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鐵
中國央行上周五決定降準,美聯(lián)儲本周三加息,中美相背而行的貨幣調控周期仍未結束。在全球經濟滯脹陰霾加重的預期之下,前期超跌的科技股再度受到市場追捧。
上周五,央行宣布自本月27日起降準0.25個百分點。本輪降準周期始于2011年6月,平均準備金率從峰值21.5%降至本月7.6%。鑒于美國2021年4月存款準備金率已降至零,日本2021年2月存款準備金率為0.8%,中國降準空間仍不小。
市場將央行降準的政策信號理解為正面效應——不僅強化信用寬松預期,亦讓經濟復蘇基石更穩(wěn)。在歐美銀行危機肆虐之時,A股銀行板塊指數(shù)本周上漲0.93%,扮演了護盤角色;截至周四的本月累計漲幅達2.11%,同期滬綜指上漲0.21%。
需注意的是,一旦A股行情出現(xiàn)贏家加碼的賭場效應和熱錢涌入的虹吸效應,引發(fā)系統(tǒng)性風險將大增,或將再度成為監(jiān)管抑制對象,“人造牛市”將被融資牛市所取代。畢竟,A股政策牛市的核心是融資牛市,為實體經濟提供股權融資服務才是立身之本。
全市場注冊制在本月18日測試成功之后,25日將進行交易業(yè)務全網測試,預計下月將落地實施,這意味著IPO發(fā)行將再度提速。從監(jiān)管意圖來看,頂住美國加息周期帶來的熊市調整壓力,加快啟動全市場注冊制,將有利于股市配置效率的提升和經濟高質量增長。
當下,通脹2%的中期目標是歐美央行共識,只是節(jié)奏有所不同。3月16日,歐洲央行加息50個基點。周三,美聯(lián)儲選擇加息25個基點,更像是微加息+放鷹聲的折中策略,是典型的“既防通脹又防銀行風險”,結果可能兩頭不靠,將美國拖入長滯脹格局。周三,美聯(lián)儲主席鮑威爾放狠話:經濟前景或“不確定”,但降息目前不在央行的“基準預期”之內。
上周,瑞銀以30億瑞郎收購瑞信,對銀行業(yè)沖擊最大的則是面值約合172億美元的瑞信額外一級資本債券AdditionalTier1(AT1)將被完全減記。這顛覆了債權受償次序優(yōu)于股權的慣例,專家預測未來半年內AT1債券市場將成為“僵尸市場”,銀行借新還舊的融資能力將大幅下降。當AT1債危機和經濟滯脹將互為因果,銀行業(yè)衰退和經濟滯脹或將長期化。銀行危機導致全社會盈利下降,利率高企誘導股市估值縮水,股市戴維斯雙殺時期或將延長。
周三,美財長耶倫強調,銀行所有者和債券持有人不受政府保護。方舟投資管理公司創(chuàng)始人凱茜·伍德稱,“本屆政府暗示,地區(qū)銀行的投資者——股票和債券持有人——應該做好準備,在聯(lián)邦基金利率前所未有地提高20倍之后被‘清零’?!泵拦缮虡I(yè)銀行板塊指數(shù)周四凌晨再創(chuàng)年內收盤新低至1182點,年內最大跌幅近兩成,相當于跌入技術性熊市。
歐美銀行危機動搖了市場對低估值金融股的偏好,科技股的蹺蹺板效應被放大。周三,蘋果和微軟在標普500指數(shù)中的合計權重約為13.3%,其中蘋果占7.11%,微軟占6.14%。據標普道瓊斯指數(shù)公司統(tǒng)計,這是自1978年IBM和AT&T以來,任何兩只股票在大盤指數(shù)中的主導地位達到的最高水平。
無獨有偶,深滬科技股表現(xiàn)同樣搶眼。通達信數(shù)據顯示,截至周四,電信運營、互聯(lián)網、IT設備、通信網絡和軟件服務行業(yè)成為今年最牛的板塊,遠勝年內上漲6.39%的滬綜指,年內漲幅分別為51.4%、43.1%、38.7%、29.4%和29.2%,但和2015年的峰值相比,分別縮水39.4%、76.2%、48.6%、36.9%和29.2%,炒作風格均是長期超跌板塊的補漲行情。
即使同屬科技賽道,去年的熱門板塊,今年收益欠佳。Wind數(shù)據顯示,截至周四,在全市場主動權益類基金產品中,表現(xiàn)最強的國新國證新銳(001068)年內上漲39.41%,最新持股前四大重倉股皆屬軟件行業(yè),其在2021和2022年年度收益分別為-1.91%和-16.43%;國聯(lián)安氣候變化(016635)年內凈值虧損約20%,這只去年9月底成立的基金重倉光伏板塊。光伏板塊指數(shù)在過去三年屢創(chuàng)新高,周四收盤較去年峰值回落15%,和2018年10月的谷底相比仍有1.8倍的漲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