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艷菊
一番風,一番雨,一番涼。是真正的秋天了。寂靜的下午,一直回響著秋風的聲音,嘩嘩,嘩嘩。
院子里那棵老楊樹,一人都合抱不來,那么悠久偉岸的老樹,沒有人知道它的年輪。聽過多少秋聲,看過多少落木蕭蕭下,它早已淡然不驚了。依舊蒼青的枝葉在清曠的空中搖曳,有一枝映在門上半部的玻璃上。我坐在與門平行的地方,在這個位置觀察枝葉的映像,仿佛欣賞一幅畫,心情突然變得很美好。
門是半開著的,上半部的玻璃周正光潔,秋風、樹葉,這些恰好的景象遇見了,又匯合成一幅天然的畫作。世界真是神奇,很多偶然的相遇,便匯成一幅大手筆。這美麗的景象讓我心情愉悅,而發(fā)現(xiàn)它則需要一顆寧靜的心。秋風掃落葉,不是自然無情,那是自然的規(guī)律,所以秋風讓人豁達,讓人寧靜。
聽著秋風,總會想起溫暖的事。狹窄的巷子,一個中年男人拉著板車過來,板車上擺著兩排灰瓦。我正好轉(zhuǎn)到這條窄窄的巷子上,中年男人看到我,很禮貌地停在邊上,等我過去了,他才繼續(xù)拉起板車往前走。我當時很感動,只顧走路,竟忘記了說聲謝謝。也許他只是一個做粗活兒生存的普通人,對迎面相逢的陌路人卻如此禮貌周到,可見他是一個值得敬重的、內(nèi)心充滿溫情的人。我為自己的失禮而后悔不已,默默地在心中說了很多聲謝謝,希望秋風能捎給他。
對塵世的溫暖美好,我希望自己能始終抱有一種篤定的態(tài)度。哪怕自己曾經(jīng)感受過世情的涼薄,也始終要保持一顆明亮的心,不怨忿,不訴苦,像院子里的老楊樹一樣,不管什么季節(jié)來臨,總是溫厚平和的樣子,盡力為身邊的世界增添一抹風景,即便不能十分美好,最起碼也要順眼順心。
看過子沫寫“篤定”的文,她提到柳宗悅先生關(guān)于工藝的詞:無心,無事,不造作。她覺得,“人生也如出一轍,做什么的時候想什么事,就是一種篤定吧”。
這也是我喜歡的篤定,做什么想什么,讓眼前的每一刻都踏實而愉悅。受過的委屈和傷害就讓它們?nèi)缭茻熞粯酉⒌描脽o蹤跡,不耿耿于懷,不糾結(jié)于心,正是“無心,無事,不造作”。
有位作家說過一段話,我一直印象深刻,是小引里《官箴》的那段話:“忍之一字,眾妙之門,當官處事,尤是先務,若能于清慎勤之外更行一忍,何事不辦。《書》曰,必有忍其乃有濟。此處世之本也。諺曰,忍事敵災星。少陵詩曰,忍過事堪喜。此皆切于事理,非空言也。王沂公常言,吃得三斗釅醋方做得宰相,蓋言忍受得事。”作家感慨:“《詩》云,誰謂荼苦?其甘如薺。”這句老話來得恰好。中國萬事真真是“古已有之”。
古已有之的“忍”字用現(xiàn)在的話來說是退一步海闊天空。退,不是懦弱、沒骨氣,而是一種篤定,是少陵的忍過事堪喜。退,是給自己空間和時間,讓自己靜心相對。靜能生慧,躁則顯愚。
宋人程顥的詩說得最好: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
編輯/宋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