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之 湖南科技大學
農村的公共服務設施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新農村建設要求農村擁有完善的基礎設施,以滿足村民的生活需求。現以湘潭縣為例,從戶外公共服務設施存在的問題入手,對湘潭縣戶外公共服務設施現狀進行分析,并提出可供參考的建設性意見,為實施城鄉(xiāng)一體化發(fā)展戰(zhàn)略作出貢獻,為新型城鎮(zhèn)化的不斷推進做好準備。
隨著二孩政策的全面開放及三胎政策的出臺,我國的家庭結構產生了一系列變化,人們對公共服務設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公共服務設施在“適老幼”設計過程中應注重合理設計,完備設施功能,滿足老幼各種需求,并保證設施安全運行。但是,農村地區(qū)老年人服務設施“適老幼”設計中還存在諸多不足,需要進一步研究改進。
隨著社會不斷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也不斷提升,當下許多老年人處于一種較為活躍的生活狀態(tài)中,對自身晚年生活的要求也非常高。
步入老年階段后,老年人的身心均會出現相應的老化癥狀,包括原發(fā)性和繼發(fā)性的老化。這一階段的老年群體在生理上的老化大多集中在外表、視力、聽力、嗅覺、味覺等的老化,同時也會出現關節(jié)炎、高血壓、骨質疏松等老年人常見的疾??;另外,因在社會生活中個人角色的轉換,這一階段的老年群體在精神上會出現孤獨感與落寞感。
對于大部分人而言,老年階段是考驗與困難并存的一個階段[1]。然而很多研究也充分表明,老年階段是能夠進一步發(fā)展個人情緒與自我的有益時期,正如卡斯滕森在作品中指出的社會情緒選擇論,此階段的老年群體會持續(xù)擴大社交的選擇范圍來達到促進自身情緒健康的最終目標。因此,可以利用創(chuàng)新設計戶外公共服務設施來增加老年群體的參與程度,進而持續(xù)增強其個人的認同感、安全感,幫助其不斷實現個人價值。
幼兒階段和老年階段不同,甚至恰恰相反,幼兒的身心均處在高速發(fā)展時期,特別是其身體的運動機能在不斷發(fā)展,活潑好動是幼兒的典型形容詞,且幼兒具有非常強的模仿能力,已經具備參與社會交際的意愿,參與戶外活動能夠促進幼兒的社會交際、手腦協(xié)調、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等多種能力獲得進一步的發(fā)展[2]。因此,應采用有效策略讓幼兒積極參與戶外游戲活動,讓幼兒愛上戶外運動,使其養(yǎng)成鍛煉身體機能的良好習慣。
然而幼兒欠缺安全認知和分辨事物的能力,在通過公共活動設施進行活動時,經常會發(fā)生事故,而安全健康的戶外活動場所被視為保障幼兒人身安全的必備因素之一。
因此,科學設計符合老幼活動要求的公共活動設施,不但能夠保證幼兒參與戶外活動的樂趣,而且還能為老人安全看管幼兒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
在新農村建設的背景下,湘潭縣加大了戶外公共活動設施的建設力度,但是這些設施還存在以下問題:由于政府資金投入較小,很多戶外公共活動設施并不完善,部分戶外公共項目設備陳舊、破損[3]。
新農村建設和舊城改造項目雖然得到了政府的贊助,但由于缺乏足夠的資金,相關的戶外公共設施得不到有效的管理維護。
目前部分村內戶外公共活動設施缺少可供村民選擇的活動項目,或者說沒有相關體育活動設施可以提供,不能滿足村民的多元化需求;還有一些農村地區(qū)戶外公共活動設施主要以休閑為主,沒有體育鍛煉、教育、娛樂等相關內容。
戶外活動是幼兒在日常生活中促進身心發(fā)展的一種方式。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很多戶外活動中都將成人和幼兒的活動設施分離開來[4]。成人的戶外活動空間面積不足,相關活動設施不夠完善,這也是幼兒戶外活動難以開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外,成人和幼兒的戶外活動場地之間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導致成人和幼兒活動設施分開。
隨著人們思想觀念的轉變,戶外公共設施越來越注重環(huán)保、節(jié)約以及低碳理念。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見到的大多數戶外公共設施都是經過科學設計的且使用壽命較長的建筑材料或木質材料。通過對湘潭縣戶外公共設施材質和構造進行分析,可以發(fā)現,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大多數戶外公共設施需要采用不銹鋼、鋁合金等材料進行制作,但是這些材質存在諸多不足,其會帶來一些成本問題以及后期維護保養(yǎng)等問題[5]。
所以,在戶外公共設施的材料選擇及構造中應該注意這些問題,并在此基礎上加以改進。
湘潭縣戶外設施沒有充分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導致新農村建設過程中,戶外項目間沒有形成相互配套、相互補充以及相互促進的發(fā)展局面。例如,農村綜合性公園和度假區(qū)都將游泳作為戶外項目進行經營,經調查發(fā)現,其雖然休閑娛樂項目很多,但是缺乏主題文化內涵,從而導致這些場館缺乏自身的特色[6]。
此外,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人對戶外生活產生興趣。但是,湘潭縣新農村建設與戶外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不同步,導致農村戶外資源供給不平衡,甚至出現匱乏的現象。
因此,新農村建設、戶外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發(fā)展要與時俱進。但當前湘潭縣創(chuàng)新意識不夠,許多景區(qū)、公園、旅游景區(qū)中缺少能夠體現主題化特點的大型戶外活動場所。
第一,將老年人和幼兒人群所使用的色彩進行區(qū)分,如黃色明艷可供兒童使用,老人使用藍色則更舒適。如果人行道使用藍白色,可以讓老年人有“明快”之感的同時,減少其摔倒的概率;如果活動中心使用的是綠色地面,則更適合兒童進行玩耍。
第二,將公共服務設施和公共空間區(qū)分開來??梢杂貌煌伾珜⒐卜赵O施和公共空間區(qū)分開來。如將公共空間設置成深色區(qū)域;將面積較大的公共服務設施(如小型游園)設置成雙色區(qū)域[7]。將公共服務設施與公共空間區(qū)分開來,方便人們更加容易區(qū)分,從而更加合理地使用戶外公共設施設備,推動新農村建設進度。
第三,室內色彩。在老人活動的區(qū)域,選用照明燈具時,不宜采用冷光,溫暖的光線氛圍可以帶給老人舒適的體驗。在日照盲區(qū),則需要增設人造燈光以補充光源,避免發(fā)生碰撞。暖色系燈光能夠營造出溫暖、安適的環(huán)境。在室內,以原木色和白色為主,可以使整個房間看起來更加潔凈。在幼兒的活動區(qū)域,則要充分選用鮮艷的顏色來進行裝飾,能夠充分調動幼兒活動的積極性。
在新農村建設背景下,公共服務設施建設要遵循設計基本原理,在尊重現實的基礎上,結合場地條件,綜合場地安全、場地設施與周邊環(huán)境的協(xié)調性,以及對安全性、功能性等方面的考量,充分考慮場地特點及用途需求,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場地造型方案。對于老人和幼兒而言,這些區(qū)域應該盡量避免設立容易造成跌倒、碰撞的設施,要充分考慮場地面積和安全等因素[8]。由于老人身體機能的退化,以及幼兒身體發(fā)育的不完全,便利的設施變得尤為重要,可增設如樓梯代步器,為老幼上樓提供方便。
對于老年人以及幼兒的戶外公共服務設施,應該明確其基本功能定位,在設計時更好地進行優(yōu)化與完善。
首先,針對“適老幼”的需求,在設計產品時要考量老年人在活動場所內可能產生的各種安全隱患,同時還要保證幼兒的正?;顒硬粫艿接绊憽?/p>
其次,在設計時要考慮到在戶外也要有活動場地以供幼兒自由地玩耍。
最后,要考慮到在戶外環(huán)境下可能會發(fā)生老人或幼兒受傷的情況[9]。
為了讓老年人以及幼兒在戶外活動更加安全,在對戶外活動公共服務設施進行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安全問題。例如大型公園、廣場、旅游景區(qū)、游樂場等活動場所內應該設置兒童游樂設施和專門供老年人活動的場地等。
在對公共服務設施進行布局時,所要考慮的因素非常多,應使其盡可能地滿足所有人的活動需求。因此,要想做好公共服務設施布局,應充分考慮到人與公共服務設施之間的關系,使公共服務設施能夠滿足老年人和幼兒的不同需求。幼兒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快速階段,精力充沛,但是不宜過度運動;而老人身體各項機能也處于衰退期,運動量同樣不宜過大,所以在對公共服務設施進行布局時要充分考慮老幼人群的活動需求。
戶外活動公共設施產品的材料要符合行業(yè)規(guī)范要求,符合國家相關標準規(guī)定,在保證產品不受環(huán)境影響的同時,還要具有良好的抗老化性能,且易于安裝使用,還可回收利用。另外,戶外活動公共設施材料還要具有可重復使用性、便于維修保養(yǎng)、降低噪聲等優(yōu)點。對產品材料進行定位時,應考慮老幼需求。根據現場環(huán)境及相關群體的使用需求,對室外活動“適老幼”公共服務設施材料應盡量選用彈性橡膠顆?;蚺菽u進行鋪設,其中,彈性橡膠顆粒具有減震性能,如結合場地功能對彈性橡膠顆粒進行科學加工處理,則會提高整個場地的穩(wěn)定性[10]。與大理石地板相比,木質地板防水性能較好,更加防滑。室內采用玻璃幕墻進行隔斷,可以提高室內空間使用的靈活性。此外,在活動場所增加一些綠色元素,既可以改善室內的環(huán)境,又可以緩解人們的視力疲勞。鑒于部分老人有抽煙的習慣,建議設立禁煙區(qū)或吸煙室。
家長和教師應多組織戶外活動,讓幼兒的身心得到良好的發(fā)展。另外,教師還應教導幼兒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幼兒自我保護的技能,使其掌握一定的自救、自護技巧,學會自我保護。
相關部門應抓緊出臺老年人健康管理地方性法規(guī)政策,制定老年人健康發(fā)展綱領性文件,加強健康教育專業(yè)機構三級網絡建設,積極構建老年人健康管理的跨部門聯(lián)動機制;打造政府托底、市場運作的多元老年人健康教育運作體系;積極創(chuàng)新老年人的健康教育方式,增強老年人在健康安全方面的認識[11]。
公共服務設施的相關管理人員應定期進行教育培訓,提高自身素養(yǎng)和專業(yè)能力,在滿足老幼人群物質需求的基礎上,幫助其實現高層次的精神追求。還要結合老幼人群的身體狀況、興趣愛好、活動時間等因素,以更好地滿足其多元化的需求,更好地為其提供服務。
公共服務設施“適老幼”設計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舉措之一。新農村建設背景下公共服務設施“適老幼”設計過程中的重要理論和實踐指南,將對今后建設新型農村社區(qū)、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提高養(yǎng)老服務水平發(fā)揮重要作用。戶外公共活動設施場所建設應充分考慮老幼的身體特點和實際需求,加強設施建設的針對性和實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