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海粟等
丁立人,1930年出生于浙江臺州,現(xiàn)居上海。曾就讀于南京大學、中央美術學院華東分院、山東大學。歷任上海剪紙學會副主席、中國民間工藝學術委員會委員、上海理工大學設計藝術學院教授。分別于上海、澳門、北京、廣州、杭州、臺州、新加坡、柏林等地舉辦個展十余次。出版有《名畫家精品集·丁立人》《中國名畫家全集·當代卷——丁立人》《對影——丁立人》《丁立人繪畫作品集》等。
丁立人/ 鳥 布面油畫 60cm×60cm 2014年
劉海粟:在我的學生之中,丁立人是特別的。我要他臨中國畫,他就是不臨。幾年以來,他經常來我家,他看畫、看畫冊、聽我講過去的事。他看畫冊看得很用心,聽往事聽得很入神,卻從未臨摹過我收藏的中國畫。
他借過我的“毛公鼎”“散氏盤”。他寫過一段日子的字。他把寫的字拿來給我看,字寫得很有趣??梢娝皇遣欢畟鹘y(tǒng),看不懂會去寫它?他不是不喜歡傳統(tǒng),不喜歡會長時間花在這上面?他的不想臨摹,一定有他的想法,有他自己的打算。心中有他自己的東西,有了目標就有他的追求,當然走的路自然與人家不同。因此,隨時顯出他的獨立性。學藝術應該有這種精神,沒有這一點,即使學了藝術也不會有所創(chuàng)造的。
他看書看畫冊也跟人家不一樣。對于《世界名畫集》《盧浮宮藏畫》等大部頭經典畫冊,倒不太感興趣,他卻最愛看中國古籍木版插圖、非洲的民間美術這一類書。這二者相距甚遠,但都很中他的意。大概是這些東西同他很貼近,他在這些藝術里找到他想得到的東西。
他常拿他的畫以及木雕讓我看看。他的畫無論在造型、構圖、色彩各方面都是不同一般。他的畫放在面前,讓人眼睛一亮。他的畫,即使擺得遠也會一眼就看得出來的。沒有第二個人畫這樣的畫。這就是丁立人的畫,這就是丁立人。不僅如此,他每次拿來的畫都不會是雷同的。我想想也奇怪,他腦子里有那么多的構圖?他的木雕、版畫都是這樣的。丁立人的藝術不僅有自己的面貌,并且不斷地變換風格。
關良:丁立人6歲開始學畫。20世紀50年代初,他高中畢業(yè)了,考取了美術學院。但是,在學校只待了幾個月,就匆匆地離開了。因為他對繪畫有自己的要求——開創(chuàng)一條藝術的新路。
藝術活動是一種虔誠的工作,虔誠度決定藝術品的質量。有人說“藝術即道德”,是很有見地的。從事藝術就是追求真、善、美。丁立人對此早有覺悟。他向往的是單純、真摯、樸素的境界,并不是精致、巧妙的技藝,所以,他選擇的老師是史前藝術、民間藝術、兒童的畫及東西方卓越的藝術品。
20 世紀60 年代初,我看到了丁立人的一幅版畫。它有床單那么大,題材是鄉(xiāng)間風俗,用翠綠的染料印在暗黃色的牛皮紙上。刀法不加修飾,人物造型無拘無束,構圖很簡便,一切都像信手拈來。這樣的畫,給人以充分的自由感,是真正的藝術。一看就知道,他已經繞過了自然主義,擺脫了文人畫,走上了一條全新的路。
近年來,我經??吹蕉×⑷说漠嫛_@些畫是用兩尺見方的宣紙畫成的,有風景、靜物、人物(其中人物占多數(shù))。據(jù)他自己說,這些年來,他一直發(fā)奮作畫,即使在“文革”時期也未停止過。在當代中國畫壇上,凡是有才能的畫家都能夠把古代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精神結合起來,并且把東西方藝術熔于一爐,然后獨樹一幟地創(chuàng)造自己的新風格。從畫面上可以看出,丁立人近幾年在這方面所花的力量是很大的。
在當今信息時代,作品的民族面貌是容易被人忽略的。作品體現(xiàn)不出民族性,即使廣泛攝取營養(yǎng),獲得高度技巧,也會淹沒在世界藝海之中。有人認為“有了民族性,才有世界性”,這是很有道理的。從丁立人的畫中,依稀可見漢畫的結構和魏畫的造型以及民間版畫、年畫的色彩,民族氣息十分濃郁。這是由于他不僅熱愛我國上、下數(shù)千年的民族美術,而且天南地北廣泛收集、研究民間美術,日積月累,水到渠成。
丁立人除了繪畫,還搞木雕、石刻、印章等,每個項目都有他自己鮮明的觀念,嶄新的面目。我認為:藝術家所要追求的就是獨創(chuàng)性。藝術的獨創(chuàng)性的價值,等同于科學世界的發(fā)明、發(fā)現(xiàn)。因此,我對丁立人的畫,能不引起共鳴,能不感到欣喜?
趙無極:這是一次很難得的機會,要不是郁風介紹他來這里,我和丁立人便會失去見面的機會。我愛丁立人的畫,他的畫一下子把我?guī)У街袊囆g的深層??戳诉@批畫,我有這么個想法:丁立人的畫是東西方藝術的濃縮。別人無法做到的事,他做到了。
范迪安:丁立人的作品之所以能夠讓更多的人喜歡,是因為其中滲透了他對藝術的執(zhí)著與坦誠的人生情懷,這是他的作品的魅力所在。當然,他又是一位非常認真的人,一直在研究中國的民間藝術與西方藝術,像海綿一樣不斷地把各種藝術精華吸收進來,然后在自己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把這些精華消化了,然后自如地轉化為自己的繪畫語言,所以在他的藝術創(chuàng)作中,他走過的道路,經過時間的檢驗,在今天如此繁復的圖像語言中,能夠感覺到他的作品很有分量,同時也很個性化,具有自己鮮明的特點。更重要的是,他的作品的品質是非常高的。我想具備了這些方面,一個畫家就為這個時代作出了自己的貢獻。丁先生真正做到了生活在這個世界,而又能超越這個時代,但是還有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他的作品中的現(xiàn)代人,是古代人的折射,畫中的故事,不是簡單的畫面中的故事,而是畫家個人情感中的故事,所以,他的作品是需要慢慢品味的,能夠讓觀眾得到視覺享受。所以,我非常尊重丁先生這種有境界的創(chuàng)造。
殷雙喜:丁立人作品中的變形,更多的是一種平易近人、曉暢如歌的抒情表現(xiàn),東方寫意美學意義上的現(xiàn)實主義。他不追求意義,不想復制也不想解析這個世界,只是不斷表達對這個世界的永恒驚奇和熱愛,為心靈在朦朧的藝術創(chuàng)作中偶爾被照得遍體透明而欣喜。
他對于創(chuàng)作的想法與時代的標準不同,不能用標準的、大眾的趣味去衡量他,他的思路一直是反常的,思維很自由,這種自由來自他對于人生、文化的自信,這種自信不是盲目的自信,所以他的作品無論是古代題材的,還是現(xiàn)代題材的,感覺都很相似,這種相似就來源于他對于人生的態(tài)度。他的作品與西方乃至中國當代流行的繪畫樣式不同,而中國文化自身的血脈,通過丁先生這樣的藝術家和文人,得以延續(xù)下來。
↑丁立人/天臺勝景之五 布面油畫60cm×60cm 2015年
↓丁立人/天臺勝景之一 布面油畫60cm×60cm 2015年
↑丁立人/靜物之一 布面油畫60cm×60cm 2014年
↓丁立人/靜物之四 布面油畫60cm×60cm 2014年
丁立人/ 天臺勝景之六 布面油畫 60cm×60cm 2015年
↑丁立人/天臺勝景之七 布面油畫60cm×60cm 2015年
↓丁立人/天臺勝景之八 布面油畫60cm×60cm 2015年
↑丁立人/靜物之二 布面油畫60cm×60cm 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