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 冠
人總是容易忽略身邊的風景。和許多人一樣,年少時,我也喜歡追逐遠方的風景,等到年紀漸長,才明白“父母在,不遠游”的個中滋味,縱使“杏花插滿頭”的少年游,也終究是“載酒買花年少事,渾不似,舊心情”。在那些仗劍走天涯的日子之后,在夜闌人靜的時候,內(nèi)心深處的空隙里便被遙遠的故鄉(xiāng)牢牢占據(jù),對大晟詞人周邦彥發(fā)出“故鄉(xiāng)遙,何日去”的嘆慰感同身受,鄉(xiāng)愁這種情愫便輕易浮上心頭,在眼前縈繞,在夢中徘徊,在歲月深處氤氳,遠方除了遙遠一無所有,最美的風景不在遠方,而在故鄉(xiāng)。蕩漾過桐鄉(xiāng)“文華肆起風流地,翰墨熏陶逸雅夫”烏鎮(zhèn)的江南水鄉(xiāng),尋訪過蘇州“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七里山塘的繁華市井,對詩人戴望舒《雨巷》:“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地,結(jié)著愁怨的姑娘”醉了整個江南,撐著油紙傘的南方姑娘充滿憧憬,腦海中對于巷子的畫面,便呈現(xiàn)出老街、杏花、煙雨、江南、紙傘、丁香組成朦朧的景致,浮現(xiàn)出撐著油紙傘,踏著碎步走在煙雨迷蒙的江南小巷的嘴角微微上揚的丁香姑娘,含情脈脈地在充滿歷史滄桑感的青石板路上回眸一笑,唯美的畫面一直裝點著年少綺麗的夢。自此之后,老街成為內(nèi)心深處的白月光,而赤坎老街,則有意或無意成為滿足我對朦朧詩意的具象。
每座城市,都有一條充滿滄桑感的歷史老街;每一條老街,都是這座城市中被深藏的煙火脈絡(luò);每一個人,都有一段屬于故鄉(xiāng)刻骨銘心的回憶。自離開湛江外出求學以來,關(guān)于故鄉(xiāng)的記憶,總在流逝的歲月里不經(jīng)意地發(fā)酵,關(guān)于赤坎老街的懷念卻愈發(fā)清晰?;氐秸拷ぷ髦?,便到赤坎老街進行漫長的尋訪,聆聽那些傳承了一代又一代的故事。日本作家永井荷風在《荷風的東京散策記》中描述道:“巷弄從古至今都是百姓生活的空間,藏著陽光普照的大街所看不見的生活。有孤獨無常的生活,有隱居的平淡,也有失敗、挫折、窮困最后的補償——怠慢和不負責任的樂園。雖然巷弄又窄又短,但它就像是一部內(nèi)含豐富韻味和高潮迭起的長篇小說”。舊時的赤坎老街,被視為湛江形成城市的起點,由多條里弄交織構(gòu)成縱橫交錯的市井樞紐,仿如城市的靈魂畫筆,塑造出極具湛江特色的辨識度,勾勒出湛江千年以來的繁華面貌。赤坎老街自古素有“南國古商埠”之美譽,早在宋代,赤坎作為海邊商埠就已成雛形,自從清康熙年間解除海禁后,閩浙、潮汕商戶紛紛從海上到赤坎經(jīng)商,高雷一帶商人也從陸路接踵而至,貿(mào)易來往的貨船通過鴨乸港,乘潮進出,駛向東南亞、波斯灣等世界各地,逐漸形成了“商旅熙攘,舟車輻輳”的商埠。老街像一本厚重的歷史長卷,經(jīng)歷了繁華,也走過了蒼涼,在滄桑的歷史烙印中,留下十個歷盡滄桑的踏跺式古渡頭,隨便一腳踩下去,你的腳印就可能會和某一位歷史風云人物的足跡相重合。其中的5號碼頭,相傳孫中山先生的兄長孫眉就在此處上岸,策動富商楊益三參與革命,引領(lǐng)當年廣州灣民眾參加反清反帝制革命。近代以來,商業(yè)的繁榮引來了列強的目光,法國人將此地據(jù)為殖民地,老街內(nèi)的三民街區(qū)是法式建筑群和南粵騎樓式建筑群集中地,以至今天走在赤坎的老街上,依然可以看到許多有著殖民時期名字的街道,每條青石街旁豎立的法殖廣州灣時期的法式電線桿,曾經(jīng)的青石街被滿城的法國闊葉枇杷樹掩映。
城會老,港會老,但老街永遠不會老。只要有老街,就有建筑、就有人氣、就有“弄潮兒”的夢。特別喜歡一段話:“老街的風總是慢慢的,不驚不急,悠悠揚揚。有些人家還保存著舊時的花盆,看似胡亂擺放,實則別有一番滋味,陽光灑下來,透過樹影斑駁,輕輕地落在地上,投射出這世間萬物的模樣?!边@段話,用來形容赤坎老街尤為合適。走馬觀花的人,或許難以窺見它深邃內(nèi)斂的魅力。唯有放慢腳步細細品味的人,才讀得懂這其中的人間煙火氣。赤坎老街和江南的弄堂、北京的胡同都不太一樣,赤坎老街是湛江歷史上悠久的城中街,街中巷,有著自然與人文交融的獨特韻味,兼具歷史與現(xiàn)實交匯的別樣精致,是湛江這座城市的顏值擔當,承載湛江這座城市的歷史文脈,既是城市的名片,亦是城市的靈魂。當我們與老街相遇時,總是感覺尤為親切,頗具溫存。2020年,網(wǎng)劇《隱秘的角落》火爆出圈,把偏安南國一隅港城湛江的特色文化城市景觀帶到全國觀眾的眼前,為拍攝取景地之一的赤坎老街鋪開一條文旅融合的“快車道”,用最直白的方式傳播了“湛江聲音”,帶火了赤坎老街。赤坎老街如同一本歷史書籍,斑駁的墻面,破舊的房子,街邊的騎樓,看似平淡無奇,亦不張揚,卻在每個不經(jīng)意處獨自綻放,鐫滿歷史的風雨滄桑,存在于城市的角落當中,從未離開過百姓們的日常市井生活,那些千年歷史煙云中塵封的往事,亦在歷史的長河里漸行漸遠,但曾經(jīng)跳動的脈搏和沸騰的情感卻是熱烈而滾燙,依然讓我們怦然心動,令我們流連忘返。
每逢周末,漫步赤坎老街,依然能感受到濃烈又溫馨的生活氣息。當你走過晨光熹微的街頭、到過夜闌人靜的巷尾的時候,你會被這里的歷史、文化和生活氣息深深地吸引,你會體驗到時光的流轉(zhuǎn),感受到歲月的痕跡。蕩漾其間,既可探訪西洋風格法式建筑精美的浮雕和拱門,在水井頭早餐中解鎖湛江的煙火氣;亦可游走在色彩艷麗的南洋風格騎樓中,在古碼頭遺址探尋宋代古商小埠的時光膠囊;更可在赤坎老街民主路與中山路交界附近的水仙街中,尋訪炎河二帝古廟遺址,在古廟外的大榕樹與古井旁,在并不濃烈的陽光下,感受水仙渡昔日留存的耀眼歷史塵埃,體驗遠離塵囂的寧靜。
在變與不變之間,一代代人走過赤坎老街,在最美市井里,深藏著最深的濃情,留下了最接地氣的煙火氣,帶走了平凡瑣碎的舊時光。被歷史淘汰的公用電話亭,與歷史漸行漸遠的信箱、郵筒,如同歷史映像,總能在內(nèi)心深處勾起時代的回憶,讓你感受到亙古不變的歷史意韻,感受到老街洗盡芳華的美感,令你沉浸于湛江的特色魅力之中,從中可窺見湛江這座城市在新老交替中迸發(fā)的活力。行走在老街,總能讓人嗅到光陰的味道。早晨,石板路被磨得光滑,拾級而上,清朗的陽光穿過斑駁的騎樓傾灑在地面上,漫步古色古香的老街巷,三三兩兩相聚水井頭品嘗獨具湛江特色的海味早餐,咖啡店的香氣總不經(jīng)意地在老街四處飄著,新鮮出爐的雞仔餅、田艾籺,鮮榨蝦餅香氣撲面而至,鼻尖間飄過菠蘿蜜一絲香甜的氣息。夜晚,業(yè)態(tài)新穎、形式多樣的老街夜市吸引了不少消費者前往打卡消費,新生計與舊行業(yè)夾雜其間,老街里煙火氣與時尚范在這里巧妙的契合,厚重的歷史感與蓬勃的青春力在這里碰撞,讓夜經(jīng)濟釋放持久熱度,為老街夜市的發(fā)展注入了新的朝氣和活力。走進人潮涌動的老街夜市,點一份特色小吃,看一場湛江非遺表演,聽一場露天音樂會,體驗一次傳統(tǒng)與新潮的邂逅之旅,既能感受到雷州文化的新潮之氣,又能找尋到歷史文化的古韻之風,問號獨立書店、俚記文化空間、老街青年照相館等不斷涌現(xiàn)的新鮮文創(chuàng)面孔“橫空出世”,擺集市的商人忙著張羅自己的拿手作品,巷口巷尾飄來的叫賣聲,行人樂此不疲地在不同攤位間游走……
當你走在褪去了一身的浮華、隱匿于塵世之中的赤坎老街上,許愛周故居、廣州灣商會、寶石大酒店、南華大酒店、“飛機樓”別墅、靜園別墅等一棟棟具有民國風情的建筑錯落其間,復(fù)古中帶有幾分清新的韻致,歷史就藏在一磚一瓦里,文明就在街頭巷尾中,不經(jīng)意間就可以充分體驗到它曾經(jīng)的繁華,厚重悠長的文化歷史。而讓我最為著迷的,并不是老街有多漂亮,亦非老街有多出圈,而是其中所蘊藏的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置身老街中,你看得到湛江這座城市最真實的生活氣息,悠閑而平淡的生活在這條老街中譜寫下平凡故事的繽紛章節(jié)的蕓蕓眾生,才是這篇宏大歷史敘述中尤為珍貴的歷史遺存。不管時代如何變遷,世代居住著“七十二家房客”,各自忙于自己的生計,開辟自己的天地,孕育著濃厚獨有的小巷文化和小巷風情,折射著不同時期的人情世故、生活韻味、社會風貌,不同程度地印證著時代的痕跡。
如今,當年赤坎老街曾經(jīng)車水馬龍、熱鬧喧囂的繁華景象,在風云變幻的歲月中消失在歷史的塵埃中,但層層堆疊著方方正正的青石板的古渡頭,柴門掩映后的淳樸的人家,門前坐著的阿婆說著雷州話兒……都在提點著世人,赤坎老街作為連接與維系湛江人民家鄉(xiāng)情結(jié)的根和魂,其新生的故事仍將持續(xù)被記錄、被流傳,一直都在,從未走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