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茶葉種植大國,中國非常重視種植茶葉。茶葉不僅是必需的消費品,同時也是對外出口的重要商品,在市場銷量中占據(jù)著較大的比重。特別是近幾年人們生活質量與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于日常飲食安全問題的關注度也在隨之提升,為了更好地栽培出更多無公害茶葉,現(xiàn)必須強化茶葉種植技術和水平,做好病蟲害預防工作,盡最大限度的提升無公害茶葉質量與安全等級,推動茶葉綠色生產與健康可持續(xù)發(fā)展。
對于無公害茶葉的栽培,應該建設專業(yè)種植基地,或者是結合實際種植情況來選擇符合種植條件的土地。首先要保障土層足夠深厚,土壤有較高的肥力,蘊含豐富的養(yǎng)分或者是營養(yǎng)物質,土質方面最好是酸性土壤或者是弱酸性的土壤;其次就是無公害基地的建設要掌控好土壤中細菌含量,只有這樣才能有效的保障茶葉樹后期生長過程中對病蟲害的合理化控制,也能確保茶葉樹各項參數(shù)以及安全性得到保障;然后就是控制好茶葉樹種植地土壤中重金屬物質的含量,按照規(guī)范標準進行控制即可,一般情況下土壤中的汞和鎘金屬元素含量要盡可能的小于0.3 mg/kg,鉛金屬元素的含量要小于250 mg/kg,簡單來說就是土壤中重金屬的含量越低,土壤質量就越好;最后就是栽培基地周邊的生態(tài)環(huán)境質量,其主要包括空氣質量、水質等基本條件。在選擇種植基地時,要避開周邊設有重工企業(yè)的地區(qū),并事先對地質環(huán)境、水資源質量、空氣指標等進行監(jiān)測。
在進行無公害茶葉栽培之前,要結合當?shù)貙嶋H種植情況來科學合理的選擇茶葉品種,這從根本上決定著茶葉栽培質量與產量。除了要考慮種植區(qū)情況外,還需要注意所選茶葉品種要具備較強的適應能力,保障其能有效的適應種植區(qū)自然氣候條件,另外就是選擇高質量的茶葉品種,比如要具備高產、優(yōu)質、抗性較高等特點。而針對不同品種的茶葉,也可以對其進行搭配種植,比如按照20%特早生、早生的茶葉品種與30%的中生、晚生品種,相互搭配進行種植,也能有效的提高茶葉品質和種植效益。
在種植茶樹前,要注意養(yǎng)護種植區(qū)內土壤,保障土壤質量,精耕細作前要對土地進行翻土,保障土壤的透氣性,同時還能減少塊狀土的出現(xiàn),另外就是對土地中的雜草及時清理。對于種植地中所含有的草料、秸稈等物質進行粉碎掩埋,這樣可以有效的為土壤提供重要的有機養(yǎng)料,提高土壤品質與養(yǎng)分。對于那些生長年份長達1~3年的茶樹,可以結合實際情況適當?shù)氖┘右恍┛茖W綠肥,這樣會增加土壤中養(yǎng)分含量,或者是引入一些蚯蚓等,以此來改善土壤結構。
對于茶樹施肥管理,要按照深挖深施的原則進行,一般都會使用農家肥、動物殘體、綠肥等進行。在施肥時,要在茶樹根部間距30 cm左右的位置挖一個深度在20 cm左右的溝,然后將有機肥放入其中,并用土進行覆蓋,也可以先施加一些農家肥,然后在補充一定量的復合肥,比如每公頃的土地,要施用農家肥30 t以及450 kg的磷酸鈣和硫酸鉀復合肥,最后用土進行覆蓋。除此之外就是要定期的對土壤進行檢測,根據(jù)其養(yǎng)分含量來確定施肥量,保障茶樹生長過程中營養(yǎng)供給充足。
無公害茶葉對水分的要求相對較高,對于其深層次的土壤飽水量最好是在75%~90%。要想達到以上標準以及水分要求,在種植期間可以在土壤上覆蓋一層塑料薄膜,或者是通過建立蓄水池、節(jié)水灌溉的方式來進一步保障土壤中的水分含量。而在氣候干旱的時候,土壤中水分含量很容易降低到70%以下,所以此時要及時對其進行灌溉,灌溉水可以在蓄水池中進行抽取??梢詫⒂晁蛘呤堑乇韽搅鞯乃M行收集,用于后期灌溉工作,然后就是要做好水源處理工作,保障水質清潔且沒有受到污染,而水質也必須達到國家地表水質量的標準。
定期對茶樹枝葉進行修剪可以很好的促進茶樹生長,因此種植單位要強化對枝葉修剪工作的重視程度。在進行修剪工作時,要考慮到茶樹分枝習性以及樹冠定型等關鍵因素,按照規(guī)范修剪標準進行修剪工作可以很好的保障茶樹向著矮、密、狀、齊的方向生長;除此之外就是要選擇正確的修剪方式,常用到的修剪方式主要有3種,如輕剪、輕修平、深修剪,修剪方式不同所展現(xiàn)出的效果也各不一樣,其中輕剪主要是茶芽數(shù)量進行調整,利用這種修剪方式可以刺激發(fā)芽、產枝;輕修平可以保障樹冠平整;深修剪主要是修剪主產枝,將老枝枯枝清理掉。
栽培人員先對茶樹進行細節(jié)觀察,判斷其是否存在茶蚜、茶蛀等害蟲,一旦發(fā)現(xiàn),要及時剪掉帶有害蟲的枝葉,然后把病蟲害枝葉深埋到土壤中;然后就是保障種植地區(qū)環(huán)境,定期清理內部的雜草、老枝枯枝病枝等,防止蟲卵在其中繁殖;最后就是可以結合當?shù)貧夂驐l件等關鍵因素來引入一些蟲害的天敵,這樣也可以有效的清理掉茶樹中的害蟲,但是要特別注意的是,必須要控制好害蟲天敵引入的數(shù)量,否則會適得其反,影響茶樹生長。
物理防治方法使用效益相對較高,且限制因素和負面影響也較少,這也是其得到廣泛使用的根本原因。比如可以架設黑光燈,對害蟲進行誘殺;或者是架設粘色板,對害蟲進行粘殺;也可以結合自身實際情況來架設一些超聲設備,對害蟲進行驅趕,這種方式效果也比較理想。以上所提到的這些物理防治措施均具有成本低且效果良好的優(yōu)勢特點,比較適用于種植面積較大的無公害栽培基地。
化學防治,其主要是運用一些化學藥劑來實現(xiàn)蟲害防治。比如茶白星?。嚎梢允褂眉谆胁冀驀婌F或者是濃度為50%多菌靈1 000倍噴霧進行防治;茶餅病:可以使用濃度為70%甲基托布津或者是濃度20%粉銹寧1 000倍進行防治;茶炭疽病:可以使用濃度為70%甲基托布津1 000~1 500倍或者是百菌清500~800倍進行防治。雖然化學藥劑效果直接,但是在實際使用時要結合實際情況來選擇科學合理的藥劑用量,并對其質量進行檢驗,防止其茶葉化學藥劑濃度超標。
綜上所述,隨著無公害茶葉栽培技術的落實,其在種植領域中展現(xiàn)出較為廣闊的發(fā)展前景。雖然此項技術較為成熟且作用巨大,但是在實際進行栽培工作時還是要做好各方面基礎性工作,特別是栽培基地以及水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盡可能保障無公害技術的有效實施,保障茶葉質量與品質;而對于無公害茶葉栽培中所要進行的病蟲害防治工作,應該強化對防治方式的重視程度,多利用現(xiàn)代科技手段以及物理生物防治技術,科學合理的將茶葉上農藥殘留物質量控制在規(guī)范標準以內,有效的保障無公害茶葉栽培技術落實與茶葉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