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實生活中,能耐一詞的意思,等同于“本領(lǐng)、能力”。拆開來講,能耐就是能“耐”,耐得寂寞,耐得冷清,耐得勞苦,耐得繁瑣,耐得人情冷暖,耐得運道起伏。
耐煩,是一種難得的做人的素養(yǎng)。煙火日子、個人修為、工作事業(yè),要往高處走,都需要靜心沉潛、踏實而行。三尺講臺上的教師,耐心鉆研學科教法、耐心傳授知識、耐心等待學生成長,一個“耐”字見高低;戍邊衛(wèi)國的士兵,“白天兵看兵,晚上看星星”,清冷寂寞是他們的常態(tài)化生活;治病救人的醫(yī)生,“不煩”代表一種職業(yè)素養(yǎng),不厭其煩地解釋、精益求精地診療,一個“耐”字傳境界;飛向太空的航天員,在常人看來,工作神秘、有趣、充滿探險意味,而飛天之路莫不是航天員用堅毅的信念和無數(shù)極限訓練開辟鋪就。挑戰(zhàn)極限,意味著最高級的耐煩:瘋狂轉(zhuǎn)椅上天翻地覆的暈眩,載人離心機上心跳加速的失重,儀表器件上爛熟于心的操作……
我們平凡的小日子,要過出滋味來,也需要耐煩心。生活的真相就是一事推著一事,一個麻煩疊著一個麻煩。面對生活,不耐煩是人的本能,耐煩則是一種能力,是一種做人的智慧。
晚清政治家曾國藩極為推重“耐煩”之心,他在給好友李宮保的信中說:“若遇棘手之際,請從忍耐二字痛下功夫?!痹诮o九弟曾國荃的家書中也說:“居官以耐煩為第一要義?!彼詾槟蜔w現(xiàn)在做人做事上,要勤勉克制、心無旁騖。
曾國藩識人選才,也是以耐煩為依據(jù)?;窜妱?chuàng)建之初,李鴻章為他推薦了三位人才。他沒有立即召見,而是暗中觀察三個人的表現(xiàn)。半個時辰后,三人中的一個東張西望,略顯躁動;一個規(guī)規(guī)矩矩站在庭院里,但神色焦急;只有一個人,神態(tài)自然,精神放松。
曾國藩對李鴻章說:“ 這三個人中,只有一人堪大用?!崩铠櫿拢骸袄蠋熑绾蔚弥??”
曾國藩微微一笑:“做大事,最重要的是耐煩。這三人當中,只有一人耐得煩,能成大器?!?/p>
事實證明,曾國藩的判斷是準確的。被他看中的那個人,就是日后的淮軍名將、中法戰(zhàn)爭中的大功臣劉銘傳。
所謂的“耐得千事煩,收得一心清”,耐煩的人能夠掌控雜念妄想,消融煩惱,保持溫和平靜;也能包容人事物境的紛擾,不怕煩難,不懼干擾,鍥而不舍,堅忍不拔。
萬里之行,得一步一步走;鴻篇巨著,須一字一字寫;長卷畫幅,必一筆一筆描;家常日子,亦是一針一線一飲一啄不敷衍。這一步步、一字字、一筆筆、一日日的那種平和堅持,便是耐煩。
作家沈從文是個很耐煩的人。他的每部作品都會反復修改,少則四五遍,多則十幾遍。一本五六萬字的《邊城》,寫了半年多,平均每天三四百字,精雕細刻,一絲不茍。他當老師,批改學生文章認真細致,寫下的建議和修改意見比原作還多。他做報紙編輯,改稿編稿,斟酌修改,從不敷衍。正是憑著“耐煩”的功夫,他從一個小學畢業(yè)生,一路走到大學名師、文物權(quán)威、世界級著名作家的位置。他曾說:“我不希望比誰聰明,只希望自己比別人勤快一點,耐煩一點?!?/p>
(編輯 鄭儒鳳 zrf911@sina.com,西米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