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來了,因疫情沉寂已久的“研學游”迎來旺季。參觀博物館、科技館,感受天文、地理、歷史的奧秘;走進知名學府,接受知識的洗禮;深入戶外營地,體驗一場徒步探險之旅……在注重學生綜合素質培養(yǎng)的當下,集沉浸式探究、學習、體驗于一體的研學深受家長和學生的歡迎。
今年暑期,除了“研學游”,“畢業(yè)游”“課本游”等新玩法頻出。在學校推動和家長追捧下,研學市場頗為熱鬧,但熱鬧背后,行業(yè)內也亂象叢生,如游而不學、價高質低、師資存疑……
名校研學成了“到此一游”
“打著名校研學的旗號宣傳,結果卻被臨時告知大學進不去,有種被騙的感覺!”丁女士在朋友圈里吐槽某研學機構的虛假宣傳行為。
她為9歲的兒子小亮精心挑選了今年7月3日的名校暑期研學項目,廣告中明確提到有北京大學的參觀行程。“當時孩子一看能進北大,眼睛都亮了,吵著嚷著就要報這個?!倍∨空f,盡管該項目9980元的價格遠超自己的心理預期,但她還是為兒子買了單,“我也希望他能進名校感受不一樣的文化氛圍,激勵他努力學習?!?/p>
“你看,這里明明寫著,一整天都在北大,學生將進入校園參觀,了解專業(yè)學科設置及校園生活,并完成‘覺醒時代的新青年’定向挑戰(zhàn)?!痹诙∨空故镜男谐虇紊?,赫然寫著“第三天‘青年力量召喚’,全天:北京大學”的加粗文字,當天晚間還會有一場“狀元見面會”,研學學生將和北大學生見面,分享成長經歷,開展思想交流。
然而,正當小亮滿懷期待地等待出發(fā)時,丁女士卻被告知,因北大在該團期內尚未開放社會參觀,整日行程替換成參觀其他博物館?!肮ぷ魅藛T還說,考慮到孩子打卡名校的心愿,他們將安排大家前往清華或北大門口合影留念。”丁女士無奈地表示,名校研學變成了校門口合影,讓家長很無奈。
后來,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均發(fā)布通知,于7月8日起恢復校園預約參觀,實行限額管理,這意味著渴望走進名校參觀的游客有機會自己預約入校。然而,兩校也均明確,校園參觀不收取任何費用,拒絕提供參觀服務的有償行為。眾多打著名校旗號宣傳的研學項目是否能進入學校,還是未知數。
像這樣打著名?!安吝吳颉毙麄鞯倪€真不少。比如,有的項目將清華、北大的校門照片放置在宣傳首頁,仔細閱讀介紹才發(fā)現(xiàn),所謂的清華研學實際上是帶領學生進入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參觀——這家博物館位于清華校園外,普通游客付20元門票便可預約參觀。有的項目宣稱請來了“名校畢業(yè)生或老師”授課,但并未對任課教師的身份進行任何明確說明,是否真如宣傳所說“來自名?!?,也無從考證。這些研學項目均與家長和學生所期望的名校游相距甚遠。
定價隨意,體驗感差
沙漠徒步、北疆探秘、沉浸式學習航空技術模擬直升機、童話王國丹麥奇妙體驗……當下,自然生態(tài)、人文歷史、科技創(chuàng)新等成為研學旅行的熱門主題,不少研學項目還延伸到了國外。
今年暑期,國內研學項目大致分為三類:城市周邊半日游、一日游,如戶外探險徒步、田園生活體驗,以尋找自然、鍛煉孩子的實踐動手能力為主要內容;跨省市單周游,主要以探索天文地理、感悟華夏文化、高校訪學教育等為主要內容;營地類研學夏令營,營地內戶外活動設施、教室、食宿條件相對完善。
這些研學團價格不菲,且不同機構組織的相似研學活動價格差異巨大。以一日游、半日游為主的研學項目價格多為數百元至上千元,多日國內跨省市研學項目基本在數千元至上萬元。
“行業(yè)沒有統(tǒng)一標準,定價很隨意?!焙蔽錆h的從業(yè)人員陳先生舉例說,他所在的研學機構推出探索鄉(xiāng)村的研學團,很快就有其他機構復制了這一研學模式,去的鄉(xiāng)村差不多,活動內容差不多,就多了一個孩子種菜的項目,價格直接貴了幾百元。
多位家長反映,剛開始之所以接受高昂的研學費用,除了希望孩子得到鍛煉之外,還看中了機構宣傳的出行、食宿條件好,安全有保障。但一些機構“偷工減料”,如宣傳中的住宿標準是準四星酒店,結果卻安排六人間宿舍;說好的“豪華自助餐”變成了“大巴上吃盒飯”。出國研學時,有的機構選擇價格低廉的航空公司來獲取更多的利潤。
“跟當初宣傳的差距很大。孩子參加的是去美國的研學團,宣傳說有當地孩子結伴陪同學習,結果機構租了一個當地中學的會議室,讓孩子們在會議室里交流;最期待的哈佛、耶魯大學之行,僅僅就是帶孩子到學校參觀了一圈?!鄙虾J忻耨R女士說,她曾經花3萬多元為孩子報了去美國的研學,對效果很不滿意。
有業(yè)內人士表示,一些所謂的研學團,在主要行程安排上與旅游團路線高度一致,只是中間穿插了一些夏令營課程,而一旦加上“研學”兩字,費用往往要比旅游團高出不少。這在低齡段的研學項目中表現(xiàn)得尤為明顯。
快速發(fā)展的研學旅行市場,存在大量粗放型、體驗差的產品,由于旅游公司開發(fā)研學產品的人絕大多數非教育類相關專業(yè)出身,導致研學產品缺少應有的教育意蘊,從而出現(xiàn)了“規(guī)劃時隨心所欲、毫無章法,營銷廣告倒是吹得天花亂墜”的現(xiàn)象。
研學老師資質有貓膩
目前,研學市場并未對教師的個人資質進行硬性要求。2022年,人社部在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yè)分類大典》中,增加了“研學旅行指導師”這個職業(yè),意味著研學老師有了官方認可的“身份證”。于是,越來越多的研學老師選擇考取“研學旅行指導師”證書,以自證身份。然而,這其中也存在貓膩??既≡撟C書需要報名、培訓學習、參加理論和實踐考試等步驟,于是市場上出現(xiàn)了眾多“考證培訓機構”,號稱花錢能買考試真題,甚至不用考試就能直接拿證。
一家機構的工作人員說,交1500元就能獲取“研學旅行指導師”證書考試的精準題庫,完成線上培訓后,就能拿到教育部認證的證書?!岸际窃},對著答案考,保證能通過!”當說出“著急拿證”的意向后,對方暗示,“加100元,把考試交給我們,坐等拿證就行?!碑攲ㄥX買來的證書表示質疑時,工作人員則發(fā)來一串教育部官網鏈接,表示證書可以在官網查詢真?zhèn)?,“放心,現(xiàn)在很多研學老師都在考這個證,市場認可度很高?!?/p>
在不少業(yè)內人士看來,研學市場之所以存在各種亂象,與整個行業(yè)缺少規(guī)范、缺少專業(yè)人才息息相關。
一家研學機構的從業(yè)者說,專業(yè)的“研學旅行指導師”非常缺,她所接觸到的大部分所謂的“指導師”都是景區(qū)講解員,“一些人對外宣稱是‘研學旅行指導師’,實際上并不是旅游專業(yè)或者相關學科專業(yè)畢業(yè),很多人的專業(yè)幾乎和研學沒有關系”。
對于“研學游”等新的教育方式,教育部門一直是持比較認可的態(tài)度。早在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門就聯(lián)合發(fā)布《關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2017年9月,教育部印發(fā)《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加強研學旅行工作,指導研學旅行試驗區(qū)工作,交流各地經驗做法。2018年3月,《教育部2018年工作要點》明確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
研學的本質是在游中學,不能“只旅不學”,教育機構應當結合市場需求培養(yǎng)相關復合型人才,加強高質量產品的開發(fā)建設;不僅需要懂教育的專業(yè)人才進行規(guī)劃、設計,還需要詳細的行業(yè)標準和管理細則,推動研學旅行管理規(guī)范化。
教育、文旅等多部門有必要加強聯(lián)動,為研學旅行發(fā)展提供有力的規(guī)范和保障;逐步健全完善“研學游”“畢業(yè)游”以及“課本游”這一類游學方案,避免研學異化成新的“殺豬盤”。
(資料來源:浙江日報、新京報、法治日報、北京日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