裱成一件藝術品,能留下紀念,從而使記憶用另一種方式延續(xù)。
林西頗感慨地說:“裝裱的意義不在于這個東西是什么,而是承載了什么,我們裝裱的是一些看不見摸不著的情感!”
浙江工業(yè)大學教授張雷說:“手機裝裱是對廢舊產品美學價值的再創(chuàng)造,類似工業(yè)遺址的一種文創(chuàng)設計,兼顧了歷史感和時尚感。滿足了部分人群對技術審美的特殊偏好。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也是手機自身生命形態(tài)特征展開方式的美學探索。”
國內一位環(huán)保專家說,目前,很多手機生產公司將手機拆解裝裱列入了標配。拆解,或許用另一種方式將產品質量公之于眾。對舊物的拆解保存,既保護了我們的環(huán)境,又傳遞了情感。林西開拓的拆解裱框設計,為二手電子產品找到了好歸宿。
林西熱愛這份新興職業(yè),她認為手機裝裱行業(yè)尚未迎來井噴式發(fā)展。在這條嶄新的賽道上,有著200 萬粉絲的林西,已經以出色的成績成為其中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