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嘉祿
“四川人不怕辣,貴州人怕不辣,湖南人辣不怕”,這句有點繞口的順口溜?據(jù)說出自賀龍元帥之口。賀龍是湖南桑植人,從小吃辣,也養(yǎng)成了他爽直暴烈?的軍人脾氣。毛主席是湖南湘潭人,在長期的革命生涯中留下了“不吃辣椒不?革命”的豪言壯語和請米高揚(yáng)吃辣椒的軼事。
“九如”是湘菜在上海的“奠基者”
湘菜歷史悠久,在中國的八大菜系?中,湘菜是重要的一派。唐宋以來,長?沙一直是我國中南地區(qū)的重鎮(zhèn),物阜民?豐,市場繁榮,萬商云集,歷朝歷代出了許多達(dá)官顯宦和藝文才俊。唯楚有材,?于斯為盛——岳麓書院門口的那副對?聯(lián),口氣真是大得很吶!于是,餐飲這?一塊也早早地發(fā)達(dá),形成了湘菜獨特的?風(fēng)味。?湘菜以湘江流域、洞庭湖區(qū)和湘西山區(qū)三種地方風(fēng)味為主,制作精細(xì),用?料廣泛,口味多變,品種繁多?;口味特?征是香辣、香鮮、軟嫩等?;烹飪技法包?括煨、燉、臘、蒸、炒等。特別是辣味?菜和臘味菜的雙溪并流,構(gòu)成了湘菜的?獨特優(yōu)勢。
事實上,與川菜的精彩表現(xiàn)相比,?湘菜在上海絕對是“少數(shù)派”,甚至可?說是魅影般的存在。湘菜登陸上海不會?早于?20?世紀(jì)?20?年代,最著名的一家?湘菜館開在南京路大新公司?(?今中百一?店?)?旁邊,名叫“九如酒家”。10?多年?前周劭先生在《新民晚報》上發(fā)表了一?篇題為《舊時酒家的女掌柜》的文章,?就寫到了當(dāng)時風(fēng)頭頗健的四位餐飲界女?強(qiáng)人?:“錦江”的董竹君、“梅龍鎮(zhèn)”的?吳湄,還有兩位分別是“潔而精”和“九?如”的女老板。周劭寫道?:“九如賣的?是湖南菜,但不甚辣,跟柳林路上那家?老湘菜館相去甚遠(yuǎn),(女老板)不是湖?湘人士而是本地著名世家,她的交游也?很廣,多文藝界中人,所以那時多種小?報都刊載九如生意鼎盛的情況,很為熱?鬧。九如地處最鬧猛的南京路六合路角?上,建筑卻十分陳舊,現(xiàn)在早已拆除新?建大樓,而女掌柜因解放后另有高就,?便和九如一起消失了?!?/p>
據(jù)?業(yè)?界?人?士?說,“九?如”?在?1957?年遷至南京東路原永安公司旁邊,改名?為“金華湘菜社”,20?世紀(jì)?70?年代又?遷到延安東路上海音樂廳旁邊,改名為?“京華湘菜社”。過了幾年又搬到西藏南?路,與“大世界”游樂場對馬路,改名?為“岳陽樓”,坐西朝東,一開間店面,?共有三個樓面,規(guī)模也不大,不過乘著?改革開放的東風(fēng),倒是火過一陣子。
后來我認(rèn)識了店經(jīng)理,經(jīng)常去品嘗?他家的特色名菜,比如東安子雞、臘味?合蒸、岳陽姜辣蛇、永州血鴨、錦繡龍?蝦、發(fā)絲牛百頁、龍須面等,還有一款?子龍脫袍,黃鱔活殺后要經(jīng)過剔骨、去?頭、脫皮、生炒等工序,成菜嫩滑爽脆,?鮮美無比。用古代武將卸甲脫袍來形容?鱔魚脫皮,這是前朝文人墨客的雅意。?不過黃鱔表面滑溜溜的,鱔皮尤其薄,?用快刀剝皮需要高超的手藝。
程乃珊拒吃狗肉
“岳陽樓”還有一道臘狗肉,與江?南一帶的臘肉相比,肉質(zhì)細(xì)膩,香氣馥?郁,是越吃越有味的下酒菜,但是店家還嫌不夠熱鬧,不久又推出狗肉火鍋。?店門口的活動廣告牌上赫然寫道?:“狗?肉滾三滾,神仙立不穩(wěn)”。狗肉火鍋在?上海是獨一家,所以一時間食客如云。?有一次上海幾位作家、文學(xué)評論家聚餐,?請我在“大世界”附近找個地方,我就?訂了“岳陽樓”。主客到齊后,冷盤熱?炒先后登席,酒過三巡,熱氣騰騰的狗?肉火鍋上來了。同桌的程乃珊正說得眉?飛色舞,一見此菜,臉色大變,擲下筷?子就走了。我追到樓下,她氣呼呼地說:?“這是家什么飯店,公然賣狗肉!”原?來程乃珊是屬狗的,而且認(rèn)為狗是通人?性的,絕對不能吃。
后來,“岳陽樓”門口的廣告牌也?經(jīng)常被愛狗人士踢翻,還有讀者寫信給?《新民晚報》提出抗議,他家從此不敢?賣狗肉了。過了小幾年,西藏南路拓寬,?“岳陽樓”也就悄無聲息地退出了歷史?舞臺。
進(jìn)入?20?世紀(jì)?90?年代,上海餐飲?市場發(fā)展迅猛,湘菜館也順勢而為,一?家接一家地登場,“滴水洞”“湘粹”“湘?軒”“古意”“鳳凰湘語”“糧倉飯湘”“巡?湘記”“芥菜園”“十里湘薈”等,都有?相當(dāng)不錯的風(fēng)評。前幾年我有機(jī)會去長?沙和湘西采訪,在當(dāng)?shù)嘏笥训囊]下多?次品嘗很有“在地性”的湘菜,對干燒?黃辣丁、香辣火焙魚、衡陽魚粉、岳陽?姜辣蛇、湘西土匪鴨等留下了深刻印象,?對代表湖南官府菜最高水平的譚家菜也?有領(lǐng)教。
長沙火宮殿的臭豆腐干子
對我這個逐臭之夫而言,湘菜之美?當(dāng)然也通過長沙火宮殿的臭豆腐體現(xiàn)出?來。那次我到了長沙,在酒店入住后,?馬上打車直奔火宮殿?;饘m殿又叫“火?神廟”,在過去是敬火神的地方。每年?火神生日,這里就有趕廟會,唱大戲的、?賣小吃的、賣雜貨的,加上如云的游客,?熱鬧得不得了。廟會上沿街的各式小吃?攤就是為滿足趕廟會的老百姓而設(shè)。在?眾多小吃中,火宮殿的臭豆腐獲得了極?高的人氣。1954?年,毛主席回老家視察,?到長沙火宮殿吃了一頓臭豆腐,并說了?一句大白話?:“長沙火宮殿的臭豆腐干?子,聞起臭,吃起來是香的!”
有毛主席這句話,火宮殿不火也?難??!
很快,火宮殿到了,與全國大多?數(shù)景點一樣,建筑整舊如新。毛主席?老人家的話被放大后寫在墻上,成了?全中國最牛的產(chǎn)品廣告。店堂里的食?客來自四面八方,如潮水般涌動著,?每張笑臉都像臭豆腐一樣,膚色金黃,?外加辣醬的大紅,還有點黑。
黑,這是長沙的臭豆腐天生的相?貌,還比“上海版”略薄,也較為緊實,?油煎過后就像在煤灰堆里打了個滾,?墨黑一團(tuán)。我不怕,因為經(jīng)驗告訴我,?這是原汁原味的特征。趁燙咬一口,?里面白如羊脂玉,香鮮至極,怎一個?“爽”字了得!環(huán)顧四周,似乎所有的?湖南人都向我投來“天下一家親”的?微笑。
樓面經(jīng)理得知我是來自上海的記?者,就跑來推介?:湖南人做臭豆腐與?別處不同,先用黃豆加工的水豆腐,?經(jīng)過專用鹵水浸泡半個月,再以茶油?炸至外脆里酥,佐以麻油、辣醬吃,?風(fēng)味當(dāng)然別具一格。至于它的黑臉膛,也是特色,所謂“黑如墨,香如醇,?嫩如酥,軟如絨”是也。黑,是因為?鹵水之故。這鹵水做起來也大有講究,?里面有鮮冬筍、瀏陽豆豉、香菇、上?等白酒等多種配料,讓它發(fā)酵至黑,?就可以投入豆腐了??梢哉f,鹵水是?做臭豆腐的關(guān)鍵。
“我們店里大師傅在做臭豆腐時,?一個人躲在地下室里不讓外人看見。?他做的鹵水是活的,一直在冒氣泡,?不然死水一缸,就做不好臭豆腐了?!?/p>
如今,在上海的一些古鎮(zhèn)老街上,?也可以看到號稱“來自長沙火宮殿”?的臭豆腐,味道如何不知道,我可不?想破壞當(dāng)年在長沙火宮殿獲得的美好?記憶。
“潘長江”?的血粑鴨
有一年去湘西的鳳凰古城采訪,任?務(wù)完成后就與朋友去古城游訪,跨過虹?橋,泛舟沱江,瞻仰了沈從文、熊希齡?的故居和黃永玉的奪翠樓,聽過了苗家?情歌和“草蠱婆”放蠱及巫師趕尸的驚?悚故事,接下來的節(jié)目就是放開肚子享?用苗家美食了。
鳳凰的小飯店大致相同,門口攤放?著鮮魚和菜蔬,懸掛著烏黑油亮的臘肉。?走進(jìn)去就是廚房,廚師在灶頭前掄勺顛?鍋。穿過廚房是餐廳,窗外就是沱江。?江邊的吊腳樓有些年頭了,窗框都斜向?一邊,沒有一扇窗的折角成?90°,然而?湘西的苗家風(fēng)情就體現(xiàn)在這里。
有一家“潘長江酒店”吸引了我們,?是潘長江在此開店,還是他投了一點私?房錢在這里生息?進(jìn)去后才發(fā)現(xiàn),原來?他家老板長了一張與潘長江“活脫似像”?的臉,額前也抿緊了一縷頭發(fā),連聲音?也拷貝不走樣。一問才知道,老板姓楊,?是附近村里的農(nóng)民,10?多年前鳳凰開?發(fā)旅游業(yè),他就撂下鋤頭開起了小飯館。
我們在他的推薦下點了幾道湘西名?菜?:血粑鴨、蒸臘肉、酸湯煮豆腐。血?粑鴨的做法很“暴力”,先將浸泡了一?夜的糯米裝入大盤中,殺一只鴨子,將?鴨血滴在盤子里,與糯米拌勻,再擱一?點鹽?;等鴨血凝固后上籠蒸熟,冷卻后?切成一指厚的小塊,用茶油炸至外脆里?軟,看上去就像上海人愛吃的粢飯糕,?只不過被鴨血染紅了?;接下來將鴨塊、?豬肉塊與花椒、蒜頭、茶油一起炒香,?加醬油與水,大火煮?10?分鐘,起鍋前?抓兩把紅、綠椒片,再往湯汁里埋入血?粑,稍收汁后,連鍋帶小爐子一起上桌,?“嘟嘟”作響,熱氣騰騰,吃時配上冰?啤酒,特別爽。血粑軟而不爛,彈牙有?相當(dāng)?shù)牧Χ?,卻又不黏牙?;鮮中帶辣,?余味無窮。
臘肉炒野蔥頭也是一道很好的下酒?菜?!芭碎L江”拿著一對豬耳朵向我透?露苗家的私房秘密?:每年開春前是做臘?肉的好時機(jī),先用粗鹽將豬肉抹遍,直?到肉皮上的鹽粒掉不下來,一塊塊碼在?缸里壓緊?;一周后出水了,取出,掛在?一間不透風(fēng)的房子里,下面點燃鋸末,?熏它十天半月,那些肉都成了包公臉?;?再掛在屋檐窗下等通風(fēng)處,吃時取下割?一塊,放一年也不會壞。
毛主席給一道創(chuàng)新菜取了個雅名
前不久與朋友在上海某湘菜館吃到?了幾道有故事的湘菜,比如清炒馬齒莧、?苦瓜燉排骨、缽缽甲魚、芙蓉魚排、毛?家紅燒肉等。
油淋紅椒,用尖辣椒與蒜頭、豆豉?一起爆炒,吃一口,辣到頭皮發(fā)麻、眼?淚直流,今生今世不會忘記。杞子通大?海是一道甜菜,用上海人入藥的胖大海?與銀耳、枸杞加白糖一起燒,吃了據(jù)說?可以明目潤喉。毛主席愛讀書,尤其愛?讀古書,用眼過度,或許要多吃枸杞子?吧!
發(fā)絲牛百葉也是毛家菜。這道菜是?20?世紀(jì)?40?年代長沙市清真菜館“李合?盛”創(chuàng)制的名菜?!袄詈鲜ⅰ笔且患野?年老店,由回族人經(jīng)營,燴牛肉、紅燒?牛蹄筋、發(fā)絲牛百葉被人譽(yù)為“牛中三?杰”。發(fā)絲牛百葉以牛肚為原料,急火?爆炒,一氣呵成,細(xì)如發(fā)絲,鮮爽脆口。?毛主席吃了這道菜后曾給予極高的評價。?還有一道頗有創(chuàng)意的菜,面包片?切成名片大小,夾了青魚肉制成的餡心?后上漿油炸,色澤金黃,外脆里嫩,上?面貼了一朵用胡蘿卜和香菜拼成的小紅?花,賞心悅目,大俗大雅。
服務(wù)員告訴我?:20?世紀(jì)?60?年代毛?主席回湖南,住在蓉園賓館,為老人家?燒菜的正是湘菜大師石蔭祥。石大廚燒?的菜很對老人家胃口,毛主席胃口大開,?肥肉、辣椒、苦瓜,很是過癮,但他的?保健醫(yī)生急了,要求石蔭祥師傅燒幾道?不太辣、有營養(yǎng)、吃了不易發(fā)胖的菜給?毛主席吃。石大廚想到老人家愛吃家鄉(xiāng)?的青魚,就借鑒西餐的技法做成了這道?口味清淡的菜。
毛主席吃了相當(dāng)滿意,便問石大廚:?“這菜叫什么名字?。俊笔a祥說?:“不?就是面包夾魚嘛!”毛主席說?:“這名字?太俗,我?guī)湍愀囊幌?,叫‘芙蓉魚排?如何?”“芙蓉”是湖南的雅稱,用這兩?個字來體現(xiàn)湘菜的特點是很貼切的,于?是,一道新湘菜就這樣流傳下來了。
鹵水做起來也大有講究?里面有鮮冬筍?瀏陽豆豉?香菇?上等白酒等?多種調(diào)料?讓它發(fā)酵至黑?就可以投入豆腐了?可以說?鹵水是做臭豆腐的關(guān)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