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范佳穎
2021 年暑假,上海市普陀區(qū)教育系統(tǒng)啟動“知心老師一師一居委”社教結(jié)合的公益服務項目,中山北路第一小學(以下簡稱“中北一小”)作為這項公益活動的試點校,積極參與,認真落實“教育合力促發(fā)展”的工作要求,在學校對口的7個居委會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如家庭教育方法的指導、學校特色課程進入社區(qū)等,旨在形成家庭、學校、社區(qū)三位一體的教育合力,為共同創(chuàng)造“教育合力促發(fā)展”而努力。
學校對家庭教育指導方面尤為重視,并通過社區(qū)平臺,采取了多種有力措施。
學校黨支部根據(jù)工作要求,召開專題工作會議,制定《中北一小“一師一居委”工作方案》,組織黨員教師了解該志愿服務項目的方案,明確了項目的意義和內(nèi)容,讓老百姓在教育發(fā)展改革中有更多獲得感,為打造“教育合力促發(fā)展”而共同努力。學校組織黨團員教師分組進入石泉地區(qū)的對口居委會,每一位教師都明確自身的工作職責,即當好家庭教育指導者。在此期間,學校還對教師進行了家庭教育方面的培訓,為活動的正式開展做了充分的準備。
為了充分發(fā)揮黨員、團員教師的先鋒模范作用,學校全體黨團員教師都加入了“知心老師”的隊伍,并分成若干小組,以小組團隊的形式進駐對口的居委會進行志愿服務,小組長負責組織和聯(lián)絡的工作,確保每次活動的開展人員到位。每位黨員、團員教師明確工作職責,結(jié)合自身的特點和優(yōu)勢,為社區(qū)居民提供教育政策、家庭教育的咨詢,努力建立一支具有奉獻精神的志愿者隊伍,樹立黨團員教師的良好形象。
此次知心老師進社區(qū)活動,最受益的是社區(qū)居民,包括家長及學生。事實上,志愿者教師也在服務實踐中豐富了自己。教師通過與社區(qū)合作舉辦的各種活動,在實踐中培養(yǎng)了他們的智慧和才能。通過這些活動,志愿者教師可以真正融入社區(qū),并向居民普及家庭教育知識,成為他們家庭教育的引導者,發(fā)揮教師應具備的社會作用。
學校黨團員教師進駐居委開展志愿服務活動,通過居委會了解家長對家庭教育的訴求,通過學校教師的家庭教育指導講座加強學校、社區(qū)之間的聯(lián)系。知心老師進社區(qū),形成了“三位一體”的工作模式,即學校、家庭和社區(qū)形成育人的協(xié)同作用。聯(lián)動教師、社區(qū)干部、學生、家長開展了一系列的活動。一師一居委的活動加強了學校與社區(qū)的聯(lián)系,建立了學校與家長之間的溝通平臺,努力發(fā)揮家庭、學校、社區(qū)育人的合力,促進教育的和諧發(fā)展?!耙粠熞痪游钡闹驹富顒邮菍W校、社區(qū)之間的紐帶,讓教育走進社區(qū),讓教師走進居委會,這將使更多的人受益。
接下來分享5 位知心老師在志愿服務中為大家在家庭教育方面支招的案例。
很多家長都會問:“老師,暑假了,我知道閱讀很重要,可是我該怎么做,才能讓孩子喜歡上閱讀呢?”為此,進駐芙蓉花園社區(qū)的卞老師特意為家長和學生解了惑。首先,選擇喜歡的讀本。比如,世界杯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吸引了很多男孩子,那么家長可以利用這個機會把書本帶進這些活動,提高孩子的閱讀興趣。其次,多去圖書館。圖書館的氛圍很好,可以帶動不喜歡看書的孩子,同時圖書館里的書較多,可以讓孩子自主選擇。最后,讓孩子幫忙查資料。假期里,很多家長會帶孩子去旅行,看看外面的世界。其間,可讓孩子幫忙查找資料,這樣既鍛煉了孩子的信息檢索能力,又豐富了親子時光,一舉兩得。
耿老師是一位語文教師,擁有數(shù)十年的教學經(jīng)驗。在志愿服務的過程中,遇到了一位二年級升三年級的小朋友。在溝通過程中,孩子父母顯得十分焦慮,最頭疼的問題在于孩子看到寫作文就無從下手,馬上要升三年級了,不知該怎么辦。耿老師聽完后,建議說:“首先,家長要不斷豐富孩子的生活空間,擴大孩子的生活視野,讓他有話可說,這樣落筆就有話可寫;其次,要多看課外書籍,拓展閱讀面,多多積累好詞佳句;最后,要讓孩子學會觀察、思考和表達,養(yǎng)成勤練筆的好習慣。”寫作能力的提高是一個漸進的過程,父母不能太著急。
筆者在進行家庭教育指導時,碰到有家長問如何讓孩子認真傾聽,我是這樣回答的:“學會認真聆聽是孩子入學后集中精力傾聽的重要前提。家長應該讓孩子養(yǎng)成在家里仔細聆聽的良好習慣。家長和孩子說話的時候,要讓孩子看著自己的眼睛,用真誠的態(tài)度認真傾聽,用眼神交流和適當?shù)谋砬榛貞?,并告訴孩子看對方的眼睛互相傾聽是對另一方的一種尊重。例如:當父母要求孩子時,孩子應該把玩具放在手中并看著父母。談話結(jié)束后,最好讓孩子們重復一遍?!蓖ㄟ^交流溝通,該家長頓時心情舒暢了很多,也學會了如何讓孩子認真傾聽。
許奶奶的孫子很頑皮,一天到晚手腳沒停,嘴巴也說個不停,據(jù)許奶奶說,孫子只有在睡覺時才會安靜一點。由于父母忙于工作,平時孩子都是由爺爺奶奶照看。孫子非常頑皮,不太聽話,因此爺爺奶奶帶他覺得很累。每當孩子犯錯時,父親總是覺得孩子不懂事、不爭氣,小錯誤不斷,有時候還會責備、打罵,可也拿他沒辦法,孩子的問題隨著時間的推移仍然沒有改變。
許奶奶帶著孫子趕到居委會來咨詢,希望知心老師能夠支支招。朱老師熱情地接待了他們,朱老師先把孩子拉到自己身邊,和他聊聊天,發(fā)現(xiàn)小朋友很有禮貌,對人熱情,也肯幫助人,性格很好,不容易生氣。朱老師覺得孩子身上還是有很多閃光點的,于是便告訴許奶奶,無論在學習上還是在生活上,小孩子不可能不犯錯誤。作為父母,先要分析孩子犯錯誤的原因,是客觀的原因,還是主觀原因。如果它是不可預測的,不要責怪孩子,而要安慰他。如果可以避免,提醒他不能犯第二次錯誤。如果犯了錯誤,可以對你的孩子施加適度的懲罰,除了找出他思想的根本原因外,還要對其進行適度的懲罰。但這里的懲罰與辱罵、打屁股、懲罰做家庭作業(yè)等不同,而是與他一起做飯、洗衣服,清理衛(wèi)生等家務勞動,雖具有一定的懲罰性,但也能使他在生活自理方面得到鍛煉。孩子從中可以體驗長輩的辛勤工作,并為自己的行為感到羞恥。
朱老師反復囑咐許奶奶,家庭氛圍要溫馨和諧,讓孩子感到被家里的愛包圍。如果孩子生活在父母不認可的環(huán)境中,則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道德品質(zhì)極為不利。許奶奶聽完后笑著說:“明白啦,我今天回家把你說的話傳達給孩子他爸?!弊鳛榧议L,我們對于孩子要給予耐心,給予成長的空間,盡可能關愛和肯定孩子,不要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帶有負面情緒。
“一師一居委,知心老師進社區(qū)”的重要工作就是構(gòu)建一個與社區(qū)居民“面對面”對家庭教育、學校生活進行交流、溝通的平臺。負責秋月楓社區(qū)的劉老師與社區(qū)內(nèi)的叔叔阿姨們進行關于家庭教育的交流時,提出不少大家感興趣的話題,并引發(fā)共鳴,引起了大家熱烈的討論。記得討論過這樣一個有趣的問題:“怎樣的家長才是幸福的家長呢?”結(jié)合自己的工作經(jīng)歷和平時與家長的交流,劉老師心中的答案是:心態(tài)平和的家長才是幸福的家長。因為時代的發(fā)展與社會對未來人才的競爭等客觀原因,加之生活中隔代溺愛、孩子叛逆等問題,往往會出現(xiàn)一些性格急躁的、粗暴的、指責型的爸爸、媽媽,他們看到孩子身上的缺點,就會夸大孩子的不足,總是好心辦壞事。而現(xiàn)在,劉老師告訴大家在生活中應該多夸夸孩子,多鼓勵孩子,要看到孩子的努力和進步,用心去愛孩子,尊重孩子,讓孩子們在體驗中成長,要給他們成長的空間和失敗的機會。
在這5 個志愿活動的案例中,知心老師們就家庭教育問題給予了家長們適當?shù)闹笇?,通過志愿活動的平臺,增進教師和家長之間的溝通,運用專業(yè)的知識,排解他們的問題和疑慮。
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第一課,是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的基礎,也是一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根基?!耙粠熞痪游被顒蛹燃訌娏藢W校與社區(qū)的聯(lián)系,也架起了學校與家長之間溝通、交流的平臺,是家庭教育落實的載體。學校將繼續(xù)關心、愛護每一個孩子的成長,努力發(fā)揮家庭、學校、社區(qū)育人的合力,促進教育的和諧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