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解瑩
臨夏人酷愛葫蘆,或種植,或雕刻,或收藏,或把玩,逐步孕育出了獨具特色的葫蘆雕刻藝術,涌現(xiàn)出了一批優(yōu)秀的葫蘆雕刻大師,白正兵便是其中的佼佼者。2023 年1月,憑借出色的葫蘆雕刻技藝,白正兵通過工藝美術系列高級職稱評審,正式成為一名正高級工藝美術師。下面,我們就一起走進白正兵的藝術世界,看他如何用葫蘆雕刻出精彩人生。
白正兵1976年出生于甘肅臨夏,自小便與葫蘆結下了不解之緣。他的父親曾經種植過葫蘆,童年時,他的很多時間是在葫蘆地里度過的,因此對葫蘆有著特別的情感。后來,他的哥哥成為了一名葫蘆雕刻師,受其影響,白正兵也漸漸喜歡上了葫蘆雕刻。
那時候,生活條件艱苦,白正兵便想到賣葫蘆。一次,他拿著自己雕刻的葫蘆到市場上賣,一個葫蘆就賣了1.7元錢,這在當時來說算是一筆不小的收入。這次賣葫蘆的經歷使他信心大增,也堅定了他學習葫蘆雕刻技藝的決心。
白正兵
1992年,白正兵初中畢業(yè)后,由于家庭困難,沒有繼續(xù)學業(yè),他選擇從事葫蘆雕刻,正式開啟了自己的藝術生涯。從1992年到1998年的6年間,他先后師從白正龍、高寶福、周明樹等工藝美術大師,葫蘆雕刻技藝不斷精進,這為他日后成長為優(yōu)秀的雕刻大師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年輕時,白正兵輾轉多地謀生,曾被北京、河北、陜西等地的工藝品廠聘為技師,從事象牙、牛角、竹木、石器等多種材料的雕刻工作,提升了自己的雕刻技藝和藝術修養(yǎng)。
雖然接觸了不同類型的雕刻藝術,但白正兵鐘情于葫蘆雕刻的初心始終未變。回到家鄉(xiāng)后,他一心鉆研葫蘆雕刻技藝,創(chuàng)作出了大量優(yōu)秀的作品。一件件寓意深刻、畫面精美的雕刻葫蘆在白正兵的精雕細琢中誕生,給人以美的享受。
白正兵雕刻的作品刀法拙而不滯,線條流暢俊秀,題材主要為人物、花鳥、山水等,具有極高的欣賞價值和收藏價值。其中,《一百羅漢圖》《十八羅漢圖》《八仙過?!返茸髌窐媹D精妙,技法獨到,人物塑造生動傳神,多次獲得行業(yè)內大獎。
經過多年的潛心鉆研、苦心創(chuàng)作和用心實踐,白正兵熟練掌握了葫蘆種植、造型技藝以及葫蘆雕刻的構圖和技法,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藝術風格,成為臨夏乃至甘肅頂尖的葫蘆雕刻大師。
如今,除了藝術創(chuàng)作,白正兵還有一項重任——傳承和推廣。
2010年,白正兵創(chuàng)立了振斌工藝美術品經銷部,專門從事雕刻葫蘆的創(chuàng)作和經銷。經銷部成立后,帶動更多當地人從事葫蘆雕刻,一方面壯大了臨夏葫蘆雕刻藝術的傳承隊伍,另一方面擴大了臨夏雕刻葫蘆的影響力,具有一定的文化價值和社會效益。
2016年,在臨夏市八坊十三巷,白正兵葫蘆雕刻藝術工作室正式成立。八坊十三巷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在這里,很多外地人了解并熟悉了臨夏雕刻葫蘆這一非遺項目。
白正兵雕刻葫蘆作品
2018年,白正兵作為民間藝術家,應邀到俄羅斯進行藝術交流,他的作品《中俄友誼長存》《中俄好兄弟》被永久收藏,為雕刻葫蘆走向世界作出了一定貢獻。
近年來,白正兵不僅帶徒弟,還積極參與研學活動。甘肅讀者集團將其工作室確定為研學基地,并聘任白正兵為甘肅讀者研學旅行專家顧問;臨夏市青少年活動中心聘請他為課外輔導老師。在他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人愛上了葫蘆雕刻藝術。
傳承人檔案
白正兵,生于1976年,正高級工藝美術師,臨夏雕刻葫蘆代表性傳承人,甘肅省工藝美術大師,臨夏州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副主席、副秘書長,河州工匠。2012年,作品《一百羅漢圖》《十八羅漢圖》獲第十二屆甘肅省工藝美術百花獎制作技藝一等獎,《竹簡十八羅漢》《天中辟邪》獲創(chuàng)作創(chuàng)新二等獎。2014年,作品《八仙過?!帆@第十三屆甘肅省工藝美術百花獎制作技藝一等獎,《一百羅漢》獲制作技藝二等獎,《十八羅漢》獲創(chuàng)作創(chuàng)新三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