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年,我去河北承德旅行,參觀了大名鼎鼎的避暑山莊。游玩之余,朋友大力推薦我去看看世界最大的木雕菩薩像。
沖著“世界之最”這個名頭,我也得瞧瞧去。
在金碧輝煌的普寧寺中,千手千眼的觀世音菩薩像氣勢非凡。抬頭細細觀賞幾分鐘,我脖子有些酸。令人不解的是,在木雕菩薩頭頂,居然還有一尊很小的佛像。
游客如織,喧鬧無比,導游提高嗓門,大聲說出原因:世上的人吶,太多是貪嗔癡和愚昧的。菩薩就算有千手千眼也拯救不過來,所以,菩薩特別惱火,就氣得炸裂了,碎成了幾十塊。這時,菩薩的師尊無量壽佛趕來了,他把菩薩碎掉的身體重新收攏起來,以手撫摩勸慰:“救渡眾生豈能畏難而成疑惑之心?只要志堅,以佛的智慧和法力,一定能如愿?!逼兴_這才得以還原歸位。
所以,在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的頭頂,還立有無量壽佛的佛像。無量壽佛就是老百姓最熟悉的“阿彌陀佛”。
本來只是打發(fā)時光,卻意外聽到這么一個充滿禪機且意味深長的故事。
我忽然想到人生中第一份工作。那時,我在《心理輔導》雜志做編輯部主任,日常工作包括對社會上的心理咨詢師進行督導。
所謂“不如意事常八九”,世道不易,我們見得多了,比較淡定。那些入行時間不長、資歷較淺的心理咨詢師就麻煩了。他們本來想幫助別人,但聽了太多別人的故事,自己被反向影響導致情緒崩潰,成了負面情緒的“垃圾桶”。
有一位年輕的心理咨詢師曾向我求助,她聽了來訪者的故事,深為同情之外,又常常壓不住火,痛苦又憤怒。比如遭到家暴被打得鼻青臉腫的主婦,一轉頭又說丈夫平時對自己很好。這令心理咨詢師屢屢想起魯迅先生說的那句“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簡直要氣炸了。
從這一點看,這位年輕的心理咨詢師和傳說中因生氣把自己氣炸了的菩薩很相似。
所以,在心理學領域,有這樣的制度,資歷淺的心理咨詢師要定期去找資深的心理咨詢師督導。所謂督導,就是接受“道行”更高的人給予的指導和鼓舞,尤其是指導。這恰似無量壽佛對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的撫慰:不畏難,不疑惑,意志堅定,持之以恒。
說易行難,我們能依靠的不過是一顆恒心。
(編輯" 張建" 445718228@qq.com,西米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