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 之 中交廣州航道局有限公司
2022年12月16日,《阿凡達:水之道》在北美及中國同步上映,上映前就引發(fā)了觀影熱潮。新穎的影像技術和天馬行空的藝術展現(xiàn),讓影片大放異彩?,F(xiàn)從電影上映的環(huán)境、傳播路徑、價值研究方面分析這部電影,以期為其他電影研究提供借鑒。
截至2022年10月8日,2022年中國電影國慶檔總票房達近15億元,僅《萬里歸途》一部電影就獲超10億元票房。而2021年的國慶檔票房是42.46億元,其中,《長津湖》獨占鰲頭,票房達30.9億元。2022年國慶檔后,電影市場幾乎出現(xiàn)了“片荒”,沒有再出現(xiàn)像《萬里歸途》那樣票房與口碑俱佳的電影。就在電影市場停滯不前之際,包含《阿凡達:水之道》在內的進口片宣布定檔12月。此消息一出,《阿凡達:水之道》在貓眼榜單上的想看人數(shù)日增達到十萬。在各類宣發(fā)沒有開展的情況下,就有了如此迅速的數(shù)據增長,可見,影迷已對《阿凡達:水之道》期待許久。
《阿凡達:水之道》上映前,國內電影市場處于“空檔期”。目前,國內市場國慶檔之后,截止到2022年12月,最新上映的電影票房過億元的只有日本電影《名偵探柯南:萬圣節(jié)的新娘》,累計票房1.2億元;以及國產電影《掃黑行動》,累計票房1.39億元。其余的電影票房只有千萬,甚至百萬元。早在《阿凡達》上映之時,其就對國產電影產生了很大輻射,面對好片、大片,觀眾的熱情也空前高漲。2021年3月,《阿凡達》這部近12年前的“老”電影在我國重映,又收獲近4個億的票房。盡管《阿凡達:水之道》距離前作已有近13年之久,但更激發(fā)了影迷們的期盼和熱情。《阿凡達》以森林生活為背景,而《阿凡達:水之道》以海底世界為背景,電影中的納美人在潘多拉海洋中游泳,探索著未知的領域。
好電影是不會缺少觀眾的。當前,在商業(yè)資本的把持下,中國電影出現(xiàn)了藝術感染力缺失的問題,主要表現(xiàn)為敘事文本的弱化和資本邏輯逐漸替代藝術邏輯的趨勢,因此更需要影視創(chuàng)作者們堅持以內容為王,具有“匠心精神”。
十三年間,各種技術迅速發(fā)展,尤其是電影技術突飛猛進。互聯(lián)網改變了人們看電影的方式。近三年,很多線下影院處于“休業(yè)”狀態(tài),還在堅持的也只在節(jié)假日和周末營業(yè)。曾有線下影院經營者表示,沒有好的電影,就沒有觀眾和票房,不如減少電影放映場次。在此期間,影院開展了許多經營模式,如劇本殺、脫口秀、相聲、音樂會等,想辦法用“副業(yè)”保住“主業(yè)”。
此外,近幾年崛起的移動端流媒體影視播放平臺Netflix(網飛)于2021年制作的《魷魚游戲》全球熱賣,獲得極高收益,且贏得了良好口碑。面對這樣的影視環(huán)境,《阿凡達:水之道》要想贏得觀眾,不僅要靠巧妙的宣傳策劃和新穎的特效,更要讓大家看到影片傳播的核心內容與價值。
電影是一門綜合藝術,它運用光、影、聲、像等元素來表達創(chuàng)作者對世界的感受和認知,用影視創(chuàng)作描述現(xiàn)實與理想。當前,《阿凡達:水之道》已定檔,但幾乎沒有進行宣發(fā),且尚未注冊影視官方抖音賬號,也沒有制作各類樣式的短視頻,大多是人們通過自己的社交平臺來發(fā)布預告片、解說、評價等內容。在該電影定檔后,貓眼統(tǒng)計想看該電影的人數(shù)已經過百萬;在豆瓣上也有6000多人發(fā)表評論。結合2021年《阿凡達》在國內重映刷新了重映片票房紀錄的情況,可知“阿凡達”這類IP在國內市場很有影響力,很多受眾依然記得13年前那部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電影。
目前,很多國內外電影側重于“賣情懷?!被颉凹夹g特效”,但現(xiàn)在的觀眾對電影的要求卻越來越高,重復多次的電影“梗”很難撐起較高的票房。譬如,有些大制作的電影,召集國內外眾多影星參演,仍會出現(xiàn)票房“滑鐵盧”,評分也很低,因此電影還是需要有一個好的故事或內容。然而遺憾的是,很多電影投資者更愿意通過運用宣傳、炒作等手段快速獲得豐厚的商業(yè)回報,至于敘事文本是否合理,思想價值是否深遠,則不甚在意。但筆者堅信,雖然國內外市場的大部分觀眾看電影就是為了湊熱鬧,但不可否認存在優(yōu)秀的觀眾,而他們能催生出優(yōu)秀的電影。大眾應該接觸更優(yōu)秀的電影,影院也應該擁抱更加多元化的電影。因此,應當讓創(chuàng)作者、策劃者、觀眾形成良性互動,從而讓更多觀眾理解導演的藝術思維,了解電影呈現(xiàn)的意義。
《阿凡達:水之道》上映,必然需要一定的傳播路徑形式。電影需要通過技術、文化、共性層面讓觀眾進入觀影氛圍中,其也能使影片獲得較好的傳播效果,吸引受眾的“目光”。
1895年,第一部以紀錄片形式存在的電影《火車進站》問世,直到1927年第一部有聲片《爵士歌王》出現(xiàn),這中間經過了32年。現(xiàn)在的《阿凡達》到《阿凡達:水之道》,中間也歷經了13年,導演詹姆斯·卡梅隆會不會再次改變我們對電影的認知,很受觀眾期待。早在2015年,李安導演的電影《比利·林恩的中場戰(zhàn)事》在技術上不僅有傳統(tǒng)的24幀版本,還有60幀和120幀兩個版本。這是繼《阿凡達》之后的一次技術革新,但受影片的故事性、檔期和宣發(fā)等因素的影響,票房不佳,但卡梅隆將電影《比利·林恩的中場戰(zhàn)事》拍攝時的技術規(guī)格4K、3D、120幀,稱為“新白金標準”。與此同時,CINITY影院系統(tǒng)實現(xiàn)了對多項高新技術的創(chuàng)新融合。在此背景下,《阿凡達:水之道》運用CINITY放映系統(tǒng),采用了裸眼3D、120幀、4K、CG表演捕捉等拍攝技術?!栋⒎策_:水之道》有很多水下鏡頭,卡梅隆的創(chuàng)作團隊解決了水下反射光線不均勻的問題,這一新技術想必能在這部電影之后得以普及。
在多元影像化時代,當每個人都可以通過移動設備進行創(chuàng)作時,4K、6K、8K、120幀、240幀等概念,成為電影吸引大眾的重要籌碼。技術革新給予了電影技術打造奇觀的功能,但是觀眾對敘事的追求并沒有因此減弱?!鞍⒎策_”系列能夠在全球范圍獲得良好的口碑,不僅僅是因為技術,更與其故事內容密不可分。從電影的客觀與主觀方面分析,客觀上,技術能夠讓觀眾獲得更好的觀影體驗;主觀上,電影創(chuàng)作者需要在影像體系中注入自身真摯的情感和故事元素,這樣才能贏得觀眾的喜愛。
技術的發(fā)展為電影文化傳播奠定了基礎。文化是一種思想元素,對社會發(fā)展具有深刻影響。電影一般會以特定的時代、家國為背景,反映社會文化背景,因此,從文化傳播路徑層面分析電影《阿凡達:水之道》是非常重要的?!鞍⒎策_”系列故事隱喻的文化與美國本土文化類似,但它不像大多數(shù)英雄主義電影那樣,傳達的都是以一個國家強大的文化取代其他地方的文化,以達到統(tǒng)一性,其展現(xiàn)了保護多元文化的思想,同時也對殖民文化做出了反思。
在《阿凡達:水之道》中,觀眾會看見一個熟悉又陌生的“水世界”,這是導演在《泰坦尼克號》之后再度將“水世界”搬上銀幕。而這一次,“水”更多地代表了生命的起源和對自然的敬畏。導演在電影中傳達的文化帶有其他含義,呼吁人們要對文化環(huán)境有一定的危機意識,否則,多元文化將逐漸減少甚至消失。卡梅隆借虛擬世界傳遞了他對現(xiàn)實世界人類困境的擔憂,也將人們引向了對現(xiàn)實文化環(huán)境的反思。
電影需要找尋共性,才能在國內外傳播。電影在國內外傳播中會遇到許多阻礙,如版權、語言、文化、價值觀等,這些因素都會影響電影的傳播進程。因此,電影越是共性的,就越是世界的。導演卡梅隆經常從自身創(chuàng)作經歷出發(fā),強調在寫故事、拍電影或紀錄片時,除了要解決電影的基本結構,還要帶入共性,以便作品在面對不同觀眾時“游刃有余”。即將上映的《阿凡達:水之道》里有華人楊紫瓊,這或許表明華人在世界電影中也有一席之位,也因此,中國觀眾會對其有所期待。根據經典傳播理論,實現(xiàn)國際傳播的前提是讓內容通過傳播路徑傳遞給國際受眾。
如今,運用各種新媒體技術可以實現(xiàn)電影創(chuàng)作、制作、播出、推廣、營銷等一體化產業(yè)整合傳播。近年來,雖然我國電影創(chuàng)作有了新變化,但要想在國際范圍內實現(xiàn)傳播還需要努力,其中的一個重點就是要有共性。比如,2021年上映的《你好,李煥英》就很好地找到了文化傳播共性,其導演榮獲第34屆東京國際電影節(jié)中國電影周“金鶴獎”最佳導演獎。究其原因,影片講述的故事本身沒有理解壁壘,各個年齡層、不同國家的觀眾都能感受到影片所傳遞的母女情,從而產生文化認同?!赌愫茫顭ㄓⅰ穼H市場的共性找尋,成功實現(xiàn)了共性傳播路徑的國際表達。當然,在我們對《阿凡達:水之道》的期待中,更多的是對中國電影未來的展望。無論是技術設備、故事內容,還是人物的全球融合,中國電影都需要在新時代尋找自己的答案。
電影最終想傳達的內容還是其包含的價值,這種價值會影響受眾,甚至改變文化環(huán)境?!栋⒎策_:水之道》的上映引發(fā)全球觀眾的期待,并不是靠運氣,而是因為它通過技術革新、對人類與自然關系的探索,將多元文化并存的價值觀念傳遞給人們并得到了廣泛認同。
技術革新最顯著的價值展現(xiàn)是對人們日常生活的影響?!栋⒎策_》上映至今,人們在生活中感受到了技術革新帶來的便利。如3D技術逐漸普及,360°全景、720°全景、VR影像技術得以應用。現(xiàn)在的輕便型記錄設備可以進行6K格式記錄,甚至有的移動設備達到了8K,幀率也從原來的24幀提高到50、60、120、300幀,動態(tài)影像更加清晰。例如,松下LUMIX GH6相機創(chuàng)新性地采用了低壓縮和高質量圖像特點的Apple ProRes視頻編碼,可以支持錄制5.7K、30p、ProRes 422HQ視頻,具有非常高的數(shù)據速率,能夠保留高質量數(shù)碼圖像傳感器所生成的高動態(tài)范圍影像中的細節(jié),其圖像質量完全達到甚至超越了原來動輒幾十萬元、幾百萬元的專業(yè)電影設備的圖像質量。這些技術都為人們創(chuàng)作電影或紀錄片打下了基礎,故事內容也因此能被更多地呈現(xiàn)出來。此外,與之相關的專業(yè)人才也逐漸被培養(yǎng)出來。
《阿凡達:水之道》對虛擬世界的模擬達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精確、真實,帶來了“沉浸觀影”。對現(xiàn)實場景在虛擬世界中的映射和呈現(xiàn),或者說是一種在現(xiàn)實與虛擬中的“重生”,如同紀錄片的真實性與電影的藝術性的融合?,F(xiàn)在,不斷涌現(xiàn)的技術革命將引領觀眾達到視覺和聽覺的新境界。
在《阿凡達》的結尾部分,男主杰克通過生命之樹將其靈魂轉入阿凡達的軀體,融入了納美文化。這也預示著在《阿凡達:水之道》中,男主將更多地與自然融合,減少對現(xiàn)代科技的依賴。導演卡梅隆在創(chuàng)作“阿凡達”系列作品時,將人類與納美人的生活方式進行了鮮明的對比。當前,很多國家為了自身發(fā)展過度開采自然資源,肆意破壞地球環(huán)境,而片中納美人會用心去聆聽動物、植物等的心聲,對自然有敬畏之心、感恩之心。他們很像與自然一同發(fā)展的早期人類,而影片中的人類卻迷失了方向。
映射人與自然關系的電影相對較少,該題材更多的是以紀錄片的形式呈現(xiàn)??仿≡诩o錄片領域也有創(chuàng)作,如2021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上映的《鯨魚的秘密》,表現(xiàn)了鯨魚與人類的相似之處,指出人類應該與自然界的生物和諧相處。2015年在我國上映的《深海挑戰(zhàn)》紀錄片,是卡梅隆在馬里亞納海溝萬米海底自編自導的作品,反映了他個人與大自然的情感,可視作《阿凡達:水之道》的前期探索。
《阿凡達:水之道》傳遞的更多的是一種文化共存的理念。在《阿凡達》中,人類與納美人建立了學校,互相學習彼此的文化,讓觀眾看到了不同種族文化并存的可能。不同國家的文化能夠傳承至今,與能夠包容其他國家的文化不無關系。當代影視文化包含借鑒與包容的意識,因此,電影創(chuàng)作者不能以本國文化為標準去衡量他國文化的價值,因為不同國家和地域的文化都具有獨特性。多國影視文化并存,才能百花齊放。從《阿凡達:水之道》和《阿凡達》中都能看出很多人類不理解納美人的文化以及他們對伊娃的信仰,認為他們愚昧落后。無論是第一部中捍衛(wèi)家園的“天空之戰(zhàn)”,還是第二部中的激烈博弈“海洋之戰(zhàn)”,人類都遇到了強大的阻力,這也表現(xiàn)出文化融合的對立面——碰撞造成的后果。
近年來,我國的一些國產電影走出國門,在國際上大放異彩,但也存在“大制作”“小清新”“特立獨行”等口碑和票房都很低的電影?!栋⒎策_:水之道》的導演卡梅隆堅持多元文化并存理念,將每一部電影都視為自己的“孩子”,用心創(chuàng)作,打破常規(guī),“十年磨一劍”。可以說,卡梅隆在“阿凡達”系列中追求的,是一種跨文化的特質,故而能在全球范圍內引起共鳴。電影《阿凡達:水之道》在描述人物故事、戲劇變化的背后,是要將文化思想傳遞到觀眾心里。畢竟,每名觀眾都有自己對善惡的評判標準,也有理想中的潘多拉星球。在這個影像“爆炸”的時代,“阿凡達”系列電影中的價值傳遞,給每位觀眾塑造了一個屬于他們自己的“阿凡達”,讓他們可以在看電影的旅途中去經歷一段“如夢如幻”的不一樣的人生。
綜上所述,電影《阿凡達:水之道》成功地將藝術創(chuàng)新與商業(yè)文化相結合。《阿凡達:水之道》通過把握新的市場環(huán)境、多方面的傳播路徑、多元價值的傳遞,讓人們看到了電影藝術的多姿多彩。歷史證明,那些載入電影史冊的佳作,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電影要實現(xiàn)高質量發(fā)展,就要不斷實踐、探索,不斷進行藝術創(chuàng)新和技術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