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泓毅
我在菜市場里長大。早上五點,月亮的輪廓還清晰可見,卷簾門就已經(jīng)半開,穿著膝蓋高水靴的男人們大汗淋漓地吆喝著往里卸著商品,女人則圍在一起,有條不紊地吃著早餐聊家常。
對于大市場,前來購買的都是做了幾十年生意的老手,商家鋪子能撐到現(xiàn)在,多多少少有點硬實力。當然,這并不代表市場的商販沒有一些用來推銷菜肉漁獲的“特殊”小伎倆。
上身西裝外套,下身牛仔褲運動鞋。沒有人第一眼看見阿富時,會覺得他是個菜販子。阿富多年穿梭于菜市場,讓他上至進貨談判,下至擺攤兜售,中間做菜心得,哪一項都能侃侃而談。人們對菜販子的刻板印象,他身上一項都沒有。
這個早上,阿富做的第一件事是揭開地上的防水篷布。幾個大泡沫箱隨著扯開的布露出自己的身形,里面裝的是前一天沒賣完的綠葉菜和堆積成山的土豆番薯胡蘿卜。“這個今天還能賣的”,阿富抓起一棵生菜給我看。
我沒說話,就看著阿富利索的行動。先撕開老皮和蔫了的外葉,再用手順著葉子的脈絡(luò)往外撥開,撐起更大的模樣形狀。幾秒鐘的工夫,菜就變得水靈晶亮,仿佛剛剛從土地上摘下來,還透著鮮??诖?,阿富掏出一把折疊小刀,對著菜的根頭就裁去一截,最后拋進一個干凈的空筐,噴上些水——一棵嶄新的生菜,在我面前出現(xiàn)了。
我一頭霧水,阿富向我解釋:“這不就是嫩菜了嗎?比今天到的還盛行(好賣)。旁邊這個多的大葉(葉子大又多的)火鍋店會要,鋪鋪牛肉嘛多好。吃火鍋就拿這些干凈的,要是打算放幾天,拿這個臟臟的?!?/p>
阿富的老婆萍姐負責分揀,她先安排工人按菜的品相分成幾摞。干凈的菜,雖然品相好,但其實很難留,“水槍沖沖么都干凈,但留不住啊”。這里面的原因,是水槍會沖壞菜外圈的薄膜,里面濕答答的也會滋養(yǎng)細菌,“你看這個臟臟的,反而好放”。
蔥蒜、白菜、包菜都是這個道理,外面的老葉可不經(jīng)扒。阿富說早年不知道,以為干干凈凈更好賣,結(jié)果每天爛好多?!皩嵲谑瞧茐牡锰珔柡Φ?,蔥蒜就搭著菜送,包菜白菜拿電風扇吹吹,反正不會賣不掉的”,阿富笑笑,這是他的思路。
海鮮就和蔬菜不一樣了,我家做的就是海鮮生意。海鮮玩的是行家生意,里面的是是非非,沒多年門道壓根搞不了。本地漁民瞇眼叔,我爸多年朋友,在船上干了20年后轉(zhuǎn)行賣魚,知識儲備和他的肚子、嗓門一樣大。
熟客都知道規(guī)矩,瞇眼叔的攤子不講價,也不分規(guī)格,都是自家貨,當天撈到什么賣什么,大小好壞一個價,不挑的話15塊錢一斤,精挑的20塊一斤。
我問他這么便宜怎么賺錢,他說放心,肯定虧不了。遇到年紀大的,倘若不忙他甚至會幫忙挑幾條好的。幾平方米的小鋪位,除了他一個人全是魚,已經(jīng)很擁擠,當貨來了外面再圍上一圈人,更是“人從眾”層層堆疊。來買的不乏餐廳采購這種大客戶,瞇眼叔也不搞特殊對待,一律老老實實排隊,蹲下自己來選。
并非風浪越大魚越貴,海鮮檔的提價門道有很多。比如,真正的硬實力是看攤位的保鮮做得好不好,瞇眼叔告訴我,氣溫一高哪怕一點點,魚就得拌上碎冰,不然肉就會發(fā)黃氧化。
“現(xiàn)在為了賣出好價格,方法可太多了。凍久的魚,鰓幫子暗,那就染染色咯,燈再一照,沒人能看出來。你買的話就得看眼珠子和體形,最好按一下”,瞇眼叔拿起一條品質(zhì)高的給我看:眼亮,身體緊湊細長,按著肉就扎實,這是好魚。
其他時間,瞇眼叔喜歡拍短視頻,給朋友分享普及知識。因為起步晚,他最近也是瘋狂學習,每天看他拿著手機走在菜場邊說邊笑,也是一道特別的風景。
安徽人小王,初中畢業(yè)就在安徽插花鎮(zhèn)學殺豬,來舟山這么多年,也是做豬肉生意。他的鋪子里,大多肉都被切成1.3~2.3斤的塊,方便客人自己選??腿苏f買一斤,那到手的就是1斤3兩,畢竟大多數(shù)客戶不在乎多出來3兩肉,一推一就就多賣出去一點。當然也喜歡現(xiàn)切肉的,后腿肉最好賣,適合家里炒。和賣切糕類似,肉販子一刀切下來,必然多于你的目標,沒辦法,這就是肉販子慣用的伎倆。
趁著他不忙,我讓他給我講述了一些豬肉生意的小心思。
“豬肉賣不完怎么放?” 這是我最好奇的,畢竟一頭豬200多公斤,他家量又那么大,天氣一熱,豈不是鐵定氧化?
他說這背后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也難,就是盡量保證豬的完整性,能不全部切開就保留大塊。賣不完的外面涂抹一層食用油放冰箱,第二天削去外面薄薄的一層,去了皮和鮮豬肉一樣,道理就是防止油脂氧化,水分流失,豬肉吃著還鮮潤。我聽著,總覺得有點“熟成牛排”的意思。
菜場里雖然賣肉的不止他一家,但生意都不如他。問原因,他堅持不泡水不冰凍,特別是腰子,不泡水吃起來脆嫩,“超市或者菜場其他地方賣的,為什么做出來不好吃?就是因為你一炒就滲出滿鍋水,等你把那水燒干,腰子就老了”。確實有道理。
太陽升起,菜市場開始了一天的喧囂。
東河菜市場里,商販已用各家的“小聰明”積累下了在市場立足的能力和經(jīng)驗。謹慎,積累學習,認真做好手頭事,才是大多數(shù)普通商戶的常態(tài)。
菜市場里的生活仍在繼續(xù),每個商販也仍舊熱愛自己的生活,自己的顧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