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燁
紫砂藝術是典型的具有中國審美的陶土工藝品,其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相傳第一把紫砂壺是由一個叫供春的書童所創(chuàng),他以銀杏樹的樹癭為靈感來源,創(chuàng)作出了第一把具有自然氣息,同時兼具古典韻味的紫砂作品。后來人們驚訝地發(fā)現(xiàn),由于紫砂泥的特殊物理屬性,其泡茶隔夜不餿,且泡出來的茶更為香醇,因此人們將紫砂壺作為了泡茶的首選。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人們對于精神上面的需求也更為迫切,因此紫砂壺中蘊含的文化內涵也更為豐富,為了創(chuàng)作出更為豐富的作品,紫砂藝人也不斷提高自我的修養(yǎng)和素質,從而創(chuàng)作出更多能夠寄托人們思想與情懷的作品。
作品《新中式白鷺茶具套組》是一套紫砂作品,當中包含了一把紫砂壺、一個茶承、兩只茶杯和一個小花瓶。這件作品基本上涵蓋了紫砂藝術中最為經典的創(chuàng)作形態(tài),兼實用與美觀于一體,也能讓人更充分地了解紫砂藝術。如今,紫砂藝術的工藝愈發(fā)完善,人們將紫砂藝術稱作是一個百花園,總能從中看到一些讓人身心愉悅的作品,帶來雙重的享受。
在這套作品的泥料選擇上,筆者選用了不同的泥料,通過色彩給人的視覺沖擊,讓整件作品更具藝術的張力。在紫砂壺作品上,筆者選用的是清水泥,泥色醇和爾雅,文人氣息濃厚,給人一種高雅之感。同時,紫砂泥“泥”的特性得到了很好的突出,也為作品本身帶來了幾分古樸與自然。細細觀察,會發(fā)現(xiàn)壺的表面尤為細膩光滑,在光線充足的地方折射出柔和的光線,更體現(xiàn)出紫砂壺低調內斂的風格。在茶杯的泥料選擇上,筆者原用的是具有風格特色的綠泥,綠泥的顏色十分濃郁,洋溢著一種生機與活力?;ㄆ亢筒璩羞x用了顏色較為清透的段泥,是十分優(yōu)雅的鵝黃色。三種色彩的搭配讓這個套組的新中式風味更為突出,也帶來了十分舒適的視覺體驗。
從造型設計方面,在整套作品中,筆者都采用的是長線條的作品設計,通過簡單的線條勾勒呈現(xiàn)出一個十分和諧的套組作品。筆者將紫砂作品的造型都趨于簡約化,主要通過精美的泥繪表現(xiàn)來展示作品的深厚內涵。簡約的線條設計更加突出了紫砂藝術的樸素之美,同時也讓人們的目光都聚集在更值得被探索的地方。
在這套作品上,筆者主要采用了泥繪的裝飾手法。泥繪是紫砂藝術中較為常見的裝飾手法,以壺為紙,以泥為墨,在紫砂作品上展現(xiàn)獨屬于紫砂的裝飾風格。首先,將多種色彩不同的泥料調配成薄薄的泥漿,再用畫筆在紫砂壺上進行繪制。這樣的一種裝飾手法需要創(chuàng)作者擁有深厚的繪畫功底,并且對紫砂泥的特性也要有深厚的了解,這樣才能讓泥繪表現(xiàn)與作品和諧地融合在一起。在作品《新中式白鷺茶具套組》中,筆者在主題上選取了白鷺這一意象,由此來表現(xiàn)新中式的風格特色。白鷺在中國的話語體系中與“白露”諧音,寓意著吉祥,是國畫題材中較為常見的意象。在作品中,筆者在這個套組的每一件作品中都運用到了白鷺的形象,通過其姿態(tài)來構建差異化特征,從而來傳遞整套作品想要表達的內涵。
首先看紫砂壺作品,筆者運用了白泥、綠泥來進行泥繪創(chuàng)作,潔白無瑕的白鷺與墨綠色背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產生了一種視覺上的反差感。搭配小巧精致的壺型,看上去十分和諧。在紫砂壺上的白鷺姿態(tài)慵懶,呈放松狀,主要也是希望人們在喝茶之時能夠忘卻一天的煩惱,修養(yǎng)身心。兩只茶杯上的白鷺都十分的高挑,相對而視,十分的素雅。與茶杯墨綠色的主色調形成反差,讓白鷺潔白的形象更為矚目。在茶承和花瓶上的泥繪設計,筆者選取的是更具生活化的白鷺形象,讓作品更具有煙火氣。這樣的一套作品,以姿態(tài)各異的白鷺形象傳遞了濃濃的吉祥祝福,讓人們感受到紫砂文化中蘊含著的浪漫。值得一提的是,這套作品中的泥繪表現(xiàn)都是采用了較為立體的浮雕式泥繪,假如用手輕輕撫摸,就能感受到作品的立體質感。
《新中式白鷺茶具套組》以泥繪的表現(xiàn)為主,帶給人們一場新中式的紫砂盛宴。對于筆者來說,這是將紫砂藝術與時俱進的一個探索,這也是筆者探尋紫砂藝術深刻內涵的一個嘗試。紫砂藝術不僅僅是外在的造型表達,其內在與中國文化結合的部分值得觀者和紫砂藝人去共同探索,挖掘出當代紫砂藝術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