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袀平
細細品讀毛澤東才華橫溢的壯麗詩篇,從他的輝煌人生中汲取無窮斗爭力量,對于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加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大有益處。
早在1917至1918年間,毛澤東就寫下《四言詩·奮斗》:“與天奮斗,其樂無窮;與地奮斗,其樂無窮;與人奮斗,其樂無窮?!睅资曛袊锩徒ㄔO的偉大斗爭實踐,磨礪了他的鋼鐵意志,鍛造了他的卓越才華,塑造了他的文化性格,也成就了他的千秋偉業(yè)。
毛澤東所處的時代是一個必須斗爭的時代。為了人民,他帶領勞苦大眾前赴后繼,不懈斗爭,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國;完成了社會主義革命,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探索了社會主義道路,開展了社會主義建設。
青年時期,毛澤東就把“改造中國與世界”視為任重而道遠的社會革命,并詩化成“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lián)Q新天”的錚錚誓言,并為之畢生奮斗。他堅信,“人民一旦覺醒并投身革命,必將成為牢不可破的銅墻鐵壁?!彼?,他“喚起工農千百萬”,匯聚成“早已森嚴壁壘,更加眾志成城”的人民戰(zhàn)爭汪洋大海,創(chuàng)造了所向披靡的無數(shù)神奇。
1915年5月,當袁世凱悍然接受喪權辱國的“二十一條”時,毛澤東憤然題詩言志:“五月七日,民國奇恥;何以報仇?在我學子!”1937年清明前夕,他又撰寫四言詩《祭黃帝陵文》,痛陳“人執(zhí)笞繩,我為奴辱”“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的民族危亡,表明共產黨人“萬里崎嶇,為國效命”,宣示“還我河山,衛(wèi)我國權”的鋼鐵意志,堪稱是中華民族誓死抗日的《出師表》。新中國成立后,他“冷眼向洋看世界”,面對西方列強敢于亮劍,毅然揮師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帶頭送子上戰(zhàn)場,贏得了“妙香山上戰(zhàn)旗妍”。
舊中國積貧積弱,“百年魔怪舞翩躚”“遍地哀鴻滿城血”。身處黑暗社會的毛澤東敢于決戰(zhàn),在湘贛邊界義無反顧“霹靂一聲暴動”,把追求“太平世界,環(huán)球同此涼熱”,作為中國共產黨人的終極目標。面對強敵,他以“我自巋然不動”的神閑氣定運籌帷幄,“橫掃千軍如卷席”,最終歷練成用槍桿子改寫中國歷史的人民領袖。
戰(zhàn)爭年代,毛澤東不僅勇于迎戰(zhàn)反動武裝的瘋狂進攻,還坦然應對“路隘林深苔滑”“贛江風雪迷漫處”“霧滿龍岡千嶂暗”一系列惡劣條件的嚴峻挑戰(zhàn)。在《憶秦娥·婁山關》的批注中,他坦言:“萬里長征,千回百折,順利少于困難不知有多少倍?!比欢Π疗D險,敢于征服,以“雪里行軍情更迫”“萬水千山只等閑”的必勝斗志,指揮“大軍縱橫馳奔”。即便是進入和平時期,他依然樂于挑戰(zhàn)極限,到“風吹浪打”的萬里長江迎風斗浪,到“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的渤海搏擊狂潮。
縱使飽經坎坷,有“人生易老天難老”的無奈,也有“誰持彩練當空舞”的慨嘆,然而毛澤東始終立場堅定,極力高揚“踏遍青山人未老”的豪邁激情,展現(xiàn)了愈挫愈勇、百折不撓的王者風范。他曾以一身“虎氣”自喻,可一旦猛獸危及人民,他則藐視邪魔惡煞敢于絕殺,以“獨有英雄驅虎豹,更無豪杰怕熊羆”的大無畏氣概,“不怕鬼,不信邪”,氣吞山河地振臂高歌:“掃除一切害人蟲,全無敵?!?/p>
毛澤東的一生注重修身,始終抱定襟懷清新純凈的追求。他希望好友不要妄自菲薄,“無端散出一天愁”,鼓勵其“丈夫何事足縈懷,要將宇宙看稊米”;規(guī)勸詩友莫為區(qū)區(qū)小事而滿腹怨氣,切記“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要求“全軍民,要自立”“拒腐蝕,永不沾”,做到“奇兒女,如松柏”,永葆政治本色,所有這些,都讓他敢于蕩滌錯誤思想的斗士身影瞬間躍然紙上。
吟誦毛澤東飽含斗爭韻味的詩詞,一個信念在腦海油然升騰:實現(xiàn)偉大夢想必須進行偉大斗爭,在第二個百年奮斗征程上,務必弘揚他老人家倡導的偉大斗爭精神,始終堅持敢斗善斗,不斷打開事業(yè)發(fā)展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