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蔚
(甘肅第四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蘭州 730060)
在實際的工程施工過程中,往往采用機械鉆孔和鋼管擠土對地基進行鉆孔,然后逐漸形成孔樁,接著再采用內(nèi)置鋼籠和混凝注漿的方法,從而對地基進行一定的加強,能夠保證地基具有較好的穩(wěn)定性。通常而言,可以將鉆孔灌注樁分為三類,主要有沉管灌注樁、鉆孔灌注樁和挖孔灌注樁,不同鉆孔灌注樁方法需要嚴格結合實際的工程情況進行合理的選擇。
本工程為西北師范大學北校區(qū)教師公寓項目土建安裝施工一標段,建設地點位于蘭州城市學院培黎校區(qū)以南,培黎廣場以西,瑞南紫郡東北,建筑總面積為60100㎡。
本工程地下機械車庫及人防地下室地板埋深從東南側向西北側呈臺階狀下降,地下車庫底板頂標高為1538.1~1538.8m;1#及5#教師公寓筏板頂標高為1538.3m;2#3#及6#教師公寓筏板頂標高為1538.3m。本工程采用機械成孔灌注樁,樁身混凝土強度等級C35,抗?jié)B等級P8?;炷林刑砑臃浪畡摻钭桎P劑、礦物摻和材料;混凝土中氯離子含量不得大于0.10%,最大堿含量3.5㎏/m3,三氧化硫最大含量4.5%。
鋼筋籠的制作要符合設計要求,有條件時宜整根樁制作與吊裝,當采用分段制作時,每段長度約5000~9000?,F(xiàn)場單面焊接,搭接長度10d,并應盡量減少接頭,接頭要求相互錯開,控制在35d且大于500mm,同時在該區(qū)段的范圍內(nèi),要求一根鋼筋少于兩個接頭,然后接頭1000mm內(nèi)的箍筋要求安裝間距100mm進行加密,同時箍筋盡量使用螺旋箍。主筋間距要均勻相等,箍筋、加強筋均與主筋點焊,主筋的保護層厚度為50mm。而為了充分確保鋼筋籠有一定厚度的保護層,鋼筋籠在設置過程時需要設置40~50的定位環(huán)。
為了避免鋼筋籠在堆放和運輸時出現(xiàn)扭轉及彎曲的現(xiàn)象,在進行鋼筋籠的下放時,應該盡量保證吊直、對準過程一定要放慢速度,堅決避免出現(xiàn)上浮。而為了充分確保鋼筋籠下放位置的精確性,應該選擇導向和護壁,可以較好地避免切削孔壁泥沙從而導致出現(xiàn)塌孔的現(xiàn)象。
(1)孔口護筒埋設、成孔、泥漿、導管、隔水球、下鋼筋籠、清孔、灌水下混凝土等一律按有關規(guī)程處理,堅決避免出現(xiàn)塌孔、夾泥、縮徑、斷樁、偏位、傾斜和沉渣過厚。(2)每根樁必須進行嚴格的清孔,要求在成孔及下鋼筋籠后,分別進行兩次清孔,清孔后應立即澆灌混凝土,若間隔時間太長,在澆灌前再清孔一次,保證混凝土澆灌前孔底清理干凈。(3)在進行混凝土澆灌過程中,一定要嚴格控制混凝土的澆灌速度,從而加大剪球時混凝土帶來的沖擊力,從而方便進行排渣。同時,在進行混凝土的澆灌時,一定要確保澆灌的數(shù)量,應該控制埋管深度大于2m,而且導管提出混凝土面,要求埋管不能過深以免發(fā)生提管困難的情況。(4)混凝土的充盈系數(shù)不小于1.10。(5)超過樁頂設計標高混凝土澆灌超高量必須≥500mm,且鑿去超高部分混凝土后,要求樁頂混凝土強度要符合相關的標準。
4.1.1 建筑物的定位放線
通過建設方所提供的相關坐標參數(shù),使用全站儀、水準儀和經(jīng)緯儀進行樁基礎的建筑平面控制網(wǎng)的測量,同時在控制網(wǎng)頂點設置有半永久性的控制樁,并使用混凝土進行保護。然后結合施工平面圖,將主軸線測定于控制網(wǎng)上。接著在縱、橫方向上分別設置著四條的主軸線,而且每條的軸線分別有3~4個的標識點,可以形成合理、有效的施工測量控制網(wǎng)。在對樁位進行標定時,主要使用鋼筋頭進行標定,然后以樁孔位中心作為圓心,接著以樁孔半徑進行畫圓,同時做好十字引線樁的設置,在各個范圍的復測自檢無誤之后,然后才能開展下一道施工環(huán)節(jié)。
4.1.2 軸線控制
先把經(jīng)緯儀架設置在龍門樁之上,接著找到建筑物的四個角點,并拉線將樁位放出。在反復的測設過程中,需要按照常規(guī)方法展開多次地復核,要求誤差不超過一定的范圍。最后,進行拉線放出各樁位。
(1)要求鋼護筒的壁厚大于10mm,而且長度大于2m,內(nèi)徑要求超過樁徑的長度控制20cm的范圍。護筒安放時,通過使用護筒驅(qū)動器進行驅(qū)動加壓,然后慢慢地將其下放到合理的位置。等到護筒安裝完成后,要求護筒頂面要求超出施工地面0.3m,高度應滿足孔內(nèi)泥漿面的高度要求。(2)在使用護樁十字線進行反復審核時,需要保證筒頂面中心和樁中心的位置偏差控制在50mm的范圍內(nèi),而且傾斜度不超過1%。當護筒安裝完成后,需要進行鉆頭的二次對中,在開鉆工作前,一定要保證鉆頭中心和設計樁位中心在一條垂線之上。
4.3.1 鉆進成孔
按施工要求鉆至設計要求深度。具體操作如下:
(1)鉆孔完成后,需要及時檢查機械設備的安全性和穩(wěn)定性以及各電是否存在破損漏電的情況,鉆孔垂直度要小于1%。(2)開始前,要檢查吊點、鉆頭中心和樁中心點位置,此三點必須保持在一條直線上。(3)在鉆孔之前,先要啟動泥漿泵,等到泥漿充分循環(huán)之后,接著啟動鉆機保持慢速回轉下放鉆頭至護筒底,通過輕壓慢轉等到鉆頭恢復到正常的工作狀態(tài)后,接著不斷加大轉速和鉆壓,恢復到正常的鉆進工作狀態(tài)。(4)在鉆進過程中,一定要嚴格把握進尺,在鉆孔作業(yè)的進行過程中需要充分做好記錄工作。如果出現(xiàn)鉆孔排渣、提鉆或因故障而停止鉆進時,需要嚴格控制好鉆孔內(nèi)的水位及泥漿的相對密度及黏度,確保鉆孔的安全性和穩(wěn)定性。(5)鉆進過程中一定要實時對泥漿進行相應的試驗,需要對泥漿的性能進行控制,通過撈渣取樣且做好相應的記錄,及時掌握土層的實際變化情況。(6)成孔過程中挖出的渣土及泥漿要用裝載機及時清理,并運送到指定的位置,盡量保持現(xiàn)場清潔。
4.3.2 清孔
當鉆孔深度達到一定的值后,需要利用換漿法對其進行清孔處理。把相對密度較低的泥漿注入其中,能夠?qū)⒖變?nèi)的懸浮物置換出來。在灌注水下混凝土之前,一定要保證沉渣的厚度小于5.0cm。
4.3.3 終孔
在鉆孔之前,需要使用水準儀對孔口的標高進行確定,然后將此作為基點,按照設計要求的孔底標高對孔深進行精確的計算,通過鉆具長度對孔深進行確認。對于孔深偏差要求大于設計的深度,且超鉆深度要控制在50cm以內(nèi)。
(1)當樁基成孔完成后,需要對其深度進行相應的測量,然后經(jīng)過現(xiàn)場的監(jiān)理、建設方代表對其工作進行驗收后才能開展下一工序的作業(yè)。(2)孔徑控制:如果施工過程中遇到含水量較大的軟塑土層時,一定要充分防止樁徑發(fā)生相應的縮頸。(3)在進行成孔質(zhì)量檢測過程中,需要嚴格記錄好樁孔施工的過程。(4)在進行樁基鋼筋籠的制作過程中:當鋼筋原材料的建筑檢測符合相關標準后,才能制造鋼筋籠。在鋼筋籠的制作過程中,需要對鋼筋的型號、規(guī)格、尺寸和數(shù)量進行嚴格的設計,然后按照相應的設計施工圖紙展開制作和安裝。在對分段處鋼筋進行接頭時,可以選擇使用焊接的方法,其主筋接頭應該使用單面搭接電弧焊,需要保證同一截面的搭接接頭面積不超過50%,然后主筋和箍筋在相交的地方對接點進行緊密的焊牢。在進行鋼筋籠的吊放過程中,需要保證對準、輕放和慢放,避免發(fā)生傾斜和碰撞。當鋼筋籠居中放置好后,要求頂面和底面的標高誤差范圍控制在50mm以內(nèi)。
4.5.1 鋼筋籠加工成型
(1)對鋼筋籠胎具進行加工:結合現(xiàn)場的加工量情況進行胎具的制造。(2)加工過程中需要嚴格參照鋼筋配料單或技術交底開展,禁止私自進行制作。在下料過程中,需要將其進行調(diào)直,然后對號進行加工下料,并按照一定的分類標準進行堆放。(3)在進行螺旋筋的安裝過程中:需要將螺旋筋安裝到主筋的外側,然后螺旋箍筋要緊緊地纏繞。為了防止出現(xiàn)離鼓的情況,可以通過綁扎或梅花形點焊與主筋連接成型。首先,將螺旋筋和主筋連接先點焊到主筋之上,然后使用綁絲進行綁扎。選擇綁扎的鋼筋可以利用18~22號的鐵絲,綁扎方法可以選擇一正一反交叉綁扎,且每一扎都要充分保證勒緊。(4)加強筋應該安裝到主筋的內(nèi)側,且加強筋的間距應嚴格按照圖紙設計要求設置。加強筋同主筋的連接應該使用電弧焊,且需要緊緊地焊牢,要嚴格控制其電流的大小,避免發(fā)生燒傷主筋的現(xiàn)象。(5)為保證鋼筋籠的保護層厚度,每節(jié)籠每3米設置四塊高強度水泥砂漿保護層墊塊(或用Φ16鋼筋制作),以保證鋼筋籠平面位置,保證保護層厚度。
4.5.2 鋼筋籠報檢
對于成型后的鋼筋籠進行質(zhì)量檢測時,將其驗收合格后的掛牌放置于現(xiàn)場的空地進行存放。對于鋼筋籠的堆放應考慮安裝順序、鋼筋籠變形和防止事故等因素,以堆放兩層為好,也可堆放三層。
4.5.3 鋼筋籠安放
鋼筋籠安放要對準孔位,扶穩(wěn)、緩慢,避免碰井壁,到位后立即固定。如果需要對其鋼筋籠進行接長,首先要把第一段鋼筋籠置于孔中,然后將上部架立筋暫時固定于護筒的上部位置,接著將第二段鋼筋籠進行吊起。待鋼筋籠安設完成后,對鋼筋籠質(zhì)量進行檢驗,須符合表1中的相關標準。
表1 混凝土灌注樁鋼筋籠質(zhì)量檢驗標準(mm)
(1)灌注混凝土的導管直徑宜為200~250mm,壁厚不小于3mm,分節(jié)長度視工藝要求而定,一般為2.0~2.5m。導管與鋼筋應保持100mm距離,導管使用前應試拼裝,以水壓力0.6~1.0MPa進行試壓。(2)開始灌注水下混凝土時,管底至孔底的距離宜為300~500mm?;炷凉嘧⑶埃嬎愕谝淮喂嘧⑿枰坎⒁淮蝹渥?,保證首盤混凝土入孔后導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不小于1.0m,以后正常灌注中保證導管埋于混凝土中2.0~6.0m。隨著混凝土的上升,緩緩提升導管,直至整根樁澆筑完成。灌注樁混凝土澆筑頂標高為設計樁頂標高+500mm。(3)混凝土必須具備良好的和易性,配合比應通過試驗確定。(4)養(yǎng)護:施工完成后,利用草墊等措施進行養(yǎng)護。
對于樁基礎的驗收而言,施工過程對于每根樁都要求充分做好施工的記錄工作,然后按照規(guī)定留置混凝土試塊,做好材料的進場報驗和現(xiàn)場的取樣工作,然后結合實際的施工情況做好樁基的施工設計圖。在進行樁基礎的驗收過程中,一定要充分具備下列的幾個條件:具備樁位測量放線成果圖、工程地質(zhì)勘察報告、材料試驗記錄、混凝土強度試驗報告和樁基驗收竣工圖,然后對現(xiàn)場的樁位和承載能力展開相應的測定,只有鑒定結果符合要求后才能開展下一步的工序。
綜上所述,采用鉆孔灌注樁施工的方法對于建筑施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不僅能夠有效降低噪音,同時還能較好地提高整個建筑工程的穩(wěn)定性。在實際建筑鉆孔灌注樁施工時,由于施工技術的應用較為復雜,從而導致施工環(huán)節(jié)有一定的操作難度,為了充分提高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的優(yōu)勢,需要對鉆孔灌注樁施工的每個環(huán)節(jié)進行嚴格的把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