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媛媛,王萍,聶飛,張丹丹
(中國特種設備檢測研究院,北京 100029)
東南亞國家聯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簡稱東盟(ASEAN)于1967年成立于泰國曼谷。東盟的區(qū)域經濟正在經歷一體化過程,其貿易政策正在經歷由封閉到開放、由高壁壘到高準入、由農業(yè)到工業(yè)的變化過程。隨著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開展和相關政策的導向,東盟的區(qū)域經濟發(fā)展已逐漸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本文現將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緬甸3個東盟國家的特種設備監(jiān)管機構和檢驗檢測所依據的法規(guī)標準作簡要介紹。
菲律賓貿易與工業(yè)部DIT(Department of Trade and Industry)下轄的貿易和工業(yè)部菲律賓標準局BPS(Bureau of Product Standards,簡稱DTI-BPS)作為菲律賓的國家標準機構(NSB),根據菲律賓標準化法(R.A.4109-1964)負責制定和維護國家標準,并依據菲律賓國家標準(PNS)和其他合格評定方案,實施產品安全和質量認證。DTI-BPS設有標準發(fā)展部、標準信息服務部、產品認證處、質量體系認證和合格評定機構認可等部門。同時,設有檢測中心,以支持其產品認證計劃,為實驗室進行確認測試。DTI-BPS共成立了90個針對各種強制性清單產品和服務的技術委員會,其中與特種設備相關的僅有氣瓶委員會(Gas Cylinders Committee)和氣瓶標準。
菲律賓勞動就業(yè)部DOLE(Department of Labor and Employment)下屬的工作環(huán)境局,依據《菲律賓勞動法》和《職業(yè)安全和健康規(guī)則》對鍋爐、壓力容器、電梯進行監(jiān)管,實施DOLE認證?!堵殬I(yè)安全和健康規(guī)則》是涉及個人防護設備、危險材料、鍋爐和壓力容器等方面的安全要求,規(guī)則中第1160項1162.02條是關于鍋爐部分,并于2005年根據第422號總統(tǒng)指令第162條進行了修訂。鍋爐的PNS國家標準依照國際標準ISO16528制定。檢驗檢測方面的法規(guī)有《技術安全檢驗手冊(修訂版)》,2004年1月,由勞動就業(yè)部工作環(huán)境局(Bureau of Working Conditions,BWC)制定,目的是有效貫徹《職業(yè)安全與健康規(guī)則》,手冊中包含電梯、鍋爐、壓力容器在內的機械設備的檢驗程序、檢驗內容、收費等內容,適用于陸地、航空和航海運輸等領域。
BPS強制性認證產品清單中的氣瓶,需通過菲律賓標準質量或安全認證標志許可計劃(PS)和進口商品清關許可計劃(ICC)。PS許可需由制造商申請進行工廠審查,抽樣樣品送至BPS認可的實驗室進行測試,審核報告和測試結果評估通過后,頒發(fā)PS質量或安全標識使用許可證,有效期為5年,每年須審核一次。ICC許可用于臨時貿易,由進口商申請,工廠提供相關測試報告和質量體系認證證書,BPS在審查相關資料,安排指定的檢驗機構在港口驗貨,通過后取得ICC證書和標識。無論是本地生產的還是進口的,只有取得PS或ICC標志,才允許在菲律賓市場銷售。
DIT下設的菲律賓認可局(Philippine Accreditation Bureau,PAB)是菲律賓對檢驗、測試、校準、認證機構和其他提供合格評定服務的機構進行認可的國家認可機構,根據PNS ISO/IEC17011:2004《合格評定—認可機構合格評定的一般要求》以及適用的IAF/APAC和ILAC/APAC強制性和指導文件來執(zhí)行其認可計劃。當合格評定機構(CAB)獲得認可后,仍需定期評估以確保他們繼續(xù)滿足要求。PAB也是國際認可論壇(IAF)、國際認可組織(ILAC)、亞太認可合作組織(APAC)和東南亞聯盟(ASEAN)標準與質量咨詢委員會(ACCSQ)的成員。
印尼特種設備的監(jiān)管機構是印度尼西亞共和國人力部(Kementerian Ketenagakerjaan RI),原勞工部。人力監(jiān)督和職業(yè)安全與健康總局(簡稱Ditjen Binwasnaker & K3)是人力部下屬的執(zhí)行機構,負責制定和實施促進勞動監(jiān)察和職業(yè)安全與健康領域的政策,其下設有勞動和職業(yè)安全與健康檢查局、勞動監(jiān)查系統(tǒng)發(fā)展局、職業(yè)安全與健康機構發(fā)展局、勞動規(guī)范檢查局、職業(yè)安全與健康測試局等部門。
印度尼西亞國家標準總局(BSN)負責國家技術標準(SNI)的起草、制定、頒布、實施和協(xié)調,其職責是將SNI技術標準編入技術法規(guī),與其他標準化機構、政府部門和國家認證認可委員會配合完善SNI標準,組建印度尼西亞標準協(xié)會(MASTAN)以促進SNI的應用,接受并采用ILAC、APLAC、IAF/MRA、PAC/MRA等認證體系。SNI是印度尼西亞唯一的國家應用標準,其中包含電梯檢驗、制造安裝等標準。SNI認證體系主要采用產品認證模式,即產品測試、工廠檢查及獲證后監(jiān)督。印度尼西亞國家認可委員會(KAN)執(zhí)行BSN所有關于認可和認證的活動。
人力監(jiān)督和職業(yè)安全與健康總局(Ditjen Binwasnaker& K3)依照以下法規(guī)對印尼特種設備進行監(jiān)管:人力部1930年第225號法規(guī)《1930年蒸汽法》、人力部1988年第1號法規(guī)PER.01/MEN/1988《蒸汽設備操作員資格和要求的法規(guī)》、人力部2016年第37號法規(guī)《壓力容器和儲罐的職業(yè)安全和健康的法規(guī)》人力部2017年第6號法規(guī)《電梯和自動扶梯職業(yè)安全與健康的法規(guī)》,以及1970年第01號法規(guī)《1970年第01號關于工作安全的法律》。同時,也參考國際標準,如 SII 2203-87壓力容器IA、ASME規(guī)范Div VIII Sec I壓力容器建造規(guī)則、API RP 572 壓力容器檢驗規(guī)程、API 510壓力容器檢驗規(guī)范等。
國家認可委員會(KAN)是印尼的認可機構,于1992年根據研究和技術國務部第465、IV.2.06/HK.01.04/9/92號令成立,主要任務是向合格評定機構LPK(實驗室、檢驗機構或認證機構)提供認可服務。申請者可通過BSN網站在線認證注冊,申請文件包括認證申請表、最新的質量文檔、組織合法性、內部審計報告、管理評審報告及其他相關文件和記錄。
KAN根據《SNI ISO/IEC17020:2012各類檢驗機構運作的一般要求》《國際實驗室認可合作組織出具的強制性文件》等標準開展各種檢驗活動。從2019年開始,合格評定的認可有效期為5年,并按規(guī)定進行定期監(jiān)督檢查,已獲得KAN認證的合格評定機構可在KAN網站LPK目錄中查看。
緬甸是世界最不發(fā)達國家之一,以農業(yè)為主,首都內比都。緬甸的國家標準與質量部(National Standards and Quality Department,NSQD)負責建立緬甸國家質量基礎的三大支柱:標準化、認證和計量。其職責包括制定、維護和傳遞國家計量標準,提供國際認可的認證服務,研制國家標準,代表國家參與國際NQI組織。緬甸根據《標準化法》又成立了國家標準委員會(NSC),及負責制定標準的工作小組(WC)和技術委員會(TC),TC包括鍋爐技術委員會、機械技術委員會、職業(yè)安全與健康技術委員會、電子電器設備技術委員會等24個技術委員會,共制定439項技術標準(代號為MMS),分為自愿性和強制性。緬甸鍋爐與壓力容器的國家標準均參考或采用ISO、IEC或CODEX STAN標準。其中,鍋爐檢測中心依據《鍋爐法》、緬甸鍋爐標準、國際標準、根據工業(yè)部指令,對全國各地工廠的鍋爐進行注冊及年度檢查。鍋爐檢驗部總部位于內比都,并在11個州/地區(qū)設有辦事處。
緬甸特種設備監(jiān)管機構是工業(yè)監(jiān)督與檢查司(Directorate of Industrial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DISI),根據《工業(yè)企業(yè)法》對工業(yè)企業(yè)進行監(jiān)督檢查;根據《鍋爐法》對私營、合作和公共部門的蒸汽鍋爐進行登記和監(jiān)督,為工作場所的鍋爐進行安全檢查;根據《電力法》檢查和監(jiān)督私營、合作和公共部門的發(fā)電、輸電和配電系統(tǒng),對自動扶梯、電梯和電力使用及工業(yè)工作場所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情況進檢查。工業(yè)監(jiān)督與檢查司下設鍋爐檢測中心。緬甸鍋爐、壓力容器、電梯的相關法規(guī)有《鍋爐法》(Pyidaungsu Hluttaw Law No.39/2015)和《電力法》(2014年)(Pyidaungsu Hluttaw Law No.44)。鍋爐法于2015年7月14日頒布,取代1984年的鍋爐法,目的是防止爆炸事故、鍋爐損壞和生命財產損失,保證鍋爐使用壽命,充分利用鍋爐的容量和效率?,F在超過2300臺鍋爐在緬甸的各個行業(yè)中使用,每年依據《鍋爐法》對鍋爐進行檢驗和認證;《電力法》于2014年頒布,取代1984年的電力法。該法規(guī)定,除國防和特殊目的外,所有電氣化的檢查和批準均依照《電力法》進行,包括高低壓用電設備、電梯、自動扶梯及電動交通工具、進口及國產電器產品等。
緬甸認可機構(Myanmar Accreditation Body,MAB)隸屬于教育部研究與創(chuàng)新部(DRI)下的國家標準與質量司(NSQD),為合格評定機構(測試和校準實驗室、檢驗機構和認證機構)提供認可服務, 并根據ISO/IEC17011、ISO/IEC17021、ISO/IEC17025、ISO/IEC17065、ISO/IEC17024等標準執(zhí)行認可程序。MAB認證有效期為3年,每年定期檢查。2017年MAB與新加坡認證委員會(SAC)在新加坡簽署了諒解備忘錄MoU, 以對國際認可的認證機構進行聯合評估。
根據以上三個東盟國家特種設備監(jiān)管機構、檢驗檢測所依據的法規(guī)標準、認證認可、市場準入要求等介紹,可以看出各國在特種設備監(jiān)管體系上的異同,也可以看出東盟各國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法規(guī)與標準的更新與變革。相信通過研究和追蹤東盟特種設備領域監(jiān)管機制的不斷發(fā)展,促進標準共融互通互認,對服務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特種設備產品出口東盟、檢驗檢測機構與東盟認可機構合作以及東盟特種設備領域市場開拓都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