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東升
博白縣鳳山鎮(zhèn)水產畜牧獸醫(yī)站,廣西 博白 537605
豬腹瀉性疾病是生豬養(yǎng)殖場戶常見疫病之一,嚴重影響生豬產量和出欄量,尤其在規(guī)?;⒓s化養(yǎng)殖條件下,一旦大范圍發(fā)生豬病毒性腹瀉,將直接降低養(yǎng)殖場戶的收入,甚至嚴重影響?zhàn)B豬業(yè)的發(fā)展。文章以豬病毒性腹瀉為研究重點,分析其臨床癥狀、發(fā)生原因和防治措施,旨在為從業(yè)人員提供參考性經驗。
豬病毒性腹瀉病是常見的Ⅰ類疾病[1],根據(jù)不同病因可分為豬流行性腹瀉、豬傳染性胃腸炎腹瀉、豬瘟病毒腹瀉、豬輪狀病毒腹瀉、偽狂犬病毒腹瀉、細小病毒腹瀉等多種類型,本文以豬流行性腹瀉、豬傳染性胃腸炎腹瀉、豬瘟病毒腹瀉、豬輪狀病毒腹瀉為重點進行分析。
豬流行性腹瀉(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主要由豬流行性腹瀉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引起,多發(fā)生在每年12月至翌年2月,是一種急性腸道傳染病,可發(fā)生于任何年齡的豬,其中肥育豬和哺乳豬的發(fā)病率較高。PEDV經口和鼻感染后,直接進入小腸,并在結腸絨毛上皮細胞漿中進行復制,其增殖過程直接造成細胞器損傷,引起營養(yǎng)物質吸收障礙,從而引發(fā)腹瀉。PED主要臨床癥狀為水樣腹瀉、伴有嘔吐,豬年齡越小,癥狀越重,死亡率最高達100%,部分重病豬會出現(xiàn)精神萎頓、厭食、體溫稍高等癥狀,即使恢復后仍然發(fā)育不良。PED發(fā)生的原因主要為豬自身抵抗性不強,被病毒感染的概率較大,以及養(yǎng)殖場戶消毒消殺不到位,導致傳染源擴散。
豬傳染性胃腸炎腹瀉(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of swine,TGE)屬于高度接觸性消化道傳染病,屬二類傳染病,由豬傳染性胃腸炎病毒(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of swine virus,TGEV)引起[2]。TGEV為單股RNA病毒,對乙醚、氯仿、甲醛和氫氧化鈉等敏感,對膽汁有抵抗力,耐酸;不耐光照,在紫外線照射下30 min即可滅活,在陽光下6 h失去活性;不耐熱,56 ℃下30 min能很快滅活。不同年齡生豬的主要臨床癥狀有所不同:仔豬感染后12~24 h出現(xiàn)嘔吐,糞便常夾有未消化的凝乳塊,2~3周齡的仔豬有明顯脫水;部分母豬與患病仔豬密切接觸導致反復感染,體質量下降、泌乳停止、嘔吐、食欲不振,但極少死亡。TGE發(fā)生的根本原因在于養(yǎng)殖場戶從病豬場引進豬只,或不能利用正確的方法對養(yǎng)殖場地進行消毒。
豬瘟病毒腹瀉病原為豬瘟病毒,屬于高度接觸性傳染病。豬瘟病毒RNA為單股正鏈,有包膜,病毒粒子呈圓形,在細胞質內復制,對乙醚敏感,但對溫度、紫外線、化學消毒劑等抵抗力較強。豬瘟病毒腹瀉的潛伏期常為3~6 d,典型表現(xiàn)為體溫升高,食欲減退或消失;急性型表現(xiàn)為1~2 d死亡,慢性型表現(xiàn)為食欲不振,鼻腔常流出膿性黏液,在發(fā)病48 h后體溫升高,間有嘔吐,糞便帶血液,股內側皮膚常有許多紅點。病程一般可持續(xù)1~2周,最長為2個月。豬瘟病毒腹瀉發(fā)生原因在于染病母豬經胎盤垂直感染胎兒,加之未及時對病死豬進行無害化處理,病毒經廢料廢水傳播。
豬輪狀病毒腹瀉是由豬輪狀病毒(porcine rotavirus,PoRV)引起的急性腸道傳染病。PoRV主要存在于病豬及帶毒豬的消化道,對外界環(huán)境有較強的抵抗力。豬輪狀病毒腹瀉多發(fā)生于晚秋、冬季和早春,發(fā)病豬多是8周齡以下的仔豬,發(fā)病率50%~80%。另外,該病也可通過人和其他動物散播傳染?;钾i初期精神沉郁,食欲不振,糞便為水樣或糊狀,顏色多為黃色、灰色和黑色,有些仔豬吃奶后發(fā)生嘔吐。發(fā)病原因多為養(yǎng)殖場豬群免疫狀態(tài)和環(huán)境條件不佳,導致病毒傳播和擴散快[3]。
2.1.1 預防措施
為了降低豬流行性腹瀉的發(fā)病概率,養(yǎng)殖戶應加強營養(yǎng)管理,提高豬自身抵抗性。日常應做好消毒工作,每周2~3次,可選擇火堿、碘制劑、醛制劑、氯制劑等消毒劑,每周更換1次,以避免產生抗藥性。如果是產仔舍和保育舍盡量選用對皮膚刺激小的藥物,如果是空舍消毒,可以利用3%火堿消毒和42 mL/m2甲醛熏蒸24 h,以避免傳染源的擴散。
2.1.2 治療措施
2.1.2.1 中藥治療
針對豬流行性腹瀉,可用紫蘇15 g、白術15 g、葛根20 g、石榴皮10 g、生姜10 g、桂枝15 g、黃芩10 g、甘草15 g、茯苓15 g,按1:800比例加入純凈水,煎煮25~30 min給病豬灌服,90 mL/頭,2次/d,連續(xù)使用5~7 d,可起到退熱、解毒、止瀉、滲濕利尿的作用;也可用秦皮15 g、白頭翁30 g、車前草20 g、云苓20 g、黃柏15 g、馬齒莧30 g、澤瀉20 g,用法、用量同上,可起到脾胃止嘔,寬中理氣的作用。
2.1.2.2 西藥治療
除中藥治療法外,養(yǎng)殖技術人員還可利用西藥治療豬流行性腹瀉。①鹽酸土霉素可溶性粉,按照每日飼喂量的1%~2%拌服,每頭服用量不少于0.5 g/d,連續(xù)使用5~7 d即可。②鹽酸諾氟沙星,藥劑熱至39 ℃左右進行灌服,以不脫水為前提,保證4~5次/d,服用量不少于0.2 g/次,連續(xù)使用2~5 d即可有效緩解病豬癥狀。③阿莫西林屬于γ-內酰胺類抗生素,對酸類物質較為穩(wěn)定,病豬服用之后,對該類藥物吸收良好,生物利用率為80%~85%,故可有效緩解腹瀉癥狀。阿莫西林按照體質量10 mg/kg的用量,早晚各1次,連續(xù)使用5~7 d。
2.2.1 預防措施
為有效預防豬傳染性胃腸炎腹瀉,養(yǎng)殖技術人員應避免從病豬場引進豬只。若因擴大生產規(guī)模,須從外引進豬只時,應在春秋季從專用種豬場引進健康豬只。
對于養(yǎng)殖場消毒管理,應針對性地選擇消毒方法。①針對豬傳染性胃腸炎病毒不耐熱、不耐光的特性,利用紫外線對豬場進行消毒。將紫外線燈安裝在天花板上,離地2.5 m左右,使光線與地面形成30°~50°夾角,必要時可在燈管上安裝反光板,利用空氣對流實現(xiàn)上下層消毒目的。②利用火焰消毒,60 ℃加熱20 min就可以殺滅所有病原微生物[4]。
2.2.2 治療措施
2.2.2.1 中藥治療
炙甘草10 g、黃芩12 g、白頭翁12 g、萊服子15 g、陳皮15 g、黃連10g、半夏15 g,按照1:1 000的比例加入純凈水,煎煮30~35 min后給病豬灌服,100 mL/頭,2次/d,連續(xù)使用5~7 d,可起到止瀉、退熱和調節(jié)腸道生態(tài)的作用。
2.2.2.2 西藥治療
1)為病豬注射硫酸阿托品注射液,劑量為每頭5 mL/次,2次/d,連續(xù)使用3 d。
2)讓病豬服用硫酸新霉素可溶性粉,按照每日飼喂量的1%~2%拌服,每頭服用量不少于0.5 g/d,連續(xù)使用5~7 d即可有效緩解癥狀。
3)土霉素為廣譜抗生素,有效含量大于等于98%。大量臨床藥敏試驗表明,此藥劑可有效預防和治療豬消化道類疾病,尤其對豬鏈球菌、副傷寒、痢疾、傳染性胃腸炎、豬肺疫等疾病藥效顯著。使用方法有飲水法和拌料法2種:飲水法是將100 g土霉素按照1:10的比例兌水,使病豬集中飲用,保證每頭豬攝入量不低于5 g/d;拌料法是將200 g土霉素按照1:5比例進行拌料,飼料配比和飼喂料按照基礎日糧飼養(yǎng)方式服用即可,保證病豬攝入量不低于10 g/d。
2.3.1 預防措施
對于豬瘟病毒腹瀉,養(yǎng)殖技術人員應做到以下2點。
1)做好免疫防控。注射豬瘟活疫苗(傳代細胞源),或豬瘟病毒E2蛋白重組桿狀病毒滅活疫苗(Rb-03株),或豬瘟基因工程亞單位疫苗(293T-E2)。按照使用說明上的劑量和注射方法進行免疫,能有效降低豬群豬瘟病毒腹瀉的感染率。
2)對病死豬及時進行無害化處理,防止病毒經廢料、廢水傳播。病豬無害化處理的方式主要有化制法、深埋法、直接焚燒法3種?;品ㄖ冈诟邷貕毫ψ饔孟?動物尸體通過熱解反應轉化為無菌溶液和干物質骨渣;深埋法是指通過掩埋的方法處理病死動物尸體,利用土壤的自凈作用使其無害化;直接焚燒法指利用焚燒爐和除塵設備,對危險動物尸體進行處理,避免病毒出現(xiàn)大規(guī)模擴散。
2.3.2 治療措施
2.3.2.1 中藥治療
養(yǎng)殖人員可用川連10 g、麥芽15 g、神曲20 g、雞內金15 g、白術15 g、車前子15 g、枳殼15 g,按照1:1 000比例加入純凈水,煎煮30~35 min后給病豬灌服,每次100 mL/頭,2次/d,連續(xù)使用5~7 d。
2.3.2.2 西藥治療
當前沒有針對豬瘟病毒腹瀉的特效藥,但為控制繼發(fā)性感染與并發(fā)癥,可暫時使用氟苯尼考可溶性粉,按照每日飼喂量的2%拌服,保證每頭的服用量不少于0.5 g/d,連續(xù)使用5~7 d;或用替米考星預混劑,按照每日飼喂量的1%~2%拌服即可,保證每頭的服用量不少于0.5 g/d,連續(xù)使用5~7 d。
2.4.1 預防措施
常見的預防豬輪狀病毒腹瀉措施為提高群體免疫[5]。例如,為豬注射豬傳染性腸胃炎、豬流行性腹瀉、豬輪狀病毒(G型)三聯(lián)活疫苗(弱毒華毒株+弱毒CV777株+NX株),同時采用醛制劑、氯制劑等對養(yǎng)殖環(huán)境進行消毒,避免病毒傳播和擴散。
2.4.2 治療措施
2.4.2.1 中藥治療
對于豬輪狀病毒腹瀉,養(yǎng)殖技術人員可將砂仁12 g、山藥15 g、生姜12 g煎水候溫內服,按照1:800比例加入純凈水,煎煮20~25 min后給病豬灌服,60 mL/頭,2次/d,連續(xù)使用5~7 d?;驅⒁陨纤巹┭心ミM行拌料,拌料比例1%~2%,連續(xù)使用7~10 d,能有效緩解病豬腹瀉癥狀。
2.4.2.2 西藥治療
對于病豬,用復方葡萄糖溶液(甘氨酸6.60 g、葡萄糖43.20 g、檸檬酸鉀0.13 g、檸檬酸0.52 g、氯化鈉9.20 g、無水磷酸鉀4.35 g、水2 L)每日讓豬自由飲用,可有效起到殺菌抗病毒的作用。
文章以豬流行性腹瀉、豬傳染性胃腸炎腹瀉、豬瘟病毒腹瀉、豬輪狀病毒腹瀉為例,總結了豬病毒性腹瀉的防治措施。除文章中提出的重點外,還應幫助養(yǎng)殖場戶樹立前瞻性防控理念,如通過包村入戶和健康養(yǎng)殖宣導等方法,進一步提高養(yǎng)殖場戶對健康養(yǎng)殖的重視程度。因此在今后工作中,相關部門應結合多種宣傳方法,擴大宣傳面積,擴充宣傳內容,更新宣傳手段,以此實現(xiàn)生豬病毒性疾病的前置預防,降低發(fā)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