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方明 劉敏黎 朱笑夏 宋冬明 湯 茜 孫 建 (江南大學附屬醫(yī)院風濕免疫科,無錫 214000)
強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屬于一種慢性進展的炎癥性疾病,該疾病的發(fā)生會導致患者肢體功能、勞動能力和生活質量降低。臨床研究顯示,大部分患者在疾病進展過程中其脊柱功能逐漸喪失,增加致殘風險[1-2]。而機體內SOST屬于分泌性的糖蛋白,能夠抑制成骨細胞增殖、分化。DKK-1屬于Wnt信號通路中的抑制劑,能夠與相關受體進行結合,來關閉Wnt信號通路,從而抑制機體骨細胞活性。隨著臨床對AS研究的不斷深入,發(fā)現針對此病應以緩解疼痛、阻礙疾病進展、修復損傷功能為主,多采用非甾體抗炎止痛藥進行治療,其中醋氯芬酸腸溶片屬于非甾體抗炎藥,具有抗炎、鎮(zhèn)痛的作用,但在服用后會產生一定的副作用[3];而柳氮磺吡啶屬于慢作用劑,其被證實具有延緩AS進展的作用[4],與醋氯芬酸腸溶片聯合使用,能夠有效降低其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兩者合用安全性較高。目前,臨床對于兩者聯合治療的相關研究較少,本研究采用柳氮磺吡啶聯合醋氯芬酸腸溶片治療AS患者,并探討其對患者SOST、DKK-1水平的影響,觀察臨床治療效果。
1.1 資料
1.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于江南大學附屬醫(yī)院就診的106例AS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分為對照組、觀察組各53例。兩組在性別比例、平均年齡、平均BMI、平均病程等基線資料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本研究經江南大學附屬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所有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
表1 一般資料對比Tab.1 Comparison of general information
1.1.2 納入標準 符合《強直性脊柱炎診斷及治療指南》[5]中關于AS的診斷標準,且經影像學檢查確診。自愿參與本研究。
1.1.3 排除標準 合并結核者;免疫功能障礙者;嚴重骨質疏松者;合并血液系統(tǒng)疾病者;合并肝、腎、心等功能不全者;精神、溝通障礙者。
1.1.4 主要試劑與儀器 柳氮磺吡啶(上海福達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1020840,規(guī)格0.25 g×60片/盒);醋氯芬酸腸溶片(江蘇吉貝爾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0272,規(guī)格:0.1 g×10片);特定蛋白分析儀(濟南歐萊博科學儀器有限公司,型號:P 300);ESR、CRP、SOST、DKK-1 ELISA試劑盒由武漢益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1.2 方法
1.2.1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柳氮磺吡啶治療,1~2 g/次,2~3次/d,最高劑量不可超過4 g,治療12周;觀察組采用柳氮磺砒啶聯合醋氯芬酸腸溶片治療,200 mg/d,2次/d,100 mg/次,連續(xù)用藥12周。柳氮磺砒啶用法用量同對照組。
1.2.2 指標觀察
1.2.2.1 疾病活動情況、功能恢復情況評價 在患者入組未治療前(治療前)、治療療程結束后出院當日(治療后)分別采用疾病活動指標評分(BASDAI)、功能指數評分(BASFI)評價患者疾病活動情況、功能恢復情況,其中BASDAI由疲乏、脊柱痛、晨僵時間、局部觸痛以及關節(jié)腫痛等5個癥狀組成,量表得分為0~10分,分數越低說明患者疾病控制越好。BASFI評價內容為根據患者完成日常生活動作10項難度評價,要求患者獨立完成穿衣/穿襪、取高處物品、彎腰拾物、登10~12級臺階、完整全天工作或者家務等,采用10分制,分數越低說明患者功能恢復越好。
1.2.2.2 胸廓活動度、脊柱活動度、疼痛情況評價 在患者入組未治療前(治療前)、治療療程結束后出院當日(治療后)測量胸廓活動度、脊柱活動度?;颊呷虢M未治療前(治療前)、治療療程結束后出院當日(治療后)疼痛情況采用疼痛視覺模擬評分評價,總分為10分,得分越低說明患者疼痛感越輕。
1.2.2.3 免疫炎癥因子表達檢測 抽取兩組患者入組未治療前(治療前)、治療療程結束后出院當日(治療后)清晨空腹靜脈血3 ml,透過IgA、IgG、IgM水平評價患者機體免疫情況,采用速率散射比濁法測定IgA、IgG、IgM水平,使用特定蛋白分析儀來進行檢測。
1.2.2.4 SOST、DKK-1水平測定 采用ELISA測定患者治療前后血清ESR、CRP、SOST、DKK-1水平。具體操作按試劑盒說明書進行。
1.2.2.5 臨床療效評價 將患者臨床療效分為3個等級,即為顯效、有效、無效?;颊咧委熀鬅o痛感、臨床癥狀消失為顯效;患者治療后存在輕度疼痛,臨床癥狀明顯改善為有效;患者治療后仍存在較為強烈的疼痛,癥狀未改善為無效。治療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2.2.6 不良反應統(tǒng)計 統(tǒng)計兩組用藥過程中所出現的輕度胃痛、頭暈、惡心嘔吐、嗜睡等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26.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采用±s描述,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頻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疾病活動情況、功能恢復情況對比 如表2所示,治療前兩組BASDAI評分、BASFI評分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BASDAI評分、BASFI評分均低于治療前,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BASDAI評分、BASFI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2 兩組疾病活動情況、功能恢復情況對比(±s)Tab.2 Comparison of disease activity and functional recovery between two groups (±s)
表2 兩組疾病活動情況、功能恢復情況對比(±s)Tab.2 Comparison of disease activity and functional recovery between two groups (±s)
Note:Compared with the same group before treatment, 1)P<0.05;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2)P<0.05.
2.2 兩組胸廓活動度、脊柱活動度、疼痛情況對比 如表3所示,治療前兩組胸廓活動度、脊柱活動度、疼痛評分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胸廓活動度、脊柱活動度高于治療前,疼痛評分低于治療前,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胸廓活動度、脊柱活動度高于對照組,疼痛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3 兩組胸廓活動度、脊柱活動度、疼痛情況對比(±s)Tab.3 Comparison of thoracic mobility, spinal mobility, and pain between two groups (±s)
表3 兩組胸廓活動度、脊柱活動度、疼痛情況對比(±s)Tab.3 Comparison of thoracic mobility, spinal mobility, and pain between two groups (±s)
Note:Compared with the same group before treatment, 1)P<0.05;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2)P<0.05.
2.3 兩組炎癥因子、免疫功能水平對比 如表4所示,治療前兩組ESR、CRP、IgA、IgG、IgM水平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ESR、CRP、IgA、IgG、IgM水平均低于治療前,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ESR、CRP、IgA、IgG、IgM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4 兩組炎癥因子、免疫功能水平對比(±s)Tab.4 Comparison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and immune function levels between two groups (±s)
表4 兩組炎癥因子、免疫功能水平對比(±s)Tab.4 Comparison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and immune function levels between two groups (±s)
Note:Compared with the same group before treatment, 1)P<0.05;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2)P<0.05.
Groups n ESR/(mm·h-1)Before treatment CRP/(mg·L-1)Before treatment IgA/(g·L-1)Before treatment IgG/(g·L-1)Before treatment IgM/(g·L-1)Before treatment Control 53 25.13±2.19 After treatment 15.67±1.891)18.62±2.49 After treatment 11.53±1.871)3.52±0.58 After treatment 2.16±0.331)13.52±1.52 After treatment 8.95±0.991)2.78±0.52 After treatment 1.05±0.101)Observation53 25.49±2.33 0.820 0.414 10.34±1.091)2)18.33±2.52 0.596 0.553 7.15±1.061)2)3.65±0.52 1.215 0.227 1.02±0.251)2)13.67±1.27 0.551 0.583 4.01±0.541)2)2.82±0.67 0.343 0.732 0.37±0.061)2)42.450 0.001 t P 17.780 0.001 14.830 0.001 20.050 0.001 31.890 0.001
2.4 兩組SOST、DKK-1水平對比 如表5所示,治療前兩組SOST、DKK-1水平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SOST高于治療前,DKK-1低于治療前,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SOST高于對照組,DKK-1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5 兩組SOST、DKK-1水平對比(±s)Tab.5 Comparison of SOST and DKK-1 levels between two groups (±s)
表5 兩組SOST、DKK-1水平對比(±s)Tab.5 Comparison of SOST and DKK-1 levels between two groups (±s)
Note:Compared with the same group before treatment, 1)P<0.05;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2)P<0.05.
2.5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 如表6所示,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較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6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n(%)]Tab.6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wo groups [n(%)]
2.6 兩組不良反應對比 如表7所示,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總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略高,但兩組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7 兩組不良反應對比[n(%)]Tab.7 Comparison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wo groups [n(%)]
反復下腰背痛為AS的主要臨床特征表現,在疾病發(fā)展過程中表現為脊柱強直、受累關節(jié)功能喪失等,發(fā)病率逐年升高,且男性高于女性,是導致我國青壯年致殘的主要影響因素之一[6-7]。
相關研究指出,80%的AS患者都會出現ESR水平升高,ESR水平能夠準確反映AS患者機體內的炎癥反應程度以及組織的損傷程度,在臨床中可作為檢測疾病活動性的重要參考指標[8]。CRP主要反映人炎癥反應的程度,是急性炎癥反應蛋白之一,其存在對于機體氣道的調理會產生重要作用,能夠對機體吞噬細胞的吞噬作用進行強化,從而激活補體,自身水平驟增時,則說明機體出現炎癥反應。CRP水平會急速升高,加重機體炎癥反應[9]。相關研究指出,ESR、CRP水平表達異常升高與強直性脊柱炎所引起的炎癥反應程度密切相關[10]。本研究結果顯示,使用聯合治療方案,能夠降低ESR、CRP水平,減輕患者機體炎癥反應,改善患者臨床癥狀。這是因為柳氮磺吡啶在被人體吸收后可分解成為磺胺嘧啶、5-氨基水楊酸,可明顯抑制前列腺素相應結合、降解以及葉酸吸收、代謝,對局部炎癥抑制。醋氯芬酸腸溶片屬非甾體抗炎類藥物中的一種,其可通過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緩解疼痛,抑制局部炎癥反應[11]。兩者協(xié)同作用發(fā)揮更好的抗炎、鎮(zhèn)痛作用。
IgA、IgG、IgM是由B細胞分泌而來的一類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激活免疫系統(tǒng)抗原,并對病原微生物黏附宿主細胞進行抑制,阻止病毒感染的靶作用,是臨床上評價AS常用的免疫指標[12-14]。相關研究指出,IgA、IgG、IgM水平表達異常升高與該病引起的免疫功能的急速降低密切相關[15]。本研究結果顯示,使用聯合治療方案,能夠降低IgA、IgG、IgM水平,改善患者機體免疫功能。這是因為柳氮磺吡啶聯合醋氯芬酸腸溶片在治療過程中,能夠有效恢復機體失衡的免疫功能,阻礙病原微生物入侵,改善機體免疫功能,有效緩解患者病情。
SOST可反映機體骨代謝水平,其作為“胱氨酸結”結構的分泌型糖蛋白,其可負性調控骨的形成,與AS骨形成過程相關[16-17]。另外Wnt信號通路參與AS骨侵蝕、新骨形成過程,而DKK-1屬于此信號通路的抑制劑,其可經與受體結合促使此信號通路失活,進而抑制骨細胞活性,抑制骨形成,與AS的發(fā)生密切相關[18-19]。相關研究指出,SOST、DKK-1能夠反映AS疾病的嚴重程度,與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密切相關[20]。本研究發(fā)現,采用兩藥聯合治療的患者SOST明顯升高,DKK-1明顯降低,此結果提示兩者聯合應用可抑制AS患者骨形成過程,阻礙疾病進展,表現為SOST升高,DKK-1降低。這是因為兩藥聯合能夠有效促進成骨細胞的生長,提升成骨細胞自身活性,維持骨形態(tài)的正常狀態(tài),并且對受損的骨質進行修復,以此有效改善患者疾病的進一步發(fā)生,緩解病情嚴重程度。
綜上所述,本研究發(fā)現,柳氮磺吡啶聯合醋氯芬酸腸溶片治療AS療效顯著,分析其發(fā)揮作用的機制可能與改善改善SOST、DKK-1表達,抑制免疫炎癥反應,緩解疼痛相關。