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新
華盛頓“賓夕法尼亞大學拜登外交與全球接觸中心”辦公樓。拜登早年曾在這里開設一間私人辦公室,2022年11月,首批涉密文件在此被發(fā)現。
自2022年11月在首都華盛頓其早年一處辦公室發(fā)現少量涉密文件開始,至2023年2月聯(lián)邦調查局(FBI)先后在多個住處五次發(fā)現“不當存放的”涉密文件,美國總統(tǒng)拜登的“文件門”丑聞連環(huán)發(fā)酵。美國司法部不得不任命特別檢察官進行獨立調查,這不僅使民主黨攻擊前總統(tǒng)特朗普涉嫌不當處理涉密文件的行為不再有力,也使拜登本人即將宣布的競選連任2024年總統(tǒng)之路變得更加崎嶇。
2022年11月2日,就在中期選舉前六天,拜登的私人律師帕特里克·莫爾在清理拜登早年的一間辦公室時,意外發(fā)現了標有聯(lián)邦政府密級的文件。這間辦公室屬于華盛頓智庫“賓夕法尼亞大學拜登外交與全球接觸中心”(下稱“拜登中心”),是拜登卸任奧巴馬政府副總統(tǒng)后于2018年創(chuàng)建的思想庫辦公地。2020年大選拜登勝選后,該中心停止運作,加上受三年疫情影響,這間辦公室很少有人踏足。出于職業(yè)律師的警覺,莫爾當即報告了白宮,沒想到由此掀開了拜登“文件門”丑聞。
需說明的是,2022年是民主、共和兩黨黨爭異常激烈的一年,也是美國社會撕裂程度極為嚴重的一年。從年初“1.6國會山騷亂”聽證會,到司法部門對特朗普及其家族企業(yè)的調查,特別是2022年8月聯(lián)邦調查局(FBI)因前總統(tǒng)特朗普拒絕交出涉密文件突擊搜查其私人住所海湖莊園之后,兩黨支持者間的激烈對抗達到頂峰。特朗普的激進支持者甚至對FBI發(fā)出“死亡威脅”,“內戰(zhàn)”一時成為美國社交網絡熱詞?!秶依妗冯s志網站評論稱,大量跡象表明美國民主“正陷入險境”。
由于事發(fā)突然,加之正值中期選舉,民主黨尚無把握確保國會多數席位,白宮就是否公布該事件陷入兩難。對外公布“拜登中心”發(fā)現涉密文件,無疑將投下“震撼彈”,可能波及民主黨的選情,甚至拖累拜登2024年競選連任的可能性。不公布則會使拜登面臨更大風險:涉嫌隱瞞違法行為,在處理涉密文件問題上搞“雙重標準”,從而陷入公關和信任危機。《紐約時報》披露,情急之下,拜登的“身邊人”決定密而不報,但積極與國家檔案館聯(lián)系并配合司法部調查,以期與特朗普的相關作為形成“鮮明對比”,就此平息事件。
就在2022年11月2日莫爾報告發(fā)現涉密文件的次日,國家檔案館取走這些材料。11月4日,國家檔案館通報司法部。11月14日,司法部長加蘭要求芝加哥聯(lián)邦檢察官約翰·勞斯對材料進行評估,以確定是否需要特別檢察官介入。同時,白宮法律團隊開始自查,以確保不再有類似文件出現。但事與愿違,12月20日他們通知勞斯,在拜登位于特拉華州威爾明頓市的住宅車庫里發(fā)現了第二批涉密文件。2023年1月5日,勞斯告訴加蘭,有必要設立特別檢察官調查事件。此舉表明,司法部長認為,案件的嚴重性已迫使他選擇“政治中立”,因為他作為現任總統(tǒng)拜登的政治任命官員,無法保證在涉及總統(tǒng)的司法調查中“不偏不倚”,而必須由政治上獨立的第三者即特別檢察官進行調查。
然而,“紙里包不住火”。2023年1月9日,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率先報道“拜登中心”發(fā)現涉密文件,隨后大小媒體紛紛跟進。共和黨人立刻群起攻之,抨擊拜登行政當局“不透明”甚至“故意隱瞞”,直到媒體披露后才承認涉密文件的存在。還有人指出,拜登在擔任副總統(tǒng)期間就涉嫌不當處理涉密文件,因此,2022年9月他指責特朗普處理機密文件“不負責任”的舉動“極為虛偽”。更有人質疑司法部奉行“雙重標準”,突擊搜查海湖莊園,卻對拜登“網開一面”。
1月9日當天,特朗普在社交媒體質問:“FBI什么時候突擊搜查拜登的眾多住所,也許還有白宮?”1月10日,共和黨籍的眾議院監(jiān)督和問責委員會主席詹姆斯·科默宣布對事件展開調查,并致信白宮,要求獲得在“拜登中心”所發(fā)現文件的副本、有關發(fā)現文件的通訊記錄,以及可能進入發(fā)現文件辦公室的人員名單。1月12日,眾議長凱文·麥卡錫也指責拜登政府“極端虛偽”,稱拜登多年來在多個地方,把涉密文件放在光天化日之下,國會必須徹查。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被發(fā)現的文件包括關于烏克蘭、伊朗和英國在內的情報和簡報材料。眾議院情報委員會的共和黨人已要求情報機構展開“損失評估”,因為這些文件可能暴露美國的情報來源和獲取方式。1月18日,特朗普再次通過個人社交平臺發(fā)聲,堅稱自己根本沒有將機密文件帶到海湖莊園,只是保留了300多份空的文件夾,“當作很酷的紀念品”。
迫于輿論壓力,1月12日,加蘭宣布任命資深保守派律師羅伯特·許為特別檢察官,負責調查相關案件。值得注意的是,羅伯特·許是2017年被特朗普提名的馬里蘭州聯(lián)邦檢察官,2017至2018年間擔任司法部副部長羅森斯坦的高級助理。這顯示,加蘭有意選擇在履歷上更接近共和黨的人負責處理拜登“文件門”。其后,司法部對拜登任副總統(tǒng)時的多名助手進行了約談,以審查機密文件是如何被帶到拜登住所和私人辦公室的。
民主黨內眾多大佬也對拜登多有怨言。他們對不斷有新的涉密文件被發(fā)現感到震驚和沮喪,并對白宮沒有及時向公眾坦白實情表示失望。在參院民主黨內排名靠前的參議員德賓批評說,拜登應該對發(fā)生這種事“感到尷尬”。西弗吉尼亞州民主黨參議員曼欽表示,拜登應該對此事感到“有許多遺憾”,還批評拜登的一些做法“不負責任”。也有民主黨人埋怨,在中期選舉后民主黨保住參院多數席位的大好形勢下,拜登“文件門”的爆發(fā)授予共和黨以攻擊政府的口實,對政府2023年的行政議程帶來巨大干擾。
如果沒有后續(xù)文件出現,拜登“文件門”似乎可就此打住,但民主黨不愿看到的情形卻再次發(fā)生。1月20日,FBI在對拜登特拉華州威明爾頓市私人住所近13個小時的搜查中,又發(fā)現六份涉密文件。CNN評稱,這是對一位現任總統(tǒng)住所史無前例的搜查。美聯(lián)社稱,FBI的這次搜查沒有搜查令,而是由拜登及其律師主動合作、自愿配合的,這與特別檢察官對特朗普“文件門”的調查截然不同。保守派媒體《國家評論》則反駁說,拜登之所以同意搜查,是因為他知道即便他不同意,特別檢察官會也像對待特朗普那樣申請搜查令,其結果是對現任總統(tǒng)顏面造成更大損害。
2月1日,拜登的律師鮑爾發(fā)表聲明稱,當天上午FBI搜查了拜登在特拉華州霍博斯灣的度假屋,沒有發(fā)現涉密文件,但帶走了拜登任副總統(tǒng)期間的一些材料和手寫筆記。2月15日,《紐約時報》報道,FBI近期多次前往特拉華大學圖書館檢查是否藏有與拜登有關的涉密文件。2008年拜登當選副總統(tǒng)后曾將自己任參議員時期的文檔捐贈給母校特拉華大學。這次檢查所找到的材料仍在處理當中,尚未發(fā)現涉密文檔。該報道同樣強調白宮積極配合了相關調查,并與特朗普此前的不配合形成鮮明對比。
對于外界持續(xù)不斷的質疑,白宮建議拜登盡量少提及或者回應外界的詢問,將事件描繪成“無心之過”,或者甩鍋給身邊工作人員。1月19日,拜登仍對媒體表示,他對自己的辦公室與家中至今還保存聯(lián)邦政府文件感到“驚訝”,這似乎意味著此前他對一切都不知情。他說“我們發(fā)現一些文件被歸檔在錯誤的地方。我們立即把它們轉交給了檔案館和司法部”。針對外界指責白宮此前有意隱瞞在拜登中心發(fā)現涉密文件,白宮律師稱主要源于司法部要求案件調查期間不可對外透露案情,以及白宮不愿干預司法部調查。至于外界對此說法是否買賬,就見仁見智了。
美國前馬里蘭州地區(qū)檢察官羅伯特·許(右),已被提名為負責調查拜登“文件門”的特別檢察官。
沒完沒了的拜登“文件門”已經傷害到美國民眾對他的信任,從而降低拜登競選連任的可能性。1月30日,拉斯穆森的民調顯示,72%的受訪者認為拜登“文件門”是一件丑聞,其中48%認為是“重大丑聞”。加上此前不斷的口誤、踉蹌的步態(tài),以及在演講臺上時不時的莫名其妙舉止,都引發(fā)選民對于這位年過80歲的政客在兩年后能否繼續(xù)執(zhí)掌美國的質疑。有媒體分析認為,拜登“文件門”的爆發(fā)使得司法部處理特朗普涉嫌隱匿涉密文件的問題更加復雜。如果說此前民主黨還希望在2024年大選中以此為工具攻擊特朗普,那么現在看來“文件門”已成為民主黨自己的“軟肋”。英國《每日電訊報》1月12日也刊文認為,拜登的“文件門”甚至比特朗普的還要糟糕;如果說之前民眾認為特朗普不可靠,那么現在許多美國人認為,兩人都不值得信任。
更為嚴重的是,拜登“文件門”為共和黨阻撓民主黨政府施政提供抓手。事實上,中期選舉后由于共和黨僅在眾議院占據微弱優(yōu)勢,在國會通過立法推動保守主義議程幾乎已經不可能。新任眾議長麥卡錫表示,118屆國會的主要任務將是調查拜登政府,包括若干可能導致對總統(tǒng)或者部分內閣成員進行彈劾的調查。美國媒體披露的調查內容包括:聯(lián)邦政府的“武器化”,即共和黨認為拜登政府利用行政權力打壓政治對手,尤其是保守派人士;拜登的家族企業(yè)“在世界各地以權謀私損害美國利益”的行為;邊境執(zhí)法,調查拜登治下美國南部邊境創(chuàng)紀錄的移民潮,并彈劾國土安全部長馬約卡斯,等等。如果共和黨執(zhí)意將“文件門”打造成牽制甚至彈劾拜登的抓手,那么未來兩年世界將會見證美國更為激烈的黨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