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血清外泌體miR-486-3p對非小細胞肺癌的早期診斷價值。
方法 選擇非小細胞肺癌病人120例為觀察組,同期體檢健康志愿者120例為對照組,均采集空腹靜脈血,磷鎢酸鈉溶液染色后采用透射電鏡觀察外泌體形態(tài),Western blot方法檢測外泌體標志性蛋白CD81、TSG101表達,實時熒光定量PCR(RT-qPCR)方法檢測miR-486-3p水平,采用化學發(fā)光法檢測血癌胚抗原(CEA)、糖類抗原125(CA125)、神經(jīng)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細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水平,繪制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ROC曲線)分析血清外泌體miR-486-3p診斷非小細胞肺癌的靈敏度和特異度。
結果 透射電鏡觀察可見,外泌體呈盤狀囊泡樣結構,直徑為20~300 nm,顆粒狀。Western blot實驗鑒定表面標志蛋白CD81、TSG101證實為外泌體。觀察組血清CEA、CA125、NSE、CYFRA21-1水平均高于對照組(t=10.701~31.406,Plt;0.01),miR-486-3p水平低于對照組(t=17.155,Plt;0.01);觀察組高齡、男性、有淋巴轉移病灶及TNM分期Ⅲ~Ⅳ期病人的miR-486-3p表達水平均低于中青年、女性、無淋巴轉移性病灶及TNM分期Ⅰ~Ⅱ期病人(t=8.168~19.658,Plt;0.05)。ROC曲線分析顯示,血清外泌體miR-486-3p診斷非小細胞肺癌的曲線下面積(AUC)為0.781,95%置信區(qū)間(CI)為0.724~0.839,靈敏度為51.67%,特異度為98.33%,最佳界值為0.945。
結論 血清外泌體miR-486-3p對非小細胞肺癌具有一定的早期診斷價值,血清外泌體miR-486-3p表達水平越低,非小細胞肺癌病人惡化程度越高。
[關鍵詞] 血清;外泌體;miR-486-3p;癌,非小細胞肺;癌癥早期檢測
[中圖分類號] R730.4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5532(2023)02-0292-04
doi:10.11712/jms.2096-5532.2023.59.068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球范圍內(nèi)惡性腫瘤死亡的常見原因之一。非小細胞肺癌是肺癌中最常見的病理類型,其早期診斷具有一定的難度,且5年生存率較低。肺癌發(fā)病早期多無典型臨床表現(xiàn),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往往已經(jīng)發(fā)展至中晚期,預后不佳。外泌體天然存在于人體體液中,其成分中含有mRNA、miRNA和蛋白質等能夠攜帶重要生物信息的分子,腫瘤源性或腫瘤相關的外泌體含有豐富的生物成分,可作為信號信使參與前列腺癌發(fā)生、發(fā)展、進展和轉移過程中細胞間通訊,是調(diào)節(jié)微環(huán)境的重要遞質。由于這些外泌體可以從各種體液中分離出并檢測到,已成為腫瘤診斷和預后有潛力的新的生物標記物。miRNA是一種非編碼小分子RNA,可調(diào)節(jié)細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在腫瘤的診斷、預后和治療中發(fā)揮重要作用。外泌體中的miRNA-486-3p在很多惡性腫瘤中均呈現(xiàn)異常表達,如肝癌、胰腺癌、肺癌或胰腺癌等。本研究通過檢測并分析非小細胞肺癌病人和健康體檢者血清外泌體miR-486-3p表達水平差異,探究血清外泌體miR-486-3p對非小細胞肺癌的早期診斷價值。現(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8年10月—2020年9月,選取本院收治的非小細胞肺癌病人120例為觀察組,以同期本院體檢的健康志愿者120例為對照組。觀察組男93例,女27例;年齡40~79歲,平均(59.87±10.39)歲。病人納入標準:①經(jīng)影像學及病理檢查確診為非小細胞肺癌;②意識清楚,無精神系統(tǒng)疾病,認知正常,能夠通過語言或行為與他人正常交流。排除標準:①肝腎功能嚴重不全者;②免疫系統(tǒng)疾病病人;③合并其他惡性腫瘤者;④除肺部以外其他惡性腫瘤病人。對照組男95例,女25例;年齡38~80歲,平均(60.34±11.27)歲。所有對照組受試者影像學檢查、實驗室檢測均未見明顯異常;意識清醒,無精神系統(tǒng)疾病。所有研究對象知情同意且研究通過本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 檢測指標及方法
采集兩組受試者空腹靜脈血5 mL,以4 000 r/min離心15 min,獲取血清,應用Auto 2000發(fā)光儀(美國,SBI公司)檢測血清中癌胚抗原(CEA)、糖類抗原125(CA125)、神經(jīng)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及細胞角蛋白抗原片段21-1(CYFRA21-1)水平。應用Exo Quick-TM試劑(美國,SBI公司)提取血清外泌體,按照試劑說明書操作。用磷鎢酸溶液染色法染色后,透射電鏡(Olympus)觀察外泌體顆粒形態(tài),納米顆粒跟蹤分析(NTA)技術測定外泌體粒徑大小。應用Western blot法檢測外泌體表面蛋白標志物CD81和TSG101表達,實時熒光定量PCR(RT-qPCR)方法檢測miR-486-3p水平。收集受試者一般資料,對病人手術后腫瘤組織病理學、腫瘤病灶最大直徑等進行分析。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GraphPad Prism9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量資料結果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比或例數(shù)表示,數(shù)據(jù)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lt;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應用 MedCalc 15.2.2 軟件繪制受試者工作特征 (ROC)曲線,分析血清外泌體miR-486-3p診斷非小細胞肺癌的靈敏度和特異度。
2 結 果
2.1 血清外泌體的鑒定
透射電鏡觀察顯示,外泌體具有脂質雙層囊泡結構(圖1);NTA 技術觀察結果顯示,外泌體顆粒直徑呈單峰正態(tài)分布,峰值處顆粒直徑約為 90 nm,顆粒主要分布于20~300 nm(圖2)。Western blot檢測顯示,外泌體表達CD81和TSG101表面標志蛋白(圖3)。
箭頭所示為外泌體,磷鎢酸溶液染色法染色,放大70 000倍。
2.2 兩組血清檢測指標比較
觀察組血清CEA、CA125、NSE和CYFRA21-1水平均高于對照組(t=10.701~31.406,Plt;0.01),觀察組血清外泌體miR-486-3p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t=17.155,Plt;0.01)。見表1和圖4。
2.3 不同病理特征非小細胞肺癌miR-486-3p表達比較
觀察組高齡、男性、有淋巴轉移性病灶及TNM分期Ⅲ~Ⅳ期病人的miR-486-3p表達水平均低于中青年、女性、無淋巴轉移性病灶及TNM分期Ⅰ~Ⅱ期病人(t=8.168~19.658,Plt;0.05),而組織學診斷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見表2。
2.4 miR-486-3p對非小細胞肺癌的診斷效能評估
ROC曲線分析顯示,血清外泌體miR-486-3p診斷非小細胞肺癌的曲線下面積(AUC)為0.781,95%置信區(qū)間(CI)為0.724~0.839,診斷的靈敏度為51.67%,特異度為98.33%,最佳界值為0.945(圖5)。
3 討 論
肺癌在臨床上發(fā)病率較高,其病死率居惡性腫瘤首位,其中非小細胞肺癌病人占80%以上。很多病人在明確診斷時往往已經(jīng)發(fā)展至中晚期,若早期明確診斷,采取手術等措施綜合治療,5年生存率能夠顯著提高。CEA、CA125、NSE、CYFRA21-1等腫瘤標志物是常見的肺癌篩查指標,但其靈敏度、特異度均較低,無法滿足臨床需求。低劑量螺旋CT具有發(fā)現(xiàn)早期病灶的能力,但卻容易引起醫(yī)生對疾病的誤判,導致進行一些不必要的治療;另外,頻繁的CT檢查也對病人的健康不利。其他檢查,如支氣管病理活檢,屬于有創(chuàng)檢查,病人接受難度較高,對于早期非小細胞肺癌病人的診斷價值比較有限。因此,尋找特異度及靈敏度更高的檢測方法是肺癌篩查的目標。
外泌體的本質是一種細胞外囊泡,其體積較小,直徑通常介于20~300 nm范圍內(nèi),它們主要由細胞分泌產(chǎn)生,并通過胞吐的方式釋放進入各種體液,外泌體可在血液、尿液、汗液以及腦脊液等多種體液中存在。Exocarta數(shù)據(jù)庫顯示,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的外泌體超過萬種,在各種外泌體中,其組成成分包括蛋白質、mRNA、miRNA以及脂質。這些成分是體內(nèi)新陳代謝的重要物質,參與體內(nèi)的物質交換,因此它們在腫瘤發(fā)生的早期即可出現(xiàn)一定的變化,對腫瘤早期診斷以及治療后病情的評估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已成為腫瘤血清生物標記研究的熱點。
本文研究主要檢測血清外泌體中的miRNA。miRNA屬于非編碼RNA,能夠通過mRNA的靶向互補作用而達成對基因表達的調(diào)控作用。目前研究認為,miRNA在腫瘤發(fā)生發(fā)展及轉移的過程中有一定的臨床作用,這也是癌癥治療中的新思路。有研究表明,miRNA在惡性腫瘤病人體內(nèi)多呈異常表達,與多種惡性腫瘤病人的預后關系密切,具有一定的早期診斷價值。本文結果顯示,觀察組血清CEA、CA125、NSE、CYFRA21-1的水平均高于對照組,而血清外泌體miR-486-3p水平低于對照組,提示檢測腫瘤標志物能一定程度篩選出肺癌病人。
TNM是分析肺癌的病理類型、浸潤程度等方面的常用分型方式。本文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高齡、男性、有淋巴轉移性病灶及TNM分期Ⅲ~Ⅳ期病人的miR-486-3p表達水平均低于中青年、女性、TNM分期Ⅰ~Ⅱ期、無淋巴轉移性病灶者。提示腫瘤細胞惡化程度越高,miR-486-3p表達水平可能越低。
綜上所述,非小細胞肺癌在肺癌中比較常見,預后較差,早期診斷并及時予以治療措施,能夠延長病人生存時間。血清外泌體miR-486-3p屬于常見抑癌miRNA,在非小細胞肺癌中呈現(xiàn)低水平表達,且非小細胞肺癌病人惡化程度越高,血清外泌體miR-486-3p表達水平越低,二者之間呈負相關,提示血清外泌體miR-486-3p對非小細胞肺癌具有一定的早期診斷價值。外泌體miRNA是外泌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機體免疫、疾病進展,尤其是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變化中都有參與。但是目前,臨床上對于外泌體的研究還處于基礎階段,在理論體系方面尚不完善,并且在科研投入和技術支持方面都存在一定的欠缺,有待進一步深入。外泌體中的很多組成部分均有望成為疾病的無創(chuàng)生物標志物,為疾病的早期發(fā)現(xiàn)、預后評估提供可靠的臨床依據(jù)。
[參考文獻]
張帥,許志云,董高超,等. 肺癌合并其他器官多原發(fā)癌的臨床特點分析." 中國肺癌雜志, 2021,24(1):7-12.
Chinese Preventive Medicine Association. 中國肺癌篩查標準(T/CPMA 013-2020)." 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 2021,29(1):1-8.
AWADASSEID A, WU Y L, ZHANG W. Extracellular vesicles (exosomes) as immunosuppressive mediating variables in tumor and chronic inflammatory microenvironments." Cells, 2021,10(10):2533.
王新穎,顧玉海. miRNA在肺癌診斷、治療及預后判斷中的應用進展."" 山東醫(yī)藥, 2017,57(31):108-111.
喬書培. miR-486-3p特異性過表達系統(tǒng)構建及在癌癥中的作用及其機制研究." 黑龍江: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2019.
余昌敏,張丹,閔明,等. 外泌體miRNA作為癌癥早期診斷標志物的研究進展." 中國免疫學雜志, 2020,36(22):2786-2790.
何敏,黃燕. 肺癌早期診斷方法的研究進展." 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 2020,47(23):4381-4384.
陳獻,劉靜莎,高紅梅,等. 肺癌腫瘤標志物定量檢測的臨床價值." 武警醫(yī)學, 2016,27(4):379-381,385.
趙靜茹,文智. 非小細胞肺癌新分期的影像學進展." 中國臨床醫(yī)學影像雜志, 2014,25(9):657-659.
趙越, 王超, 陳和忠. 外泌體生成和分泌機制的研究進展." 解放軍醫(yī)學雜志, 2017,42(12):1106-1109.
張怡萌,張慧欣,劉洋. 外泌體生物分析及其臨床應用研究進展." 高等學?;瘜W學報, 2020,41(11):2306-2323.
朱深圳,章佳新. 外泌體不同成分在乳腺癌中研究進展及前景." 國際外科學雜志, 2020,47(11):787-792.
(本文編輯 黃建鄉(xi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