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樂妤
前幾年,一張“中國電影地圖”在網(wǎng)上走紅。該圖將每一個省級行政區(qū)用一部知名電影代替,獲得很多網(wǎng)友稱贊,如《白鹿原》成為陜西的代表,江蘇對應《致青春》,天津?qū)度衲繐簟返鹊取?/p>
在很多電影中,都有出現(xiàn)過蘇州大街小巷的身影,有熟悉的,也有未曾見過的。有人會因為電影愛上一座城,也有人會因為身處這座城市而去看一部電影。
我們跨越電影百年長河,選取了10個銀幕故事,請設計師勾畫了屬于蘇州的電影地圖,希望你喜歡。
1926年由天一公司拍攝的《珍珠塔》,曾在蘇州留園取景,由胡蝶主演。在江南無錫的地方戲曲錫劇中,有一出代表性的愛情戲叫做《珍珠塔》,據(jù)傳該故事的發(fā)生地也在蘇州,就在吳江同里古鎮(zhèn)的私家園林——珍珠塔景園內(nèi)。
1963年嚴恭導演的《滿意不滿意》根據(jù)蘇州市滑稽劇團同名滑稽戲改編,電影中展示了老字號餐廳得月樓的招牌菜松鼠鱖魚等,還有蘇州小吃蔥油餅,以及各種品種的有澆頭的蘇式面條,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要數(shù)排骨面和蝦腰面。片中的“得月樓”也因此名揚國內(nèi)外,1982年,蘇州商業(yè)部門為了慕名而來的觀眾游客,在太監(jiān)弄興建了一家“得月樓”,以滿足群眾的旅游需求。
謝鐵驪導演對于蘇州景象有著特殊的偏愛,他的《早春二月》刻畫了詩意的江南映像,小巷、小橋流水,田野湖泊,1960年代古樸的蘇州水鄉(xiāng)圖畫被他用唯美詩意的影像記錄下了。1983年他導演的《包氏父子》又來到了蘇州同里古鎮(zhèn)拍攝,展現(xiàn)了迷人的水鄉(xiāng)風光,這是同里古鎮(zhèn)拍攝的第一部電影。影片中老太爺?shù)募沂窃诔绫咎门臄z的,主要外景是三橋一帶和新填地。
稱得上是《滿意不滿意》續(xù)集的影片《小小得月樓》也深受大家歡迎。借由1983年的影片《小小得月樓》中的場景,我們看到了20世紀80年代蘇州人們的衣食住行,看到了當時蘇州的旅游景觀:園林、公園、虎丘、寒山寺……
電影《小小得月樓》拍攝于太監(jiān)弄的得月樓菜館,整個建筑粉墻黛瓦,飛檐翹角,古樸典雅,一步一景,疏中有密,置身其中可領略蘇州園林風貌,整個建筑在1986年被評為蘇州十大建筑之一。
電影《美食家》(1985)由徐昌霖執(zhí)導,講述了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思想解放,百廢俱興,蘇州城松鶴樓飯莊經(jīng)理高小庭意欲恢復曾由他一手破壞的蘇州傳統(tǒng)名菜,但苦于授藝乏人,便發(fā)動群眾獻計獻策,推薦能人。
這部電影讓人們記住了陸稿薦的醬肉、馬詠齋的野味、采芝齋的蝦子鲞魚……影片精致刻畫了古城蘇州的風土人情、園林風景、吳越遺跡、風味小吃、吳儂軟語、石板小巷、小橋流水……展現(xiàn)蘇州特有的文化與風俗、獨特的地域魅力。電影《美食家》的主要取景地位于蘇州望星橋北堍的程小青故居,這里是典型的姑蘇人家,有河有橋有古宅。
蘇州作家蘇童的小說多次被拍成電影搬上銀幕,譬如1993年李少紅導演的《紅粉》,就是其一。電影《紅粉》在山塘街明古建筑群玉涵堂拍攝,玉涵堂是明代大學士吳一鵬的故居,是蘇州體量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明代民居建筑。
除此之外,為了拍攝《紅粉》李少紅還不惜工本,在通貴橋西首下塘那條不足50米、寬一米有余的小巷里,特地鋪設了地道的石板街,過街樓的飛檐下掛了一串紅燈,下面的一扇石庫門成了“妓院”的大門……恍若隔世的外景,演繹了作家蘇童筆下的動人故事。
《游園驚夢》(2001)是由宮澤理惠、王祖賢、吳彥祖領銜主演的一部愛情電影,影片拍攝地選擇在蘇州拙政園,布景、道具無不顯示出拙政園的特色,再現(xiàn)20世紀30年代一些遺老遺少家族的古雅、雍容、華貴。影片名取自《牡丹亭》,而昆曲《牡丹亭》在這部電影中也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是這部電影的魂。
香港導演潘恒生的電影《紫宅》(2011)同樣將拍攝地選在了蘇州,影片的拍攝地就位于蘇州市甪直鎮(zhèn)的別墅區(qū)里,一座已經(jīng)有二十多年沒有人住的老宅子。滿墻的爬山虎,交錯的蜘蛛網(wǎng),枯草叢生的花園,到了夜晚便陰氣彌漫的院子,紫宅的每一個角落都傳遞著古老和蒼涼。
2013年上映的馮小剛的賀歲片《私人訂制》有大約三分之一的篇幅是在蘇州取景,電影中,園林、刺繡等蘇州美景和元素一一出現(xiàn)。影片中的第一個故事“性本善”就發(fā)生在蘇州,范偉為圓夢當了回“領導”,住在蘇州的療養(yǎng)院里,工作之余看蘇繡、聽評彈、品嘗松鶴樓的松鼠鱖魚、欣賞蘇州園林。
范偉跪拜觀音的一段戲取景陽澄湖旅游度假區(qū)的重元寺,范偉在園林里邊賞景邊看蘇繡取景木瀆古鎮(zhèn)古松園,范偉視察時欣賞高雅藝術的戲取景蘇州文化藝術中心。
影片中還有蘇州工業(yè)園區(qū)一組18秒的航拍鏡頭,從金雞湖掃到獨墅湖再帶到陽澄湖,環(huán)球188、東方之門、桃花島、李公堤、獨墅湖教堂、重元寺,一個個熟悉的地標建筑映入眼簾。
2020年8月21日,由管虎執(zhí)導的電影《八佰》正式登陸全國各大銀幕。《八佰》取材于1937年淞滬會戰(zhàn)最后一役,謝晉元奉命率領第88師524團一營420余人,堅守上海四行倉庫,四天四夜中,抵擋住日軍的猛烈進攻。為迷惑日軍、壯大聲勢,謝晉元對外宣稱倉庫內(nèi)有八百人,史稱“八百壯士”。
為了最真實還原這段歷史,管虎帶領團隊,自2016年8月起,歷時一年半,在蘇州陽澄湖半島旅游度假區(qū)一比一設計搭建了占地200畝、擁有68棟建筑的實景拍攝基地,深挖200米長的蘇州河,真實還原出蘇州河兩岸戰(zhàn)火連天的“地獄”與聲色霓虹的“天堂”。
2017年9月9日,《八佰》在蘇州正式開機。影片開機人數(shù)就多達1500人,400多名跟組演員在開拍前統(tǒng)一進行7個月的軍事訓練。整部電影用了300顆照明彈來重現(xiàn)當年戰(zhàn)場上的照明效果,共燒掉300多公斤煙油和近5噸的舊報紙,設置相當于十部大戰(zhàn)爭劇總和的5萬個地面子彈點,打造了一個硝煙彌漫、炮火四起的真實戰(zhàn)場。經(jīng)歷230天的拍攝,《八佰》于2018年4月27日正式殺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