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立華
(新疆昌吉州呼圖壁縣農(nóng)業(yè)技術推廣中心,新疆昌吉 831200)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呼圖壁縣屬溫帶大陸性偏干旱氣候,年降水量167 mm,年平均無霜期180 d,全年日照總時數(shù)3 090 h,10 ℃以上的年有效積溫為3 553 ℃,平原地區(qū)平均氣溫6.7 ℃,晝夜溫差大。呼圖壁縣5—8 月平原地區(qū)每天平均日照時數(shù)達10 h以上,7 月達11 h 以上,適宜種植棉花、小麥等農(nóng)作物。2022 年呼圖壁縣棉花種植面積為50 萬hm2,小麥1 萬hm2,玉米約1 萬hm2,年產(chǎn)棉籽殼約10.5 萬t,麥稈80 萬t,玉米芯100 萬t 以上。因此,栽培平菇、雙孢蘑菇等食用菌的原材料資源豐富。
平菇,肉厚質(zhì)嫩、味道鮮美、營養(yǎng)豐富,蛋白質(zhì)含量占干物質(zhì)的10.5%,含有多種維生素和較高的礦物質(zhì),是糖尿病和肥胖癥患者的理想食品[1]。新疆城鄉(xiāng)居民均以牛肉、羊肉等肉食為主,且平菇既可以做湯也可以燒烤,因此深得當?shù)厝藗兿矏?。?jù)調(diào)查,僅烏魯木齊市場,平菇日均銷售量達60 t 以上,具有較好的市場前景。但當?shù)仄焦缴a(chǎn)起步較晚,栽培者管理水平參差不齊,產(chǎn)量總體偏低。大袋裝料栽培平菇,出菇時便于堆袋,節(jié)省搭建層架成本,長出的平菇質(zhì)地更厚實,同時也有利于菌包保濕?,F(xiàn)將大袋栽培平菇技術總結如下,以供相似地區(qū)平菇栽培者參考。
宜因地制宜,選擇交通便利,水電設施完善的現(xiàn)有設施大棚,適當改造后栽培平菇。無現(xiàn)存設施大棚的可選擇出入方便,遠離禽畜舍的地方搭建大棚。搭建大棚應考慮經(jīng)濟實用,東西走向,南北開窗,南面開門,因新疆冬天較寒冷,北面可砌墻或加厚保溫材料,以應能承重厚30 cm 以上積雪的鋼結構或鋼筋混凝土材料作頂梁,棚頂覆10 cm 以上保溫棉作保溫隔熱材料,其上覆防水抗老化膜。
設施大棚保溫、降溫條件較好,夏秋栽培平菇可選擇中高溫型品種,冬春選擇偏低溫型品種。其他季節(jié)以選擇的平菇品種(菌株)特性來安排生產(chǎn)。根據(jù)平菇品種(菌株)的生物學特性,以出菇溫度往前推45~50 d 確定制備料袋及接種時間。根據(jù)呼圖壁縣氣候特點,非低溫季節(jié)山區(qū)可在7 月底8 月初開始備料、接種發(fā)菌,其他地區(qū)應以8月下旬開始備料、接種發(fā)菌為佳,10月開始出菇為宜。
平菇分解木質(zhì)素,纖維素能力強,對棉籽殼也有較好的吸收轉(zhuǎn)化能力,因此原材料選擇可因地制宜選擇新鮮無霉變、無雜質(zhì)的棉籽殼、玉米芯、玉米粉、麩皮、石灰等作主輔材料。玉米粉、麩皮最好現(xiàn)加工現(xiàn)用,培養(yǎng)料不夠新鮮,且后期滅菌不徹底,易發(fā)酵變酸產(chǎn)生酸臭味[2],易導致細菌感染進而引發(fā)其他雜菌感染,直接影響平菇的產(chǎn)量。
圖1 大袋栽培平菇(6518)出菇場景(邱昌何攝)
首先不同栽培季節(jié)應選擇不同溫型的平菇品種(菌株),同時還要考慮當?shù)厥袌鰧ζ焦缴唐沸誀钕埠?,新疆當?shù)厥袌銎毡橄矚g色澤較深,朵形較大的平菇。為此,常規(guī)季節(jié)性栽培平菇品種選擇應滿足以下幾方面要求:一是選擇與當?shù)厥袌鲞m銷對路,大家喜歡食用的平菇品種,如烏魯木齊市周邊市場喜歡顏色較黑的平菇,在引種時就宜引進平菇子實體色澤較深的品種;二是要了解品種特性,選擇適宜當季出菇的品種;三是要選擇抗逆性強、高產(chǎn)優(yōu)質(zhì)的品種。如平菇駐研2 號[3],菌絲生長溫度4~35 ℃,出菇溫度8~30 ℃,適宜用棉籽殼、玉米芯等熟料和發(fā)酵料栽培;蒙平菇1 號,菇蓋表面光滑、灰褐色,溫度低于15 ℃、光線強時菇蓋色深,呈黑褐色,在8~40 ℃設施菇棚內(nèi)可以周年出菇;魯豐-01,灰黑色,出菇溫度3~32 ℃;秋收665,灰黑色,出菇溫度2~33 ℃;菇達2 號,出菇溫度2~32 ℃,黑色,菇形漂亮。這些平菇品種商品菇色澤較深,適宜用棉籽殼、玉米芯栽培,抗雜能力強,產(chǎn)量高,出菇溫度廣,栽培者可根據(jù)當?shù)貧夂驐l件選用。
呼圖壁縣種植作物主要為棉花、小麥、玉米,因此因地制宜推薦以下2個適宜配方。配方1:棉籽殼50%,玉米芯25%,麩皮20%,玉米粉3%,石灰2%,料含水量62%~65%。配方2:棉籽殼75%,麩皮20%,玉米粉3%,石灰2%,料含水量62%~65%。
按上述配方配料,拌料時應根據(jù)拌料條件,機械拌料或人工拌料。若用攪拌機機械拌料,且拌料時間較長,棉籽殼可不預濕,但玉米芯需要提前一天用1%~2%石灰水預濕或浸泡,若人工拌料則棉籽殼、玉米芯均要提前一天預濕。拌料結束時應檢查玉米芯無白心,棉籽殼全部濕透,含水量62%~65%,手握培養(yǎng)料指縫間能擠出水滴,但不下滴為宜,用pH試紙檢測pH為8左右。
為節(jié)約層架成本,采用大袋墻式堆疊輕簡化栽培模式,采用23 cm×48 cm×0.015 cm 高密度聚乙烯袋裝料,用攪龍裝袋機裝料,料要裝緊實,每袋控制濕料3.5 kg左右。
一般采用常壓滅菌時,將裝好的料袋碼于水泥地面滅菌池內(nèi)(滅菌池因地制宜建造,水泥地面稍傾斜,較低的一側設排水溝),一般碼袋十層以內(nèi),不宜碼太高否則易倒塌,也不利于徹底滅菌。料袋碼好后覆蓋塑料膜和耐壓的彩條布或無紡布,邊沿用沙袋壓緊壓實,為防止保溫膜被蒸汽掀開,滅菌池水泥地面周邊有膨脹螺絲,固定保溫膜,蒸汽出口處安插溫度計。通入蒸汽塑料膜成蒙古包狀,蒸汽出口溫度達100 ℃以上開始計時,保溫滅菌36 h。滅菌期間要始終保持保溫塑料膜成蒙古包狀態(tài),防止溫度下降影響滅菌效果。
滅菌結束時,停止通蒸汽,及時掀開塑料保溫膜,待料袋冷卻至80 ℃以下,及時將料袋移入已消毒的接種室或接種大棚冷卻,料袋自然冷卻至20~25 ℃即可接種。
在接種前一天晚上,根據(jù)接種室空間大小、料袋量,在室內(nèi)放入適量的氣霧消毒劑熏蒸消毒。接種前應檢查料袋中心溫度,若溫度高于25 ℃以上,不宜接種;當料袋溫度低于25 ℃時快速接入菌種。接種時2人一組,一人拔棉塞一人放入菌種,同時接種室盡量減少人員進出,嚴格按無菌操作要求接種。
將接好菌種的料袋就地堆放無光培養(yǎng),或者及時移入干凈并經(jīng)消毒的發(fā)菌棚弱光或無光培養(yǎng)。發(fā)菌棚溫度因菌絲生長釋放的大量熱量而升高,因此,發(fā)菌期重點關注棚內(nèi)溫度變化,盡量控制棚溫20~26 ℃,最高不超過28 ℃,也不低于15 ℃。若遇極端天氣,棚內(nèi)溫度過高時,可加強通風換氣,開起風扇等加速空氣流通,也可以適時散堆,將一部分菌袋搬到其他菇棚,以減少棚內(nèi)菌袋數(shù)量,從而減少散熱量。因呼圖壁縣氣候較干燥,空氣相對濕度自然即可。
平菇菌絲滿袋后即可出菇,但為了提高平菇產(chǎn)量和品質(zhì),可以再繼續(xù)后熟培養(yǎng)5~10 d,待平菇菌絲完成生理成熟轉(zhuǎn)為生殖生長,此時應將菌袋移至出菇房及時開袋出菇。開袋時去掉套環(huán)和棉塞,把袋口翻折留一段膜利于保濕,將菌袋整齊擺放成菌墻,由于菌袋較大,菌墻高以5~6層為宜。
5.6.1 光照的要求
平菇出菇需要一定的散射光,大部分平菇品種出菇期的光照強度以150~200 lx 為宜,光照太強菇體色澤變淡,光照太弱影響菇蕾分化。
5.6.2 溫度的要求
廣溫型平菇品種出菇溫度范圍較寬,但不同品種間也略有差異,溫度偏高時菇生長快,菌蓋薄,溫度較低時生長較慢且菌蓋比較厚實。因此,盡可能根據(jù)品種特性將出菇棚溫度控制在最適溫度或稍偏低范圍。溫度過高時,可加強噴水和通風等降溫措施,溫度過低則減少通風,加厚保溫材料等保溫,必要時可采用蒸汽管道或發(fā)熱燈等提高棚內(nèi)溫度。但要防止溫度驟升驟降,否則菇蕾因得不到養(yǎng)分供應而枯死[4]。
5.6.3 空氣相對濕度的要求
平菇出菇要求較高的空氣相對濕度,而新疆呼圖壁等地大部分地區(qū)空氣比較干燥,相對濕度較低。大袋墻式栽培要在菌墻中間放置濕度計,有條件的要在菇棚過道上方安裝微噴設施,根據(jù)需要適時進行噴霧保濕,出菇期間保持菌墻間的空氣相對濕度80%~90%。由于當?shù)乜諝庀鄬穸容^低,保濕是出菇管理的關鍵。
5.6.4 氧氣的要求
平菇為好氣性真菌,出菇時要求大量新鮮空氣,每天要視菇體大小、天氣情況做好通風換氣,有條件可購買手持式二氧化碳測定儀,定期檢測菌墻間的二氧化碳,控制二氧化碳為800 mg/kg以下。若氣溫適宜可全天通風,若外界氣溫較低,則在中午加強通風。
當平菇子實體長至六至八分熟,即菌蓋直徑5 cm 以上,肉質(zhì)較厚,菌柄短,邊緣內(nèi)卷尚未展開時,應停止噴水及時采收。因平菇邊緣容易開裂,最好凌晨采收,即采即賣。
平菇生育期短,出菇期則更短,應采用預防為主、防控結合的方法防治雜菌。蟲害主要以安裝防蟲網(wǎng)、黏蟲板、殺蟲燈等物理方法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