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青
“熬”,是在不確定前路時,去找到自己的節(jié)奏;是仰望著渺茫的未來,還能信念堅定地向前。
這里,我們聚焦那些將探索作為人生態(tài)度,不停止尋找自我的年輕人:殘酷現(xiàn)實面前,擁有無盡勇氣追求熱愛的人;探索新的可能,把日子過出不一樣精彩的人;在選定的道路上深耕自己,找到內(nèi)心平靜的人;面對挫敗,不斷發(fā)力重新出發(fā)的人……他們都在“熬”里體會著人生百味,在“熬”里把生活變得有滋有味,在“熬”里蛻變成了真正的自己。
他們說
“什么時候才能熬出頭?。 薄獎?,27歲,醫(yī)學科研工作者
“你不得不去面對期待和現(xiàn)實的距離。”——蔡程昱,24歲,聲樂歌劇系研二學生
“有時候吧,很懷疑,努力真的有用嗎?”——185同學,22歲,大三學生
“真的好不想長大。”——拉宏桑,22歲,自媒體博主
他們還說
“當年填志愿,我也是稀里糊涂就填了醫(yī)學。如今周圍的人都已經(jīng)工作好幾年了,我還沒畢業(yè)呢。”
“其實我感覺每一天都在熬,壓力大的時候,也會找個地方去哭。但熬久了,你好像就慢慢學會了怎么跟它相處?;仡^過來看,好像也沒那么難嘛?!?/p>
——劉暢
“我的頭像就是帕瓦羅蒂,他是我的夢想。但其實現(xiàn)實,我們每屆的聲歌系的畢業(yè)生,能靠歌劇養(yǎng)活自己的太少了?!?/p>
“如果有人因為我,能夠喜歡上我喜歡的歌劇,當每一部歌劇的序曲響起來的時候,還能有一些感動、憂傷、輕松、興奮,其實我覺得就夠了。”
“因為熬過,我們才會看見遼闊,才可以體會人生百味,才能成為我們自己?!?/p>
——蔡程昱
“我,這么不服輸?shù)囊粋€人,為了去學電影,拼盡全力,復讀了三次還是沒考上。我第一次感覺到什么叫命運?!?/p>
“我還是不想相信命運這玩意兒。那天,我看了一整天的《月亮與六便士》,我看到毛姆說,不知道,但總有法子?!?/p>
“熬不是只有低頭隱忍這一種。我更喜歡對抗,你大風大雨是吧,我偏要在雨里狂奔,我要往風里跑。而且,我跑定了!”
——185同學
“長大就是面對的要求越來越多,包容越來越少,總會擔心自己跟不上別人的步調(diào),但還是希望自己活得不一樣?!?/p>
“我們這一代很幸運,選擇很多;但我們這一代也很難,很難專注,很難拒絕誘惑,很難找到自己的路。雖然我們都不愿意承認,但成長的路上,熬也是常態(tài)吧?!?/p>
“有時候感到掙扎,可能是因為還想繼續(xù)堅持下去?!?/p>
——拉宏桑
熬過去
劉暢,熬過臨床醫(yī)學八年制項目學習,現(xiàn)在博士后流動站從事心血管相關(guān)研究工作;
蔡程昱,以自己的熱愛和堅持讓更多人了解歌劇,2021年成功舉辦個人音樂會;
185同學,三次藝考失敗后,自編自導短片《嘣》獲得First電影節(jié)人氣短片大獎;
拉宏桑,連續(xù)五年堅持周更視頻,成為500萬人喜愛的自媒體創(chuàng)作者。
主題解讀:廈門大學附屬實驗中學? 陳曉華
角度一:“熬”,是青春拔節(jié)蓄力的過程。
熬,是一種過程,是一點一滴積蓄力量、沖破命運桎梏的過程。劉暢翻開的每一張書頁、蔡程昱唱響的每一個音符、185同學奔跑的每一個腳印、拉宏桑剪輯視頻的每一幀畫面,都是青春拔節(jié)生長的美妙吟唱。
角度二:因為有方向,“熬”就不是枉費時光。
如何治愈“意義缺失癥”?四個年輕人給出響亮的回答。他們也曾有過迷茫,也曾自我懷疑,但他們漸漸學會與失敗、孤獨、憂傷共處,因為他們的遠方瑰麗宏偉。有了遠方的照耀,每一日苦熬都有了意義。有了遠方的照耀,他們學會堅定面對“熬”的苦痛,一次次實現(xiàn)逆勢突圍。
角度三:每個人的“苦熬”構(gòu)成民族與國家的宏大圖景。
盡管個人渺小無力,但不要質(zhì)疑他們在歷史的回音壁上叩擊出的鏗鏘音符。因為相信社會的標尺和高懸頭頂?shù)男强?,他們的熬便體現(xiàn)了國家的氣質(zhì);因為親眼見證一股股細流匯成雄渾激蕩的奮斗熱潮,他們的熬便值得珍惜。當我們“熬”過自己的一個個難關(guān),便書寫了自己的生命史,也參與書寫了民族與國家的歷史。
運用示例
“誰終將聲震人間,必長久深自緘默;誰終將點燃閃電,必長久如云漂泊?!迸哐科仆?,蒼鷹換羽,每次柳暗花明背后,都有一段熬過的時光。熬,是一種蓄勢,是一點一點拼湊屬于自己的力量。五年連續(xù)周更視頻,拉宏桑熬成了廣受歡迎的自媒體創(chuàng)作者;熬,是一種淬煉,是在烈焰中不斷經(jīng)受苦痛。三次藝考失敗,185同學重尋人生的意義,終熬得First電影節(jié)人氣短片大獎。正因這些看似蒼白的熬的時光,我們才得于在堅持中不斷蛻變,綻放屬于自我的光彩?!獜B門大學附屬實驗中學? 柯思婷
(編輯:關(guān)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