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鵬珍
(晉能控股煤業(yè)集團四侯煤礦,山西 晉城 048100)
晉能控股煤業(yè)集團四侯煤礦二采區(qū)回風巷由南向北開拓掘進,巷道西部為膠帶輸送機大巷,南部為人行大巷(進風巷),東部為一采區(qū)采空區(qū),與采空區(qū)預留保安煤柱寬度為27 m。二采區(qū)回風巷設計掘進長度1450 m,巷道為矩形斷面,凈寬為5.0 m,凈高為4.0 ,沿3#煤層頂板掘進。煤層平均厚度為4.65 m,平均傾角為3°,堅固性系數(shù)為f=3.37,硬度f=3~4,煤層屬硬煤層,容重1.45 t/m3,煤層頂?shù)装鍘r性見表1。
表1 二采區(qū)回風巷3#煤層頂?shù)装鍘r性表
二采區(qū)回風巷掘進至760 m 處,揭露F351 正斷層,走向近東西向,傾向南,傾角70°,落差3.2 m,對巷道掘進影響長度為47 m;巷道掘進至755 m 處時進入斷層應力區(qū),巷道頂板及兩幫破碎嚴重;當巷道掘進至760 m 處時在構造應力以及鄰近采空區(qū)殘余應力作用下,位于采空側巷幫出現(xiàn)嚴重片幫現(xiàn)象,并伴隨肩角煤柱垮落,造成斷層區(qū)巷道頂板成“尖錐”狀,頂板支護難度大、支護效果差。
由于原二采區(qū)回風巷采用的矩形斷面承載能力低,在應力作用下易出現(xiàn)變形,所以決定對斷層區(qū)巷道斷面進行優(yōu)化,巷道布置為拱形斷面,并采用分層爆破施工工藝[1-5]。
(1)二采區(qū)回風巷斷層區(qū)拱形巷道寬度為5.0 m,高度為4.0 m,其中拱高為2.5 m,拱基高為1.5 m。巷道拱形段頂板采取W 型鋼帶、錨桿、鋼筋網(wǎng)、錨索進行聯(lián)合支護,拱基段采取單錨桿支護。
(2)原巷道采用EBZ260 型掘進機掘進,單茬全斷面掘進深度為1.0 m。由于巷道斷面大,掘進后不能及時對頂板支護,且全斷面掘進時斷層區(qū)圍巖在集中應力作用下很容易出現(xiàn)蠕動變形破壞作用,所以決定對拱形段采取分層爆破施工工藝。
(3)巷道分層爆破時拱基段采取全斷面光面爆破,規(guī)格為長×高=5.0 m×1.5 m,拱形段采取松動爆破,拱基段共計布置32 個爆破孔,其中掏槽孔4 個,深度為1.5 m,輔助孔8 個,深度為1.3 m,周邊孔20 個,深度為1.3 m。
(4)拱形段共計布置20 個松動爆破孔,鉆孔深度為1.0 m,鉆孔垂直迎頭巖體,在拱形段中部布置兩個掏槽孔(孔深1.5 m),與拱基段同步爆破,實現(xiàn)對松動爆破巖體超前爆破預裂。
(5)光面爆破孔內填裝三段毫秒延期電雷管(1段、3 段、5 段),松動爆破孔填裝兩段毫秒延期電雷管(1 段、5 段),延期時間為130 ms,光面爆破孔中輔助、周邊孔單孔裝藥量為0.9 kg,掏槽孔單孔裝藥量為1.2 kg,松動爆破孔單孔裝藥量為
0.6 kg。
(6)先進行全斷面光面爆破,爆破時將拱形段掏槽孔同步爆破,后進行掏槽爆破,松動爆破時按先輪廓后中部的順序,爆破后及時對拱形段頂板進行支護。
為提高拱形頂板承載能力以及加固采空區(qū)側巷幫圍巖,決定對斷層區(qū)巷道采取深孔帷幕注漿加固。
(1)帷幕注漿孔參數(shù)。鉆孔深度為10 m,直徑為45 mm,鉆孔采用液壓鉆機配套中空鉆桿以及直徑為45 mm 合金鋼鉆頭施工。拱形頂板共計布置5 個鉆孔(1#~5#),采空區(qū)巷幫共計布置兩個(6#~7#),其中4#、5#、6#、7#四個鉆孔向采空區(qū)側偏角為30°。
(2)注漿材料。目前注漿材料主要分為有機材料和無機材料,有機材料如馬麗散、聚氨酯、雷特因等,無機注漿材料如水泥砂漿、粉煤灰等。但是在實際應用中發(fā)現(xiàn),有機注漿材料具有成本費用高、反應過程中產(chǎn)生大量熱量等缺點,而無機注漿材料具有滲透能力差、凝固時間長等缺點。二采區(qū)回風巷決定采用以水泥熟料為主料,以石膏、生石灰為輔料的新型注漿材料,各成分配比見表2。
表2 新型注漿材料各成分配比
(3)注漿工藝。采用雙通注漿泵進行注漿施工,先將主料、輔料分別加入攪拌桶內,然后對兩種基料分別加入減水劑、速凝劑、增稠劑并均勻攪拌,最后采用注漿泵進行高壓注漿施工。為了提高注漿效果,注漿前對注漿鉆孔進行封孔處理,注漿壓力為4.5 MPa。
由于受采空區(qū)影響,二采區(qū)回風巷采空區(qū)側巷幫收斂、破碎,而采用傳統(tǒng)錨桿支護時錨桿預應力無法有效傳遞至穩(wěn)定巖體內,錨桿支護效果差、失效率高,所以決定對巷幫采取水力膨脹錨桿支護。
(1)支護原理。將水力膨脹錨桿錨固在巖體中,然后對錨桿高壓注水,當水壓大于膨脹錨桿桿體屈服強度時,桿體膨脹變形被鑲嵌在巖體中。桿體膨脹過程中與巖體之間產(chǎn)生極大摩擦力,同時對鉆孔附近破碎巖體進行擠壓形成擠壓受力圈,從而減小卸壓空間,控制圍巖裂隙范圍擴大,如圖1。
圖1 水力膨脹錨桿支護原理圖
(2)支護結構。水力膨脹錨桿主要由錨固端、桿體、收縮固定骨架、玻璃鋼托盤、注水嘴、擋圈等部分組成。桿體長度為2.0 m,直徑為20 mm,桿體膨脹系數(shù)為1.4,桿體屈服強度為280 MPa。
(3)支護工藝。① 每排布置3 根水力膨脹錨桿,錨桿布置間距為1.0 m,上部錨桿以10°仰角布置,中部錨桿垂直布置,下部錨桿以10°俯角布置;②錨桿錨固后采用螺母進行預緊,然后在其外露端依次安裝擋圈、注水嘴并與注水泵連接;③ 注水時注水最大壓力為18 MPa,當注水壓力達10 MPa 時穩(wěn)壓10 min,注水完成后開泵卸壓放水。
(1)為了提高拱形圍巖承載強度,對拱形段巷道支設U29 型鋼棚進行加強支護。鋼棚從過斷層前2.0 m 處開始架設,直至過斷層后2.0 m 停止架設,架設間距為1.0 m,共計架設51 架。
(2)U29 型鋼棚主要由弧形頂梁、U29 型棚腿、抱箍、底座、防倒拉桿等部分組成。棚腿緊貼巷幫支設,棚腿安裝后采用錨桿進行固定;弧形頂梁由三節(jié)組成,相鄰連接采用對插式安裝,對插深度為0.4 m,對插后采用抱箍進行固定。
(3)鋼棚安裝時保證頂梁與頂板之間預留0.2 m 間隙,所有鋼棚安裝后在間隙處填充長度為1.2 m 水泥背板,相鄰兩架鋼棚棚腿、頂梁之間采用六組防倒欄桿固定,如圖2。
圖2 二采區(qū)回風巷斷層區(qū)聯(lián)合支護示意圖(mm)
(1)對過斷層區(qū)巷道斷面優(yōu)化為拱形斷面,提高了拱頂承載強度,與錨桿(索)支護形成的應力拱聯(lián)合抗壓。
(2)采取分層爆破施工工藝,解決了機械全斷面掘進以及全斷面爆破時,受擾動影響嚴重以及圍巖破碎、垮落等技術難題。
(3)對斷層區(qū)采取聯(lián)合支護技術,提高了圍巖承載強度,防止在集中應力作用下圍巖破碎現(xiàn)象。巷道在后期兩幫收縮量僅0.21 m,采空區(qū)側巷幫僅局部收縮,但未出現(xiàn)斷裂、垮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