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雙慶
什么是事物?百度漢語里的解釋是:客觀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切物體和現象。由此可見,我們筆下這樣的素材并不鮮見,草木蔬果、風雨雷電等等。大千世界里,有生命的,無生命的,很多事物都可以成為我們的寫作對象。
生活中,哪些事物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觀察到了事物或現象怎樣的細節(jié),把這種獨特的體驗和感悟寫下來。同學們,想要在作文寫作中寫好事物,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
關于事物的素材有很多,地方美食是事物,名勝古跡是事物,生活中的一物一景都是事物,拿到這個主題后,不要急于下筆,而是要認真想一想,把寫作對象確定下來。
首先,排除那些平淡的、常見的,大家都能想到的素材,這樣的素材往往讓人看到開頭就知道了結尾,很難取得閱卷老師的賞識。其次,寫自己熟悉或了解的素材,也不能為了求新刻意選擇那些偏冷的事物作為寫作對象,否則,還沒有動筆,你就會發(fā)現已經陷入了未知的困境。最后,哪些素材是我們能夠接觸到而又新穎的呢?比如家里的掃地機器人,媽媽做的紅燒肉,迷你訂書機,奶奶的小菜園,學校里的小廣播、大花池,戶外活動時,你偶然發(fā)現的一片四葉草等等,這些素材就在我們身邊,但是,往往成了我們最容易忽略的對象。
確定了寫作對象之后,從哪里入手?這是個關鍵問題。很多同學提筆就寫,想到哪寫到哪,寫著寫著就沒了方向,所以,下筆前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數。結構怎樣安排,從整體到局部,還是從上到下,由外向內等等,先寫外形還是先寫顏色、大小等等,只有順序理清了,層次才會分明,整個文章的思路也會更加清晰。
以《奶奶的小菜園》為例,哪一部分應該是文章的重點呢?我想,奶奶在菜園里勞作的身影或收獲時的喜悅應該重點著墨。比如收獲的季節(jié)來臨,菜園里的那些果實是什么樣子的?奶奶在采摘這些果實時,臉上的表情有什么變化?這些細節(jié),我想是不能放過的。另外,語言、動作、表情神態(tài)和心理等描寫要穿插運用,如此一來,作文內容不僅更具體了,語言也會更加生動了。
情感是一切寫作的基礎,任何一個事物,單單對它進行敘述和描寫,都不是我們作文想要的結果。那么,怎樣用情呢?有的同學一提到情,就大發(fā)感慨或贊嘆,其實,情感的流露無非就一個字,那就是“真”,把內心最真實的想法和感受表達出來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