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指平時常見的事物、常做的事情;詩意,則是用一種藝術(shù)方式對現(xiàn)實(shí)或想象的描述與自我感受的表達(dá)。難得的是,不少詩人將日常寫成了詩意。
比如蒼蠅,人人都不喜歡,因為它給日常生活帶來了很大困擾。南宋詩人楊萬里卻寫過一首關(guān)于蒼蠅的詩,名叫《凍蠅》,內(nèi)容十分可愛:“隔窗偶見負(fù)暄蠅,雙腳挼挲弄曉晴。日影欲移先會得,忽然飛落別窗聲?!贝笠馐歉糁皯襞既磺埔娏艘恢徽龝裰柕纳n蠅,它在不停地摩挲著腳。當(dāng)太陽的影子快要移走時,它先感受到了,于是忽然飛落到別的紙窗上,并發(fā)出了輕微的聲音。在楊萬里的筆下,蒼蠅能曬太陽能撓腳,還能跟著太陽的影子靈巧挪動,可謂機(jī)靈可愛。
唐朝詩人韓愈也挺有意思,他從日常掉牙現(xiàn)象出發(fā),寫了一首詩《落齒》:“去年落一牙,今年落一齒。俄然落六七,落勢殊未已。余存皆動搖,盡落應(yīng)始止。憶初落一時,但念豁可恥。及至落二三,始憂衰即死……因歌遂成詩,持用詫妻子?!边@首詩很長,足足寫了36句。韓愈最開始寫自己落了一顆牙,然后嘩啦嘩啦落了很多顆。他想著,留存著的牙齒都已動搖了,看來總要到落盡才算完結(jié)。在詩文中間,他將人生與掉牙關(guān)聯(lián),發(fā)出各種各樣的感慨。最后,他還不忘寫上一句:因為歌詠落齒,就寫成了這首詩,常常用它來給妻子和孩子們讀一讀,讓他們驚笑一番。
白居易也喜歡用詩歌來表現(xiàn)日常,寫了十來首覽鏡詩,是唐代詩人里覽鏡詩寫得最多的人。不過,別的詩人多用覽鏡詩來感嘆時間的流逝、悲傷的情懷,白居易卻相反,他看到鏡子里蒼老的自己,居然很高興,寫下了《覽鏡喜老》:“今朝覽明鏡,須鬢盡成絲。行年六十四,安得不衰贏?親屬惜我老,相顧興嘆咨。而我獨(dú)微笑,此意何人知……爾輩且安坐,從容聽我詞。生若不足戀,老亦何足悲?生若茍可戀,老即生多時?!鼻皫拙鋵懥税拙右渍甄R子時的場景——大家都嘆息他變老了,表達(dá)關(guān)心之意,只有他,在看到鏡中胡須和鬢發(fā)已變白的自己時還微笑著。后幾句,白居易開始奉勸大家:你們坐下來慢慢聽我說,為什么我老了反而感到高興。如果這個世界上沒有什么可以留戀的,那老了也就不用悲傷;如果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值得留戀的東西,那說明你在這個世界上已經(jīng)活得很長了。你看,通過描寫照鏡子這個簡單日常,白居易寫出了自己的樂觀豁達(dá)。
古今中外,總有人喜歡將人們不太關(guān)注的日常作為審美對象,觀察、欣賞,然后寫成詩意。
(選自《意林》2022年01期,有改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