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啟錢
炒股的人都知道,要玩好股票,止損是一門必修課。
因為以隨機性為主要特征的股市,在上千萬人的博弈下,任何時候都不可能存在固定的規(guī)律,唯一能預測到的情況,就是誰都無法準確預測。所以,股市中沒有只賺不賠的股票,“股場”上也沒有只賺不賠的人?!肮缮瘛迸c小散戶的區(qū)別在于誰能止損,誰能做到該割肉時就割肉離場。
其實,人生路上,需要止損的,何止是股票。
一名女孩,十八歲就被大她很多歲的男人誘騙,輟學結(jié)婚并生了小孩。婚后她發(fā)現(xiàn)男人無固定工作,也沒有穩(wěn)定收入,賭博、家暴、出軌卻一樣不少,又因為詐騙,被外地公安機關抓走。然而,她向律師咨詢的問題是,我怎么才能去那邊的公安局看他。律師說,你應該問的是怎樣離婚吧,這樣的日子,你怎么還過得下去?她說,家人和身邊的人多次勸她離婚,她也知道自己應該離婚,可就是下不了決心。
正是應了那句話,婚姻里比看錯人更可怕的,是舍不得止損。網(wǎng)絡上,婚姻中不懂止損而吃虧的視頻層出不窮,卻仍有不少當事人硬是拖延,直到最后,遭遇的是無法收拾的爛攤子。
再說一個案例。前幾天,一名兒子被抓的老人來電話咨詢。他兒子去年詐騙了老鄉(xiāng)五萬元,被害人找上門來,他兒子不肯還錢,被害人又請一位有“頭臉”的鄉(xiāng)親去勸說,他兒子還是不肯還錢。被害人只好報警,派出所把人給抓走了。老人說,家里人湊了錢,已經(jīng)把五萬元還給那位老鄉(xiāng)了,還額外多賠了五千元。老人問,這種情況下,可不可以讓老鄉(xiāng)撤回報案?筆者回答說,詐騙是公訴案件,報案人已經(jīng)撤不回了。而且,按照法律規(guī)定,詐騙金額達到五萬元,也不太可能緩刑了。本來,你兒子有不止一次止損的機會,但現(xiàn)在都晚了。
止損,是為自己的錯誤埋單。人非圣賢,孰能無過?無論是在漫長的人生路上,還是在復雜的生意場上,錯誤的理念、錯誤的立場、錯誤的信息、錯誤的時機、錯誤的判斷,常讓我們做出錯誤的選擇,表現(xiàn)出錯誤的行為。知錯即改就是止損,知錯能改才是好漢。方向錯了,停下來就是進步。
止損,更是給自己創(chuàng)造繼續(xù)前行的機會。股市上,止損能給人增加繼續(xù)交易的機會,不至于因為某一次錯誤就出局。如果你一把就出局了,后面的游戲再精彩,跟你也沒任何關系了。
不過,止損這事,知易行難。
難在不甘。不甘,是因為不菲的沉沒成本。所謂沉沒成本,就是一種已經(jīng)發(fā)生且不可收回的付出,如時間、精力、金錢、感情等。這些已經(jīng)付出的東西,讓我們明知道這段感情很爛,繼續(xù)下去很痛苦,可仍然想硬撐下去,其實就是不甘心。
這就需要壯士斷腕的勇氣。沼澤地里,萬一鱷魚咬住你的腳,你唯一的逃生機會,就是犧牲一只腳。如果你試圖用手去幫助腳掙脫,鱷魚便會同時咬住你的手,而且越掙扎,被咬得就越狠。所以,無論是婚姻,還是事業(yè),或是生意,遇到需要止損的時候,任何源于不甘的僥幸,都是那只伸向鱷魚嘴里的手。
難在時機。即不能在問題或困難剛露出端倪時就止損,因為在“山重水復疑無路”之時,再堅持一下,“柳暗花明又一村”可能就在轉(zhuǎn)角之處。老股民有一個經(jīng)驗,炒股要會止損,但又不能虧一點兒就賣,頻繁地止損,不然,本金都會被慢慢虧完;但也不能到事情已經(jīng)從量變進入質(zhì)變時再來止損,那時生米已經(jīng)煮成熟飯,見到棺材再落淚,就太遲了。
所以,止損,不僅在于及時,更在于適時,如張愛玲說的“在時間的無涯的荒野里,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這就要設好止損點,劃好自己的底線。一旦事物發(fā)展到了止損點,即將越過底線,就及時調(diào)轉(zhuǎn)方向。
難在力度。止損,表面上看,割的是“肉”,實際上完全可能是“瘡”,行動時就得干凈利落,不然,會越止越損,越損越止不住。
都說世上沒有后悔藥,但人生必修止損課。早在兩千多年前,老子就說過:“知止不殆?!?/p>
【原載《寧波日報》,本刊有刪改】
插圖 / 走錯路要及時止損 / 佚 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